让语文课煮出醇香的语文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36172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浏览过一篇名为《煮书》的文章,文中作者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他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把课文煮熟、煮透、煮香的过程。从中让学生去品尝醇香的语文味,享受学习语文的情趣,提升语文的素养!
  
  一、现状点击
  
  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还缺什么?缺语文味!原因如下:
  其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言文字训练提及甚少,全文只有一处提到“注重技能训练”。这也许是我们一线教师产生误解的缘故之一吧!
  其二,“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教学思想在课改大讨论中遭受了专家、学者们的指责、批判,其原因是对这一说法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绝对化,而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性。可是如此强劲的舆论导向确实让我们一线教师感到迷惘,到底语文课还要不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凸现了工具性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文性的湮灭,甚至很多老师对在语文课上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望而生畏”起来。
  其三,课改后不少公开课、观摩课更关注了人文、感悟、互动、合作、探究、情感等等,课堂出现了比以往更热闹的景象。这也致使不少青年教师一味模仿“跌宕起伏”型课堂,“名正言顺”地取消了本不该取消的语言文字训练。
  其四,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图片、录像、音乐等各种非语文手段取代了文本的解读,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二、理性思考
  
  我认为“语文味”其实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境界。这种味或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或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或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或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或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或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无可否认,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中的缺失必将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策略探索
  
  如何让语文课煮出醇香的语文味来,我的观点是“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具体谈谈我的策略:
  
  (一)读出语文味
  1、正确,流利地读。每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足学生时间,正确、流利地读。试想一篇文章都读不正确,读不流利,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更别谈运用了,接下来的阅读都是缘木求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读,重点读难读的地方,精彩的地方。这样在初读中,既做到正确、流利地读,又能有较深的印象。特别是中、低阶段犹为重要,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朗读习惯正处于养成阶段,一旦他们朗读的好习惯形成了,到高段乃至以后,在学语文上,都将终身受益。语文味就从好的读书习惯开始。
  2、口诵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一定要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因此,“口诵”与“心维”应该要统一。朗读时要边口诵边心维,请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相似联系,相似匹配,真正做到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
  口诵心维时首先要注意,学生读书前要有一个明确的心维对象,这对象要适合学生,要从课文的关键之处出发。其次,一定要给足学生口诵心维的时间。再次教师要走下讲台,适时适当地帮助他们,这样效果更好。
  
  3、有感情地读。在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首先,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恰当把握教材的情感,用丰富的语言,饱含的情感,创造一种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于其间。其次通过刚才的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后,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朗读的激情与冲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大胆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
  
  (二)写出语文味
  1、在模仿中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
  学生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着,这是“煮书”的结果,我们要的语文课就要这样煮出语文味。
  2、在想象中写。文学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
  3、在情感升华处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之情上升为我之情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
  “书富如人海,百货尽有之。”是的,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煮书”更能使人睿智豁达。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成为一盏明灯,在语文课中引领学生煮出各种醇香的语文味。同时也让学生在“煮书”中饱蘸深情,去体验语言美、意象美、情境美,获取信心、勇气、力量。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教育要体现“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的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
【摘要】分析高考试题,掌握课改精神,积极采取措施,依据教材,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使高三的复习达到高效。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的试题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越来越多。这也给高三的生物复习带来一些改革。但是我认为高考生物的复习不管如何改变,都必须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的要求为根本,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启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勃勃生机。新课标要求将语文的学习空间扩大到社会、自然等更广阔的领域;新教材除了必修教本外,还有必修读本。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空间在不断的向外延伸。语文学习,不能只以课堂为学习阵地,它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它自身的空间。生活无处不语文的观念、大语文观念是这些年来提倡的语文学习观念。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单项交流为多项交流,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据调查显示: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大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变
【摘要】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各种教学理论此消彼长,相应的教学法也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听说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社会背景;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优势、不足,以及它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听说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    自19世纪以来,随着各语言学流派的不断涌现,不同的教学法也随之应运而生。也可以说,每一种教学法背后都有一种语言学理论作为其支撑。听说教学法也是如此,它以美国结构主义语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这是发现杠杆原理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这句话曾激起许多青少年的学习激情,发誓将来有朝一日能“搬动地球”。“阿基米德”们真能撬动地球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杠杆的五大要素,熟悉几个名词:即: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研究杠杆后,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为:F1L1=F2L2  这
朗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用好朗读这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困惑,比如
如何上好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中体会到要从以下几方面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   一、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
[摘要]当前,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肺活量,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指标水平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等)。课余时间及节假目参与户外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儿童微乎其微,在存在的问题中,耐久力差尤显特出,多表现为厌烦,没兴趣,甚至畏惧。本文拟对此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现状探析,提出对策,供同仁们指正。  [关键词]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中长跑;体育锻炼;负荷     
【摘要】新形势和新理念下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作业布置的形式要多样,使学生从“被动练习”变为“主动练习”、作业的内容要广泛,从“封闭式练习”走向“开放式练习”、作业的批改与评价,从“片面性”走向“多元性”。  【关键词】主动练习 开放式练习 多元性评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知识衔接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