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口灯谜之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台安县有个9口之家,都擅长猜谜制谜,是辽南地区有名的“灯谜之家”。
  “灯谜之家”的户主名叫郭育德,七十多岁,家住台安县梅家村。他在当地有一个雅号“谜圣”。“谜圣”名副其实,他自幼就对谜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郭育德孩提时代是和奶奶在农村度过的,乡间的娱乐少得可怜,“破谜儿”便成了他唯一的娱乐,他整天缠着奶奶和屯中的大人们给他“破谜儿”,像“黑咕咚,白咕咚,十头老牛拉不动”(谜底:土井)之类的乡间土谜儿他至今记忆犹新。丰富多彩的谜语伴他度过了学生时代。走上社会后,郭育德更是痴“谜”不改,曾代表村里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猜谜活动,每次都拿到了奖项。“谜圣”的名声传扬开后,县有关部门便登门聘他为灯谜教师,经常请他为灯谜爱好者上课。
  郭育德不仅自己喜好灯谜,当他看到家人特别是几个孩子志趣不一时,十分担心他们受到社会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便鼓励和倡导家人都来学习灯谜。在他的倡导下,全家人都与灯谜结下了不解之缘。
  郭育德和妻子杨佩卿一直被人称为谜海中的一对鸳鸯。杨佩卿最拿手的是谜语故事,对于古今中外的许多谜语故事,她几乎倒背如流。郭育德的子女也都是全县谜坛的高手,不仅善于猜谜,而且在制谜上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郭育德的四子郭乃朋24岁便在《北京晚报》、《今晚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自己制作的灯谜。这些年,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谜语整整贴了一大本。他制作的“开后门”(打一字,谜底是“芦”字)、“进行曲”(打一影片名,谜底是《边走边唱》)、“燃烧的西部”(打一字,谜底是“炎”字)等灯谜先后在国内灯谜大赛中获奖。
  老郭的六子郭乃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游艺”节目中,连续五次获得“最佳射手奖”;在《读者》杂志举办的猜谜活动中,郭乃陆在三万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
  在郭家,猜谜、制谜是全家人农闲时的最大乐趣,一些文章的篇目、古代诗词、歌曲、俗语常被家人拿来入谜。每逢节假日,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你出谜我猜谜,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刚开始说话吞吞吐吐,之后迅速把话倒完,这种语速的安排,是我小时候找父母商量一件事,心里清楚他们有可能反对时的表现。高三时我想要一把吉他,国庆放假和同学相约去外地玩,周末去同学家——记得那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说出来,而且总是急忙把话说完,最后再加上一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去,好朋友××也去。”  而今,老爸说话变得像我小时候一样了。像往常一样电话打到爸妈家,正好是老爸接电话。说了几句之后,
期刊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舆论很重视过好传统节日——春节,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团拜活动很可以发展。春节期间单位团拜,现在已经很普及。其实,朋友也可以团拜。有的青年人说,传统节日是和家人过;洋节是跟朋友过,很放松。我们的传统节日何尝不可以跟朋友一起过呢?办聚会,AA制等等,在朋友团拜中都可以照做不误,可以营造得很轻松活泼呀!可以把洋节的
期刊
临近春节的时候,我总免不了回忆起甜蜜如诗的学生时代。“北师”的全称有3种:北京师范学校,北京第一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但是人们都习惯于简称其为“北师”。为什么又喜欢称其为“老北师”?因为它已建校百年左右。老舍先生就毕业于此。1958年该校才“跃进”为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我也在1958年那一年成为“老北师”的一名新生。9月1日,在一片热闹的锣鼓声中,我踏进校门,背着的行李一下子就被“
期刊
一日,在一大型超市里购物,走到一个拐角,忽然看到,两位老人坐在一个玻璃幕墙围起来的咖啡吧里,边喝边聊,十分惬意。  我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能这么有风度吗?能这么雅致地生活吗?能这么有“范儿”吗?  于是,想起一次在办公室里的议论:怎么样喝咖啡才最有“范儿”?  有人说:表现出很淡定,很享受,很随意的FEEL就行,不管你端着的是什么杯子,轻轻地抿上几口吧……也有人说:“一身名牌,散发咖啡味道”的人近
期刊
5年前也是春节,24岁的大连女孩刘艾娃与32岁的爱尔兰人迈克在中国结婚。从此,80后中国媳妇与50后洋婆婆毛拉开始了跨洋磨合。几年过去了,中国姑娘的善解人意终于化解了婆媳之间的文化隔阂。    22岁那年,我完成在爱尔兰CAC大学的学业,回到家乡大连。两年后,我与在中国留学的爱尔兰小伙子迈克相识、相爱、结婚。当我们打算买新房时,我第一次领教了洋婆婆的厉害。当时我们两人全部存款才有3万块钱,连首付都
期刊
疲惫病  典型案例:五十多岁的骆女士上有老,下有小,过年的日子还不能“退休”。作为好儿媳,自然要让老人高兴。作为好妈妈,自然也想让儿女高兴。于是,每到过年的日子,她总是周全地操持,从准备年货到清扫卫生,从饭前操持到饭后照顾,来客人的日子,更是忙前忙后。可到底岁数不饶人,最近两年她感到过年很累,头晕恶心,精神疲惫。  心理把脉:这类人操持过年,顾虑多、担负多,感受到巨大的过年压力,累身更累心。  防
期刊
过年了,我又要写新的“年记”了。  要做到每天写日记,不但要有时间,确实还要有一番毅力,不然就坚持不下去。在“文革”以前,我倒是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人生的沧桑,记录时代的变迁。然而日记毕竟是个人的隐私,不愿被他人窥视的。在“文革”中,我还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目睹了好多人在被抄家时,日记本中的几句牢骚话,成了一大罪状。尽管自己没有在日记里写什么落后言论,也确实有点害怕。干脆对自己的日记彻底来个“高标
期刊
晚年的父亲喜欢养些小动物,去年,他从一老友家中抱来一只小兔和小狗作为家庭宠物。  待父亲一养上,家人这才佩服父亲的眼力:这两个小家伙太可爱了,简直是家里的“逗星”。谓予不信,请看——  父亲给小狗在墙角砌了个小窝,狗狗没事就钻进窝里“享清福”。常常出现这样的有趣镜头:小狗巡视一圈回窝时,却发现已然“鹊巢鸠占”了!——趁它不在家,小兔不知从何处跳进狗窝,像母鸡孵小崽一样趴在那里了!于是,狗和兔便在窝
期刊
岳母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爱人。可是进入晚年后,老太太膝下突然又多了一个“孩子”——她把自己收藏的连环画(小人书)视为“孩子”,倍加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那份痴迷、那份珍爱,看了让人油然想到“舐犊情深”这句成语。  岳母年轻时即喜欢看连环画,但那时因工作忙,还谈不到收藏。退休后,时间充裕了,她才开始真正收藏起连环画来。在岳母看来,连环画是文化艺术的一种独特载体,收藏连环画
期刊
人们都说,男人理发三天傻。是指刚刚理完发的我辈同胞,在头发长出新茬之前总有一个黑白分明的阶段。在这“三天傻”中,甭管你是多大年龄,什么身份,也甭管你理的是什么造型:分头、板寸还是背头,都会给人一种愣头愣脑的的感觉,就像老式的马桶上黑下白,很不自然却也无奈。这些年,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对自身形象(也包括发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各式发廊早已遍布大大小小的街巷,但“三天傻”却似乎始终是个不大不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