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应注意总结题目当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做起事情来也就事半功倍了。培养学生总结方法,提炼方法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巧补图形
在立体几何当中有一类题型,直接在原图形上求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变换思路,通过图形特征把图形补成相应的几何体,则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下面举例说明此类问题的解法。
例1、正四面体ABCD棱长为 ,求外接球体积和与四条侧棱都相切的球的体积。
解:ABCD为正四面体,将之补成正方体,如图所示。可知正方体边长为1。正四面体外接球即为正方体外接球。半径为 。体积 与正四面体各棱都相切的球为正方体内切球,半径为 。体积
反思: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补体问题,给出正四面体,很容易想到正四面体是正方体切割得到的,很多问题诸如长度,垂直关系等在正四面体中不易发现的量在正方体中都一目了然。就本题而言,要在正四面体当中确定球的球心位置,求出半径均有很大的计算量,而且容易出错,将问题放到正方体中,一切都迎刃而解,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例2、 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斜边,且AD= ,BD=CD=1,另一侧面ABC是正三角形。
(1) 求证:AD⊥BC;
(2) 求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
(3) 在A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ED与面BCD成300角?若存在,确定E点位置。
解:依照题意,可将图形补成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相应顶点如图,
(1) BC⊥QD,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AD⊥BC。
(2) 作BO⊥MD,则BO⊥面ACD,做BF⊥AC,由三垂线定理∠BFO即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又 BO=, OF=1tan∠BFO=
(3) 存在。做EG⊥QC于G,连接DG,设EC=x,有EG=
EG2+GD2=ED2ED=2EG,在三角形EGD中,由勾股定理得,x=1
所以存在E点,EC=1
反思:本题对学习者要求较高,补体有一定的技巧。但是如果学习者熟悉图形性质,也不难想到将图形放入正方体当中。如果该题目不通过补体来完成,而是应用立体几何知识强行突破,有一定的难度。第(2)、(3)两问相关的量求起来相当的麻烦,并且容易出错。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也可以做。但建系实质上就是找到A点的射影之后,在原图形上补出正方体的下半部分。比较来看还是补出完整的正方体计算量要小,且思路更加清晰。
例3、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Q为底面ABC上一点,Q点到三个侧面的距离分别为1、2、3,则PQ=___________。
解:如图所示,PQ=
反思:本题如果不采用补
体的方法,要应用两次勾股定
理,补体之后变成求长方体的
体对角线,思路简洁,运算也
容易。正好符合我们日常所说
的节省时间,不要小“题”大做的原则。
总之,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应注意总结题目当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好的方法,做起事情来也就事半功倍了。培养学生总结方法,提炼方法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学生具备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就具备了终生学习的条件了。
收稿日期:2008-4-10
【关键词】数学问题;巧补图形
在立体几何当中有一类题型,直接在原图形上求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变换思路,通过图形特征把图形补成相应的几何体,则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下面举例说明此类问题的解法。
例1、正四面体ABCD棱长为 ,求外接球体积和与四条侧棱都相切的球的体积。
解:ABCD为正四面体,将之补成正方体,如图所示。可知正方体边长为1。正四面体外接球即为正方体外接球。半径为 。体积 与正四面体各棱都相切的球为正方体内切球,半径为 。体积
反思: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补体问题,给出正四面体,很容易想到正四面体是正方体切割得到的,很多问题诸如长度,垂直关系等在正四面体中不易发现的量在正方体中都一目了然。就本题而言,要在正四面体当中确定球的球心位置,求出半径均有很大的计算量,而且容易出错,将问题放到正方体中,一切都迎刃而解,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例2、 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
是公共斜边,且AD= ,BD=CD=1,另一侧面ABC是正三角形。
(1) 求证:AD⊥BC;
(2) 求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
(3) 在A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ED与面BCD成300角?若存在,确定E点位置。
解:依照题意,可将图形补成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相应顶点如图,
(1) BC⊥QD,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AD⊥BC。
(2) 作BO⊥MD,则BO⊥面ACD,做BF⊥AC,由三垂线定理∠BFO即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又 BO=, OF=1tan∠BFO=
(3) 存在。做EG⊥QC于G,连接DG,设EC=x,有EG=
EG2+GD2=ED2ED=2EG,在三角形EGD中,由勾股定理得,x=1
所以存在E点,EC=1
反思:本题对学习者要求较高,补体有一定的技巧。但是如果学习者熟悉图形性质,也不难想到将图形放入正方体当中。如果该题目不通过补体来完成,而是应用立体几何知识强行突破,有一定的难度。第(2)、(3)两问相关的量求起来相当的麻烦,并且容易出错。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也可以做。但建系实质上就是找到A点的射影之后,在原图形上补出正方体的下半部分。比较来看还是补出完整的正方体计算量要小,且思路更加清晰。
例3、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Q为底面ABC上一点,Q点到三个侧面的距离分别为1、2、3,则PQ=___________。
解:如图所示,PQ=
反思:本题如果不采用补
体的方法,要应用两次勾股定
理,补体之后变成求长方体的
体对角线,思路简洁,运算也
容易。正好符合我们日常所说
的节省时间,不要小“题”大做的原则。
总之,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应注意总结题目当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好的方法,做起事情来也就事半功倍了。培养学生总结方法,提炼方法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学生具备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就具备了终生学习的条件了。
收稿日期:20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