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行业是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看好的行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给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虽然学生感觉到工作难找,但是作为软件专业的学生应该舍弃这种后顾之忧,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软件专业尤其是Java软件人才需求非常大,那么,作为软件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自己Java软件的能力,以及作为软件教研室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Java软件开发能力是目前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企业中,软件开发项目是团队共同完成的工作,强调规范化、工程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的规范性、流程管理的严谨性,甚至是开发者之间的沟通都对项目开发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软件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毕业时应该具备几种能力,即:沟通能力,Java软件开发的动手能力,Java软件开发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社会的适应能力。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现就软件专业学生Java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授课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取而代之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普遍受到重视。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三要素,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培养训练和实际工作锻炼后形成的,素质是人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素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职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尽可能地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协调地发展,以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在老师首先要将授课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软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软件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
a、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Java语言中关于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举出现实生活中的类,通过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分类规律,让学生自己从中悟出Java语言中类的基本概念。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类的理解情况,甚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b、课堂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将企业中的项目案例进行拆解与组织,由于企业的项目案例并不能直接用于教学,需要把它分开,并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的拆解与组织,将其应用到课堂上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使用比较接近学生本身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的项目案例分析起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接受;比如:教师可以将公司开发的项目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拆解,并将其中的学生管理系统组织起来,将其作为课堂案例。由于该案例接近学生自己的日常管理,因此,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案例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时常运用课堂提问,增加课堂提问的次数,不但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表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以及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d、合理使用课后作业,对于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分析题目,作为学生课后作业,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每节课后的作业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复杂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中,教师可以将学籍管理系统作为学生课后作业,然后将学生每10-15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
二、实验教学Java能力的培养
除了对Java基础能力培养外,专科学生更应该以应用技能为首要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参与知识。计算机是一个应用广泛、讲究团队协作精神的专业,所以要培养学生软件专业中Java专业技术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交往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实验教学是Java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分析问题,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组织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Java试验题目时不要局限在课本上或者试验手册上,为了能够提高实验的效率,可以考虑将试验安排成一个企业用Java开发的项目,教师通过对项目的合理拆解,将项目分步骤划分,结合课堂上对项目从简单的结构分析到最后整体系统的分析,实现学生在实验上从简单的项目单元实现到最后的整体系统实现,每次实验甚至课堂均围绕这个项目来实施或者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开始就围绕着项目进行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甚至可以举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从中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体验项目开发的整体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课程改革
由于软件企业所要求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现行的教学课程安排已经不能够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将软件专业的课程进行精简,对于软件专业基础课程能够取消的将其取消,能够压缩的将其压缩,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专业课程而不是基础课程上,可以将基础课程全部放在一年级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而进入大学二年级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安排专业训练,项目实习,把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可以使得软件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至少1-2年的软件开发经验。
本着“立足基础,突出技能,注重素质”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新形势,重组和优化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可以考虑在软件专业培养计划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着重作以下考虑:
a、调整和更新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基本Java软件方面的应用,体现“立足基础,突出技能”的教学体系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b、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培养学生对Java 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Java语言编程能力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能力。
c、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开展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际项目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制作,为学生提供获取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d、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重,以目前软件企业所使用的最新技术为参考,应多开设专业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要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对教学内容做比较大的调整。首先,要合并、压缩或调整原有课程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这里建议出台一套职高计算机软件专业系列教材。第二,对一些有重大发展的基础课程要重组教学内容体系。第三,面向应用,拓宽基础知识面,如把先进工具软件应用、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列为专业基础课,增加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等课程。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面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模式,是进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作者单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在企业中,软件开发项目是团队共同完成的工作,强调规范化、工程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的规范性、流程管理的严谨性,甚至是开发者之间的沟通都对项目开发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软件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毕业时应该具备几种能力,即:沟通能力,Java软件开发的动手能力,Java软件开发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社会的适应能力。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现就软件专业学生Java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授课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取而代之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普遍受到重视。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三要素,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培养训练和实际工作锻炼后形成的,素质是人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素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职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尽可能地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协调地发展,以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在老师首先要将授课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软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软件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
a、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Java语言中关于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举出现实生活中的类,通过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分类规律,让学生自己从中悟出Java语言中类的基本概念。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类的理解情况,甚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b、课堂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将企业中的项目案例进行拆解与组织,由于企业的项目案例并不能直接用于教学,需要把它分开,并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的拆解与组织,将其应用到课堂上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使用比较接近学生本身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的项目案例分析起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接受;比如:教师可以将公司开发的项目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拆解,并将其中的学生管理系统组织起来,将其作为课堂案例。由于该案例接近学生自己的日常管理,因此,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案例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时常运用课堂提问,增加课堂提问的次数,不但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表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以及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d、合理使用课后作业,对于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分析题目,作为学生课后作业,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每节课后的作业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复杂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中,教师可以将学籍管理系统作为学生课后作业,然后将学生每10-15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
二、实验教学Java能力的培养
除了对Java基础能力培养外,专科学生更应该以应用技能为首要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参与知识。计算机是一个应用广泛、讲究团队协作精神的专业,所以要培养学生软件专业中Java专业技术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交往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实验教学是Java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分析问题,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组织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Java试验题目时不要局限在课本上或者试验手册上,为了能够提高实验的效率,可以考虑将试验安排成一个企业用Java开发的项目,教师通过对项目的合理拆解,将项目分步骤划分,结合课堂上对项目从简单的结构分析到最后整体系统的分析,实现学生在实验上从简单的项目单元实现到最后的整体系统实现,每次实验甚至课堂均围绕这个项目来实施或者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开始就围绕着项目进行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甚至可以举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从中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体验项目开发的整体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课程改革
由于软件企业所要求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现行的教学课程安排已经不能够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将软件专业的课程进行精简,对于软件专业基础课程能够取消的将其取消,能够压缩的将其压缩,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专业课程而不是基础课程上,可以将基础课程全部放在一年级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而进入大学二年级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安排专业训练,项目实习,把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这样,在学生毕业时,可以使得软件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至少1-2年的软件开发经验。
本着“立足基础,突出技能,注重素质”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新形势,重组和优化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可以考虑在软件专业培养计划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着重作以下考虑:
a、调整和更新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基本Java软件方面的应用,体现“立足基础,突出技能”的教学体系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b、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培养学生对Java 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Java语言编程能力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能力。
c、把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开展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际项目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制作,为学生提供获取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d、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重,以目前软件企业所使用的最新技术为参考,应多开设专业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要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对教学内容做比较大的调整。首先,要合并、压缩或调整原有课程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这里建议出台一套职高计算机软件专业系列教材。第二,对一些有重大发展的基础课程要重组教学内容体系。第三,面向应用,拓宽基础知识面,如把先进工具软件应用、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列为专业基础课,增加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等课程。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面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模式,是进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作者单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