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对问题情境的作用、如何创设以及在教学中运用的建议等方面做出了总结。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一、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关于问题情境的有关定义,问题情境可以被认为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根据个人已有的内部知识经验而设定的能够激发个人认知潜能的一个情境。
  “情境学习”对意义构建的重要作用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多次被强调,很多建构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也很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
  二、 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就不容易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更不用说对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知识间的联系具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能够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授,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是有所要求的。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跟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不会放在教学以外的其他方面,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能够得到提高。将教学内容放置在问题情境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
  (三)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学生有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一些问题来说,学生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完成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学习这条路上,大家需要伙伴相互帮助才能不断提高、继续前进。
  三、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策略
  (一)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十章学习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每家每户都要用电,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个月的电费是多少吗?那有谁知道自己家里面一年那个月电费用得最多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数学中的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也能使他们积极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二) 结合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很有帮助。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1×3 1=22;2×4 1=32;3×5 1=42;4×6 1=52……将你发现的规律用仅含字母n(n为正整数)等式表达出来。在完成对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整合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考虑需要设定用什么样的条件、向什么样的方向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已有知識的引导下被逐渐打开。
  (三) 结合趣味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人教版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用这样的一首古诗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算下诗中的寺庙一共有多少僧人?“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因为在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方程,很少的人会采用方程的思想做题。教师便可以自然的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进行认知,对知识内容更好的进行建构。
  四、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几点建议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建议。
  (一)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性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创设问情境而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会丧失一定的方向感、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能够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建构认知,学习知识。
  (二)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思考性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在对于问题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多花心思。要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有拓展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进步。
  (三)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有合理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要考虑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学习情况等创设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不要一味地空想,做出过度理想化的设计,使学生在教学中反而因为情境教学而对知识无法掌握。
  参考文献:
  [1]《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数学辞海·第六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陈会昌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37.
  [3]马淑玲.建构主义对初中英语目标教学影响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钱家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园数学领域教学的运用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111.
  [5]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岳洁,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姚志祥同志: 来信收到了。现就您提出的党政机关的办公室能否直接向下一级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各部门行文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供您参考。这个问题是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加之“国培计划”对中小学一线在职教师,定期进行在线远程教育,使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培育优质人才奠定教育基础。本文通过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以期为提升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综合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弱化对学
对9个籼型不育系进行了越冬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趁冬存活方面以晚季禾桩越冬存活率最高,播种越冬其次,早季禾桩越冬最低。赵冬存活率除与不育系的耐寒性有关外,还与越冬前植株的
本文主要探讨用“心心相印”这个成语的内涵并通过图形来阐述形象教学法在讲解数列收敛定义时的应用.将深奥抽象的内容与直观形象结合,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课堂授课更具趣
目的通过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了解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ROP)的早产儿视网膜功能发育程度,比较其与正常足月儿的异同,探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引起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冠脉管腔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临床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简报AbriefreportoncoreseedproductionofPTGMSIinesinrice欧爱辉,邓启云,符习勤,朱全仁(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鉴于... Abriefreportoncoreseedproductio
摘 要: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数学课由原本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我们从数学情境创设的概念出发,遵循情境教学的原则,创设有效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潜能发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开设一系列有关学习内容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旨在实现学生的基础能力掌握以及自身探究能力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材;活动设计;原则  探究式学习必须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小到数学素材的积累,大到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必须牢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二是要突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高效的数学问题来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函数列收敛点集的刻画,给出实变函数中叶果洛夫定理的另一证明方法。  关键词:可测函数列;几乎处处收敛;一致收敛  葉果洛夫定理是实变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了函数列几乎处处收敛和一致收敛的关系,即,有限测度集上的几乎处处收敛的可测函数列在去掉一个测度任意小的点集后是一致收敛的。该定理在许多场合为处理极限的换序问题提供了依据。一般实变函数的教材(见文献[1~3])对该定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