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指导学生正确品味诗歌的魅力,教师一要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尽可能多地掌握古诗词;二要紧扣考纲,研究鉴赏技巧,进行有效的专项训练。教师要明确“表达技巧”的命题方式和答题步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注重知识反馈和巩固训练。
关键词: 诗歌鉴赏题 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有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其中主要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的程度上。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做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只需就作品本身的特点或主要特点进行分析鉴赏。可见命题难度不大。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考生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以致在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一、学情调查
基于以上状况,在专题复习前我先做了一次学情调查。学情调查使用的是2010年和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让学生定时完成,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的困难与疑惑。根据学情调查情况,归纳总结如下。
1.言不由衷
一些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甚至读不懂。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答题时,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也许想得很理想,而答题却很糟糕,答案言不由衷,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点评式
一些学生或者根据题目要求,脱离原文,简单一笔,像老师写评语一般,寥寥几句,缺少对原文的准确分析;或者对题目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
3.缺乏分析
一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思路不清,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鉴赏内容,或者无话可说。在鉴赏诗歌时,一些学生将诗句当成一个例子,只用于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这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
二、教学方法和过程
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尽可能多地掌握古诗词。让学生掌握大量古诗词,有多种途径,如学校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的时间,组织诗歌朗诵,由语文教师来选取经典诗歌,配上诗歌赏析,选具有朗诵能力的学生来诵读,并通过广播系统在全校内播放,这样把语文学习生活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能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进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紧扣考纲,研究鉴赏技巧,进行有效的专项训练。把这两点有机结合起来,诗歌鉴赏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一道常考题目。但由于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在答题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对表达技巧所指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对答题的方法没有思路,常常费力不讨好,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下面介绍表达技巧的教学过程。
1.认知过程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来创造生动、鲜明、具体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特殊艺术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老师要梳理归类,梳理那些让学生无所适从、眼花缭乱的术语,让它们有序化、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归纳整理好常见的表达技巧和具体例子,并做简明扼要的解释说明,然后以导学案的形式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让学生在所掌握的诗词中查找例子,进一步巩固理解原本抽象的表达技巧。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术语,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表达技巧,进而能在诗歌鉴赏中有章可循。我通过对江苏高考大纲的解读,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归纳整理,发现常见的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如下几个。
(1)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五种,其中常用的是抒情和描写。抒情: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咏史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描写: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2)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比兴、烘托、渲染、对比、用典、象征、想象、联想、抑扬等。
想象和联想是有区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3)2010年江苏省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七种。在复习时不但会辨识修辞的类别,还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效果。
对表达技巧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不掌握基础内容,谈论诗歌鉴赏只是空中楼阁。
2.明确“表达技巧”的命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有了对诗歌表达技巧概念的理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弄清以下问题:在高考命题中,表达技巧会以什么方式出现,答题步骤如何规范?
高考的命题方式常以变式的形式出现,如: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感情的?有何效果?对这些变式的理解,要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题步骤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清晰了,才有可能快捷准确地把握答案。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结合作品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方法。第三步,小结,这种方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或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思维训练过程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因此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关键。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等等。在鉴赏过程中,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才能流畅优美地赏析。
在审题时要细致,强调四个“注意”。
(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2)鉴赏表达技巧,必须注意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
4.规范答题
规范答题是学生得高分的保证,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卷面要清爽,意在笔先,可打草稿,避免涂改;表述要完整,写整句话,而不是词语的任意堆放,表述准确到位。条理还要清晰,尽量采用“首先、其次”或“1、2、3”等标记。术语表达要具体化,用具体解释抽象,避免表述空洞。诗歌内容和术语得结合,会产生特定的表达效果。最后句式要规范化,如“运用了……手法”,“塑造了……意境”,等等。
三、知识反馈和巩固过程
反馈是学生把知识和能力真正内化的过程。学生习题训练完毕,学习过程并没有结束,要注重培养学生反馈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答案去重新理解诗词,并在诗词中去进一步把握问题。有了这样的反馈过程,学生就有了对诗歌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了阅读能力。
巩固练习要精选精练,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这是一个补偿训练的过程。补偿练习要针对学生比较突出集中的问题,精心选择,可以是顽固性错题,也可以是亲手筛选的有效练习,对症下药,这样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同时要定时完成,及时反馈,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诗歌鉴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大量阅读,大量积累,为诗歌鉴赏打基础;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美丽的花边,通过对表达技巧的透析,学生才能掀起诗歌神秘的面纱,进而从理性上去把握诗歌,品味诗歌的魅力。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才能在诗歌鉴赏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 诗歌鉴赏题 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有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其中主要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的程度上。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做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只需就作品本身的特点或主要特点进行分析鉴赏。可见命题难度不大。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考生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以致在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一、学情调查
基于以上状况,在专题复习前我先做了一次学情调查。学情调查使用的是2010年和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让学生定时完成,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的困难与疑惑。根据学情调查情况,归纳总结如下。
1.言不由衷
一些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甚至读不懂。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答题时,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也许想得很理想,而答题却很糟糕,答案言不由衷,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点评式
一些学生或者根据题目要求,脱离原文,简单一笔,像老师写评语一般,寥寥几句,缺少对原文的准确分析;或者对题目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
3.缺乏分析
一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思路不清,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鉴赏内容,或者无话可说。在鉴赏诗歌时,一些学生将诗句当成一个例子,只用于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这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
二、教学方法和过程
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尽可能多地掌握古诗词。让学生掌握大量古诗词,有多种途径,如学校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的时间,组织诗歌朗诵,由语文教师来选取经典诗歌,配上诗歌赏析,选具有朗诵能力的学生来诵读,并通过广播系统在全校内播放,这样把语文学习生活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能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进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紧扣考纲,研究鉴赏技巧,进行有效的专项训练。把这两点有机结合起来,诗歌鉴赏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一道常考题目。但由于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在答题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对表达技巧所指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对答题的方法没有思路,常常费力不讨好,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下面介绍表达技巧的教学过程。
1.认知过程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来创造生动、鲜明、具体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特殊艺术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老师要梳理归类,梳理那些让学生无所适从、眼花缭乱的术语,让它们有序化、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归纳整理好常见的表达技巧和具体例子,并做简明扼要的解释说明,然后以导学案的形式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让学生在所掌握的诗词中查找例子,进一步巩固理解原本抽象的表达技巧。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术语,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表达技巧,进而能在诗歌鉴赏中有章可循。我通过对江苏高考大纲的解读,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归纳整理,发现常见的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如下几个。
(1)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五种,其中常用的是抒情和描写。抒情: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咏史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描写: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2)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比兴、烘托、渲染、对比、用典、象征、想象、联想、抑扬等。
想象和联想是有区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3)2010年江苏省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七种。在复习时不但会辨识修辞的类别,还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效果。
对表达技巧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不掌握基础内容,谈论诗歌鉴赏只是空中楼阁。
2.明确“表达技巧”的命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有了对诗歌表达技巧概念的理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弄清以下问题:在高考命题中,表达技巧会以什么方式出现,答题步骤如何规范?
高考的命题方式常以变式的形式出现,如: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感情的?有何效果?对这些变式的理解,要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题步骤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清晰了,才有可能快捷准确地把握答案。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结合作品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方法。第三步,小结,这种方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或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思维训练过程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因此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关键。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等等。在鉴赏过程中,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才能流畅优美地赏析。
在审题时要细致,强调四个“注意”。
(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2)鉴赏表达技巧,必须注意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
4.规范答题
规范答题是学生得高分的保证,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卷面要清爽,意在笔先,可打草稿,避免涂改;表述要完整,写整句话,而不是词语的任意堆放,表述准确到位。条理还要清晰,尽量采用“首先、其次”或“1、2、3”等标记。术语表达要具体化,用具体解释抽象,避免表述空洞。诗歌内容和术语得结合,会产生特定的表达效果。最后句式要规范化,如“运用了……手法”,“塑造了……意境”,等等。
三、知识反馈和巩固过程
反馈是学生把知识和能力真正内化的过程。学生习题训练完毕,学习过程并没有结束,要注重培养学生反馈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答案去重新理解诗词,并在诗词中去进一步把握问题。有了这样的反馈过程,学生就有了对诗歌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了阅读能力。
巩固练习要精选精练,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这是一个补偿训练的过程。补偿练习要针对学生比较突出集中的问题,精心选择,可以是顽固性错题,也可以是亲手筛选的有效练习,对症下药,这样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同时要定时完成,及时反馈,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诗歌鉴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大量阅读,大量积累,为诗歌鉴赏打基础;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美丽的花边,通过对表达技巧的透析,学生才能掀起诗歌神秘的面纱,进而从理性上去把握诗歌,品味诗歌的魅力。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才能在诗歌鉴赏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