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方面可提高语文成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语文成绩感到很头疼,为提高孩子的成绩想了许多办法,走了很多“路”,考试成绩仍然是外甥给舅舅打灯笼——照旧。其实学习语文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语文成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扎稳打,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早起晚读记重点
   我国古人很重视背诵。古时候的学子们为了考取功名,没有不把“四书”“五经”背到烂熟于心的,为此而凿壁借光,囊萤夜读,乃至于达到头悬梁,锥刺股的自残程度。我们现在当然不提倡这种读书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记住一些名篇,名言警句等,只有这样写文章才能引经据典,下笔千言。学生都清楚现在的试卷基础题部分大多考识记,像读音题,形似字的辨析题,名言名句填空乃至于成语运用都以识记为前提,所以背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庞杂,要记的东西浩如烟海,常讲“人生亦有涯,而知亦无涯”。学生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背诵必须抓重点。什么是重点,对学生而言,必须以考题为导向,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为参照进行。我们常讲“一日之一在于晨”早晨是一天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同时各学校一般都安排了晨读,要抓住这个时候背诵要背诵的东西,晚上还要对早晨背过的东西回忆,总结,达到巩固、复习,以便“千年不忘”。
   二、常思常想练思维
   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要反映一定的思想见解。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这些过程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大多也是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自己不太去留意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越俎代庖,直接讲授出来。学生很难学到什么东西,更不要说行成什么能力了。当前考试,阅读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改卷的过程中,很难看到学生阅读题做的尽善尽美的,只要能有50%的粘连部分,足可让改卷老师欣喜的了,好多学生则天马行空,跟着感觉走,当然这也跟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有关。有些老师就会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给学生讲一些固定的答题程式,但固定的答题程式毕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根据文本有创新思维,不然出阅读题就毫无意义了。要想方设法地让思维活起来,而不能让思维僵化,从而扼杀学生的未来,让他们的思维成一潭死水,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的,也是一定有义务和责任避免的。
   三、独立做题重阅读
   经常听学生这样讲“我语文做题喜欢抄答案,抄完之后再去背。”这种习惯长期形成以后,没了答案他就寸步难行了,如果养成了依赖答案的习惯,就不利于读题审题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好多学生平时不重视独立做语文题,他们认为语文只要识记的多,考试自然可以应付。问题是现在的试题越来越趋向灵活,重视考察学生的能力,尽量避免考一些死知识。好多学生阅读得不到分,究其原因:一是阅读量少。二是好多学生没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没有搞清楚作者的意图,答不到点子上。做阅读题总的原则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分析,不要臆断。平时做此类题,要求精而不求多,粗做十篇不如细研一篇,平时要总结一些常见题型的做法,长此以往必然形成能力。
   四、构思文采勤写作
   学生要经常坚持写作,这样才能够练成敏捷的思维、积累丰富的词汇、积淀深遂的思想、锻造严谨的逻辑。语文成绩的关键在作文,作文分值一般都占A卷分数的一半,而作文的成败首先在于构思,作文的构思讲究“匠心独运”,一篇文章要引人入胜,应该有着“峰回路转”的惊喜,“流连忘返”的蕴蓄,“一气呵成”的畅快。如果一篇文章呆板无新意,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染力和艺术性。要打开想象的翅膀,让文思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同时考场作文要特别注意文采,因为考场作文首先是“看”,由于受篇幅所限,与其在内容上打造“亮点”,还不如在文章的“外衣”——语言上精心包装。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丰富文章的语言,让它的文字字字珠玑,闪显一些智慧的光彩。大多数学生喜欢看电视,一些电影电视、歌曲广告,许多句子都耳熟能详。如果对他们进行改造化用,旧瓶装新酒,嵌入自己的文章之中,往往会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理想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评卷老师“青睐”、“欣赏”。
   郑双龙,教师,现居甘肃庄浪。
其他文献
古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切入点,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掌握古诗内涵、形成情感共鸣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一、营造诵读情境,促进情感启发。这里“诵读情境”,主要是指与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符的背景气氛。而“诵读”,主要是以此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所以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情感启发作用的发挥,教
写作是学生独立感知世界、激发思维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不外乎写作兴趣不高、教学方法无序、语言积累不足等问题。笔者立足当前初中作文现状,从训练、积累、展评三方面来营造作文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渐进提升。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细化作文训练体系   初中作文教学,不能功利性、随意性,要制定明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完善作文训练体系。作文教学目标,要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
很多教师忽视课堂小练笔的落实,导致学生对写话有畏难情绪,一提到写话,便愁眉苦脸。其实,课堂是写作教学的主阵地,想让学生敢写话,善写话,需要在语文课堂上灵活多变地安排“小练笔”。   一、发现精彩点,模仿学写   仿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体悟,还要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精彩点”,进行模仿学
新课改历经多年以后,社会各界界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回归学生,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从儿童立场出发,回归学生的真实情感,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堂的灵魂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产生公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本真的语文课堂,才能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和本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都是快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主题式阅读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大量的文字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趣味性,因此许多小学生对主题式阅读并不感兴趣,阅读教学成效也迟迟不见提升。而可以集声光电于一身的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帮助教师进一步丰富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有效实现优化阅读教学成果的目的。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  主题式阅读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某个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而语言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语言的一门系统学问。虽然语文教学偏重实践和运用,语言学倾向于理论,但两者有着相同的对象:语言文字,关系极为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但我们在考察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语言学参与语文教学的程度并不高。鉴于此,本文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  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语言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够使语言能力的训练更加真实,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播语言知识上,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多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发现经典语言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想要使学生累
2018年8月21日,腾讯历史频道“短史记”中发表了其频道主编、历史研究者谌旭彬先生的《语文教材里的“四大论证方法”逻辑混乱,是有害的》一文。文章主要剖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最为常见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四大论证方法存在的逻辑缺失问题。谌先生引用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对上述四种论证方法进行了分析评点,其主要结论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四大论证方法本身并不是一个有逻辑的东西,有些甚至
习惯了基于试题研究教学的范式,除了教学研究课、示范课的教学之外,在初中語文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度发掘教材含义的优良传统正远离当下的课堂,而即使是研究课、示范课,上完之后还是要补上应试这一内容的。这种教学研究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与应试形态下的教学现状,形成了典型的“两张皮”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尽管早就有人强调,教材分析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精度、深度及广度[1],但为什么教材分析以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