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发展的集约化特征和城市用地的高密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众出行也呈现高度机动化的趋势。随着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政府急需改善但是尚待解决的重要实施内容。
[关键词]BRT;综合公交;拓扑整合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30-01
BRT系统(Bus Rapid Transit)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位大中城市改变交通拥挤险种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交通选择方式。它具有常规公交系统建设经费少、施工期短的有点,同时还具有庆奎快速交通系统较大载运能力和较好服务水平的特点。
而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抓住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机遇,推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点、公交候车廊建设,近几年随着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共新建公交专用道70余公里、公交站台299处、候车廊606个。但是城市交通的压力还是很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很明显,经常可以看到“车水马龙”拥堵不堪的景象。
此系统拟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一是公交系统功能层次单一,表现在:
1、长距离出行可靠度低;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已逐渐从单中心圈层式向组团式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居民跨区、跨组团的长距离出行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常规公交由于受线路绕行、站点停车延误、交叉口信号延误等因素的影响,其出行准点率和可靠度较低,公交服务表现出相应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快捷、可靠、舒适的私家车方式进行长距离出行。2、线路运营效率低下,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针对不同出行距离的需求进行线路配置,线路“同质化”严重从而导致一方面线路绕行过长,难以适应短途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密集的设站方式,增加了中长距离出行的出行时耗,综合表现为出行可靠性差、车辆运行速度慢、服务质量低下。3、公交供给层次单一;交通需求决定交通供给,由于经济发展派生出来交通需求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应不同的城市乃至同一城市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公共交通必须考虑城市动态资源上的合理配置,确立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结合的多层侧、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二是公交运营组织效率不高,表现在:
1、载运工具形式单一,没能根据客运需求进行差异化配置;在城市主要客运走廊,仍旧采用低容量,低运速的交通工具,运输效率低下,公交站台车队列车花现象普遍,极易造成道路系统瓶颈路段,与社会车辆交织严重,削弱了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2、运力配置方式亟需改进;客流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性,使得线路运力的配置变得异常复杂,现状采用的按最大断面客流进行的运力配置方法虽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但当最大断面与非最大断面客流相差较大时,易造成运力大量闲置和浪费。
我国正处于机动化出行初始阶段,在人口和出行量激增、小汽车拥有量持续攀升的压力下,依靠传统的提高道路设施供给,被动地满足交通需求的思路已经难以为继。依照国外成功经验,绝大部分国家的大城市或市中心区的交通多转向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方式,所以我国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交在城市中的出行比重,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构建方法:
在构建综合公交系统的大框架下,将BRT系统作为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结构、功能定位。通过对目标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容量、土地开发、BRT与其公共交通系统相互关系的定性、定量分析,对BRT系统建设的适用性进行理论构建,结合国外BRT系统运营的经验数据以及相对成熟的理论,构建不同属性BRT系统使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BRT系统线网规划模型进行设计;对BRT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法进行初探;最后结合太原市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实际对太原市BRT系统进行规划。
一是进行BRT系统适用性分析研究;总结线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现阶段公交发展模式的角度入手探究行程问题的本质原因,应用“综合公交”的理念,分析探讨客运走廊需求分级与交通模式匹配的关系,从规划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現阶段及未来城市发展确实进行分析判断,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规划层面、道路条件层面、客流条件层面限定实施BRT系统的适用范围;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对BRT系统的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根据所得到的的相应结论建立BRT适用性理论。
二是提出城市BRT线网综合规划方法;总结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BRT系统实施后的相关运营数据,大致了解不同地区BRT系统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依据传统四阶段法、Logit模型、弹性系数法的各自特性,探索将其用于BRT客流预测的方法;提出BRT线网规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同事对现有公交线网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和线网结构,并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上述向往规划方法的一般原理进行描述,并提出实现上述规划方法的相应步骤和可能用到的技术手段。
三是对BRT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进行初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公交专用道上BRT线路的组织方法、BRT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拓扑整合、BRT与常规公交系统的整合等。
参考文献
[1] 陈磊.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大城市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 赵洁雯.快速公交系统在大中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关键词]BRT;综合公交;拓扑整合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30-01
BRT系统(Bus Rapid Transit)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位大中城市改变交通拥挤险种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交通选择方式。它具有常规公交系统建设经费少、施工期短的有点,同时还具有庆奎快速交通系统较大载运能力和较好服务水平的特点。
而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抓住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机遇,推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点、公交候车廊建设,近几年随着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共新建公交专用道70余公里、公交站台299处、候车廊606个。但是城市交通的压力还是很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很明显,经常可以看到“车水马龙”拥堵不堪的景象。
此系统拟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一是公交系统功能层次单一,表现在:
1、长距离出行可靠度低;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已逐渐从单中心圈层式向组团式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居民跨区、跨组团的长距离出行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常规公交由于受线路绕行、站点停车延误、交叉口信号延误等因素的影响,其出行准点率和可靠度较低,公交服务表现出相应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快捷、可靠、舒适的私家车方式进行长距离出行。2、线路运营效率低下,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针对不同出行距离的需求进行线路配置,线路“同质化”严重从而导致一方面线路绕行过长,难以适应短途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密集的设站方式,增加了中长距离出行的出行时耗,综合表现为出行可靠性差、车辆运行速度慢、服务质量低下。3、公交供给层次单一;交通需求决定交通供给,由于经济发展派生出来交通需求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应不同的城市乃至同一城市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公共交通必须考虑城市动态资源上的合理配置,确立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结合的多层侧、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二是公交运营组织效率不高,表现在:
1、载运工具形式单一,没能根据客运需求进行差异化配置;在城市主要客运走廊,仍旧采用低容量,低运速的交通工具,运输效率低下,公交站台车队列车花现象普遍,极易造成道路系统瓶颈路段,与社会车辆交织严重,削弱了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2、运力配置方式亟需改进;客流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性,使得线路运力的配置变得异常复杂,现状采用的按最大断面客流进行的运力配置方法虽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但当最大断面与非最大断面客流相差较大时,易造成运力大量闲置和浪费。
我国正处于机动化出行初始阶段,在人口和出行量激增、小汽车拥有量持续攀升的压力下,依靠传统的提高道路设施供给,被动地满足交通需求的思路已经难以为继。依照国外成功经验,绝大部分国家的大城市或市中心区的交通多转向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方式,所以我国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交在城市中的出行比重,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构建方法:
在构建综合公交系统的大框架下,将BRT系统作为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结构、功能定位。通过对目标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容量、土地开发、BRT与其公共交通系统相互关系的定性、定量分析,对BRT系统建设的适用性进行理论构建,结合国外BRT系统运营的经验数据以及相对成熟的理论,构建不同属性BRT系统使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BRT系统线网规划模型进行设计;对BRT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法进行初探;最后结合太原市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实际对太原市BRT系统进行规划。
一是进行BRT系统适用性分析研究;总结线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现阶段公交发展模式的角度入手探究行程问题的本质原因,应用“综合公交”的理念,分析探讨客运走廊需求分级与交通模式匹配的关系,从规划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現阶段及未来城市发展确实进行分析判断,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规划层面、道路条件层面、客流条件层面限定实施BRT系统的适用范围;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对BRT系统的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根据所得到的的相应结论建立BRT适用性理论。
二是提出城市BRT线网综合规划方法;总结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BRT系统实施后的相关运营数据,大致了解不同地区BRT系统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依据传统四阶段法、Logit模型、弹性系数法的各自特性,探索将其用于BRT客流预测的方法;提出BRT线网规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同事对现有公交线网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和线网结构,并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上述向往规划方法的一般原理进行描述,并提出实现上述规划方法的相应步骤和可能用到的技术手段。
三是对BRT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进行初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公交专用道上BRT线路的组织方法、BRT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拓扑整合、BRT与常规公交系统的整合等。
参考文献
[1] 陈磊.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大城市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 赵洁雯.快速公交系统在大中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