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合格的教师应该将无私的爱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方法。
英语教学教师学生爱我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走上这三尺讲台已有7个年头。多年来,我一直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当中,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我毕业于英语专业,所以在我任教的第一年我以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为主,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兼任过品德学科的教学。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年底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在镇上名列前茅。第二年,由于领导看到了我的优秀成绩,便把学校里的重担交给了我——担任三、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其中六年级是两个平行班,面对越来越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从不懈怠,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我的工作,对待我的学生。此后,我还担任过初中英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这里,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更加明白了教学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还有对孩子源源不断的爱。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学会心中有爱。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其中最惨的是学生,因为他们正在上课。当地震来临时,老师第一时间是叫自己的学生先走,自己却留在教室了里安排学生的逃生,却忽略了自己。有多少个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也许他们在被倒塌的废墟里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在为学生们担心。他们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回学生的生命。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对学生的爱超过了父母,甚至超越了生死。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活动离开了“爱”,则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教育教学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天才智慧并不是构制好了的预制件,而是沉睡在头脑中的智力因子,它要依靠教师的爱去激活它,活化了的智力因子才能吸收知识,形成智慧才能。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的,幼儿一生下来,大脑还未成长起来,是儿童在生活中接受外界刺激后才逐渐发展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任意的刺激都能使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活起来,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但学生有独立性,能动性他们随时显示起“反作用”。教师讲的道理知识,学生要经过情感去考虑过滤。如果教师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如果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则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恶意,他们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公开对抗,呈负反馈现象,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一般地说,青少年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做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为了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每天利用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从不马马乎乎走进课堂。遇到问题,或是与老教师交流探讨,或是上网查阅资料,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发展能力。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并且枯燥乏味,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教具不全的情况下,我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具,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乐学爱学。2009年,我参加了唐山市教育局组织的英语教学设计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既教书,又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何况品德的好坏对于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和特殊的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比如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由于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可能是怕老师和同学鄙视他,上课很少发言,下课也沉默寡言。面对这种情况,我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量找机会,和蔼地与他交流,鼓励他勇敢地说出来,并暗示他周围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流,多关心他、帮助他。从而使他逐渐地减少了心理上的恐惧,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也越来越爱说了。看着我的学生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和进步,我便从心底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使我们班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发挥每名学生的集体小主人翁意识,对于班里的量化成绩我们采取了轮流值班制,差生也不例外,这使差生也找回了自信。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了很强的责任意识,尽头十足,积极踊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此外,我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活动,比如;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让学生尽展才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形成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
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具备四种身份,即“严父”“慈母”“同志”“朋友”。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爱学生作基石,如果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相互的爱,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开始与终结,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有其归宿,那就是你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得到了圆满的实现。实现自我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最高宗旨。教师对学生的爱,其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教育的成功,也包含着对自身的教育,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自我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境界更加高远,信念更加坚定,人生得到了升华。
英语教学教师学生爱我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走上这三尺讲台已有7个年头。多年来,我一直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当中,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我毕业于英语专业,所以在我任教的第一年我以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为主,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兼任过品德学科的教学。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年底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在镇上名列前茅。第二年,由于领导看到了我的优秀成绩,便把学校里的重担交给了我——担任三、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其中六年级是两个平行班,面对越来越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从不懈怠,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我的工作,对待我的学生。此后,我还担任过初中英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这里,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更加明白了教学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还有对孩子源源不断的爱。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学会心中有爱。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其中最惨的是学生,因为他们正在上课。当地震来临时,老师第一时间是叫自己的学生先走,自己却留在教室了里安排学生的逃生,却忽略了自己。有多少个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也许他们在被倒塌的废墟里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在为学生们担心。他们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回学生的生命。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对学生的爱超过了父母,甚至超越了生死。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活动离开了“爱”,则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教育教学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天才智慧并不是构制好了的预制件,而是沉睡在头脑中的智力因子,它要依靠教师的爱去激活它,活化了的智力因子才能吸收知识,形成智慧才能。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的,幼儿一生下来,大脑还未成长起来,是儿童在生活中接受外界刺激后才逐渐发展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任意的刺激都能使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活起来,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但学生有独立性,能动性他们随时显示起“反作用”。教师讲的道理知识,学生要经过情感去考虑过滤。如果教师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如果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则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恶意,他们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公开对抗,呈负反馈现象,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一般地说,青少年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做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为了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每天利用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从不马马乎乎走进课堂。遇到问题,或是与老教师交流探讨,或是上网查阅资料,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发展能力。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并且枯燥乏味,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教具不全的情况下,我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具,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乐学爱学。2009年,我参加了唐山市教育局组织的英语教学设计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既教书,又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何况品德的好坏对于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和特殊的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比如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由于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可能是怕老师和同学鄙视他,上课很少发言,下课也沉默寡言。面对这种情况,我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量找机会,和蔼地与他交流,鼓励他勇敢地说出来,并暗示他周围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流,多关心他、帮助他。从而使他逐渐地减少了心理上的恐惧,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也越来越爱说了。看着我的学生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和进步,我便从心底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使我们班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发挥每名学生的集体小主人翁意识,对于班里的量化成绩我们采取了轮流值班制,差生也不例外,这使差生也找回了自信。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了很强的责任意识,尽头十足,积极踊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此外,我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活动,比如;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让学生尽展才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形成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
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具备四种身份,即“严父”“慈母”“同志”“朋友”。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爱学生作基石,如果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相互的爱,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开始与终结,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有其归宿,那就是你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得到了圆满的实现。实现自我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最高宗旨。教师对学生的爱,其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教育的成功,也包含着对自身的教育,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何尝不是对自我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境界更加高远,信念更加坚定,人生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