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在全国中语会第三次年会上,90高龄的叶圣陶先生开始着急了:“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20年。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儿?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又三十年过去了,这句话发问似乎还未找到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似乎从来都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研究的领域几乎拓展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等等。研究成果不可谓不丰硕,可是,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在一线教师中,语文教师可谓付出是最多之一,课前要准备大量的备课材料,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时,就翻阅了大量的史学材料,并把它们归纳总结给学生。但是,相对其他学科,语文老师的精力投入与回报却往往不成正比。于是乎,学生考差了,学累啦;家长灰心了,抱怨了;老师苦恼了,无奈了。
到底语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许,弄清了教的是什么,才能教好。语文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科目,只有学生爱读、会读,并能掌握运用方法,才能取得科目的初步教学目标。
我们先来看高一年的一堂课。
教师甲先是介绍了诗人的创作的背景是蒙受了乌台诗案的冤屈,来到了赤壁,因此借景抒怀,写下了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建的这首诗。既而,该师对诗歌每一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教师乙:1、请学生大声朗诵诗歌,自行解决该诗的疑难字、词义;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面对滚滚长江东逝的心境;找出能表现这种心境的字、词,师生共同研讨,教师拓宽、延展、讲授知识点;3、从该诗的情感抒发,联系到作者的人生境遇,并拓宽研讨在君临天下的时代,贤人不得重用的境遇。
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老师虽然上的是同一篇课文,而所上的方法却全然不一样。
教师甲中规中矩,课本讲得明白,教参内容分析得详细,课文思想主题、人物性格、文体知识等,无一不教授给学生。教师乙则重在教给学生“怎样阅读”的方法技能,让学生学会“怎样看出”“如何得出”的方法和本领。哪种方法更能教得懂学生?毋庸置疑,教师乙的教学最终能教给学生如何搭桥的本领以及掌握方法的培养习惯。
教学与教材,这其实还包括了老师与学生两个客体。在教学中,教师是教材的“指挥”,是把教材全盘教给学生,还是把教材当做一例授予学生的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为教材所用,还是“我”用教材。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我”用教材。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几点心得。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我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预习。初次指导之后,我又特地几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当场预习,以检查学生预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中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课堂上,不提倡“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语文课就要尊重语文的语言性的特点,又诵读课文为主,教师要精讲课文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处处开花,以致于学生失去了课堂中足够的自学活动。陶渊明早在千年前就曾高唱:读书不求甚解,教师如果在四十五分钟讲得唾沫四溅,想必讲台桌下也是“昏睡”一片了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有新的见解,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规范的形成和造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个永恒的主题,是一种无周期性的与本学科共存的长期制度化工程,是必备的学习修养。具体的说.要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及时指出和纠正不良习惯,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促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另外由于中学生模仿性强.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顺其秉性,创造一个有利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的教学天地。
朱自清说过:“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发展思维、涵育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学者,当在教授以学习母语为目的而专门设立的教学科目时,一定不能忘了,它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并且是一门有几千年文化内涵的艺术。
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又三十年过去了,这句话发问似乎还未找到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似乎从来都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研究的领域几乎拓展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等等。研究成果不可谓不丰硕,可是,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在一线教师中,语文教师可谓付出是最多之一,课前要准备大量的备课材料,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时,就翻阅了大量的史学材料,并把它们归纳总结给学生。但是,相对其他学科,语文老师的精力投入与回报却往往不成正比。于是乎,学生考差了,学累啦;家长灰心了,抱怨了;老师苦恼了,无奈了。
到底语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许,弄清了教的是什么,才能教好。语文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科目,只有学生爱读、会读,并能掌握运用方法,才能取得科目的初步教学目标。
我们先来看高一年的一堂课。
教师甲先是介绍了诗人的创作的背景是蒙受了乌台诗案的冤屈,来到了赤壁,因此借景抒怀,写下了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建的这首诗。既而,该师对诗歌每一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教师乙:1、请学生大声朗诵诗歌,自行解决该诗的疑难字、词义;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面对滚滚长江东逝的心境;找出能表现这种心境的字、词,师生共同研讨,教师拓宽、延展、讲授知识点;3、从该诗的情感抒发,联系到作者的人生境遇,并拓宽研讨在君临天下的时代,贤人不得重用的境遇。
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老师虽然上的是同一篇课文,而所上的方法却全然不一样。
教师甲中规中矩,课本讲得明白,教参内容分析得详细,课文思想主题、人物性格、文体知识等,无一不教授给学生。教师乙则重在教给学生“怎样阅读”的方法技能,让学生学会“怎样看出”“如何得出”的方法和本领。哪种方法更能教得懂学生?毋庸置疑,教师乙的教学最终能教给学生如何搭桥的本领以及掌握方法的培养习惯。
教学与教材,这其实还包括了老师与学生两个客体。在教学中,教师是教材的“指挥”,是把教材全盘教给学生,还是把教材当做一例授予学生的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为教材所用,还是“我”用教材。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我”用教材。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几点心得。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我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预习。初次指导之后,我又特地几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当场预习,以检查学生预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中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课堂上,不提倡“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语文课就要尊重语文的语言性的特点,又诵读课文为主,教师要精讲课文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处处开花,以致于学生失去了课堂中足够的自学活动。陶渊明早在千年前就曾高唱:读书不求甚解,教师如果在四十五分钟讲得唾沫四溅,想必讲台桌下也是“昏睡”一片了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有新的见解,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规范的形成和造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个永恒的主题,是一种无周期性的与本学科共存的长期制度化工程,是必备的学习修养。具体的说.要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及时指出和纠正不良习惯,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促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另外由于中学生模仿性强.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顺其秉性,创造一个有利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的教学天地。
朱自清说过:“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发展思维、涵育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学者,当在教授以学习母语为目的而专门设立的教学科目时,一定不能忘了,它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并且是一门有几千年文化内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