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本文将从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一题多解;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阐述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正文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新课程实施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以学习知识过程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会让学生以自由心态、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
如:数学优质课评选中,有一个教学“十几减9”的案例,执教教师用课件创设了“海洋世界”的教学情境,其中海豚阿姨说:“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我的文具店。”这时,小鱼来到文具店说:“阿姨,我买9支铅笔。”当海豚阿姨拿出1捆和散装的3支铅笔放在柜台上时,教师将画面停下来。
教师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动画,谁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学生都举手要回答,教师就让学生发言:
生1:小鱼为什么要买9支铅笔?
生2:海豚阿姨为什么不只拿出1捆铅笔?
生3:海豚阿姨为什么要拿出1捆和散装的3支铅笔放在柜台上?
生4:海豚阿姨给小鱼9支铅笔以后,柜台上还剩下多少支铅笔?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能直接达到教学的目标时,教师对学生没有责怪,而是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分析: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由此可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30-30÷6 30÷6×2
=30-5 10
=35(平方厘米)
教师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解法,将自己的解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抽学生把自己的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
学生1:30 30÷6×(2-1) 学生2:30 30÷6学生3:30÷6×(6 1)
=30 5=30 5 =30÷6×7
=35(平方厘米)=35(平方厘米) =35(平方厘米)
老师要求学生比较以上四种解法,说说哪种解法比较好,通过学生比较,一致同意学生2和3是本题较好的解法。课堂上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数学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纠正、成长自己。
如:数学实践活动:“大课间活动”。
小组代表1:在踢球活动中黄队有8人,蓝队有7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8+7=15(人)。
小组代表2:我们看到守门的有1人,踢球的有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1:戴帽子的队员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2:还可以这样想:戴红领巾的有2人,没戴红领巾的有13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2+13=15(人)。
生3:正在喊“小心,要进球了”的队员有6人,没喊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6+9=15(人)。
……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还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能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实现了表现自我的欲望。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有可为,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对他们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自我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正文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新课程实施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以学习知识过程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会让学生以自由心态、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
如:数学优质课评选中,有一个教学“十几减9”的案例,执教教师用课件创设了“海洋世界”的教学情境,其中海豚阿姨说:“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我的文具店。”这时,小鱼来到文具店说:“阿姨,我买9支铅笔。”当海豚阿姨拿出1捆和散装的3支铅笔放在柜台上时,教师将画面停下来。
教师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动画,谁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学生都举手要回答,教师就让学生发言:
生1:小鱼为什么要买9支铅笔?
生2:海豚阿姨为什么不只拿出1捆铅笔?
生3:海豚阿姨为什么要拿出1捆和散装的3支铅笔放在柜台上?
生4:海豚阿姨给小鱼9支铅笔以后,柜台上还剩下多少支铅笔?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能直接达到教学的目标时,教师对学生没有责怪,而是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恰好拼成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分析: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由此可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30-30÷6 30÷6×2
=30-5 10
=35(平方厘米)
教师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解法,将自己的解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抽学生把自己的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
学生1:30 30÷6×(2-1) 学生2:30 30÷6学生3:30÷6×(6 1)
=30 5=30 5 =30÷6×7
=35(平方厘米)=35(平方厘米) =35(平方厘米)
老师要求学生比较以上四种解法,说说哪种解法比较好,通过学生比较,一致同意学生2和3是本题较好的解法。课堂上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数学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纠正、成长自己。
如:数学实践活动:“大课间活动”。
小组代表1:在踢球活动中黄队有8人,蓝队有7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8+7=15(人)。
小组代表2:我们看到守门的有1人,踢球的有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1:戴帽子的队员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2:还可以这样想:戴红领巾的有2人,没戴红领巾的有13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2+13=15(人)。
生3:正在喊“小心,要进球了”的队员有6人,没喊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6+9=15(人)。
……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还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能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实现了表现自我的欲望。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有可为,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对他们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自我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