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重提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三十几年前了吧,冰心老人有篇文章叫《无士则如何》,发在《人民日报》上。我因为喜欢杂文,又奇怪冰心先生一向温和,且以诗和散文名世,怎么会突然写起杂文了呢?所以当时读得很认真,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这些天常常想起这篇文章,原因是,我总感觉现如今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士”们的地位有些说不清楚了。你说不重视吧,各级领导可是常挂在嘴边上的;你说重视吧,在一些地方真正的“士”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表达出来又非常之难,即便表达出来,亦似没什么分量,这就让人很犯糊涂了。
   冰心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要发她不得不发的声音呢?因为当时国家层面提出一个在社会上流行甚广的口号,叫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冰心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要参政议政的,她就很自然想到“无士则如何”呢?文章发表之后,她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其中一个成都的读者在给她的信中说:“士者,知识分子也。它是和知识、科学、社会文明紧密联系的代名词。中国要富强,中华要振兴,如果违背了科学而行事,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产生阻碍社会发展的破坏力量。很难想像,在一个文盲充塞、科学文化落后、社会道德水平低下的国度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靠缺乏教育和文化修养的人不能搞好现代化事业;靠杂乱无章的管理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新秩序;靠投机诈骗、阿谀奉承、以权谋私之徒,只能搞乱整个社会。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道理。”很多来信说的意思大体相同,结论是“无士不兴”“无士不昌”,可见其时人们对“士”之作用的认识还是很“统一”的。
   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前,小平同志已经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人民群众也欣欣然感到“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经历了不止十年的浩劫,科学与文化几近荒芜,高层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不培养造就大批知识分子,实现国家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可为什么在提出这一连串口号的时候,却把培养“士”这个重要的阶层给忽略了呢?所以冰心老人才提出了“无士则如何”。
   回顾历史,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士”,是要打个问号的。焚书坑儒、溺儒冠这种老掉牙的例子就不说了;五四启蒙运动风起云涌,虽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文化繁荣时代之一,可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士”们所遭到的残酷打压,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士”也叫知识分子的说法,起源于18世纪的俄国,是舶来品,时间并不算长。余英时先生甚至不同意把这个外来词翻译成“知识分子”,宁可翻译成“知识人”。因为在他看来,在某种语境下,一切叫“分子”的似乎都含着贬义,是权力对“分子”的傲慢,比如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之类。我们的知识分子也确实有过“臭老九”的时代,想起来令人心酸。
   冰心是过来人,她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和心灵史。不论是从事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分子,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他们都是被“改造”的对象,手段不可谓不严酷,却始终不曾改掉他們情系家国、心忧天下的使命担当。不然我们就无法理解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老舍们为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历尽艰辛坚持回来报效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们就无法理解邓拓、傅雷、遇罗克、张志新们在国家动荡不安、误入迷途的时候为何宁可拼却身家性命也要坚持说出真话。自然科学是探索宇宙真理,人文科学是探求社会真理,求真理就必须说真话,这是常识。遗憾的是,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求真精神和傲慢的权力常常无法融合,那权力就像叶公好龙,嘴上说喜欢,但“真龙”来了,他们内心是拒绝的,甚至是害怕的,这就使“无士则如何”的疑问陷入了“有士又如何”的尴尬。
其他文献
“杞人忧天”的典故,妇孺皆知。人们耻笑那个担心天会倾圮而整天忧心忡忡的杞人,因为这是庸人自扰式的虚幻。倘若把“忧天”移为“忧人”——惊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危及其他生物物种,令地球陷于万劫不复的危机,那它就不是一种“杞虑”,而是令人堪忧的预警。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林林总总,似难以精确统计,因为有些尚未被人类发现或认识,有些还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异而“新陈代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人类出现在
期刊
“啃老”,虽是新名词,却并不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各地城市,30﹪的年轻人在“啃老”,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相当一些“啃老族”,已从过去的“被动啃”,变成今天的“主动啃”;从吃喝穿戴父母的“軟啃”,有的已发展到骗取、强取父母财产的“硬啃”。   有人认为,“啃老”啃伤了父母。对此观点,我不完全赞成。须知,“啃老”最大的“受伤”者,恰恰是“啃老族”自己。表面看,“啃老”增加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期刊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消息一公布,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城市整洁了,街道干净了,但小商贩不见了,城市的烟火气、生活味也淡了。   当初路
期刊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于2020年6月9日18时03分在昆明离世,享年98岁。10年前,“反腐愚公”杨维骏的“公车上访”,虽无当年“公车上书”那样的陣场、那样的声势,却有比“公车上书”更感人的思想、情怀,有比“公车上书”更重要的启示、启发。   2010年12月17日,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88岁高龄的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给他的黑色奥迪A6轿车,领着两辆破旧的面包车,驶进了云南省政协的大院
期刊
松绑地摊经济,无疑是现下公共空间最热词之一。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其实,地摊经济越是炙手可热,松绑之愈需冷静理性。道理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摊“接地气”才会迸发人间“烟火气”;地摊有人间“烟火气”才会反助“接地气”。   无论如何定义地摊经济,抑或其业态如何嬗变演化,万变不离其宗,就其基因
期刊
污染治理,尽管今天已进入“出重拳、严管重罚”时期,却仍有人继续弄虚作假。这假做得就跟“真”的一样,甚至比“真治理”还卖力气。近日,重庆市侦破一起长江流域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特大污染环境案,犯罪嫌疑人涉嫌向长江一级支流非法倾倒三十余吨危险废物,造成三四公里污染带,引发社会关注。对此,《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污染治理岂能沦为污染转移》,提出了严厉批评。   文章梳理出三种污染转移手法。一是掩耳盗铃式转
期刊
写作品是件挺不易的事,阅读他人的作品甚至更难。阅读是与写者主观意志的对话,直接晾晒读者的涵养。   我读高中时,学校安排我们口诛笔伐,批判王愿坚的小说《粮食》。大家拿到蜡纸印出的作品,没怎么读,就义愤填膺了,“山上的日子一天难似一天”,仅凭此话,无疑是反动作品,在革命者面前有难事吗?真实的岁月艰难与想当然的浪漫革命相碰击着。既不明历史,又读不懂作品,凭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说法,便诠释了
期刊
挣脱疫情围困,后疫情时代即在眼前,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如何去面对可能与病毒长期共处的一个“新常态”?我想编一部“疫情社会反思辞典”,因为遭遇这世界大疫多少经验“果”、多少教训“叶”要适时撷取。先贤有言:“殷忧启圣。”对经磨历劫的我们而言,应作深入思考、反复揣摩,形成并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如若不然,一个不懂反思、不汲取教训的民族,又怎么避免“重蹈覆辙”?   还未等疫情之魔挥手远去,我已想到了第
期刊
“變脸高手”
期刊
说到“堵”与“疏”自然让人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远古中国,黄河泛滥成灾。繇受命于尧,负责治水。用的就是“堵”的办法,治水9年均以失败告终,被尧处死。后来,繇的儿子禹受命于舜,继续负责治水。禹吸取其父的教训,采用“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方针,将河水围堵在事先疏通好了的河道里,让其顺着河道流入大海,奋战13年,终于治水成功。可以说禹就是正确处理“堵”与“疏”的辩证关系的典范。   正确处理“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