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学科最难教,语文课上得很少有完美的可以佐证。学生学语文花费时间长,却收效慢,甚至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下功夫与不下功夫考试成绩差不了太多。另外,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使人们觉得它是最基础的、抽象的;是简单的,又难以操作的。那么要怎样才能改变人们的这些错误认识呢?我想,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变得有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活动”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与听说读写的指导和实践的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巨匠皮亚杰的双向构建理论认为:“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的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以“新课标”和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在语文学科中,构建有效学习的活动模式是可行的。下面就我教学的实践谈三点。
一、构建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增强及其渴望得到别人赞同和赞扬的心理需求。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可以给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
1.”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的材料积累阶段。要求①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内容启人心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②按学号顺序每节课前三分钟预备由一名学生讲,另一名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总结。2“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选材料演讲阶段。规定①所选材料要完整,最后必须加入自己的体会感悟;②演讲者注意体态,情感等;③演讲完由一名同学从两方面进行点评:即选文内容及演讲技巧。3“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④的即兴演讲阶段。演讲题由老师或学生即兴给出。无名学生组成的评委打分并点评。三个阶段是一个互为依存,梯度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准备积累阶段;第二阶段是充实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检验成效及能力提高的阶段。
活动收获:1.学生参与了听说读写活动过程发生了有效学习。2促进了内隐学习。
二、构建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1.高一新生入校后的一次调查:学生阅读内容的通俗性.功利性令人吃惊,阅读形式的快餐化让人膛目。学生的阅读生活被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作品充斥着,使人意识到如此的阅读直接导致学生文学素养的低下。2.平时,家长或老师抱怨学生读书少或有的读书不少但是写作能力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值得人们思考。尝试中,我把一位语文教学专家的“阅读八法”介绍给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成了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内容:课外杂志.书籍或《语文读本》。
阅读要求:运用:“阅读八法”1.文章题目;2整体感知;3精彩语言摘录;4找出信息点;5找出鉴赏点;6提出质疑点;7用一句话点评;8拓展联想]做读书笔记。
④阅读交流:每周一次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感悟: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几”一<清《颜云遗书.总结诸儒讲学》>可见完全听命于教师的传授,学生不可能法师有效的学习。
三、构建学生整理知识活动的模式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积极的思维和丰富体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深刻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特征,机械,僵化的教学让学生产生对知识,对世界的刻板和枯燥的感受。因此,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学能够提供学生怎样的模范范型?积极的范型能够使学生通过模仿而发展智力”。下面就用一次整理古文知识活动做范例加以说明。
一: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整理古文言知识的方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每人设计一套自命题测试卷。
三:活动要求:1.以单元为单位设题,满分50分。2.知识点包括三大项十二小项。3.试卷注名设计者姓名.日期。4.附参考答案一份。
四、活动步骤:
(一)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模仿范型:1.选择(3×6=18)①字音; ②字形; ③通假字; ④一词多义; ⑤古今异义; ⑥特殊句式或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
(注:①-⑥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自己设计决定。)
2.名句默背(1×10=10分)
(注:两种形式设题均可:①给出上句默下句或给出下句默上句;②理解默背。)
3.阅读(选《语文课本》或《语文读本》均可),根据所选文段设题:①断句(考诵读节奏的把握)(3分);③特殊句式(3分);④翻译画线句子(10分);⑤对文意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或评价文章意思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注:① ② ③ ⑤用四选一形式设题。)
(二)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对知识点整理筛选。
(三)学生模仿范型设计试卷。
(四)试卷交流:①用一节课时间互做试卷;②试卷设计者评改; ③问题反馈; ④错误订正; ⑤知识再整理。
五、活动收获
1“真是爱上语文不容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一名学生用6小时设计了一套卷子);2“原来语文也像数理化一样具体可感”。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深入细致了;3"我太有才了”,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并学会了人文关怀(有的学生设计试卷时,在空白处加上了一些活泼的插图或文字。如:一副笑脸,“加油哦!”“努力哦”等等)
六、活动反思
1.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策略的设计应该看到学生模仿所蕴含的创造性;2.学生的模仿行为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的学习应是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三方面收获。它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活动内容的处理和活动形式安排不仅要从直观-抽象这一维度来考虑,而且还要从知识网络的组织方面去分析.这样活动不仅使学习内容变得有趣直观可感,而且也使学生对知识内涵,知识联系的认识能力有了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实施有效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百度网《有效教学及其好课的标准》2007.7.15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12
[4]百度网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活动”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与听说读写的指导和实践的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巨匠皮亚杰的双向构建理论认为:“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的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以“新课标”和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在语文学科中,构建有效学习的活动模式是可行的。下面就我教学的实践谈三点。
一、构建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增强及其渴望得到别人赞同和赞扬的心理需求。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可以给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可以相应地得到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
1.”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的材料积累阶段。要求①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内容启人心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②按学号顺序每节课前三分钟预备由一名学生讲,另一名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总结。2“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选材料演讲阶段。规定①所选材料要完整,最后必须加入自己的体会感悟;②演讲者注意体态,情感等;③演讲完由一名同学从两方面进行点评:即选文内容及演讲技巧。3“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④的即兴演讲阶段。演讲题由老师或学生即兴给出。无名学生组成的评委打分并点评。三个阶段是一个互为依存,梯度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准备积累阶段;第二阶段是充实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检验成效及能力提高的阶段。
活动收获:1.学生参与了听说读写活动过程发生了有效学习。2促进了内隐学习。
二、构建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模式
构建原因缘于1.高一新生入校后的一次调查:学生阅读内容的通俗性.功利性令人吃惊,阅读形式的快餐化让人膛目。学生的阅读生活被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作品充斥着,使人意识到如此的阅读直接导致学生文学素养的低下。2.平时,家长或老师抱怨学生读书少或有的读书不少但是写作能力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值得人们思考。尝试中,我把一位语文教学专家的“阅读八法”介绍给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成了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内容:课外杂志.书籍或《语文读本》。
阅读要求:运用:“阅读八法”1.文章题目;2整体感知;3精彩语言摘录;4找出信息点;5找出鉴赏点;6提出质疑点;7用一句话点评;8拓展联想]做读书笔记。
④阅读交流:每周一次
学生喜爱指数:☆☆☆☆
活动感悟: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几”一<清《颜云遗书.总结诸儒讲学》>可见完全听命于教师的传授,学生不可能法师有效的学习。
三、构建学生整理知识活动的模式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积极的思维和丰富体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深刻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特征,机械,僵化的教学让学生产生对知识,对世界的刻板和枯燥的感受。因此,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学能够提供学生怎样的模范范型?积极的范型能够使学生通过模仿而发展智力”。下面就用一次整理古文知识活动做范例加以说明。
一: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整理古文言知识的方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每人设计一套自命题测试卷。
三:活动要求:1.以单元为单位设题,满分50分。2.知识点包括三大项十二小项。3.试卷注名设计者姓名.日期。4.附参考答案一份。
四、活动步骤:
(一)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模仿范型:1.选择(3×6=18)①字音; ②字形; ③通假字; ④一词多义; ⑤古今异义; ⑥特殊句式或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词类活用。)
(注:①-⑥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自己设计决定。)
2.名句默背(1×10=10分)
(注:两种形式设题均可:①给出上句默下句或给出下句默上句;②理解默背。)
3.阅读(选《语文课本》或《语文读本》均可),根据所选文段设题:①断句(考诵读节奏的把握)(3分);③特殊句式(3分);④翻译画线句子(10分);⑤对文意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或评价文章意思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注:① ② ③ ⑤用四选一形式设题。)
(二)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对知识点整理筛选。
(三)学生模仿范型设计试卷。
(四)试卷交流:①用一节课时间互做试卷;②试卷设计者评改; ③问题反馈; ④错误订正; ⑤知识再整理。
五、活动收获
1“真是爱上语文不容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一名学生用6小时设计了一套卷子);2“原来语文也像数理化一样具体可感”。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深入细致了;3"我太有才了”,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并学会了人文关怀(有的学生设计试卷时,在空白处加上了一些活泼的插图或文字。如:一副笑脸,“加油哦!”“努力哦”等等)
六、活动反思
1.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策略的设计应该看到学生模仿所蕴含的创造性;2.学生的模仿行为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的学习应是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的三方面收获。它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活动内容的处理和活动形式安排不仅要从直观-抽象这一维度来考虑,而且还要从知识网络的组织方面去分析.这样活动不仅使学习内容变得有趣直观可感,而且也使学生对知识内涵,知识联系的认识能力有了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实施有效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百度网《有效教学及其好课的标准》2007.7.15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12
[4]百度网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