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家示范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改革历程的总结和思考,对如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关键词 示范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人才培养 模式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Reconstruction
Fin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Take National Model Building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YANG Zewe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national model institutions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key professional model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process and practice, descripe on how to work and study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of the system.
Key wordsdemonstration school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integration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的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通过项目建设把该专业建设成与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全国性示范专业和在广州“区域性金融教育科研中心”中引领一线人才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为期3年的建设和项目验收后1年多的反思与调整,我们觉得在示范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1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规划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在现代服务业的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排在第一位。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启动项目建设时,我们在建设方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规划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在与金融单位更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与金融单位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按照金融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并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并组织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形成‘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围绕金融行业专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要,将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考证内容结合起来,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目标适应金融单位主要业务岗位的需要和证书考试的需要,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解,现在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岗位能力要求、如何培养职业能力、用什么来培养这些能力以及最终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问题。初步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描述为:以服务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宗旨,以广州金融业“八个中心、四大体系”建设为依托,以与金融单位紧密合作为突破口,面向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部门的柜面业务、营销服务和基层管理三种岗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订单式培养为纽带,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成校内模拟项目教学、校内真实项目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三步走的实践教学,重点进行行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和订单所要求的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配套建设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项目中心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实训设施体系,建设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开放式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支熟悉金融市场运作、操作技能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具备“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形成实训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三方面的支撑,最终实现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如果说原有方案所注重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过程和方法,那么,现在更注重的是对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原来注重的是核心点,现在则注重的是整体筹划。原来注重的是“技能”培养,现在注重的是涵盖技能的“能力”培养;原来描述的“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包含在现在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中,是能力要素的核心和训练的重点;原来注重的是“订单培养”,现在注重的是在订单要求的框架下,通过完成订单单位所规定的真实的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建设的核心内容,不论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都必须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方案,新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新的统筹设计,与岗位对接的5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对应金融行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即: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对应商业银行柜员岗位,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对应证券营销服务人员岗位,保险实务课程对应保险营销服务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服务岗位,个人理财业务课程对应理财经理岗位。各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实训室建设对应核心课程改革对教学场所的需要,即5门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的教学分别在与其对应的5个实训室中进行;完成这些课程教学以后,学生需要完成面向市场的金融产品服务营销训练。如果说在5个实训室完成的是仿真的生产性实训,那么在这个环节学生完成的则是全真的生产性实训,最后是与就业相联系的半年顶岗实习。
3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从根本上讲是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行业证书标准是我们间接得到的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直接的岗位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行业调研结果的归纳,并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的行业专家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包括在11个任务领域完成42项工作任务的172项能力要求(172项具体能力请参阅:http://121.33.253.215/solver/blob key=4946645&dddatetttime=1246688007671 第四页)。这些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将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融入过程与方法之中。本专业建立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包括如下类别:
一是直接对应于岗位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按照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岗位业务平台进行业务训练,最终达到与岗位对接的要求,这些课程全部为一体化的课程。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应银行前台柜员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岗位)、证券投资实务(对应证券客户经理岗位)、保险实务(对应保险客户经理岗位)、个人理财业务(对应理财经理岗位)、银行会计(对应银行会计岗位)、国际结算(对应国际业务部结算岗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对应大堂经理和基层管理岗位)。其中,前5门课程因对应主要就业岗位被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是对岗位作理论和知识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不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但对岗位工作有理论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岗位工作,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由于与工作过程联系紧密的应用理论和专业知识已经体现在一体化课程之中,因而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一些与工作过程联系不够直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公共理论。这些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财务会计基础、公司理财、国际金融、金融法。
三是对岗位作技能和方法支撑的课程。这是非常具有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特色的课程,由于这些技能基本不直接对应某一个具体岗位,因此,将这些技能训练内容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起来进行专门的训练。这类课程也包括思维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财经基本技能(点钞、传票算、汉字输入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客户沟通、金融服务礼仪、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应用文写作。
四是对岗位作态度和价值观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训、公益劳动、科技人文和艺术选修课。也包括订单企业文化类课程。
五是对岗位作提升和创新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教学企业项目(证券投资)、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期货与期权、信托与租赁、金融风险管理。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我们在示范建设期间在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整体设计基础上尝试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设置三种不同的实践课程分三步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使教学逐步接近岗位实际,实现教学向岗位的迁移。这三步实践教学是:(1)一体化课程教学;(2)教学企业项目课程教学;(3)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归纳为表1。
5 教学条件建设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条件:一是实训设施;二是师资队伍;三是课程资源。也就是要解决了用什么来教、由谁来教、教哪些东西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演员、演说家,而是导演、操作示范者、教学工作任务推进者和组织者。课程改革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往往与其理论水平一样重要。我们采取的是两个办法:一是从金融部门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如:从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引进了多名老师;二是将专业教师派往金融行业锻炼。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得“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体化课程、教学项目课程以及按照新的要求组织顶岗实习都是全新的课程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一切都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新开发。其工作量十分巨大,对观念的冲击也同样巨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开发了主要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和相应的网络课程,配备了大量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这些课程资源较好地支撑了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6 特色与创新
6.1 按照项目课程模式编写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示范建设过程中出版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信贷实务》、《商业银行会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材是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和项目模块体例编写的,这些教材以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业务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一套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重构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的教材。本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材的体例扬弃了适应传统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形式,改按适应工作体系的项目模块结构形式。教材中的项目来源于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教材中的模块来源于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教材充分体现了以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做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思想。按照本套教材组织教学,即可实现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来组织教学进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一个教学项目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一般都会得到一个与实际工作相同的标志性的成果。
第二,教材的内容不再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来源于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专业教师深入行业进行岗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由于课程分工的不同,本套教材不涉及到基础理论,对于必不可少的应用理论采取了嵌入相关的工作过程的方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通过将行业岗位涉及的新业务、新方法和新工具及时地纳入教材,贴近了行业发展实际,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第三,教材不再停留在对课程内容的直接描述,而是十分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教材的各个项目之前,一般都提出了该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能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教材注重根据工作情景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具体,较好地模拟了岗位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6.2 实训体系的建成对教学改革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专业教学实训体系的建成,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由于银行基本技能实训室的建成,使本专业得以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财经基本技能”课程,学生在这里完成的三项财经基本技能达标标准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到我系招收毕业生的重要参照指标。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提供了条件,由于实训室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该课程开设3年多就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信贷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不仅为银行信贷实务课程提供了教学条件,同时也为我院主持国家级的银行授信业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条件;证券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并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同时还为全院学生模拟股票期货交易比赛提供了平台;保险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专业核心课程保险实务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该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外汇交易实务、国家结算、外贸单证等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实训室的建成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上述实训室完成的都是仿真的教学,为完成真实的业务训练,我们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提出了建设专业项目中心的设想。在五家银行的行长为专业建设支招的座谈会上,金融专业带头人向行长们提出了关于建设能够开展真实业务训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想法,得到了行长们的普遍支持。金融项目中心于2008年3月实现了主要功能并投入使用。以该中心为业务平台,我们引进了多家企业的金融产品,行业专家带着这些产品走进课堂,学生带着这些产品走向市场。在合作中,通过项目中心还开办了大量的订单式培养班。项目中心已经成为金融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枢纽和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真实项目训练的平台。由于该中心的建成,使金融产品营销和客户理财等以真实工作任务做载体的课程得以开出。
6.3 结合专业改革的自办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在示范建设期间,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既有派往新加坡、香港和国内院校接受培训的,也有派往行业企业锻炼的。我们培训教师的亮点是针对年轻教师比重大的特点,利用本系改革试点(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的探索经验,以本系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结合本系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与当时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工作的结合,通过培训促进专业和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学习促进课程改革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又以课程建设任务的高要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把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示范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作为培训的目标。
为推进课程设计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全体老师为培训对象举办期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制订、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等内容;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全体教师为培训对象举办了精品课程建设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课改之中的课程设计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针对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举办了一体化课程改革培训班,促使每一位老师思考自己所要教的课程该怎样实现一体化,尽可能避免在一体化的教室上课也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培训内容与示范建设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在锻炼队伍的同时也推进了教改工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 示范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人才培养 模式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Reconstruction
Fin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Take National Model Building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YANG Zewe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national model institutions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key professional model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process and practice, descripe on how to work and study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of the system.
Key wordsdemonstration school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integration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的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通过项目建设把该专业建设成与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全国性示范专业和在广州“区域性金融教育科研中心”中引领一线人才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为期3年的建设和项目验收后1年多的反思与调整,我们觉得在示范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1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规划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在现代服务业的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排在第一位。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启动项目建设时,我们在建设方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规划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在与金融单位更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与金融单位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按照金融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并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并组织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形成‘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围绕金融行业专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要,将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考证内容结合起来,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目标适应金融单位主要业务岗位的需要和证书考试的需要,实现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解,现在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岗位能力要求、如何培养职业能力、用什么来培养这些能力以及最终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问题。初步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描述为:以服务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宗旨,以广州金融业“八个中心、四大体系”建设为依托,以与金融单位紧密合作为突破口,面向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部门的柜面业务、营销服务和基层管理三种岗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订单式培养为纽带,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成校内模拟项目教学、校内真实项目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三步走的实践教学,重点进行行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和订单所要求的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配套建设与就业岗位相匹配的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项目中心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实训设施体系,建设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开放式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支熟悉金融市场运作、操作技能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具备“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形成实训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三方面的支撑,最终实现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如果说原有方案所注重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过程和方法,那么,现在更注重的是对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原来注重的是核心点,现在则注重的是整体筹划。原来注重的是“技能”培养,现在注重的是涵盖技能的“能力”培养;原来描述的“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订单培养”包含在现在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中,是能力要素的核心和训练的重点;原来注重的是“订单培养”,现在注重的是在订单要求的框架下,通过完成订单单位所规定的真实的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示范建设的核心内容,不论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都必须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方案,新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新的统筹设计,与岗位对接的5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对应金融行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即: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对应商业银行柜员岗位,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对应证券营销服务人员岗位,保险实务课程对应保险营销服务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服务岗位,个人理财业务课程对应理财经理岗位。各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实训室建设对应核心课程改革对教学场所的需要,即5门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的教学分别在与其对应的5个实训室中进行;完成这些课程教学以后,学生需要完成面向市场的金融产品服务营销训练。如果说在5个实训室完成的是仿真的生产性实训,那么在这个环节学生完成的则是全真的生产性实训,最后是与就业相联系的半年顶岗实习。
3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从根本上讲是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行业证书标准是我们间接得到的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直接的岗位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行业调研结果的归纳,并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的行业专家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包括在11个任务领域完成42项工作任务的172项能力要求(172项具体能力请参阅:http://121.33.253.215/solver/blob key=4946645&dddatetttime=1246688007671 第四页)。这些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的确定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将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融入过程与方法之中。本专业建立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包括如下类别:
一是直接对应于岗位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按照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岗位业务平台进行业务训练,最终达到与岗位对接的要求,这些课程全部为一体化的课程。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应银行前台柜员岗位)、银行信贷实务(对应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岗位)、证券投资实务(对应证券客户经理岗位)、保险实务(对应保险客户经理岗位)、个人理财业务(对应理财经理岗位)、银行会计(对应银行会计岗位)、国际结算(对应国际业务部结算岗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对应大堂经理和基层管理岗位)。其中,前5门课程因对应主要就业岗位被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是对岗位作理论和知识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不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但对岗位工作有理论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岗位工作,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由于与工作过程联系紧密的应用理论和专业知识已经体现在一体化课程之中,因而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一些与工作过程联系不够直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公共理论。这些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财务会计基础、公司理财、国际金融、金融法。
三是对岗位作技能和方法支撑的课程。这是非常具有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特色的课程,由于这些技能基本不直接对应某一个具体岗位,因此,将这些技能训练内容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起来进行专门的训练。这类课程也包括思维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财经基本技能(点钞、传票算、汉字输入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客户沟通、金融服务礼仪、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应用文写作。
四是对岗位作态度和价值观支撑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训、公益劳动、科技人文和艺术选修课。也包括订单企业文化类课程。
五是对岗位作提升和创新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教学企业项目(证券投资)、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期货与期权、信托与租赁、金融风险管理。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我们在示范建设期间在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整体设计基础上尝试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设置三种不同的实践课程分三步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使教学逐步接近岗位实际,实现教学向岗位的迁移。这三步实践教学是:(1)一体化课程教学;(2)教学企业项目课程教学;(3)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归纳为表1。
5 教学条件建设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条件:一是实训设施;二是师资队伍;三是课程资源。也就是要解决了用什么来教、由谁来教、教哪些东西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演员、演说家,而是导演、操作示范者、教学工作任务推进者和组织者。课程改革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往往与其理论水平一样重要。我们采取的是两个办法:一是从金融部门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如:从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引进了多名老师;二是将专业教师派往金融行业锻炼。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得“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体化课程、教学项目课程以及按照新的要求组织顶岗实习都是全新的课程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一切都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重新开发。其工作量十分巨大,对观念的冲击也同样巨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开发了主要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和相应的网络课程,配备了大量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这些课程资源较好地支撑了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6 特色与创新
6.1 按照项目课程模式编写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示范建设过程中出版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信贷实务》、《商业银行会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材是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和项目模块体例编写的,这些教材以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业务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一套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重构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的教材。本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材的体例扬弃了适应传统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形式,改按适应工作体系的项目模块结构形式。教材中的项目来源于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教材中的模块来源于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教材充分体现了以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做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思想。按照本套教材组织教学,即可实现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来组织教学进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一个教学项目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一般都会得到一个与实际工作相同的标志性的成果。
第二,教材的内容不再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来源于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专业教师深入行业进行岗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由于课程分工的不同,本套教材不涉及到基础理论,对于必不可少的应用理论采取了嵌入相关的工作过程的方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通过将行业岗位涉及的新业务、新方法和新工具及时地纳入教材,贴近了行业发展实际,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第三,教材不再停留在对课程内容的直接描述,而是十分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教材的各个项目之前,一般都提出了该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能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教材注重根据工作情景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具体,较好地模拟了岗位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6.2 实训体系的建成对教学改革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专业教学实训体系的建成,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由于银行基本技能实训室的建成,使本专业得以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财经基本技能”课程,学生在这里完成的三项财经基本技能达标标准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到我系招收毕业生的重要参照指标。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开设原来不具备条件开设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提供了条件,由于实训室建设和课程设置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该课程开设3年多就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信贷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不仅为银行信贷实务课程提供了教学条件,同时也为我院主持国家级的银行授信业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条件;证券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并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同时还为全院学生模拟股票期货交易比赛提供了平台;保险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专业核心课程保险实务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该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业务实训室的建成为外汇交易实务、国家结算、外贸单证等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实训室的建成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上述实训室完成的都是仿真的教学,为完成真实的业务训练,我们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提出了建设专业项目中心的设想。在五家银行的行长为专业建设支招的座谈会上,金融专业带头人向行长们提出了关于建设能够开展真实业务训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想法,得到了行长们的普遍支持。金融项目中心于2008年3月实现了主要功能并投入使用。以该中心为业务平台,我们引进了多家企业的金融产品,行业专家带着这些产品走进课堂,学生带着这些产品走向市场。在合作中,通过项目中心还开办了大量的订单式培养班。项目中心已经成为金融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枢纽和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真实项目训练的平台。由于该中心的建成,使金融产品营销和客户理财等以真实工作任务做载体的课程得以开出。
6.3 结合专业改革的自办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在示范建设期间,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既有派往新加坡、香港和国内院校接受培训的,也有派往行业企业锻炼的。我们培训教师的亮点是针对年轻教师比重大的特点,利用本系改革试点(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的探索经验,以本系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结合本系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全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与当时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工作的结合,通过培训促进专业和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学习促进课程改革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又以课程建设任务的高要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把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示范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作为培训的目标。
为推进课程设计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全体老师为培训对象举办期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制订、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等内容;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全体教师为培训对象举办了精品课程建设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课改之中的课程设计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针对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举办了一体化课程改革培训班,促使每一位老师思考自己所要教的课程该怎样实现一体化,尽可能避免在一体化的教室上课也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培训内容与示范建设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在锻炼队伍的同时也推进了教改工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