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诸多的不平等:获取学校教育机会难以平等、教育经费难以保障和教育难有连续性。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产物,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 教育 均衡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Urban Migrant Children
  ——From Educational Equilibrium Prospect
  WANG Hongxin, LIU Jianqin
  (Xingtai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01)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the urban migrant children has become the most outstanding education unfairness, the inequality lies in several aspects: obtaining schoo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equality, the lack of education funds ,and the education hard to have a continuity. The floating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 issue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o it's hard to solve up overnight, it nee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the urban 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balance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每年有至少几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也相应出现了集中情况:第一种是将孩子留在家乡,成为了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第二种是尽其所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成为了“流动儿童”;第三是事实上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流浪儿童。相比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可能会比较幸运一些,但是其教育问题亦很突出。
  1 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诸多的不平等:
  1.1 获取学校教育的机会难以平等
  (1)教育机会不平等。尽管国家已经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许多城市也采取了一定措施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但因各种限制条件,打工者子女要进入公办学校学习是不容易的,每个城市都有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面临就学困难,或只得选择费用低的“非正规”、“非正式”民办学校或黑学校。
  (2)学校中所受待遇不均等。“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爱提问;字写的东倒西歪;学习基础差……”是老师们对流动儿童普遍的反映,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会歧视这些“不知礼貌和卫生”的农村孩子。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待遇自然不同。比如在“评优、评先与评奖”中不能挤对当地孩子名额,不能享受当地孩子同等待遇。
  (3)招生制度不平等。农民工子弟学校尚待规范,初中毕业基本是城市容留他们接受教育的极限。我国现行招生考试依然按考生户籍所在地进行,对其父母来说,他们不仅担心在学校就学的稳定性,更担心孩子到中考和高考时必须回户籍地参加中考或高考,这必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适。
  1.2 教育经费难以保障
  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一种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配置模式,即“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这样不可避免的流入儿童就被一些地方保护主义者视为对当地教育资源的竞争者,而且流动儿童规模的增大确实也给流入地政府带来不小的财政压力。流动儿童离开了户口所在的地区,由于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补贴,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
  1.3 教育难有连续性
  系统、连续性的教育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但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孩子不得不随父母一起迁移,有的甚至在学期中间就得中断。不仅带来孩子另找学校的麻烦,而且很可能导致孩子暂时辍学。这肯定给孩子学习与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父母的流动使孩子接受这种持续性教育得不到保证。
  2 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2.1 政府层面,全方位做好这项公共服务
  流动儿童的父母们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义务教育作为全民性公共产品应该由全体儿童无差别的享有,流动儿童当然也不例外。政府层面(下转第15页)(上接第11页)要从各方面保证和完善这项公共服务。
  多部门合作,为流动儿童入学提供方便。虽然各地都已规定对流动儿童入学“免收借读费”, 但是要“符合条件”。该条件则至少需要暂住证、就业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办证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成本对农村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来说是一种剥损。所以,流动儿童教育是一项牵涉政府众多部门的工作,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各部门的组织与合作。
  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创新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途径。一是高效率利用公办学校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邢台市结合当地实际,在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集中居住的城区,通过采取加大资金投入、改扩建部分中小学等措施,积极为流动儿童入学创造条件。城郊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流动儿童。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三是鼓励一切合法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投入到帮助流动儿童的教育事业中去。加大扶持、规范流动儿童学校师资的配备。人们择校往往是在择老师,师资上去了,办学水平自然就高。四是实行补助政策,凡购置贵重的教学设施设备由教育局补助。五要保障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的基本劳动权益,应监督学校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避免校方随意解雇教师,同时保障教师的基本工资。
  2.2 学校层面,各个环节做到细处
  招生环节——学校从招生环节起,就该贯彻教育服务的宗旨,把各项衔接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到细处。我国一些地方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入学手续往往十分繁琐。比如,各小学对外来人口子女提前登记,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
  帮扶环节——另外充分考虑学生文化背景差异、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主动关心帮助农民工子女克服各种心理和学习障碍,使他们融入集体,鼓励他们与城市儿童沟通,拓展他们的交际范围,增强他们对目前环境的适应能力。
  跟踪督察——重点加强对初中外来人员子女流动情况的跟踪与督察,确保初中段外来人员子女不在本地辍学。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保证流动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为了便于对流动迁移学生的跟踪服务,美国1995年建立了“迁移学生记录传递系统”(MSRTS),收集有迁移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家庭、迁移前就读学校、学生已掌握的技能、考试成绩、基本健康状况甚至免疫记录等信息,并不断调整个案和更新记录。无论这些学生迁移的频率高低和距离远近,由于该系统能将学生的信息用通讯方式在学区间及时传递,这大大促进了流动迁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教学环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而且要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育公平,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学生的出身、成绩等的差异而在教学态度上不同。
  收费环节——杜绝乱收费。公立学校隐性费用高,流动儿童的教育费用负担重。公立学校儿童的教育费用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本费及杂费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费用。公立学校这些隐性费用,仍然影响着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
  2.3 自身层面,流动儿童自我提高
  流动儿童也需要自我教育和提高,及时融入城市学校生活。一要学会认识自我。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具有城市少年儿童身上少有的优秀品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树立自信心。然后找出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距,确立努力目标。二要树立自强精神。多听一些困境中取得成功的名人成长故事以激励自己。三要勤于实践。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成就意识等,提高和完善自我。
  课题项目: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题批准号10060004
  
  参考文献
  [1]晏月平,廖炼忠.“流动儿童”的双重边缘化:基于发展与融合的思考.消费导刊,2008(10).
  [2]苏志宏.认识农村认识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
其他文献
摘要:广告人才已成为制约广告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广告人才,成为高校广告教育的主要问题,“公司制”培养模式成为一种必要的尝试。  关键词:公司制;广告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广告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交叉型学科,涉及传播学、营销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高度交叉的跨学科是广告专业的特点。  自1983年6月厦门大学新
期刊
摘要本文在库伯的体验学习循环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导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三个具体的体验式《导游英语》教学案例,证实了体验式教学法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 《导游英语》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期刊
摘要:生存拓展训练作为中学体育课的一个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充分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其体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突破中学体育课程封闭式的格局,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丰富中学体育课程体系,满足中学体育课程“多元化”、“选择性”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中学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存拓展训练;课程资源;身心健康;地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美国高校经常把启蒙思想、探究真理视作自己的使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达致这一使命的重要方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多学科视野则保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据可依、为有效、更有创意,也更加深刻。美国著名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通过独具匠心的课程设计,刻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视野:学校共为一年级新生提供了200门启蒙式小
期刊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由其涉及人员的广泛性、引发因由的复杂性、处置度的难以把握性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性等情况所决定。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避免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也是当前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Philosophy of Group Event
期刊
摘要十二“金钗”之一的薛宝钗,其身上既汇聚了封建时代女性的闪亮之处,同时又透露着浓重的封建主义思想。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不仅概括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修身处世之道和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更是蕴含着不可重复的社会人生意义的形象。  关键词 薛宝钗 封建形象 随分从时 多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People of "Dream of Red M
期刊
摘要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运用上误用现象非常突出。对于中国的学习者来说,授受补助动词是一个难点。本文根据实践教学情况具体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授受补助动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 日语授受补助动词 习得 误用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Acquisition and Misuse Analysis of "Give and   Take" Expressio
期刊
摘要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要素,而目前嘉兴中小企业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严重制约着企业转型升级。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为嘉兴中小企业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早日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
期刊
摘要环保是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得不谈到的话题。共建和谐校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将通过对青年歌唱家黄华丽演唱的《藏羚羊的诉说》为例,从艺术作品的表达和欣赏的角度来谈声乐艺术表演中声与情的联系,使高校学生在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实现声与情的超越。  关键词 环保 诉说 声与情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期刊
摘要关于清代法律制度,“民法的表达”给我们描绘的是厌讼、无讼、息讼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图像。而“民法的实践”,即法律制度运作的实际,呈现的却是不同的图像,甚至相反的图像。欲对清代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理解,必须要同时考虑表达与实践两个层面,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方法论上,作者采用的实证分析、以小见大、事实价值二分等写作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关键词 清代法律制度 民法的表达 民法的实践 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