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人们习惯把它当成一首别离诗,认为诗人再次重游康桥,对康桥充满了眷恋和离别的不舍。人教版教师用书也沿用了这种主流解读,“《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①
可问题是,徐志摩重游康桥不只一次,他曾三次别离康桥,每次离别也都写下过文字抒怀。第一次是1922年8月,他启程回国前写下了《康桥再会罢》。在这首诗里,康桥是诗人在外求学时遇到的“难得的知己”,是他精神上的朋友,诗人表达了对康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第二次是1925年4月,归国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文章叙写了作者在康桥生活的经历,描述了康桥令他如痴如醉的美景,细腻充满柔情的叙述和描绘中流露出他对康桥的留恋之情。可以看出,前两次别离康桥,作者均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与不舍。而这首诗是时隔三年之后,作者1928年7月第三次重游康桥,11月在归国途中写的。或许,作者的确把康桥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再三抒发对康桥的留恋,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结合诗人的情感经历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恐怕诗中更多的情感元素不应该被我们忽略。
一、新娘之喻,隐含美好爱情的回忆
如果说读诗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们是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康桥的离别的,但读到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们怎么都很难把作者的情感禁锢在眷恋和不舍上。作者为何要把“柳树”比作“新娘”,虽说借用美人意象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手法,但美人意象也不仅限于新娘,像红袖、翠袖、红颜、粉黛、玉颜、玉人、璧人、峨眉、佳人、娇娘、妍姝、仙子、天香等等,如果是出于押韵的考虑,那改用“娇娘”或“天香”也未曾不可。这里面是否有作者更为隐秘的情感呢?
要知道,康桥是作者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徐志摩一生的情结,他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学问,还在这里邂逅了爱情。1920年9月,徐志摩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为求教于罗素,转赴英国求学,认识了林徽因。作者被林徽因的才华和美貌吸引,疯狂追求林徽因,康桥留下了他们恋爱的身影,而如今,心中的恋人已成为了别人的新娘,自己也已为人夫了。作者再次来到康桥,面对现实的境遇,那挥之不去的曾经美好的爱情回忆涌上心头,恋人的身影自然会在心头荡漾。
其实,以“杨柳”写爱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是比比皆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堪称经典,佳人相约在月亮爬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一片柔情蜜意尽显于柳的意象。“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写出了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刘禹锡借杨柳这个意象渲染了少女怀春的心情。“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振《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郭振借杨柳写出了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切,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将“金柳”比作“新娘”不是作者的随意比附,其中隐含着作者对曾经美好爱情的回忆,寄寓着对逝去爱情的缅怀。
二、寻梦之问,重温曾经的恋爱时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康桥是作者的精神故乡,沉淀着作者求学时的“彩虹似的梦”——美好记忆,按照正常的逻辑,作者再次重游康桥,自然要去寻一回梦——体验一下当年在康桥“撑长篙”的情景,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作者在“寻梦”后加了一个问号。这一寻梦之问,有何用意?我们又该做如何解读?
笔者以为,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来到康桥,不只是在心里回忆以往的美好时光,更要去亲身体验一下当年的生活;二是,作者否认此次重游康桥是为了追寻体验当年在康桥的生活,而是想再次重温一下当年和林徽因的恋爱时光——坐在小船上,作者撑着长篙,向僻静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两人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共同喜爱的文学。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结合这首诗的开头结尾,笔者以为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这首诗诗题为“再别康桥”,可诗歌开头结尾却说“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 “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潜藏着诗歌解读的情感密码:离别母校是坦荡磊落的,为何要“轻轻”“悄悄”;明明是离别康桥,却又为何要与“云彩作别”。这里可能隐藏着徐志摩一个不能公开的感情秘密。
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1920—1921年徐志摩赴伦敦求学,认识林徽因并与其“曾结伴在剑桥漫步”(据张清平《林徽因》),而且有“谈婚论嫁之意”,“后以小误会,两人暂告不欢”。②后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回国,不久与梁思成恋爱。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但在徐志摩心里,林徽因永远是他的最爱,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百忙之中还专程赶赴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因为这他才遇上了飞机失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对林徽因的那份爱此时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毕竟心上人已为人妻,自己也已为人夫。更何况,自己和陆小曼结婚的事已经遭到了舆论的非议,作者只能将这一份爱隐藏心间。所以这首诗开头才不会像另一首离别康桥的诗《康桥再会罢》那么直接:“康桥,再会罢;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而是“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述及离别之情时,才不会像《康桥再会罢》那么苦痛:“昨宵明月照林,我已倾吐/心胸的蕴积,今晨雨色凄清/小鸟无欢,难道也为是怅别/情深/累藤长草茂/涕泪交零”,而是“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显得是多么的潇洒、轻松,甚至还有一点甜蜜。关于这一点,孙绍振教授在《〈再别康桥〉:无声独享的记忆是最美好的音乐》一文中做了精彩的解读: 为何要“轻轻”“悄悄”?就是因为浪漫的回味已经不便公开了,不像他和陆小曼的关系可以公然为诗,可以从《这是一个怯弱的世界》中觉察。此时他和陆小曼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以后结婚了。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的这首诗写得很优雅,很潇洒,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点世俗的失落之感,更不要说痛苦了。这种潇洒正是徐志摩所特有的,他只把过去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一个人独享。③
回到寻梦之问,此时,诗人重游曾经和心上人耳鬓厮磨的地方,除了唤起他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之外,恐怕诗人更多的还是想重温一下当年的恋爱时光,虽然此时恋人不在,自己形单影只,但这并不妨碍他去寻找旧梦,只是这个梦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去体验回味自己在康桥求学的情景,而是他内心隐秘的、久久不能忘怀的和恋人曾经共度的美好的恋爱时光。所以,作者才会在“寻梦”后加一个问号。
三、放歌之怩,面对现实的情感无奈
要真正进入文本内核,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就要善于抓住文本的裂缝,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文本的矛盾。正如孙教授所言:“要进入作品深层加以分析,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出矛盾,提出问题来。”④
在寻梦之问之后,文本又呈现了一个很明显的裂缝和矛盾:“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作者沉醉在“寻梦”中,即使“星辉斑斓”也不舍得离开。但若只是眷恋母校,要表达对母校的爱和不舍,为何又不能“放歌”?即便母校此时一片寂静,大声放歌会破坏校园的这份宁静,但对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而言,与表达对母校的深情相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放歌”的内心矛盾和两难是否隐含着作者内心更为真实的情感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陆小曼。
1924年,在林徽因芳心已定,徐志摩极度空虚之际,在北平的一个舞会上,徐志摩认识了朋友之妻陆小曼,两人一见倾心,投入爱河。他们的爱情在常人看来显得是多么的离经叛道,自然遭到了各种非议,也遭到了徐志摩家人的反对。但对于天生浪漫的徐志摩而言,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追求浪漫理想之爱,徐志摩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的压力,冲破重重阻挠,最终于1926年10月3日在北平完婚。婚后,两人有过短暂的甜蜜,但因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后援,而陆小曼挥霍无度,使徐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债台高筑。在生活面前,两人开始出现摩擦,现实与理想之爱的巨大反差,使他陷入了失落,而让徐志摩更失望的是,婚后定居上海,陆小曼经常出入戏院票戏、捧戏子,还不时要求徐志摩陪她唱戏、配戏,徐志摩对此十分地厌烦和苦恼,这在他1927年12月27日的日记中有所表露:
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⑤
让徐志摩更加不可忍受的是,在票戏的过程中,陆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翁瑞午以替陆小曼按摩治病为名,经常出入于徐家,两人眉来眼去,如胶似漆,整日隔灯并枕,吸食大烟,徐志摩多次恳切规劝无果,两人矛盾日漸加深,并发展到吵架地步。徐志摩不顾一切,冲破一切阻碍奋斗追求而来的爱情,没想到会是如今的这个样子,徐志摩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徐志摩才选择了第三次欧游,重回康桥。
以这样一个背景来看诗人“放歌”的内心矛盾,我们很难简单地认为,作者第三次重游康桥,仅仅是要表达对康桥的眷恋和离别的不舍。在经历了婚后一年半的失落和痛苦煎熬之后,诗人再次重游康桥,回忆和缅怀当年和心爱的人一起在康河上度过的美好时光,又何尝不是面对现实情感无奈的一种逃避呢?而这种逃避另一方面又更加加深了他对心中恋人的思慕,可这份思慕此时又不能公布于众,只能隐藏于心间。这样,作者的的放歌之怩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康桥是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致敬青春的地方。因为心中的理想和真爱,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情结。康桥是作者一生的恋人,康桥上曾经的林徽因更是他一生的至爱。 虽然恋人已为人妻,自己也已为人夫。但曾经的美好和对挚爱的渴慕不曾失去。在经历了追求浪漫之爱的失败与痛苦之后,诗人再次来到康桥,借着与康桥的离别,除了要表达对康桥的眷恋和离别的不舍外,更多的还是想缅怀珍藏于内心的那份隐秘的爱情。因此,与其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离歌,不如说是一首留恋爱情、悄悄表达真爱的情歌。物是人非笙箫默,真情难言化离歌!
参考文献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②陈从周、陈子善.《徐志摩年谱》,上海书店,2008年版第32页.
③④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91-392页、第383页.
⑤宋炳辉.《徐志摩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作者通联:成都市成飞中学]
可问题是,徐志摩重游康桥不只一次,他曾三次别离康桥,每次离别也都写下过文字抒怀。第一次是1922年8月,他启程回国前写下了《康桥再会罢》。在这首诗里,康桥是诗人在外求学时遇到的“难得的知己”,是他精神上的朋友,诗人表达了对康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第二次是1925年4月,归国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文章叙写了作者在康桥生活的经历,描述了康桥令他如痴如醉的美景,细腻充满柔情的叙述和描绘中流露出他对康桥的留恋之情。可以看出,前两次别离康桥,作者均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与不舍。而这首诗是时隔三年之后,作者1928年7月第三次重游康桥,11月在归国途中写的。或许,作者的确把康桥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再三抒发对康桥的留恋,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结合诗人的情感经历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恐怕诗中更多的情感元素不应该被我们忽略。
一、新娘之喻,隐含美好爱情的回忆
如果说读诗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们是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康桥的离别的,但读到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们怎么都很难把作者的情感禁锢在眷恋和不舍上。作者为何要把“柳树”比作“新娘”,虽说借用美人意象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手法,但美人意象也不仅限于新娘,像红袖、翠袖、红颜、粉黛、玉颜、玉人、璧人、峨眉、佳人、娇娘、妍姝、仙子、天香等等,如果是出于押韵的考虑,那改用“娇娘”或“天香”也未曾不可。这里面是否有作者更为隐秘的情感呢?
要知道,康桥是作者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徐志摩一生的情结,他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学问,还在这里邂逅了爱情。1920年9月,徐志摩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为求教于罗素,转赴英国求学,认识了林徽因。作者被林徽因的才华和美貌吸引,疯狂追求林徽因,康桥留下了他们恋爱的身影,而如今,心中的恋人已成为了别人的新娘,自己也已为人夫了。作者再次来到康桥,面对现实的境遇,那挥之不去的曾经美好的爱情回忆涌上心头,恋人的身影自然会在心头荡漾。
其实,以“杨柳”写爱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是比比皆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堪称经典,佳人相约在月亮爬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一片柔情蜜意尽显于柳的意象。“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写出了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刘禹锡借杨柳这个意象渲染了少女怀春的心情。“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振《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郭振借杨柳写出了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切,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将“金柳”比作“新娘”不是作者的随意比附,其中隐含着作者对曾经美好爱情的回忆,寄寓着对逝去爱情的缅怀。
二、寻梦之问,重温曾经的恋爱时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康桥是作者的精神故乡,沉淀着作者求学时的“彩虹似的梦”——美好记忆,按照正常的逻辑,作者再次重游康桥,自然要去寻一回梦——体验一下当年在康桥“撑长篙”的情景,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作者在“寻梦”后加了一个问号。这一寻梦之问,有何用意?我们又该做如何解读?
笔者以为,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来到康桥,不只是在心里回忆以往的美好时光,更要去亲身体验一下当年的生活;二是,作者否认此次重游康桥是为了追寻体验当年在康桥的生活,而是想再次重温一下当年和林徽因的恋爱时光——坐在小船上,作者撑着长篙,向僻静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两人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共同喜爱的文学。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结合这首诗的开头结尾,笔者以为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这首诗诗题为“再别康桥”,可诗歌开头结尾却说“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 “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潜藏着诗歌解读的情感密码:离别母校是坦荡磊落的,为何要“轻轻”“悄悄”;明明是离别康桥,却又为何要与“云彩作别”。这里可能隐藏着徐志摩一个不能公开的感情秘密。
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1920—1921年徐志摩赴伦敦求学,认识林徽因并与其“曾结伴在剑桥漫步”(据张清平《林徽因》),而且有“谈婚论嫁之意”,“后以小误会,两人暂告不欢”。②后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回国,不久与梁思成恋爱。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但在徐志摩心里,林徽因永远是他的最爱,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百忙之中还专程赶赴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因为这他才遇上了飞机失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对林徽因的那份爱此时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毕竟心上人已为人妻,自己也已为人夫。更何况,自己和陆小曼结婚的事已经遭到了舆论的非议,作者只能将这一份爱隐藏心间。所以这首诗开头才不会像另一首离别康桥的诗《康桥再会罢》那么直接:“康桥,再会罢;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而是“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述及离别之情时,才不会像《康桥再会罢》那么苦痛:“昨宵明月照林,我已倾吐/心胸的蕴积,今晨雨色凄清/小鸟无欢,难道也为是怅别/情深/累藤长草茂/涕泪交零”,而是“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显得是多么的潇洒、轻松,甚至还有一点甜蜜。关于这一点,孙绍振教授在《〈再别康桥〉:无声独享的记忆是最美好的音乐》一文中做了精彩的解读: 为何要“轻轻”“悄悄”?就是因为浪漫的回味已经不便公开了,不像他和陆小曼的关系可以公然为诗,可以从《这是一个怯弱的世界》中觉察。此时他和陆小曼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以后结婚了。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的这首诗写得很优雅,很潇洒,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点世俗的失落之感,更不要说痛苦了。这种潇洒正是徐志摩所特有的,他只把过去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一个人独享。③
回到寻梦之问,此时,诗人重游曾经和心上人耳鬓厮磨的地方,除了唤起他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之外,恐怕诗人更多的还是想重温一下当年的恋爱时光,虽然此时恋人不在,自己形单影只,但这并不妨碍他去寻找旧梦,只是这个梦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去体验回味自己在康桥求学的情景,而是他内心隐秘的、久久不能忘怀的和恋人曾经共度的美好的恋爱时光。所以,作者才会在“寻梦”后加一个问号。
三、放歌之怩,面对现实的情感无奈
要真正进入文本内核,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就要善于抓住文本的裂缝,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文本的矛盾。正如孙教授所言:“要进入作品深层加以分析,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出矛盾,提出问题来。”④
在寻梦之问之后,文本又呈现了一个很明显的裂缝和矛盾:“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作者沉醉在“寻梦”中,即使“星辉斑斓”也不舍得离开。但若只是眷恋母校,要表达对母校的爱和不舍,为何又不能“放歌”?即便母校此时一片寂静,大声放歌会破坏校园的这份宁静,但对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而言,与表达对母校的深情相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放歌”的内心矛盾和两难是否隐含着作者内心更为真实的情感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陆小曼。
1924年,在林徽因芳心已定,徐志摩极度空虚之际,在北平的一个舞会上,徐志摩认识了朋友之妻陆小曼,两人一见倾心,投入爱河。他们的爱情在常人看来显得是多么的离经叛道,自然遭到了各种非议,也遭到了徐志摩家人的反对。但对于天生浪漫的徐志摩而言,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追求浪漫理想之爱,徐志摩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的压力,冲破重重阻挠,最终于1926年10月3日在北平完婚。婚后,两人有过短暂的甜蜜,但因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后援,而陆小曼挥霍无度,使徐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债台高筑。在生活面前,两人开始出现摩擦,现实与理想之爱的巨大反差,使他陷入了失落,而让徐志摩更失望的是,婚后定居上海,陆小曼经常出入戏院票戏、捧戏子,还不时要求徐志摩陪她唱戏、配戏,徐志摩对此十分地厌烦和苦恼,这在他1927年12月27日的日记中有所表露:
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⑤
让徐志摩更加不可忍受的是,在票戏的过程中,陆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翁瑞午以替陆小曼按摩治病为名,经常出入于徐家,两人眉来眼去,如胶似漆,整日隔灯并枕,吸食大烟,徐志摩多次恳切规劝无果,两人矛盾日漸加深,并发展到吵架地步。徐志摩不顾一切,冲破一切阻碍奋斗追求而来的爱情,没想到会是如今的这个样子,徐志摩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徐志摩才选择了第三次欧游,重回康桥。
以这样一个背景来看诗人“放歌”的内心矛盾,我们很难简单地认为,作者第三次重游康桥,仅仅是要表达对康桥的眷恋和离别的不舍。在经历了婚后一年半的失落和痛苦煎熬之后,诗人再次重游康桥,回忆和缅怀当年和心爱的人一起在康河上度过的美好时光,又何尝不是面对现实情感无奈的一种逃避呢?而这种逃避另一方面又更加加深了他对心中恋人的思慕,可这份思慕此时又不能公布于众,只能隐藏于心间。这样,作者的的放歌之怩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康桥是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致敬青春的地方。因为心中的理想和真爱,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情结。康桥是作者一生的恋人,康桥上曾经的林徽因更是他一生的至爱。 虽然恋人已为人妻,自己也已为人夫。但曾经的美好和对挚爱的渴慕不曾失去。在经历了追求浪漫之爱的失败与痛苦之后,诗人再次来到康桥,借着与康桥的离别,除了要表达对康桥的眷恋和离别的不舍外,更多的还是想缅怀珍藏于内心的那份隐秘的爱情。因此,与其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离歌,不如说是一首留恋爱情、悄悄表达真爱的情歌。物是人非笙箫默,真情难言化离歌!
参考文献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②陈从周、陈子善.《徐志摩年谱》,上海书店,2008年版第32页.
③④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91-392页、第383页.
⑤宋炳辉.《徐志摩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作者通联:成都市成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