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缘起
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正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強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是教师发问和幼儿回应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和幼儿的各种能力。从中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师幼关系,教师的教育技能等诸多的因素。在日常活动中,我经常看到孩子有无话可说的现象,不会使用丰富的词汇、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看到、做到、想到的事情表达不出来,所能表达的只是简短的“好”与“不好”,“对”与“不对”或很简单的短语。带着此问题,我不断到班级中观看教师和幼儿是怎样互动和对话的,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提问的局限性太大,没给幼儿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今天你到那个区角玩了,你玩得好不好?”此问题的回答幼儿根本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长此以往,不但导致幼儿思维不活跃,学习积极性较差,更为它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为此我进行了教师启发性提问和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步骤及方法
(一)了解原有水平
为了对比一般提问与教师启发性提问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大小,我进行了如下测试:将大班30名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同一个教育活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听了教师有表情地讲了一遍故事后,回答教师提问,第一位教师是如下提问的。
1.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他们还想找妈妈吗?
2.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吗?
3.他们先去问了鸭妈妈吗?
4.鸭妈妈说他自己是小蝌蚪的妈妈吗?
这15名幼儿的回答普遍是不用动脑,他们的答案多数是一两个字,只要回答“想”“是的”“对”等就行了,再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因为教师的提问里面已经含着答案了。可以说教师的提问与幼儿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跟不上,对整个幼儿期的发展都有影响。
(二)组织教师讨论、总结启发性提问在日常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学习如何设计启发性提问
针对上述问题,我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如何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或要求幼儿回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借鉴各种教育书籍中对启发性提问研究的成果,学习相关的设计方法,及提问的艺术性,先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指引,掌握具体的提问方法,从本质上开阔教师设计的思路,提高教师的实际水平。
(三)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性提问,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教师的提问谈话应该是这样的:提问谈话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带有提示地提问,让幼儿自然地回答,使幼儿在谈话中理解教学内容。当然在提问中幼儿首先得学会如何应答教师的提问,通过应答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小班儿歌《老师早》时,教师示范朗诵后可以这样问:小宝宝早晨是怎样走进幼儿园的?太阳公公看见宝宝有礼貌他怎么样啦?鸟儿听见宝宝说老师早怎么样啦?它是怎样叫的?
教师的提问不但根据了诗歌的内容顺序提问而且提问的问题让幼儿有话可说,使幼儿不仅明白了每句的含意还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各句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2.在故事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更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提问应该贯穿于故事教学的全过程:讲故事前,为了调动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应该提问,在幼儿听过故事后,教师应有计划地、恰当地提问。
例如,小班故事《拔萝卜》,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提的问题要具体,答案非常简短,幼儿容易做出明确的回答。例如,他们是怎样一起拔萝卜的?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讲述,借助图片的提示自己组织语言,有顺序地连贯地讲述下来。
这些问题的提出,如果幼儿答对了,可以再请其他幼儿参考已有的答案,做出自己的回答;如果答不对,可以再叫能力相对高的幼儿回答。教师不可以包办代替,应该进行启发和提示,尽量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故事的结构。这样提问幼儿不但掌握了故事的结构而且丰富了词汇、锻炼了组织结构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验证研究结果
(一)对比两次实验结果
经过试验和培养,我对另外15名幼儿又进行了测试,第二位教师的提问如下。
1.小蝌蚪是怎样想起要找自己的妈妈的?
2.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吗?为什么?
3.他们先去问谁?是怎样问的?
4.鸭妈妈是怎样回答它们的?
5.小蝌蚪们听了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第二组幼儿的回答是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运用了多个词汇、短句、单句、复句、情景等,每次回答后,老师再深入地追加一句:想想还有什么?还会怎样?这样幼儿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还能紧扣故事内容和主题进行回答,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二)总结研究经验
1.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收益是匪浅的,首先表现在重新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其次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总结研究结果时教师们都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只是改变了以往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却给了幼儿以充足的空间、充分锻炼的机会。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提问,但对幼儿的发展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2.我搞本次课题的研究教育价值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还在于它体现了我园园本课程的整合性和整体性的思想。其中包括如何优化一日生活,提供哪些必要的知识经验等。
3.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的孩子,现在孩子们能用多个词汇、单句、复句、短剧等说出多种情节的活动场景,而不再是以前那种无话可说或三言两语就没话说的情景,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大有提高,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方法是得当的,途经地有效的。
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正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強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是教师发问和幼儿回应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和幼儿的各种能力。从中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师幼关系,教师的教育技能等诸多的因素。在日常活动中,我经常看到孩子有无话可说的现象,不会使用丰富的词汇、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看到、做到、想到的事情表达不出来,所能表达的只是简短的“好”与“不好”,“对”与“不对”或很简单的短语。带着此问题,我不断到班级中观看教师和幼儿是怎样互动和对话的,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提问的局限性太大,没给幼儿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今天你到那个区角玩了,你玩得好不好?”此问题的回答幼儿根本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长此以往,不但导致幼儿思维不活跃,学习积极性较差,更为它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为此我进行了教师启发性提问和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步骤及方法
(一)了解原有水平
为了对比一般提问与教师启发性提问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大小,我进行了如下测试:将大班30名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同一个教育活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听了教师有表情地讲了一遍故事后,回答教师提问,第一位教师是如下提问的。
1.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他们还想找妈妈吗?
2.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吗?
3.他们先去问了鸭妈妈吗?
4.鸭妈妈说他自己是小蝌蚪的妈妈吗?
这15名幼儿的回答普遍是不用动脑,他们的答案多数是一两个字,只要回答“想”“是的”“对”等就行了,再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因为教师的提问里面已经含着答案了。可以说教师的提问与幼儿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跟不上,对整个幼儿期的发展都有影响。
(二)组织教师讨论、总结启发性提问在日常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学习如何设计启发性提问
针对上述问题,我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如何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或要求幼儿回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借鉴各种教育书籍中对启发性提问研究的成果,学习相关的设计方法,及提问的艺术性,先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指引,掌握具体的提问方法,从本质上开阔教师设计的思路,提高教师的实际水平。
(三)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性提问,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教师的提问谈话应该是这样的:提问谈话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带有提示地提问,让幼儿自然地回答,使幼儿在谈话中理解教学内容。当然在提问中幼儿首先得学会如何应答教师的提问,通过应答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小班儿歌《老师早》时,教师示范朗诵后可以这样问:小宝宝早晨是怎样走进幼儿园的?太阳公公看见宝宝有礼貌他怎么样啦?鸟儿听见宝宝说老师早怎么样啦?它是怎样叫的?
教师的提问不但根据了诗歌的内容顺序提问而且提问的问题让幼儿有话可说,使幼儿不仅明白了每句的含意还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各句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2.在故事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更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提问应该贯穿于故事教学的全过程:讲故事前,为了调动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应该提问,在幼儿听过故事后,教师应有计划地、恰当地提问。
例如,小班故事《拔萝卜》,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提的问题要具体,答案非常简短,幼儿容易做出明确的回答。例如,他们是怎样一起拔萝卜的?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讲述,借助图片的提示自己组织语言,有顺序地连贯地讲述下来。
这些问题的提出,如果幼儿答对了,可以再请其他幼儿参考已有的答案,做出自己的回答;如果答不对,可以再叫能力相对高的幼儿回答。教师不可以包办代替,应该进行启发和提示,尽量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故事的结构。这样提问幼儿不但掌握了故事的结构而且丰富了词汇、锻炼了组织结构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验证研究结果
(一)对比两次实验结果
经过试验和培养,我对另外15名幼儿又进行了测试,第二位教师的提问如下。
1.小蝌蚪是怎样想起要找自己的妈妈的?
2.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吗?为什么?
3.他们先去问谁?是怎样问的?
4.鸭妈妈是怎样回答它们的?
5.小蝌蚪们听了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第二组幼儿的回答是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运用了多个词汇、短句、单句、复句、情景等,每次回答后,老师再深入地追加一句:想想还有什么?还会怎样?这样幼儿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还能紧扣故事内容和主题进行回答,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二)总结研究经验
1.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收益是匪浅的,首先表现在重新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了新型的师幼关系,其次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总结研究结果时教师们都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只是改变了以往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却给了幼儿以充足的空间、充分锻炼的机会。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提问,但对幼儿的发展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2.我搞本次课题的研究教育价值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还在于它体现了我园园本课程的整合性和整体性的思想。其中包括如何优化一日生活,提供哪些必要的知识经验等。
3.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的孩子,现在孩子们能用多个词汇、单句、复句、短剧等说出多种情节的活动场景,而不再是以前那种无话可说或三言两语就没话说的情景,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大有提高,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方法是得当的,途经地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