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校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使他们逐步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物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B0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085-0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仍然有不少教师在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没有自我探究的空间,课堂教学气氛枯燥沉闷,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高中生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一定的学习习惯。学生面对高考,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高中生物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学生是核心、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然而长期以来,课堂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記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缺乏灵性与生机活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训练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动脑,培养灵活的思考能力。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都要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只有正确把握生物教学的特点,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定恰切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所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方向。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其目标的设定应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的把握、能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理解生物现象的技能和生物观念的发展等等。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深挖教材,不断吸收新的世界生物发展的科研成果,联系现实生活,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生物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各校的实际制定出明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将章节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并要落实完成教学目标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高中生物教学要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因此,生物教学目标体系既要包括认知领域和技能、能力领域,又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还要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提高学习效果。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理想课堂,其教学目标是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积极性高,创造力强,思维活跃;相反,在单调、沉闷的环境下,就会变得无趣、压抑、缺少激情。因此,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上好每一节课最基本的条件。宽松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循循善诱、提倡民主、精心设疑、引导讨论、互相尊重、融洽情感、松而不躁、活而不乱的教学状态。教师可常以各种幽默的方式开始每一堂课,对待学生应用鼓励、友善、真诚的目光,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易于沟通,易于互动,易于激发其创新精神的思维。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具有幽默、趣味性的语言极富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实现有效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学习,根据以上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美琪.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47-148.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物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B0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085-01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仍然有不少教师在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没有自我探究的空间,课堂教学气氛枯燥沉闷,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高中生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一定的学习习惯。学生面对高考,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高中生物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学生是核心、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然而长期以来,课堂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記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缺乏灵性与生机活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训练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动脑,培养灵活的思考能力。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都要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只有正确把握生物教学的特点,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定恰切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所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方向。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其目标的设定应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的把握、能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理解生物现象的技能和生物观念的发展等等。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深挖教材,不断吸收新的世界生物发展的科研成果,联系现实生活,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生物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各校的实际制定出明确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将章节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并要落实完成教学目标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高中生物教学要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因此,生物教学目标体系既要包括认知领域和技能、能力领域,又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还要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提高学习效果。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理想课堂,其教学目标是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积极性高,创造力强,思维活跃;相反,在单调、沉闷的环境下,就会变得无趣、压抑、缺少激情。因此,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上好每一节课最基本的条件。宽松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循循善诱、提倡民主、精心设疑、引导讨论、互相尊重、融洽情感、松而不躁、活而不乱的教学状态。教师可常以各种幽默的方式开始每一堂课,对待学生应用鼓励、友善、真诚的目光,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易于沟通,易于互动,易于激发其创新精神的思维。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具有幽默、趣味性的语言极富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实现有效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学习,根据以上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美琪.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