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合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ling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强调:要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的方法要通过教的方法来促成,所以,必须加强对自主合作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自主合作;教学;方法;质疑;求异
  自主合作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学的方法的改变要通过教法转变来促成,因此深入研究与探索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自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亲身去感知、思索、实践,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和智力操作技能。如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呢?
  (一)打消顾虑——敢问。
  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消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特别对一些不合理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
  (二)激活思维——想问。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特点,设情激趣,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也可以来一些“硬性”规定,如规定学生在自学课文时至少提几个问题。时间一长,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
  (三)教给技巧——会问。
  学生乐质疑后还要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这个“点”就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下是几种易行的方法:①矛盾质疑法;②标点质疑法;③词句质疑法;④比较质疑法。比较,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通过类比,揭示其异同,探索其联系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质疑有利于抓住个性,概括共性。
  二、鼓励学生主动求异
  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激发思考、培养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求异的真正目的是开阔思路,重在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并使学生逐步具备在纷繁的头绪中敏锐地找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一)标新立异。
  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们那样发现新知的信心,对任何问题,从正面想通了还要从反面再想想,提出新看法。
  (二)一题多解。
  这是一种重要的求异方法。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作解答。操作时先让学生提出种种设想,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来评判这些设想,慢慢地让学生也学会自我判断。一题多解法简便易行,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举一反三。
  充分认识课文与例题只是范例,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剖析,找出共性的东西,形成一些图式、程式,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自学、自编其他的问题,在举一反三中提高自学能力。
  三、鼓励学生主动争论
  “真理不辩不明”,引起学生争论,在争论中集思广益,互相启迪。在争论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能力,使学生能准確地运用概念,合理地进行推理,正确判断,逐步具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为确保争论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选好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题目要有讨论的价值,都是学生们关心的、有话可说的,而且是有必要谈的东西,题目有时不止一个,可以是几个。
  (二)定好规则。
  课上争论不是吵架,而是一种“学术研讨”。争论要有规则,是全班讨论还是分小组讨论,是各抒己见还是选代表发言,有没有主持人,要让每个学生清楚,得到他们的认可,自觉遵照执行。
  (三)据理力争。
  要让学生明白有理不在声高,不要纠缠对和不对,要重在摆事实、讲道理,要清楚地想好自己要发表的观点,组织好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还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改变。
  (四)注意倾听。
  争论中学生情绪振奋,不大听别人说什么,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其他同学的发言,分析别人意见对在哪儿,错在哪儿,以便修正和补充。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使争论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提出创见
  创见是人们对问题提出的创造性的看法,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心理学家古费尔德认为:“在学校教学方面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从求同转向求异的方式。”这句话精妙地阐述了提出创见的途径和方法。
  (一)联想法。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张开想象的翅膀,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理解,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独特性。
  (二)对比法。
  通过对事物内部本质属性的对比,增强识别能力,领悟到问题的实质。再由这一点去看待别的事物,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发散法。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也是培养创造才能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中的发散点,让学生提出创见。对学生的意见同样有个验证的问题,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见解,使这些见解真正成为创见。
  总之,自主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然会给教学领域带来巨大的、多维度的改变,推进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个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上得到均衡发展?本文从物理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性、和谐性、重要性;初中物理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查漏补缺,迅速提升专业层次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并有效刺激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考试内容、要求的强化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为色彩专业考试的顺利过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强化训练;基础画理;色调;形体结构;色彩写生  所谓考前强化集训是指在艺术院校专业考试前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强化训练,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短时间强化,进行
期刊
摘 要: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以生为本,构建活力美术课堂,对提高艺术水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绘石;草编;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美术教育事业在教改潮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
期刊
摘 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媒体;体育教学  多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兴趣低,写作基础差,这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及本人教学实际,对作文单元指导与评价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方法策略  作文,在现行各种升学考试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
期刊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语文科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
期刊
摘 要: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思想境界的高低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学生的精神思想就是作文的灵魂精髓所在。针对目前七年级学生的思想境界出现偏差、狭隘、迟缓等情况,本文试用创意法理论从广泛阅读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精华、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情操三个方面激活学生作文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创意法;激活;思想境界  在七年级语
期刊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终级目标。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品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应该提升那些品质呢?  一、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出品行兼优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就要求教师:有热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感知、想象、参与也逐渐成为音乐欣赏课的三步曲,在感知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尽情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欣赏课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理应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