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人们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片面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和分析命题的标准化。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难题,但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如若在教学中注重模糊艺术的运用,就能弥补以往的不足。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模糊语言具有形象性,富有含蓄性、暗示性和灵活性,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利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从而提高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模糊语言运用的几点做法。
一、导语的模糊表达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开讲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交待新课的内容。我为了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往往采取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有的可以用悬念式,摆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的可以声东击西,提出与课程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类比,如分析孔乙己形象时,先引出学生熟悉的闰土、范进的形象,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品质善良、命运不幸、精神麻木,再导入孔乙己的形象分析,突出精神受残害这一共性,既巩固和升华了旧知识,又引发了对新知识的注意。有的也可以采取情景式,设法把学生带入一种境界,继而导入新课。凡此种种比起用精确言语和盘托出,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讲授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要使教学语言形象化,就必须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就是使语言具有模糊性的表达方式。形象语言的第一要素是比喻。比喻可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比如让学生理解“洒脱”一词的含义时,学生纷纷举手,有说是像清风一样自由随便的样子,有说是像小鸟自由自在歌唱舞蹈的样子……学生对“洒脱”一词可以说基本心领神会了,然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太模糊,便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洒脱”的注释抄给学生:“(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一来,学生反而被搞糊涂了,如什么叫“举止”,什么叫“风格”,可说是“洒脱”之外又增加了几个新词,弄巧成拙了。比喻就是用“像……”“像……似的”“仿佛”等模糊词语,把本体和喻体间的界限模糊,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提问的模糊艺术
课堂上学生情绪是否活跃,常常取决于教师能否有的放矢,步步深入地诱导。面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面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设计出不同问题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如果用精确语言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问过程中的自问自答,毫无思考价值的对答,往往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对不对——对”,“是不是——是”显得浅薄而无启发性。如果用弹性大、外延宽泛的幕后语言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教汉乐府诗《陌上桑》时,作者描写罗敷的美,采用了模糊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教师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可谓“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千万不要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如果这样,不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而且会影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再如:“这两种(或两种以上)观点,比较一下,哪一种更贴近主题,为什么?”诸如此类巧设疑问,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好办法。
四、组织教学语言的模糊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多变的、动态的,偶发性的事件往往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如何稳定教学秩序,调节课堂气氛,与教师组织教学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
即使课堂上有的学生确实需要批评,也该用点事不点名的方法,可用“有关同学”、“个别人”等模糊词语,比指名道姓地批评效果要好得多。课堂上应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切忌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批评学生上。
沉默也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仍然乱哄哄的,如果教室大声呵斥:“吵什么,上课了,再吵,给我出去……”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走上讲台,环视不语就会引起学生“警觉”而安静下来。这时沉默不是语言的思维的空白,它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教师的不满情绪。它所传递的信息带有模糊性,使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对调节课堂气氛,稳定教学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模糊语言不等于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令人费解,而是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准确地反映生活中的模糊现象,或出于修辞的需要,提高表达艺术,或出于礼貌,必须采用模糊说法等等。因此,模糊不等于含糊。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艺术可以模糊;作为科学,必须严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导语的模糊表达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开讲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交待新课的内容。我为了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往往采取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有的可以用悬念式,摆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的可以声东击西,提出与课程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类比,如分析孔乙己形象时,先引出学生熟悉的闰土、范进的形象,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品质善良、命运不幸、精神麻木,再导入孔乙己的形象分析,突出精神受残害这一共性,既巩固和升华了旧知识,又引发了对新知识的注意。有的也可以采取情景式,设法把学生带入一种境界,继而导入新课。凡此种种比起用精确言语和盘托出,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讲授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要使教学语言形象化,就必须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就是使语言具有模糊性的表达方式。形象语言的第一要素是比喻。比喻可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比如让学生理解“洒脱”一词的含义时,学生纷纷举手,有说是像清风一样自由随便的样子,有说是像小鸟自由自在歌唱舞蹈的样子……学生对“洒脱”一词可以说基本心领神会了,然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太模糊,便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洒脱”的注释抄给学生:“(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一来,学生反而被搞糊涂了,如什么叫“举止”,什么叫“风格”,可说是“洒脱”之外又增加了几个新词,弄巧成拙了。比喻就是用“像……”“像……似的”“仿佛”等模糊词语,把本体和喻体间的界限模糊,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提问的模糊艺术
课堂上学生情绪是否活跃,常常取决于教师能否有的放矢,步步深入地诱导。面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面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设计出不同问题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如果用精确语言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问过程中的自问自答,毫无思考价值的对答,往往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对不对——对”,“是不是——是”显得浅薄而无启发性。如果用弹性大、外延宽泛的幕后语言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教汉乐府诗《陌上桑》时,作者描写罗敷的美,采用了模糊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教师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可谓“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千万不要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如果这样,不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而且会影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再如:“这两种(或两种以上)观点,比较一下,哪一种更贴近主题,为什么?”诸如此类巧设疑问,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好办法。
四、组织教学语言的模糊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多变的、动态的,偶发性的事件往往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如何稳定教学秩序,调节课堂气氛,与教师组织教学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
即使课堂上有的学生确实需要批评,也该用点事不点名的方法,可用“有关同学”、“个别人”等模糊词语,比指名道姓地批评效果要好得多。课堂上应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切忌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批评学生上。
沉默也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仍然乱哄哄的,如果教室大声呵斥:“吵什么,上课了,再吵,给我出去……”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走上讲台,环视不语就会引起学生“警觉”而安静下来。这时沉默不是语言的思维的空白,它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教师的不满情绪。它所传递的信息带有模糊性,使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对调节课堂气氛,稳定教学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模糊语言不等于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令人费解,而是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准确地反映生活中的模糊现象,或出于修辞的需要,提高表达艺术,或出于礼貌,必须采用模糊说法等等。因此,模糊不等于含糊。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艺术可以模糊;作为科学,必须严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