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矛盾普遍性原理”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q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矛盾普遍性原理,是唯物辩证法中十分重要的原理。这一原理看似比较简单,但由于现行中学教材对它的内涵阐述不够到位、前后使用的意义不同,因而极易产生对其理解和运用上的误区。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好它。本文针对“矛盾普遍性原理”教学案例进行有效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性质的普遍性;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6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06-01
  
  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绝对性,它包含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性质的普遍性两个方面。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现象和过程中。具体地说: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的思想都充满着矛盾,世界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第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世界上任何事物从它产生、发展到灭亡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总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指一定范围和一定场合的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指同类事物中具有同样性质的矛盾,或者说,同类事物中的矛盾具有共同性、共性。如,在各种机械运动中,都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矛盾,这一矛盾就是机械运动的共性。各种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矛盾,这一矛盾是阶级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人类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上述各种矛盾都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所以都是属于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如果把范围扩大到非生物界,那么,排斥和吸引的矛盾是非生物界各种形式的共性。这也属于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假如把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扩大到全宇宙的一切事物,它们的普遍性、共性或共同本质只有一个,这就是都始终存在着矛盾。所以,当把一切事物、一切矛盾都包括在内时,我们说,它们的普遍性,除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外,再没有别的涵义。也就是说,就全宇宙范围而论,事物的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就合而为一了。
  懂得了矛盾普遍性的两方面意义,我们就能有效地澄清在对该原理认识上的种种误区。
  误区一:“具体事物有的有普遍性,有的有特殊性。”
  就事物的性质而言,同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因此我们研究任何事物应该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上去把握,而不能只看普遍性不看特殊性,或只看特殊性不看普遍性。例如,有人认为,“大多数学生遵守纪律,这是普遍性,少数学生不遵守纪律,是特殊性”。这就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其错误原因在于从“存在”而不是从“性质”的意义上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错误地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同于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误区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不是一回事。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两种关系考察的角度不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是就事物的存在而言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是指导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情有机统一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二者内涵不同。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着决定作用。三是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关系,可以叫做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是就事物的性质而言的。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事物的个性,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相互对立。共性比个性深刻,它只能大致包括个性,而不能完全代替个性;个性比共性丰富,它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之中。另一方面,两者相互统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这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性”是指“性质”、“内涵”,而不是指“范围”、“外延”。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不等于普遍性包括了特殊性,也并不等于普遍性是各个特殊性之各,而是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这是因为,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这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普遍性是对特殊性的抽象概括,不是特殊性之和。而整体是各部分的集合,部分是组成整体的要素。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二是两种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不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使得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虽然接受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改变,但所沿用的教学模式却并不适用于这样高效率的教学,没有完全体现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因此文章中以高中生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为研究的主题,从教学的内核开始进行改变,让高中生物教学能够真正着
期刊
【摘 要】 文章主要从新课程教学背景出发,通过对《论语》中《高山仰止》的教学,来反思和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论语》(选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论语;思想;学生;探讨  【中图分类号】 G 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71-02    一、教学背景介绍    奥苏贝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就应重视语文教学的课堂美。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变化;高低起伏;和谐民主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74-02    一帆风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开开心心,人们说:岁月如歌。假如在语文教学中,一堂课、
期刊
【摘 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为何贵?得法事半功倍,不得法事倍功半。何为得法?所谓得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师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有差别的,针对性地灵活施教,既能减轻师生教与学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边教学,一边思索,逐渐探索出一套带有个人特色的“三厉(砺、励)”教学法。  【关键词】严厉;磨砺;激励;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 历史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学生根据记忆的内容和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历史;记忆力;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100-01    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上下几千年,遍及七大洲三大洋。必须记住大量年代、地点、历史人物及其
期刊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最佳切入口主要是:从主干问题切入,牵一发而带动全身;从逻辑起点切入,在追问中步步深入;从创新问题切入,在创新中拓展思维。  【关键词】 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提问;切入  【中图分类号】 G 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96-02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就语文阅读教学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对柳宗元的《渔翁》的分析中,得出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关键词】 柳宗元;渔翁;赏析  【中图分类号】I 22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91-01    渔
期刊
【摘 要】诗歌教学就是要把隐藏其中的缄默知识挖掘出来,使其显性化,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欣赏和阅读诗歌。  【关键词】诗歌;缄默知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90-02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诗歌,特别是现代诗,要想准确传递整首诗的情韵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难以做到以很精确的语言来进行“准确的教授”。所谓“诗不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对中小学校长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际,针对现行中小学校长培训中亟待改进的一些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应达到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并创新了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校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 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
期刊
【摘 要】 作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必须具有个人的见解。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力量。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关键词】 新概念;写作;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