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在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作者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目前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鲁迅作品 教学分析 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鲁迅及其作品都备受人们关注,人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近年来,随着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初中语文教学逐渐成了认识和深入了解鲁迅这位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以及传承鲁迅精神的主要途径。然而,面对学生的不喜欢和教师教学的畏难情绪,鲁迅作品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鲁迅作品的教学成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
  1.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单一。
  鲁迅作品的特点就是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难以理解,因而,当今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仍以传统“作者简介→通读文章→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讲授方法为主,教学方法非常单一,而且教师在采用此教学方法时,通常会遇到即使反复对某一难点进行引导,学生依然不能领悟的情况,最终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答案,完全是灌输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鲁迅作品的教学较为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1.2师生对鲁迅的作品存有畏难情绪。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初中师生认为鲁迅的作品难以理解,对鲁迅的作品存有畏难情绪。在畏难情绪的影响下,鲁迅作品就像挡在师生面前的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让师生止步不前,教师在教学时,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够充分,只是将一些结论性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只是盲目记忆,缺少对鲁迅作品的真正理解。因此,师生心中对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严重影响鲁迅作品教学,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
  2.1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不要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对较长篇幅的文章应尽量讲得简短,对较难理解的文章应尽量讲得浅显。例如《藤野先生》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于藤野先生的介绍,以便以藤野先生为切入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的爱国情感。其次,鲁迅作品的教学可以适当利用艺术性因素,如鲁迅的散文作品可以引入真情,小说类作品可以适当进行背景的铺垫等。
  2.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鲁迅的作品里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在语文课堂逐渐成为传承鲁迅精神主要渠道的背景下,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履行传播鲁迅作品精神内涵的义务,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奠定基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由于鲁迅的作品普遍是对当时政治的批判,人们在解读其作品时往往从政治角度入手,但为了让学生亲近鲁迅,并愿意学习其作品,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改变传统对鲁迅作品的解读观念,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文学作品来品读,而不是当成政治教科书来解读。第二,教师应有整体意识,教学时从鲁迅作品的整体入手,从而整体感知鲁迅作品,知人论事。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教师应对鲁迅作品不断进行钻研,深入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育部门应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通过接受专业教育,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更完全、深入的理解。
  2.3走近鲁迅,深入理解鲁迅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尽管鲁迅被奉为神,但是他并不是神,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人,只有走近鲁迅,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感知他的内心,才能深入理解鲁迅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走近鲁迅,首先教师和学生不要被鲁迅在文学界崇高的地位吓倒,而要把鲁迅当成一名普通的师长对待,从而感受鲁迅不同时期的生活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其次要求教师在走近鲁迅、深入了解鲁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让学生在课本中感知鲁迅、读懂鲁迅;最后品读鲁迅的作品要有耐心,由于鲁迅的作品中存在别字、病句和一些较难懂的引用,教师和学生在品读时需要结合注释一遍又一遍地读,直至读懂为止,这样才能品出鲁迅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总之,鲁迅的作品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教学是鲁迅作品与精神的传承渠道之一,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努力,搞好鲁迅作品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艳飞.后现代教育理论观照下的鲁迅作品教学[J].学理论,2010(29).
  [2]孙芳.北大学生看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从阅读的氛围、兴趣、方法、习惯方面入手,探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培养习惯  “阅读能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①在阅读中,能发展人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人的情感和思维得到提升,并获得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滋养,最终形成高雅
2013年6月1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其中的“五严禁令”严格规范了学校的教学行为,“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讲究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做到“能力生根”,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难点问题。导学案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运用。如何让二者相得益彰,是摆在语文界同仁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作者结合教育教学体验,总结经验,从理论上作策略性探究,以期与读者共飨。  关键词: 导学案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进行人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
摘 要: 文章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讲究阅读的方法和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精心导课 循循善诱 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读懂读好一篇文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学会学习。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语文课堂,以生动鲜明的教学特点,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鲜活,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情引趣、启发诱导、释疑解难,对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内容、开发学生智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近年来,笔者通过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
摘 要: 初三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现状呈现以下方面的显著特征:存在阅读学习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方式方法技巧不足,导致阅读效率低下;课内课外未能紧密联系,自主阅读训练偏少。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一是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活动;二是给予方法技巧指导,让学生高效开展阅读;三是增加自主阅读容量,丰厚学生阅读底蕴;四是结合中考阅读要求,让学生进行
摘 要: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调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思考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从反思型教师的特征看,其有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硫化氢(H_2S)由于在心血管、炎症等方面的生物作用而被称为继CO和NO之后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它可以通过打开血管平滑肌中的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KATP)而扩张血管,从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H_2S还具有促血管生成、血管重塑、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聚等心血管保护作用。在炎症反应中,H_2S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而下调许多促炎基因(如iNOS、COX-2等)及炎症细胞分子、粘附分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