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文章主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方面的影响,阐述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影响 对策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实体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强维持在0.9%,相较于2008年2.5%和2007年4%的增速而言,缩水不少。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无疑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相对于金融经济,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冲击将会更大。而作为实体经济,至少受到以下渠道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国内的消费市场;外国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在华投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对出口的影响
中国实体经济受影响的首要表现是外部需求下降,出口形势严峻。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5%,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日本近10%。由于美国、欧洲、日本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冻结、企业融资的困难、房地产价格的下调,使得三大经济体几乎同时陷入衰退,中国出口的一半市场随之萎缩,出口量急剧下降。据海关数据推算,2008年11月和12月,中国出口到以上3个地区的贸易量同比下降5.3%和2.6%,环比下降2.2%和5.8%。同时,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导致出口面临困境。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以美元计价的进料产品价格上升,中国加工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利润率不断下滑,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都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构成威胁。为保护本国生产商和国内经济,保护主义倾向已经不可避免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会增多,外贸形势更为险恶。
(二)对消费的影响
由统计局2009年6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028亿元,同比增长15.2%,与4月份相比加快了0.4个百分点;1-5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70亿元,同比增长15.0%,与上月基本持平。此次公布的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消费的增速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逐渐呈现稳健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费增长尚未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消费增长的作用还在加强。但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外需放缓将影响一部分出口产业的就业与收入,进而对部分人群的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在投资和出口的实际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出口部门,对投资和消费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或较为间接。
(三)对投资的影响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GDP构成是畸形的,其中接近50%的GDP是固定资产投资,而美国仅为25-30%。固定资产投资中很大程度是房地产投资,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1-5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增速比1-4月份增加2.4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还是有较明显的回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商直接投资部分和全部的利用外资部分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部分2009年1-6月增速由上年同期的32.67%下滑到17.9%,全部利用外资增速则由上年的16%下降到3.3%。目前来看,FDI的增速确实在放慢。2009年1-6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仅增长9.26%,总体而言,由于利用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的比重很低,为3.5%左右,其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影响也相应很小,因而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外资在中国经济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直接投资减少对中长期经济增长还是存在负面的影响,因而需要继续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对策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延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幅度,中国第一要救出口,第二要扩大内需,第三要扩大信贷,第四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第五要救股市。从政策选择来讲,除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一起防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在国内政策方面,还需要从外贸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股市政策等方面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调整外贸政策,改善外贸出口困境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出口企业困难进一步增加,这会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而且国内出口企业近几年还遭受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紧缩、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的上涨等不利因素,如今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加深,需求进一步下降,可以说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为了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改善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直接应对金融危机,除了已经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外,人民币还需要适度的贬值。
(二)加快启动内需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8年,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达32.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总需求比较旺盛,但内需所占比重逐年在下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当前外部环境的恶化,恰恰暴露出中国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不论从当前还是长期看,只有把重心移向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上来,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三)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
对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最好的方法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要解决“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的问题,重新解决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失效、经济异常波动等问题,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特殊功效,以促进人与市场、社会、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需要适度宽松地调整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总的变化趋势,适时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加强人民币在银行体系之间的流动性的管理,进一步健全整个国内金融体系。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将各种经济政策综合起来考虑,以使其发挥最优效果。
(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十多年过去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导致这些传统企业经营困难,也给中国带来了良好的调整时机。另外,中国需要将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从出口转到内需,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内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时也应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调整时机,从根本上说要利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并适时调整出口结构,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
(五)实行积极的股市政策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表现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投资和消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由于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和非理性行为,在目前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在投资者中普遍弥漫着恐慌情绪,导致股市的自我纠错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积极干预,才能恢复股市的正常水平。对于暴跌中的中国股市,为了救投资、救消费、救就业、救经济,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股市政策,积极救市。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正彦.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J].财会研究,2008(21).
2、胡少甫.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3、高辉清.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4、张莫,刘振东,胥晓璇.“金融飓风”:中国金融市场受到多大冲击?[N].经济参考报,2008-09-18.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影响 对策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实体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强维持在0.9%,相较于2008年2.5%和2007年4%的增速而言,缩水不少。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无疑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相对于金融经济,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冲击将会更大。而作为实体经济,至少受到以下渠道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国内的消费市场;外国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在华投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对出口的影响
中国实体经济受影响的首要表现是外部需求下降,出口形势严峻。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5%,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日本近10%。由于美国、欧洲、日本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冻结、企业融资的困难、房地产价格的下调,使得三大经济体几乎同时陷入衰退,中国出口的一半市场随之萎缩,出口量急剧下降。据海关数据推算,2008年11月和12月,中国出口到以上3个地区的贸易量同比下降5.3%和2.6%,环比下降2.2%和5.8%。同时,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导致出口面临困境。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以美元计价的进料产品价格上升,中国加工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利润率不断下滑,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都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构成威胁。为保护本国生产商和国内经济,保护主义倾向已经不可避免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会增多,外贸形势更为险恶。
(二)对消费的影响
由统计局2009年6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028亿元,同比增长15.2%,与4月份相比加快了0.4个百分点;1-5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70亿元,同比增长15.0%,与上月基本持平。此次公布的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消费的增速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逐渐呈现稳健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费增长尚未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消费增长的作用还在加强。但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外需放缓将影响一部分出口产业的就业与收入,进而对部分人群的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在投资和出口的实际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出口部门,对投资和消费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或较为间接。
(三)对投资的影响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GDP构成是畸形的,其中接近50%的GDP是固定资产投资,而美国仅为25-30%。固定资产投资中很大程度是房地产投资,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1-5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增速比1-4月份增加2.4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还是有较明显的回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商直接投资部分和全部的利用外资部分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部分2009年1-6月增速由上年同期的32.67%下滑到17.9%,全部利用外资增速则由上年的16%下降到3.3%。目前来看,FDI的增速确实在放慢。2009年1-6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仅增长9.26%,总体而言,由于利用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的比重很低,为3.5%左右,其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影响也相应很小,因而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外资在中国经济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直接投资减少对中长期经济增长还是存在负面的影响,因而需要继续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对策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延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幅度,中国第一要救出口,第二要扩大内需,第三要扩大信贷,第四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第五要救股市。从政策选择来讲,除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一起防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在国内政策方面,还需要从外贸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股市政策等方面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调整外贸政策,改善外贸出口困境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出口企业困难进一步增加,这会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而且国内出口企业近几年还遭受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紧缩、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的上涨等不利因素,如今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加深,需求进一步下降,可以说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为了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改善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直接应对金融危机,除了已经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外,人民币还需要适度的贬值。
(二)加快启动内需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8年,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达32.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总需求比较旺盛,但内需所占比重逐年在下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当前外部环境的恶化,恰恰暴露出中国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不论从当前还是长期看,只有把重心移向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上来,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三)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
对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最好的方法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要解决“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的问题,重新解决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失效、经济异常波动等问题,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特殊功效,以促进人与市场、社会、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需要适度宽松地调整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总的变化趋势,适时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加强人民币在银行体系之间的流动性的管理,进一步健全整个国内金融体系。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将各种经济政策综合起来考虑,以使其发挥最优效果。
(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十多年过去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导致这些传统企业经营困难,也给中国带来了良好的调整时机。另外,中国需要将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从出口转到内需,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内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时也应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调整时机,从根本上说要利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并适时调整出口结构,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
(五)实行积极的股市政策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表现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投资和消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由于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和非理性行为,在目前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在投资者中普遍弥漫着恐慌情绪,导致股市的自我纠错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积极干预,才能恢复股市的正常水平。对于暴跌中的中国股市,为了救投资、救消费、救就业、救经济,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股市政策,积极救市。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正彦.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J].财会研究,2008(21).
2、胡少甫.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3、高辉清.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4、张莫,刘振东,胥晓璇.“金融飓风”:中国金融市场受到多大冲击?[N].经济参考报,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