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江苏省海门市353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为例,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德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 初中 留守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近几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在农村学校形成了数量较大的留守学生群体。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是其薄弱环节,其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在农村留守学生中,问题最大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初中生是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中最容易转变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初中阶段是留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首先,从留守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特点看,初中是人生转折阶段。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可能有普高、职高、技校等多条成材之路选择;其次,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一时期是青少年最叛逆、自制力最弱的时期。进入初中后,由于接触到的外界环境和人群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很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和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再次,从社会青少年犯罪率的研究来看,辍学率与犯罪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在犯罪青少年中也占了不小的比率。因此,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笔者对海门市货隆初中的353名留守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访问,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分析。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问题现状
海门市货隆初中共有学生852人,其中农村初中留守学生353人,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40%。以初一年级二班为例,该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留守学生20名,占班上总人数的40%。根据调查,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状况的形成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二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学生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得到的多是祖父母的溺爱,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三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现象也较为常见。这类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和亲人,容易养成孤僻乃至怪癖性格,使孩子从小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团结友爱思想、和谐的人际交往,并最终让反叛思想有了萌生的土壤。四是还有小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
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缺失,言行出格
留守学生由于家庭监护不力或完全没有监护,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任性、自私、我行我素、无组织、无纪律;缺乏上进心,经常逃学;自由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等现象。
(二)自我监护力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个别学生道德失范
调查显示该校留守学生中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行为问题较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23.2%的留守学生成绩极差;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三)道德滑坡
重实惠、轻责任;重索取、轻贡献;个别青年甚至为了私利道德沦丧。务实、注重个人价值实现,但有时过于实用、功利,不少儿童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和教育环境,建立了子女和外界的联系,开阔了其视野,但也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包括孩子的家长)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可以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家长的认识增加了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和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摩擦。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厌学、逃学、弃学、侮辱老师、不服管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初中留守学生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二)学校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和德育内容滞后
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使德育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学校上层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出现了“学生的分,老师的命根”的怪圈,只要教出成绩好的学生,那就是优秀教师。这也在教师、学生意识中加深了“重智轻德”的观念。德育内容存在脱离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从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只有概念上的道德,对其实际内容并不了解,缺乏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性。有学生反映:“老师讲得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而“死记硬背”的情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尤其突出。小学生懵懂的时候就大肆灌输理论,死记硬背《守则》和《规范》。很多学生也反映即便学校偶尔有活动又不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每逢有此类活动便产生不重视或是抵触的心理。
(三)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留守学生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在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他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需要。
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建立融洽的近亲关系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家庭中的母亲尽量不要外出打工,根据实际经济条件,妇女可以在临近的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在外打工的母亲在子女升入初中时,应该在这个转折点上回家做好对子女的照顾工作。同时,父母在外出打工前要尽可能地对子女提出明确的、高标准的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在与子女打电话时,除了表现出关爱,还要注意经常地强化自己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这样可以激发其自尊和自信,增强初中生对自己的约束力。在外打工的父母要通过多种联系方式主动与老师联系,并且适当地让留守在家的子女知道父母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在外打工的父母打电话回家时要善于挖掘和倾听子女的心事,并对其加以引导和开解。如果一个家庭中子女的双亲都外出打工,那么在选择子女的临时监护人时要慎重,要尽量选择与子女关系相处融洽的近亲。
(二)学校树立“代管家长”职责
从学校方面看,首先,要通过培训提高在校老师的责任心和心理辅导素质,如果教师对留守学生有“学习和表现差”的固有意识,应该摒弃这种思想,通过对留守学生投入额外的关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加强学校的团委辅导老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段落特征和留守学生的特殊身份,注意批评的方式。在发现某学生成绩突然下降和表现突然变差时要及时与其监护人和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学生。若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则应当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孩子“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职责是: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感情,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定期清理留守学生生活费用,让孩子少有余钱、绝不少钱;监督留守学生学习,对不同学习情况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学期末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班级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三)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教育
建立应急机制,关爱留守学生。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办公室开设专用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从构建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长期以来,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也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越来越少的家访、“告家长信”代替了家长会,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减少。尤其是在乡村中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要解决这个连环扣,就需要各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大人身上都有,这绝不是孩子影响大人的。现在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好孩子的“过滤器”。因此,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必行之举。
“被关怀的记忆便是人们发出伦理关怀行为的一种动力之源”。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在关怀中成长,从而把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部分。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初中留守学生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希望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能尽快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
2、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方铭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
关键词:农村 初中 留守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近几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在农村学校形成了数量较大的留守学生群体。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是其薄弱环节,其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在农村留守学生中,问题最大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初中生是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中最容易转变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初中阶段是留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首先,从留守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特点看,初中是人生转折阶段。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可能有普高、职高、技校等多条成材之路选择;其次,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一时期是青少年最叛逆、自制力最弱的时期。进入初中后,由于接触到的外界环境和人群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很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和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再次,从社会青少年犯罪率的研究来看,辍学率与犯罪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在犯罪青少年中也占了不小的比率。因此,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笔者对海门市货隆初中的353名留守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访问,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分析。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问题现状
海门市货隆初中共有学生852人,其中农村初中留守学生353人,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40%。以初一年级二班为例,该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留守学生20名,占班上总人数的40%。根据调查,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状况的形成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二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学生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得到的多是祖父母的溺爱,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三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现象也较为常见。这类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和亲人,容易养成孤僻乃至怪癖性格,使孩子从小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团结友爱思想、和谐的人际交往,并最终让反叛思想有了萌生的土壤。四是还有小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
当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缺失,言行出格
留守学生由于家庭监护不力或完全没有监护,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任性、自私、我行我素、无组织、无纪律;缺乏上进心,经常逃学;自由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等现象。
(二)自我监护力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个别学生道德失范
调查显示该校留守学生中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行为问题较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23.2%的留守学生成绩极差;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三)道德滑坡
重实惠、轻责任;重索取、轻贡献;个别青年甚至为了私利道德沦丧。务实、注重个人价值实现,但有时过于实用、功利,不少儿童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和教育环境,建立了子女和外界的联系,开阔了其视野,但也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包括孩子的家长)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可以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家长的认识增加了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和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摩擦。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厌学、逃学、弃学、侮辱老师、不服管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初中留守学生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二)学校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和德育内容滞后
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使德育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学校上层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出现了“学生的分,老师的命根”的怪圈,只要教出成绩好的学生,那就是优秀教师。这也在教师、学生意识中加深了“重智轻德”的观念。德育内容存在脱离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从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只有概念上的道德,对其实际内容并不了解,缺乏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性。有学生反映:“老师讲得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而“死记硬背”的情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尤其突出。小学生懵懂的时候就大肆灌输理论,死记硬背《守则》和《规范》。很多学生也反映即便学校偶尔有活动又不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每逢有此类活动便产生不重视或是抵触的心理。
(三)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留守学生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在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他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需要。
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建立融洽的近亲关系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家庭中的母亲尽量不要外出打工,根据实际经济条件,妇女可以在临近的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在外打工的母亲在子女升入初中时,应该在这个转折点上回家做好对子女的照顾工作。同时,父母在外出打工前要尽可能地对子女提出明确的、高标准的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在与子女打电话时,除了表现出关爱,还要注意经常地强化自己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这样可以激发其自尊和自信,增强初中生对自己的约束力。在外打工的父母要通过多种联系方式主动与老师联系,并且适当地让留守在家的子女知道父母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在外打工的父母打电话回家时要善于挖掘和倾听子女的心事,并对其加以引导和开解。如果一个家庭中子女的双亲都外出打工,那么在选择子女的临时监护人时要慎重,要尽量选择与子女关系相处融洽的近亲。
(二)学校树立“代管家长”职责
从学校方面看,首先,要通过培训提高在校老师的责任心和心理辅导素质,如果教师对留守学生有“学习和表现差”的固有意识,应该摒弃这种思想,通过对留守学生投入额外的关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加强学校的团委辅导老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段落特征和留守学生的特殊身份,注意批评的方式。在发现某学生成绩突然下降和表现突然变差时要及时与其监护人和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学生。若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则应当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孩子“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职责是: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感情,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定期清理留守学生生活费用,让孩子少有余钱、绝不少钱;监督留守学生学习,对不同学习情况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学期末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班级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三)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教育
建立应急机制,关爱留守学生。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办公室开设专用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从构建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长期以来,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也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越来越少的家访、“告家长信”代替了家长会,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减少。尤其是在乡村中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要解决这个连环扣,就需要各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大人身上都有,这绝不是孩子影响大人的。现在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好孩子的“过滤器”。因此,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必行之举。
“被关怀的记忆便是人们发出伦理关怀行为的一种动力之源”。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在关怀中成长,从而把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部分。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初中留守学生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希望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能尽快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
2、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方铭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