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积极响应如皋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强富美高”新如皋的号召,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者服务协会与如皋中专“智多新”科创社团通过实施“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的新模式,在“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环境保护科教活动中,认真调研论证,明确活动主题,优化活动方案,充分整合协会与学校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确保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该文通过展示“绿色皋城,雉水行动”这一完整的科教活动案例的实施流程,力求为今后学校和民间公益社团共同开展活动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模式。
关键词: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科教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62-04
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者服务协会(以下简称市绿科协)是一个创新型、科技型、专业型、公益型的社团服务组织。自成立以来,协会针对青少年、基层居民开展环境教育、招募科普志愿者、扩大科普社团组织队伍,重点开展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保护的宣传、检查、反馈、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致力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立宗旨为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普及绿色、低碳、环保、健康、舒适的生活理念。多次被评为省优秀社团组织。如皋中专“智多新”科创社团是在学校实训处及团委的领导、监督、协调、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活动,为学生及社会提供服务的团体。近年来,社团在科技创新、科普宣传上成绩突出,被南通市评为科普活动周先进集体。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市绿科协和“智多新”科创社团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江苏美境行动为契机,联合开展“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科教活动。在活动中认真调研论证,明确活动主题,优化活动方案,充分整合协会与学校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确保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开创了“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的新模式。
“资源融通,会校双任”是指通过组织和协调,将协会与学校彼此相关却彼此分离的资源,整合成可以相互共享的资源,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说就是有效整合协会广泛的政府资源、企业资源、行业资源与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相互共享。同时,协会和学校合作共建,协会派志愿者兼任社团辅导员,参与活动方案、预案制定,用先进技术、丰富经验指导学生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校社团安排师生加入协会,为协会提供理论指导,参与协会工作策划、志愿培训、活动过程等。
一、主题选择
为践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提出的“指导职业院校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如皋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强富美高’新如皋”的号召。市绿科协与学校“智多新”社团共同调研认为,选择“绿色皋城 雉水行动”作为科教实践活动是可行的、值得尝试的。
1.活动积极响应十九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号召,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体现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
2.通过培训及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方式,熟悉信息分享方法,加强小组及组间合作,培养自主自立意识,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符合职业教育新课改的要求。
3.职业学校学生活动时间较多,大多具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欲望强烈。“绿色皋城,雉水行动”以护绿护水为主题,可以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掌握常见污染处理的方法,养成注重环保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4.作为城区唯一的职业学校,师生有义务更有责任让城市的血液更畅通,让生命的源泉更洁净,更应该参与到保护“醉美如皋”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5.近年来,市绿科协重点开展了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保护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优秀社团组织。能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成熟的理念思路、丰富的社会资源、娴熟的处理流程。
因此,“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科教实践活动成为会校双任、共同开展的第一个活动。
二、实施过程
活动时间定为5月至12月,活动安排在社团时间、劳技课及节假日进行。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人员为如皋中专“智多新”科创社團成员、部分一二年级学生、社团辅导员、绿科协成员。校内活动地点为教室、报告厅、实验室等,校外活动地点为河道两岸、城市绿化带、工厂、郊区养殖场附近、垃圾站等可能造成河流污染的地段。
(一)精心筹划,组建团队
优秀的团队是取得活动成败的的关键。5月8日,在市绿科协的参与和指导下,如皋中专召开“智多新”社团“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部筹备会议,明确以市绿科协为指导,校“智多新”科创社团为基础,协会和学校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经过一个月的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共有42名学生参加了“智多新”科创社团“绿色皋城,雉水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河道守护一员。6月13日,对项目部团队人员进行水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二)深入群众,宣传发动
在护绿护水过程中,项目部成员坚持群众是环境保护的主人的观念,只有真正做到全员积极参与,护绿护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由市绿科协指导,通过现场水体检测、以案说法宣传、户外宣传、入户调查、社区讲座、广场咨询、问卷调查、发放环保倡议书等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在龙游湖风景区内对游客开展“如皋市城市黑臭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公众监督项目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公众是否了解河道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后水体质量是否改观,目前对河道环境是否满意,自己是否愿意参加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活动等17项。调查对象有公务员、清洁工、学生和家长、外地游客、附近居民等。发放问卷调查表82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公众对河道环境整治的知晓率为96%,满意率为80%,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11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专业培训,学习成长 在为期8个月的“护绿护水”科教活动中,项目部邀请市绿科协张兴建会长等3名专家,先后为学生做了3次培训;通过参观同源观看污水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观看在如城周边拍摄的部分治理前的河水两岸的照片及视频,对比观看治理后的照片视频,污染区域居民的访谈,观看污水处理的流程和节水知识视频等讲座内容,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常识,知道治理污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领悟“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内涵。
(四)徒步巡河,查找污染
在市绿科协的指导下,项目部成员先后对如皋段的通扬运河、如海河、如泰运河及各支河、其他城镇乡村河流开展河道巡查守护,重点督查河流周边的违章建筑、河道内乱采滥挖、随意倾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等問题,确保行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活动中累计巡查60条三四级河,发现河水各类污染源785条,绝大部分为面源污染,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污染、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岸坡杂物乱堆、乱放等共性问题。
(五)处理反馈,效果显著
在巡河过程中,对于能够收集到的垃圾,项目部成员随手装入携带的垃圾袋,将收集到的垃圾集中放置到指定的地点。对于水中漂浮的垃圾,拍照传给河长,由河长通过APP通知保洁人员前来打扫。对巡查发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项目成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给如皋市绿色科普协会,协会根据处理难度情况实行五级(省、市、县、镇、村)反馈,如向有关街道及镇政府、河长制办公室、市“263”办公室、省环境科学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如皋站等部门进行反馈,提交反馈单累计8份,得到及时回复及处理结果的有6份,满意率达到75%。其中有部分反馈意见入选江苏省环境守护者典型案例。
(六)成果总结,表彰先进
通过市绿科协及项目部成员的共同努力,“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市区护城河、红星河及红星河支河、如海运河支河、如泰运河等河流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增多,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两岸居民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并能积极参与到护绿护水活动中。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月21日,“智多新”科创社团召开了学年度表彰大会,对先进学生及活动小组进行了表彰。12月28日,“智多新”科创社团被评为校优秀学生社团。2018年2月1日,在“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环境保护项目总结表彰会上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
三、实施效果
“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科教活动是“智多新”科创社团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的校外大型系列活动。在开展水环境保护项目的开局之年,市绿科协与科创社团资源融通,会校双任,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社团项目部从初创到发展乃至成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1.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观看视频、实地查看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最终形成工作笔记36页,撰写倡议书2份,设计问卷调查1份,形成调查报告1份,完成征文3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在徒步巡河、现场水体检测、植绿护绿、情况反馈等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经过整理和剪辑,形成了影像资料,为以后的科普宣传积累了素材。孙慧、陈嘉仪等同学参与了如城镇春节联欢会节目“美丽乡村比一比”科普相声的剪辑工作,其中有4张照片是活动过程中拍摄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3.学生在通过户外宣传、入户调查、社区讲座、广场咨询、以案说法宣传、问卷调查、发放环保倡议书等方式进行宣传的同时,广泛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交流,解决交流中存在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4.学生在巡河护绿活动中亲身体验了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身体力行地清理了垃圾杂物,了解了治理污染的艰难过程,规范了校内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校园内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和绿化的现象明显减少。
5.“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活动是如皋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活动,由于活动持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参与人员广泛等特点,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在全市已经基本形成“生态保护不分你我,美丽家园共同营造”的社会共识,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四、特色创新分析
为确保活动能达到优异的成效,绿科协与社团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精心组织,做出了特色。
1.方式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数据更广泛、更可靠。利用科普短片、课程体验包、微课等方式和实际巡河活动相结合,利用QQ群、QQ空间、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扩大宣传面。
2.内容创新。学生主要来自校农业班,活动中将护绿护水与志愿服务、专业教学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传递爱心的精神,还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3.人员创新。密切联系民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市绿色科普协会的活动引领、志愿扶持、中间桥梁、经费赞助等作用,并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得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参与对象涉及各个层次领域。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激发了广大群众护绿护水的社会热情。
五、总结与展望
实践证明,“资源融通,会校双任”模式整合了有效资源,反映了时代特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便于活动的开展,是可行的、互益的,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模式。今后,社团项目部将继续和市绿科协不断完善“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的科教活动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围绕社会热点做文章,做到“四个结合”:徒步巡查与水体检测相结合,信访举报与监督跟踪相结合,线下以案说法宣传与线上媒体曝光相结合,城区治污与乡村治污相结合。坚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因事而议,做到月月有计划,坚持专业化、常态化,在特色、品牌、效果上下功夫,共同为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責任编辑:曹鸿骅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de of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Green Gaocheng City Water Protection Action"
XU Nian-hua
关键词: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科教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62-04
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者服务协会(以下简称市绿科协)是一个创新型、科技型、专业型、公益型的社团服务组织。自成立以来,协会针对青少年、基层居民开展环境教育、招募科普志愿者、扩大科普社团组织队伍,重点开展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保护的宣传、检查、反馈、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致力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立宗旨为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普及绿色、低碳、环保、健康、舒适的生活理念。多次被评为省优秀社团组织。如皋中专“智多新”科创社团是在学校实训处及团委的领导、监督、协调、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活动,为学生及社会提供服务的团体。近年来,社团在科技创新、科普宣传上成绩突出,被南通市评为科普活动周先进集体。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市绿科协和“智多新”科创社团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江苏美境行动为契机,联合开展“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科教活动。在活动中认真调研论证,明确活动主题,优化活动方案,充分整合协会与学校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确保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开创了“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的新模式。
“资源融通,会校双任”是指通过组织和协调,将协会与学校彼此相关却彼此分离的资源,整合成可以相互共享的资源,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说就是有效整合协会广泛的政府资源、企业资源、行业资源与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相互共享。同时,协会和学校合作共建,协会派志愿者兼任社团辅导员,参与活动方案、预案制定,用先进技术、丰富经验指导学生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校社团安排师生加入协会,为协会提供理论指导,参与协会工作策划、志愿培训、活动过程等。
一、主题选择
为践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提出的“指导职业院校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如皋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强富美高’新如皋”的号召。市绿科协与学校“智多新”社团共同调研认为,选择“绿色皋城 雉水行动”作为科教实践活动是可行的、值得尝试的。
1.活动积极响应十九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号召,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体现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
2.通过培训及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方式,熟悉信息分享方法,加强小组及组间合作,培养自主自立意识,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符合职业教育新课改的要求。
3.职业学校学生活动时间较多,大多具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欲望强烈。“绿色皋城,雉水行动”以护绿护水为主题,可以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掌握常见污染处理的方法,养成注重环保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4.作为城区唯一的职业学校,师生有义务更有责任让城市的血液更畅通,让生命的源泉更洁净,更应该参与到保护“醉美如皋”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5.近年来,市绿科协重点开展了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保护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优秀社团组织。能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成熟的理念思路、丰富的社会资源、娴熟的处理流程。
因此,“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科教实践活动成为会校双任、共同开展的第一个活动。
二、实施过程
活动时间定为5月至12月,活动安排在社团时间、劳技课及节假日进行。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人员为如皋中专“智多新”科创社團成员、部分一二年级学生、社团辅导员、绿科协成员。校内活动地点为教室、报告厅、实验室等,校外活动地点为河道两岸、城市绿化带、工厂、郊区养殖场附近、垃圾站等可能造成河流污染的地段。
(一)精心筹划,组建团队
优秀的团队是取得活动成败的的关键。5月8日,在市绿科协的参与和指导下,如皋中专召开“智多新”社团“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部筹备会议,明确以市绿科协为指导,校“智多新”科创社团为基础,协会和学校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经过一个月的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共有42名学生参加了“智多新”科创社团“绿色皋城,雉水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河道守护一员。6月13日,对项目部团队人员进行水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二)深入群众,宣传发动
在护绿护水过程中,项目部成员坚持群众是环境保护的主人的观念,只有真正做到全员积极参与,护绿护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由市绿科协指导,通过现场水体检测、以案说法宣传、户外宣传、入户调查、社区讲座、广场咨询、问卷调查、发放环保倡议书等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在龙游湖风景区内对游客开展“如皋市城市黑臭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公众监督项目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公众是否了解河道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后水体质量是否改观,目前对河道环境是否满意,自己是否愿意参加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活动等17项。调查对象有公务员、清洁工、学生和家长、外地游客、附近居民等。发放问卷调查表82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公众对河道环境整治的知晓率为96%,满意率为80%,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11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专业培训,学习成长 在为期8个月的“护绿护水”科教活动中,项目部邀请市绿科协张兴建会长等3名专家,先后为学生做了3次培训;通过参观同源观看污水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观看在如城周边拍摄的部分治理前的河水两岸的照片及视频,对比观看治理后的照片视频,污染区域居民的访谈,观看污水处理的流程和节水知识视频等讲座内容,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常识,知道治理污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领悟“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内涵。
(四)徒步巡河,查找污染
在市绿科协的指导下,项目部成员先后对如皋段的通扬运河、如海河、如泰运河及各支河、其他城镇乡村河流开展河道巡查守护,重点督查河流周边的违章建筑、河道内乱采滥挖、随意倾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等問题,确保行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活动中累计巡查60条三四级河,发现河水各类污染源785条,绝大部分为面源污染,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污染、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岸坡杂物乱堆、乱放等共性问题。
(五)处理反馈,效果显著
在巡河过程中,对于能够收集到的垃圾,项目部成员随手装入携带的垃圾袋,将收集到的垃圾集中放置到指定的地点。对于水中漂浮的垃圾,拍照传给河长,由河长通过APP通知保洁人员前来打扫。对巡查发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项目成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给如皋市绿色科普协会,协会根据处理难度情况实行五级(省、市、县、镇、村)反馈,如向有关街道及镇政府、河长制办公室、市“263”办公室、省环境科学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如皋站等部门进行反馈,提交反馈单累计8份,得到及时回复及处理结果的有6份,满意率达到75%。其中有部分反馈意见入选江苏省环境守护者典型案例。
(六)成果总结,表彰先进
通过市绿科协及项目部成员的共同努力,“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市区护城河、红星河及红星河支河、如海运河支河、如泰运河等河流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增多,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两岸居民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并能积极参与到护绿护水活动中。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月21日,“智多新”科创社团召开了学年度表彰大会,对先进学生及活动小组进行了表彰。12月28日,“智多新”科创社团被评为校优秀学生社团。2018年2月1日,在“绿色皋城,雉水行动”环境保护项目总结表彰会上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
三、实施效果
“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科教活动是“智多新”科创社团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的校外大型系列活动。在开展水环境保护项目的开局之年,市绿科协与科创社团资源融通,会校双任,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社团项目部从初创到发展乃至成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1.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观看视频、实地查看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最终形成工作笔记36页,撰写倡议书2份,设计问卷调查1份,形成调查报告1份,完成征文3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在徒步巡河、现场水体检测、植绿护绿、情况反馈等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经过整理和剪辑,形成了影像资料,为以后的科普宣传积累了素材。孙慧、陈嘉仪等同学参与了如城镇春节联欢会节目“美丽乡村比一比”科普相声的剪辑工作,其中有4张照片是活动过程中拍摄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3.学生在通过户外宣传、入户调查、社区讲座、广场咨询、以案说法宣传、问卷调查、发放环保倡议书等方式进行宣传的同时,广泛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交流,解决交流中存在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4.学生在巡河护绿活动中亲身体验了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身体力行地清理了垃圾杂物,了解了治理污染的艰难过程,规范了校内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校园内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和绿化的现象明显减少。
5.“绿色皋城我的家,护绿护水”活动是如皋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活动,由于活动持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参与人员广泛等特点,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在全市已经基本形成“生态保护不分你我,美丽家园共同营造”的社会共识,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四、特色创新分析
为确保活动能达到优异的成效,绿科协与社团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精心组织,做出了特色。
1.方式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数据更广泛、更可靠。利用科普短片、课程体验包、微课等方式和实际巡河活动相结合,利用QQ群、QQ空间、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扩大宣传面。
2.内容创新。学生主要来自校农业班,活动中将护绿护水与志愿服务、专业教学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传递爱心的精神,还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3.人员创新。密切联系民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市绿色科普协会的活动引领、志愿扶持、中间桥梁、经费赞助等作用,并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得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参与对象涉及各个层次领域。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激发了广大群众护绿护水的社会热情。
五、总结与展望
实践证明,“资源融通,会校双任”模式整合了有效资源,反映了时代特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便于活动的开展,是可行的、互益的,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模式。今后,社团项目部将继续和市绿科协不断完善“资源融通,会校双任”的科教活动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围绕社会热点做文章,做到“四个结合”:徒步巡查与水体检测相结合,信访举报与监督跟踪相结合,线下以案说法宣传与线上媒体曝光相结合,城区治污与乡村治污相结合。坚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因事而议,做到月月有计划,坚持专业化、常态化,在特色、品牌、效果上下功夫,共同为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責任编辑:曹鸿骅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de of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Green Gaocheng City Water Protection Action"
XU Nia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