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四书之首”的《礼记·大学》,阐释了深刻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构建了严谨缜密的道德教育体系。《大学》中所揭示的道德修养学说不仅影响着传统社会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法制度的建立,也给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带来启迪。
关键词:《礼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明明德
《大学》作为道德修养的纲领性文件,全文的主要特点是条目清晰,以三纲八目贯穿。“三纲领”是道德养成为之实现的目标,“八条目”为道德修养提供清晰的举措,两者作为《大学》的主要脉络牵引着全文。通过“三纲领”引领全文,循序渐进的展开对道德修养的论述,全面阐述了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开启“初学入德之法门”[1]的钥匙。
一、“三纲领”之高校思政课教师道德修养的崇高目标
(一)“三纲领”的内容阐释
“大学之道”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之小学,侧重于礼乐书数等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十五岁步入大学就开始培养“修己治人”、“内圣外王”[2]的道德情操。《大学》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三纲领”的主要内涵,并把它当作是道德修养的三大目标统领全文。其宗旨指出道德主体要发扬光明正大的道德,在自觉的基础上影响他觉,通过自身的行为感化他人,从而弃旧向新达到道德至高至善的境界,从而流露出三大目标实现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南怀瑾先生将“三纲领”概括为“明明德是自觉,新民是觉他,止于至善则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
明明德
“明明德”是实现“大人之学”的第一条纲领。其中第一个“明”采用的是使动用法,表示“使彰明”,指弘扬、发扬。第二个“明”起着形容词的作用,即光明正大的、光明的。“德”主要指的是道德、品德方面的内容。“明德”有美好的品德,光明正大的道德。整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一个人要在不断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去除被世俗的杂质与污秽所蒙蔽的道德光芒,重新让道德熠熠生辉,发扬道德与生俱来的崇高性。其中所蕴含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演绎,承认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只是被外界环境与后天因素的影响而有着黯然失色,但可以通过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重新焕发活力。
学术界对“亲民”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但其各有千秋,值得借鉴。一种认为,“亲”可以当作是通假字,把“亲”通“新”,解释为自新、革新。另一种则把“亲”解释为亲近、亲爱,即亲爱于民,字里行间蕴含着仁爱的思想。“民”指的是民众,不同于如今的公民。公民是独立、平等、民主的个体,法律赋予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而民众是相对于统治阶级而言的。虽然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文本中朱熹更倾向于前者,把它解读为“新民”,强调自我革新的重要前提,再利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实现“明明德”。
止于至善
《大学》中的第三条纲领是“止于至善”。“至善”指的是最完善的境界,即道德涵养的最高境界。而其中“止”是关键字眼。“止”不像是平常我们字面上理解的“停止不前”的意思,而是有着孜孜以求完美境界,未达到至善永不停歇的精神。
经过以上对“三纲领”的初步认识并逐层分析,认识到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个体,而是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对于追逐“善”的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不完善的道德主体到提升自我修养的完善过程再到最后对至善勇往无前的追求,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期间利用潜移默化的榜样的作用熏陶身边的人达到完善,实现人人道德境界的提高,最终达到的价值目标是止于至善。由此可见,三者的递进关系。
(二)“三纲领”的当代价值
要善于挖掘《大学》中潜藏的德育思想和教育资源为己所用,弘扬风清气正的象牙塔生活。不难发现,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师德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个别高校教师利用学生学术和学业上的问题威胁着女大学生并进行猥亵行为、由于职称评定以及一些功利性的目的产生学术造假和浮躁之风、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仁爱之心,只是教书匠而没有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员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公众形象,让人们对师德师风问题产生担忧。对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制定更高于其他行业、其他学科的道德标准。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高度认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重要意义的前提下,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要把“传道”作为第一职责,如果只是单纯的解读文本,讲授知識,那只能说是“经师”。只有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与学生发生灵魂的触碰,心灵的共鸣,引导他们一步步往时代新人方向迈进,提升个人的学识素养和道德素质,那才是我们所传颂的“人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掌握絜矩之道,用自身高尚的品德感化学生,树立起光辉的教师形象。习近平曾指出“好的老师首先应当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而且,教师也是一名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可以触及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楷模。由于学生在求学阶段有很强的学习力和模仿力,更何况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还未达到健全的、完整的状态,容易受到教师品行的熏陶,步入社会以后也将把曾经耳濡目染的言行举止带到自己所在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更应当把师德的要求拔高,在其他学科中起到标杆作用,做到“品行之师”和“学问之师”的双修。
二、“八条目”之高校思政课教师道德修养的进修阶梯
(一)“八条目”的内容阐释
《大学》在第一章中论述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提出了实施“三纲领”的八个实现路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言简意赅的几个词概括出了追求人生真谛的具体途径,强调了修身的至关重要性,意在通过修身,提升自我,感化他人,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人们获取真理的有效途径。“格”指的是认识、研究。“物”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万事万物的表征。“致”有获得、达到的意思,“知”则是知识。“格物”是说研究万事万物中深层次的道理或规律,而不是浮于表面。同时“格物致知”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认识论的范畴。具有能动意识的人类应该主动寻求潜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由浅入深的认识事物本来的面目。“致知”表明知识的获得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依靠后天的习得。 修身齐家
“修”有修养、修正的意思。“修身”在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如《大学》中谈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指出“修身”对于管理家族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修身”有两条实现路径,即“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前者是学识认知范畴的素质提升,后者则是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来达到修身的目标。
“齐家”则是管理好家族和家庭。文本中提及到的“家”不是现在说的核心家庭的形式而是几十口甚至几百口人的大家族。封建礼教下的家族更有种国家的缩略图的感觉。家族内部的人物关系各有差等,尽管父子母女也依然遵循严格的礼法规矩。但由于每个人受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辈心存敬意,对于令人厌恶的人啊嗤之以鼻,以及对自己的小孩过于宠溺的心理等等,表现出的皆是情感偏差。因此,如果不能克服一己之所见,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的话,就无法实现“外举不避闲,内举不避亲”的情境。最后,我们也可以把治理家族的道德規则应用于治国理政之中,把“齐家”作为“治国”之基石,只有做到“修身正己”以此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才能够发挥榜样的作用,推己及人来辐射周围的百姓来效仿,从而达到治国的目的。
(二)“八条目”的当代价值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八条目”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首先,体现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道德主体是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教师道德品质的升华最终要落实到通过行为习惯外化出来,紧接着感染带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最后形成道德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的理想情境。其次,流露出“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其中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不言而喻。思政课教师只有在自身道德涵养尽善尽美的情况下,才能够改变外部世界。最后,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实践的统一。学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思政课教师教学的深度。教师应当拥有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打开领略世界的眼界;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知识的殿堂中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自身吃透啃透理论的硬骨头之后,深入浅出的讲授晦涩难懂的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理论的搬运工,让同学产生畏难心理同时又有厌恶情绪。道德修养犹如一把丈量教学水平的标尺,可以辐射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影响一位教育者的精神气质,”产生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同行树典范的积极效果”。还有就是实践能力,可以明显的看出治理国家是道德修养提升的政治实践,其中道德主体行为的示范作用也流露出道德实践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应当充分发挥道德实践的效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德育知识渗透进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学活”而不是“死学”。
总体来说,《大学》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传,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师者为师亦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汲取其中的养分,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拓时.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49):19-21.
[2]梁涛.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
关键词:《礼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明明德
《大学》作为道德修养的纲领性文件,全文的主要特点是条目清晰,以三纲八目贯穿。“三纲领”是道德养成为之实现的目标,“八条目”为道德修养提供清晰的举措,两者作为《大学》的主要脉络牵引着全文。通过“三纲领”引领全文,循序渐进的展开对道德修养的论述,全面阐述了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开启“初学入德之法门”[1]的钥匙。
一、“三纲领”之高校思政课教师道德修养的崇高目标
(一)“三纲领”的内容阐释
“大学之道”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之小学,侧重于礼乐书数等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十五岁步入大学就开始培养“修己治人”、“内圣外王”[2]的道德情操。《大学》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三纲领”的主要内涵,并把它当作是道德修养的三大目标统领全文。其宗旨指出道德主体要发扬光明正大的道德,在自觉的基础上影响他觉,通过自身的行为感化他人,从而弃旧向新达到道德至高至善的境界,从而流露出三大目标实现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南怀瑾先生将“三纲领”概括为“明明德是自觉,新民是觉他,止于至善则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
明明德
“明明德”是实现“大人之学”的第一条纲领。其中第一个“明”采用的是使动用法,表示“使彰明”,指弘扬、发扬。第二个“明”起着形容词的作用,即光明正大的、光明的。“德”主要指的是道德、品德方面的内容。“明德”有美好的品德,光明正大的道德。整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一个人要在不断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去除被世俗的杂质与污秽所蒙蔽的道德光芒,重新让道德熠熠生辉,发扬道德与生俱来的崇高性。其中所蕴含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演绎,承认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只是被外界环境与后天因素的影响而有着黯然失色,但可以通过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重新焕发活力。
学术界对“亲民”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但其各有千秋,值得借鉴。一种认为,“亲”可以当作是通假字,把“亲”通“新”,解释为自新、革新。另一种则把“亲”解释为亲近、亲爱,即亲爱于民,字里行间蕴含着仁爱的思想。“民”指的是民众,不同于如今的公民。公民是独立、平等、民主的个体,法律赋予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而民众是相对于统治阶级而言的。虽然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文本中朱熹更倾向于前者,把它解读为“新民”,强调自我革新的重要前提,再利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实现“明明德”。
止于至善
《大学》中的第三条纲领是“止于至善”。“至善”指的是最完善的境界,即道德涵养的最高境界。而其中“止”是关键字眼。“止”不像是平常我们字面上理解的“停止不前”的意思,而是有着孜孜以求完美境界,未达到至善永不停歇的精神。
经过以上对“三纲领”的初步认识并逐层分析,认识到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个体,而是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对于追逐“善”的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不完善的道德主体到提升自我修养的完善过程再到最后对至善勇往无前的追求,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期间利用潜移默化的榜样的作用熏陶身边的人达到完善,实现人人道德境界的提高,最终达到的价值目标是止于至善。由此可见,三者的递进关系。
(二)“三纲领”的当代价值
要善于挖掘《大学》中潜藏的德育思想和教育资源为己所用,弘扬风清气正的象牙塔生活。不难发现,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师德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个别高校教师利用学生学术和学业上的问题威胁着女大学生并进行猥亵行为、由于职称评定以及一些功利性的目的产生学术造假和浮躁之风、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仁爱之心,只是教书匠而没有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员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公众形象,让人们对师德师风问题产生担忧。对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制定更高于其他行业、其他学科的道德标准。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高度认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重要意义的前提下,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要把“传道”作为第一职责,如果只是单纯的解读文本,讲授知識,那只能说是“经师”。只有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与学生发生灵魂的触碰,心灵的共鸣,引导他们一步步往时代新人方向迈进,提升个人的学识素养和道德素质,那才是我们所传颂的“人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掌握絜矩之道,用自身高尚的品德感化学生,树立起光辉的教师形象。习近平曾指出“好的老师首先应当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而且,教师也是一名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可以触及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楷模。由于学生在求学阶段有很强的学习力和模仿力,更何况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还未达到健全的、完整的状态,容易受到教师品行的熏陶,步入社会以后也将把曾经耳濡目染的言行举止带到自己所在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更应当把师德的要求拔高,在其他学科中起到标杆作用,做到“品行之师”和“学问之师”的双修。
二、“八条目”之高校思政课教师道德修养的进修阶梯
(一)“八条目”的内容阐释
《大学》在第一章中论述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提出了实施“三纲领”的八个实现路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言简意赅的几个词概括出了追求人生真谛的具体途径,强调了修身的至关重要性,意在通过修身,提升自我,感化他人,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人们获取真理的有效途径。“格”指的是认识、研究。“物”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万事万物的表征。“致”有获得、达到的意思,“知”则是知识。“格物”是说研究万事万物中深层次的道理或规律,而不是浮于表面。同时“格物致知”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认识论的范畴。具有能动意识的人类应该主动寻求潜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由浅入深的认识事物本来的面目。“致知”表明知识的获得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依靠后天的习得。 修身齐家
“修”有修养、修正的意思。“修身”在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如《大学》中谈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指出“修身”对于管理家族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修身”有两条实现路径,即“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前者是学识认知范畴的素质提升,后者则是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来达到修身的目标。
“齐家”则是管理好家族和家庭。文本中提及到的“家”不是现在说的核心家庭的形式而是几十口甚至几百口人的大家族。封建礼教下的家族更有种国家的缩略图的感觉。家族内部的人物关系各有差等,尽管父子母女也依然遵循严格的礼法规矩。但由于每个人受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辈心存敬意,对于令人厌恶的人啊嗤之以鼻,以及对自己的小孩过于宠溺的心理等等,表现出的皆是情感偏差。因此,如果不能克服一己之所见,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的话,就无法实现“外举不避闲,内举不避亲”的情境。最后,我们也可以把治理家族的道德規则应用于治国理政之中,把“齐家”作为“治国”之基石,只有做到“修身正己”以此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才能够发挥榜样的作用,推己及人来辐射周围的百姓来效仿,从而达到治国的目的。
(二)“八条目”的当代价值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八条目”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首先,体现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道德主体是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教师道德品质的升华最终要落实到通过行为习惯外化出来,紧接着感染带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最后形成道德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的理想情境。其次,流露出“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其中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不言而喻。思政课教师只有在自身道德涵养尽善尽美的情况下,才能够改变外部世界。最后,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实践的统一。学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思政课教师教学的深度。教师应当拥有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打开领略世界的眼界;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知识的殿堂中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自身吃透啃透理论的硬骨头之后,深入浅出的讲授晦涩难懂的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理论的搬运工,让同学产生畏难心理同时又有厌恶情绪。道德修养犹如一把丈量教学水平的标尺,可以辐射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影响一位教育者的精神气质,”产生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同行树典范的积极效果”。还有就是实践能力,可以明显的看出治理国家是道德修养提升的政治实践,其中道德主体行为的示范作用也流露出道德实践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应当充分发挥道德实践的效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德育知识渗透进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学活”而不是“死学”。
总体来说,《大学》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传,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师者为师亦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汲取其中的养分,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拓时.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49):19-21.
[2]梁涛.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