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二次函数的值域》衔接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很多高中新生都不能将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因此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本文以二次函数的值域为例,分析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促进初高中二次函数的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二次函数;教学衔接
  引言:
  二次函数不仅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中数学中的很多值域、最值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进行研究。初中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的图像,并且能够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会用配方的方法说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且能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而高中课程标准对二次函数的要求就相对来说比较高了,首先从概念理解上,要会由初中的“变量说”变为高中的“对应说”,掌握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奇偶性等性质,理解“三个二次”(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次函数的零点)之间的关系。初中对于二次函数的学习比较具体形象,知识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而高中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就比较抽象了,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二次函数教学的衔接点,处理好由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实现平稳的过渡,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二次函数。如何把握二次函数教学的衔接点,下面我就自己在二次函数教学实践中的课例进行了分析整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教学片断一:(不含参的二次函数值域问题)
  例1求函数f(x)2=x2+2x+3的值域。
  解法一:(配方法)f(x)2=x2+2x+3=(x+1)2+2
  通过配方很容易得到函数的值域为[2,+∞)
  解法二:(图像法)通过函数图像也可以发现图像上有最低点2,因此能更直观的得到函数的值域为[2,+∞)
  案例分析:在函数的三要素中,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法则相等的条件下,定义域不同,函数的值域也不同,在初中学生们已经会研究在定义域为R的时候函数的最值问题,会通过配方或者作图的方法求函数的最值,该问题可以让学生回顾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为进一步所学的内容做铺垫。
  案例分析:在初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定义域为R的函数值域的求法,通过例1的铺垫,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三个变式分别研究了给定的区间在二次函数对称轴的右侧、中间、左侧这三种情况,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求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时可以以对称轴作为对
  象进行研究,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因此,解法三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值域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的由初中过渡到高中,承上启下,为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
  教学片段二:(含参的二次函数值域问题)
  案例分析:这是一道轴动区间定求函数值域的问题,例1及变式1是不含参的,是一种静态下研究二次函数值域的方法,例2是一个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于参数是一个变量,因此该类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通过例1变式的练习,头脑中已经有了对于给定区间求值域应以对称轴为对象及借助函数单调性进行研究的思维,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通过该例题的探究,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初中的具体逐渐过渡到高中的抽象,也掌握了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类型及基本解题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经过例2轴动区间定类含参问题的探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含参数的二次函数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轴定区间动的时候如何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当轴定区间动的时候可以分区间在轴的左边,中间及右边这三种情况来讨论,通过该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
  总之,初中和高中对二次函数学习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初中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具体,而高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延伸扩展及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在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的在思维上慢慢引导学生,不能跨度太大,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的从初中二次函数的学习中过渡到高中二次函数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杨美艳.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课程改革,2008, 5.
  [2]李平,赵学.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高中数理化.
  [3]郑玲薇.课程改革中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反思[J].髙教天地,2008, 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常用过程,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青睐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创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营造“动”的机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培
期刊
摘 要:高考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面临的最终考验,为了完成高考这一目标,必要的复习是不可缺少的。而在实际的复习工作开展中,由于老师教学方法选择的不当和学生基础总结能力的缺乏,就造成了复习效果的不佳。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针对高中政治的复习,进行了分析探究,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有效复习;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政治的复习来说,其是让学生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国策的统一认识。所以在指定相应
期刊
摘 要:依托課题研究,系统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加强科学教师培训,夯实科学文化建设的人力基础,保证科学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依据地域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物态科学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打造浓厚的科学活动文化;资源共享,打造科学群体文化;拓展范围,打造社会大科学文化。  关键词:学校科学文化;师生科学素养  当前,各个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纵观这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普遍缺失了科学元素
期刊
摘 要:国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提出,学校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送教上门作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有益尝试和良性补充,使更多的孩子早日得到及时的康复干预。有效的送教上门工作课前必须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详细了解学生的特点;课前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备课,投其所好;制订相关的工作奖惩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还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直接的师生互动过程,也是教师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的巩固、教学信息的反馈以及教学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
期刊
一.本探究点包括两个方向  (1)是与函数零点性质有关的问题(更多涉及构造函数法);  (2)是可以转化为函数零点的函数问题(更多涉及整体转化、数形结合等方法技巧)。  能够利用等价转换构造函数法求解的问题常涉及参数的最值、曲线交点、零点的大小关系等.求解时一般先通过等价转换,将已知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再构造函数,然后利用导數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并结合分类讨论,通过确定函数的零点达到解
期刊
摘 要:为了迎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步伐,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而具体教学策略的优化需要教师精准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学生疑问处进行提问和指点,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上习得相应的知识。本文从教学策略的优化入手,主要依据“利用好备课与教学反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指点在学生存疑处”三个方面讨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强化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讨论活动逐渐在实际教学中显露出了相当的必要性,因此,教师们很多时候就需要依靠学生讨论来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具体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古诗词部分知识的时候,任课教师就要进行系列科学研究,以在恰当时间组织学生们展开优质讨论交流活动,指引学生科学探究古诗词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学生讨论  在以往的小学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在不断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认知水平,创新改进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重点发散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其创新创造意识,保证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面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課题。  1、猜一猜,好朋友是谁?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就藏在下面这个谜语里,请猜一猜,好朋友是谁?  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一猜,好朋友是谁?(先让学生猜一猜,再用多媒体揭示谜底:钟表)  2、听一听,好朋友的声音。  师: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