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六堡茶,从岭南到南洋的历史往事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西方国家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的非法贸易活动猖獗,清廷因此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3处海关,只留广州十三行这一个口岸通商,此后,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
  就在这长达将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产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成为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的重要注脚。
  茶船古道上的侨销茶
  中国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六堡茶能够“畅销于穗、佛、港、澳”乃至南洋诸国,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
  每逢产茶季节,苍梧县六堡镇产出大量优质茶叶。商家们聘用工人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将茶叶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南洋有着巨大市场,还有一定的原因。清朝中后期,南洋诸国多为英属殖民地,正加速发展锡矿区的开挖生产过程,因而急需大量华工,于是广西华工随身携带六堡茶远赴南洋谋生。由于南洋诸国地处赤道,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矿井内常年潮湿、闷热,蚊虫肆虐。而工人在热带丛林中的深井下作业,长期污水浸泡双脚,使双脚起泡生疮中毒又中暑,许多华工水土不服染上痢疾或者登革热而魂归异国。
  唯有带有六堡茶的广西华工经常泡煮饮用六堡茶后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生病的华工喝上六堡茶后竟药到病除了。这使得六堡茶能当药用的神奇功效很快在南洋诸国的华工中传开,得到了全体华工和矿场老板的青睐。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岭南人们钟爱的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六堡茶成为有名的侨销茶。
  独特品质让其声名鹊起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民间常用陈年六堡茶作为防病治病的良药。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
  六堡茶的独特功效使其不仅是远销南洋的侨销茶,也得到了日本等海外国家的认可。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梧州茶厂考察,对梧州六堡茶的品质风格和加工工艺大加称赞。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有强力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消息传开,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六堡茶的独特品质与其可遇不可求的“金花”有着密切的关系。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增加茶汤香气与滋味,“金花”的存在也是上品六堡茶的标志。
  陈年六堡茶的汤色跟普洱老茶很接近,红浓透亮,味道却不同,除了陈味,还有一种奇特的槟榔香。有位老茶客对六堡茶的槟榔香琢磨了很久,还买了各种形态的槟榔和槟榔加工食品来对比,最后觉得六堡茶这种独特的“槟榔香”是将自然成熟干槟榔皮剥下来的味道,闻起来非常舒服。
  除了槟榔香,传统六堡茶还有松烟香、药香、蜜香和木香。此外,现代工艺的六堡熟茶,有木香、药香、枣香等基本香型。独特的 “槟榔香”是六堡茶在存放过程中慢慢转换而得,而非人为制造。同样的,六堡茶的“松烟香”,也并非是用煙去熏染的味道,而是自然干净的茶存放够一定时间后所得的味道。
  入选非遗的制作技艺
  在六堡镇,制作六堡茶的每一道工艺都有口诀
  采茶:雨天不采晴天采,提手采茶满竹筐,午后山阴过岭脚,赶紧收工把家还;
  拣茶:采回茶叶先萎凋,粗幼老嫩细细挑,茶梗烂叶丢屋角,有芽没芽要分镬;
  炒茶:高温快炒来杀青,茶杈摆拢有真经,一边兜来一边抖,炒到嫩绿变暗青。
  揉茶:揉捻尤需俾心机,又要匀来又要黏,推压粘卷辨茶气,一箕斤半最适宜。
  烘茶:一早又把茶来烘,熟茶入甑灶烧红,边整形来边干燥,勤搓密翻不放松。
  堆茶:揉完往往到三更,熟茶且留箕中墩,沤堆沤出甘香醇,明早饭后再揉阵。
  这道工艺口诀以简单明了的口语,讲述了从采茶到堆茶的过程,足可见制作六堡茶之讲究。
  六堡茶的美妙口感,与其神奇的制作技艺密不可分。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建厂初期,梧州茶厂在总结吸收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毛茶、分筛、拼堆、初蒸、渥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笠、入仓陈化”的工艺精制加工六堡茶。
  六堡茶传统工艺追求的是“慢”转化、“慢”生产、“慢”陈化、“慢”生长。并且对原料的要求也很高,生长最慢的两季茶“社前茶”和“霜降茶”是上选。加工好后的六堡茶需要放在青砖房中慢慢熬时间,一般十年左右喝起来才有些高端的味道。
  六堡茶制作技艺独特,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产于广西梧州的黑茶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千年六堡茶正在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其他文献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风水宝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变幻出形态各异的奇山,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似罗黛萦绕在八桂大地。在这奇山秀水的一方天地之间,孕育出绚丽多彩的壮族文化,这其中便包含了编织出壮美八桂大地的广西壮锦,与唱响壮乡风情的广西三月三。  壮锦——交织的锦绣山河  壮锦,一项传承了2000多年的传统手工技艺,与云锦、蜀绣、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锦者,金也。是壮族人民精彩而珍贵的艺术结晶,
期刊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部下在亚历山大城内创建了一座专门用于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神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而博物馆的英文 museum一词,便是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博物馆也被附上了收藏珍稀宝物的职责。  广西沿海沿边,是骆越故地,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可以从广西各地的博物馆中,一窥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旧时往事。其中有3座博物馆各具特色,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广西
期刊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截至今天,东盟中9个国家共计拥有28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结了东盟各国人民的智慧,更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无比珍贵的文明记忆。  文莱  墨林本湖遗产公园(1984年东盟遗产公园)  墨林本湖是文莱最大的湖泊,被一大片沼泽和古老的墓地环绕着
期刊
梯田,作为人类在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世界各地并不罕见。世界各地梯田种植的农作物因环境等因素也不尽相同,欧洲的梯田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树,亚洲的梯田则以水稻种植为主。  在菲律宾中北部的吕宋岛巍峨高山中,隐藏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因海拔高,梯田顺着山势绵延直上,在缭绕云雾的衬托下,仿佛一条通往天国的绿色阶梯。梯田总共有两万多公顷,相加起来的长度可绕行半个地球,
期刊
“花山”是壮语“岜莱”的汉译,“岜”是山的意思,“莱”则指麻点密布,因涂绘于灰黄色崖壁上的赭红图像在远眺之下呈现为斑斑点点的红色麻点而得名。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  “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淡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宋人李石的《续博物志》卷八中
期刊
湄公河自北而南穿越老挝,途经老挝1500多公里。有人說,湄公河是老挝的国魂,是这个国家商业活动的轴心。奔流的湄公河在老挝北部与南康江汇合,就在这两河交汇、群山环抱的谷地,孕育出老挝的文化故都——琅勃拉邦。这座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距离首都万象市大约有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座千年古城,至今保留着大量古寺庙和古建筑,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
期刊
Wax printing, also known as Chinese batik, is one of three ancient Chinese handicraft methods to make dyed, multi-colored clothes via a process which prevents the dye from reaching certain parts of th
期刊
阿瑜陀耶,又名大城,是泰国旧时的国都,位于泰國首都曼谷以北86公里处。1349年正值泰国素可泰王朝衰落,当时的素攀太守乌通因当地霍乱流行而率领群众向东而行,最后在暹罗湾附近一座有三条河流交汇的岛屿定居了下来。1350年,乌通宣布脱离素可泰,创建阿瑜陀耶王朝,将都城定为阿瑜陀耶,寓意为“不可攻陷之城”。  鼎盛时期的阿瑜陀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人口稠密,各国使节与商
期刊
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在向南奔流的途中,大片的灌溉田野横插在江河流域干旱的地区内,在那里还散布着许多红瓦砖砌成的古建筑。2014年6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这些古建筑被划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自此,由汉林(Halin)、毗湿奴(Beikthano)和室利差呾罗(Sri Ksetra)三个城市组成的骠国古城揭开了面纱,再现缅甸一千多年的繁荣史。  缅甸文化,始于骠国  缅甸是一个
期刊
In the old days, she was a vital military area where death and fighting always happened. In contemporary, she is a crucial trade city with flourishing border trad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