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來。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要如何保障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健康和安全,让孩子能够“高高兴兴入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呢,这就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灵活机智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真真正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管理 做法 体会
幼儿园到底是孩子的乐园?还是失乐园?从校园近来频发的安全事故中,我们必须吸取血的教训,安全警钟时时刻刻的敲在耳边,安全责任分分秒秒的挂在心间,才不会导致祖国花朵过早的凋零,酿成悲剧。
要把好安全关,首先应了解幼儿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细节有哪些,才能逐一攻破。分析近几年来日渐攀升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数据中,不难看出,幼儿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
1.幼儿园建筑、水电、场地、玩具、运动器械等设计不合理或年久失修,发生的幼儿摔伤、烫伤、触电、烧伤等重大伤害事故;
2.门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与家长的交接发生的幼儿走失、冒领、暴力入侵事件;
3.幼儿园周边环境复杂,规划及管理不到位,接送过程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
4.食物、药品管理不当,发生的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现象;
5.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产生的安全事故;
6.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考虑不周详、不细致,产生的拥挤、踩踏、摔伤等情况;
7.幼儿好奇、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所发生的意外伤害。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的精神,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根据本园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抓好细节、预防为主”。
一、完善制度健全组织,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打好基础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职员工工作自觉性的最好保证。保障幼儿园能够自主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门房值班制度、幼儿接送制度、食品采购、留样制度、安全事故上报、奖惩制度、安全排查制度,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晨检制度、幼儿外出活动制度、班级安全制度、设施设备使用及维修制度、学园安全排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交通安全制度……应细致地将幼儿园的所有人、物和时间进行细致的管理。
(二)成立幼儿园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组织成员职责
健全的组织是一切工作有序的保障。首先,幼儿园应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后勤的副园长、总务、园医、幼儿园安全员、保安等成员。安全领导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全园大型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上级文件、会议的接收与传达,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且,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议,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并一一落实。安全领导小组应在园长的牵头下,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使安全工作无死角、无漏洞。
二、精心设计学园环境,为幼儿安全成长提供保障
(一)从环境设计入手,预防是基础
线条圆润、色彩明亮、环境整洁,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一所安全的园所,应注意到以下细节的处理:
1.转角应圆润,墙角、桌角、橱柜角、台阶边角等无坚硬棱角。如有发现,应及时用软包条、软包角给予包边处理。
2.无明显、暴露的水电开关,如有存在建筑设计时水电开关、插座设计高度不合理的情况,应采用插座保护头给予处理。
3.无阴暗的视线死角。阴暗的楼梯角、阳台角等位置,容易成为调皮好动的孩子藏匿的位置,出现幼儿走失、被遗忘等事故。因此,学园应避免阴暗死角的出现,每学期环境布置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阴暗、偏僻的视线、卫生死角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活动空间。
4.精致、童趣的温馨提示,在幼儿园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各楼及各活动室可张贴色彩明亮、路线清晰的安全疏散图。在楼梯转角处、玻璃门等地方,张贴“上下楼梯需小心”“小心玻璃门”“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温馨提示标志,提醒幼儿文明、有序地上下楼梯。
(二)从6S精细管理入手,管理是关键
由于幼儿园工作的特殊性,幼儿在园不仅要游戏和学习,更重要是生活,它包括吃喝拉撒睡,因此幼儿园内的日常用品项目繁多杂乱。如果随意摆放物品、环境缺乏管理则在无形中成为了对孩子的安全产生不利的隐患。为此,我园将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企业、工厂的6S精细化管理理念引用到幼儿园当中,实施一段时间后,收效颇丰,它使幼儿园内的环境更加整洁、物品归放更加有序,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它强调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六大实施要素,使环境整洁、物品使用安全、便捷。
三、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为有序组织活动创造条件
安全教育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意识,是实现幼儿园安全有序的基础。
(一)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
3~6岁儿童没有独立行事能力,在家中,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在园里,教师就是孩子的监护人。要保障孩子的安全,教师应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常见的安全常识。但幼儿园这一女性群体为主的工作队伍中,教师常常在危险发生时容易惊慌失措,处理方式不当。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例如,每学期围绕消防灭火常识邀请防火中心教官来园指导教职工,如何使用灭火器、对待不同的火灾原因,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又如,针对班级管理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关于《班级常规管理与幼儿安全》的培训;针对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开展《大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教师如何合理地安排大型活动人员、时间、地点,使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幼儿园还可以用趣味的形式,举行“教职工安全知识竞赛”、《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将安全培训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研工作或工会活动中。
(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了自我保护,幼儿才能远离危险,适应集体、适应社会,才能够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新《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并要求教师“密切结合幼儿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的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从交通安全、用水用电安全、食品卫生、防火防震防暴的自我保护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借助游戏、故事、模拟情景、动画片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总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幼儿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加强预防,综合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有了制度的保障、安全的环境和高度责任的教职工、自护能力强的孩子和热心教育的社会力量,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快乐、有爱有梦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管理 做法 体会
幼儿园到底是孩子的乐园?还是失乐园?从校园近来频发的安全事故中,我们必须吸取血的教训,安全警钟时时刻刻的敲在耳边,安全责任分分秒秒的挂在心间,才不会导致祖国花朵过早的凋零,酿成悲剧。
要把好安全关,首先应了解幼儿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细节有哪些,才能逐一攻破。分析近几年来日渐攀升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数据中,不难看出,幼儿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
1.幼儿园建筑、水电、场地、玩具、运动器械等设计不合理或年久失修,发生的幼儿摔伤、烫伤、触电、烧伤等重大伤害事故;
2.门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与家长的交接发生的幼儿走失、冒领、暴力入侵事件;
3.幼儿园周边环境复杂,规划及管理不到位,接送过程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
4.食物、药品管理不当,发生的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现象;
5.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产生的安全事故;
6.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考虑不周详、不细致,产生的拥挤、踩踏、摔伤等情况;
7.幼儿好奇、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所发生的意外伤害。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的精神,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根据本园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抓好细节、预防为主”。
一、完善制度健全组织,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打好基础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职员工工作自觉性的最好保证。保障幼儿园能够自主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门房值班制度、幼儿接送制度、食品采购、留样制度、安全事故上报、奖惩制度、安全排查制度,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晨检制度、幼儿外出活动制度、班级安全制度、设施设备使用及维修制度、学园安全排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交通安全制度……应细致地将幼儿园的所有人、物和时间进行细致的管理。
(二)成立幼儿园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组织成员职责
健全的组织是一切工作有序的保障。首先,幼儿园应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后勤的副园长、总务、园医、幼儿园安全员、保安等成员。安全领导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全园大型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上级文件、会议的接收与传达,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且,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议,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并一一落实。安全领导小组应在园长的牵头下,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使安全工作无死角、无漏洞。
二、精心设计学园环境,为幼儿安全成长提供保障
(一)从环境设计入手,预防是基础
线条圆润、色彩明亮、环境整洁,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一所安全的园所,应注意到以下细节的处理:
1.转角应圆润,墙角、桌角、橱柜角、台阶边角等无坚硬棱角。如有发现,应及时用软包条、软包角给予包边处理。
2.无明显、暴露的水电开关,如有存在建筑设计时水电开关、插座设计高度不合理的情况,应采用插座保护头给予处理。
3.无阴暗的视线死角。阴暗的楼梯角、阳台角等位置,容易成为调皮好动的孩子藏匿的位置,出现幼儿走失、被遗忘等事故。因此,学园应避免阴暗死角的出现,每学期环境布置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阴暗、偏僻的视线、卫生死角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活动空间。
4.精致、童趣的温馨提示,在幼儿园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各楼及各活动室可张贴色彩明亮、路线清晰的安全疏散图。在楼梯转角处、玻璃门等地方,张贴“上下楼梯需小心”“小心玻璃门”“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温馨提示标志,提醒幼儿文明、有序地上下楼梯。
(二)从6S精细管理入手,管理是关键
由于幼儿园工作的特殊性,幼儿在园不仅要游戏和学习,更重要是生活,它包括吃喝拉撒睡,因此幼儿园内的日常用品项目繁多杂乱。如果随意摆放物品、环境缺乏管理则在无形中成为了对孩子的安全产生不利的隐患。为此,我园将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企业、工厂的6S精细化管理理念引用到幼儿园当中,实施一段时间后,收效颇丰,它使幼儿园内的环境更加整洁、物品归放更加有序,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它强调运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六大实施要素,使环境整洁、物品使用安全、便捷。
三、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为有序组织活动创造条件
安全教育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意识,是实现幼儿园安全有序的基础。
(一)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
3~6岁儿童没有独立行事能力,在家中,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在园里,教师就是孩子的监护人。要保障孩子的安全,教师应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常见的安全常识。但幼儿园这一女性群体为主的工作队伍中,教师常常在危险发生时容易惊慌失措,处理方式不当。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例如,每学期围绕消防灭火常识邀请防火中心教官来园指导教职工,如何使用灭火器、对待不同的火灾原因,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又如,针对班级管理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关于《班级常规管理与幼儿安全》的培训;针对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开展《大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教师如何合理地安排大型活动人员、时间、地点,使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幼儿园还可以用趣味的形式,举行“教职工安全知识竞赛”、《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将安全培训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研工作或工会活动中。
(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了自我保护,幼儿才能远离危险,适应集体、适应社会,才能够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新《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并要求教师“密切结合幼儿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的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从交通安全、用水用电安全、食品卫生、防火防震防暴的自我保护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借助游戏、故事、模拟情景、动画片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总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幼儿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加强预防,综合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有了制度的保障、安全的环境和高度责任的教职工、自护能力强的孩子和热心教育的社会力量,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快乐、有爱有梦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