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兴趣教学,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如何做到兴趣教学一直是各位教育专家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28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一、巧设悬念,课前设疑
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日月潭》一文时,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日月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同学们,宝岛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地杰人灵,风景如画。日月潭就在台湾省境内,要想领略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以演助学,提高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章选用寓言、神话这样比较有传奇色彩的题材,这样的文章故事性较强,而小学生多有爱听故事这样的性格特点,感染力比较强,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口味。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类文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剧情表演活动,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但能使学生对各个人物的形象记忆得更加深刻,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演助学。
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先自己熟悉文章,并自己收集和准备一些学习材料,掌握基本的情况。在课堂上,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掌握文章的整个发展过程。随后,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己编排一个短剧。在表演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表演了西门豹查访的过程,以及对于河伯媳妇说的一些谎话怎么机智地去拆穿,又是怎么引导人们相信科学,这样的文章内容都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表演不但能够掌握文章思想,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三、借助电教,直观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电教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探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古诗《鹅》,我先让学生边听配乐小故事,边观赏色彩鲜明的投影片(白鹅戏水图),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再采用“以图引学新字新词”法,指导学生理解“项”、“歌”、“红掌”、“清波”等词义,尤其利用板画,寥寥几笔,不仅形象地展现“鹅”的生动形象,而且连带图解了诗句,使学生在图画的刺激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而,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并予以引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让不同体验进行交流和争辩,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突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我又巧妙地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并组织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自主感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我觉得老人是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寒冷的冬天可以锻炼人。”还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寂寞、孤独,这首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在这个工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起来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文中插图,提高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这些插图是文中内容的缩影,通过图片能够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利用图片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滨海小城》这个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根据海滨城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给学生一些视觉冲击。当学生看完之后,教师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个景色,利用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滨海的美丽。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兴趣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充满生机,相信学生的语文基础也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赖澍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1.
[2]陈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18.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28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一、巧设悬念,课前设疑
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日月潭》一文时,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日月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同学们,宝岛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地杰人灵,风景如画。日月潭就在台湾省境内,要想领略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以演助学,提高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章选用寓言、神话这样比较有传奇色彩的题材,这样的文章故事性较强,而小学生多有爱听故事这样的性格特点,感染力比较强,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口味。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类文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剧情表演活动,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但能使学生对各个人物的形象记忆得更加深刻,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演助学。
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先自己熟悉文章,并自己收集和准备一些学习材料,掌握基本的情况。在课堂上,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掌握文章的整个发展过程。随后,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己编排一个短剧。在表演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表演了西门豹查访的过程,以及对于河伯媳妇说的一些谎话怎么机智地去拆穿,又是怎么引导人们相信科学,这样的文章内容都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表演不但能够掌握文章思想,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三、借助电教,直观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电教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探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古诗《鹅》,我先让学生边听配乐小故事,边观赏色彩鲜明的投影片(白鹅戏水图),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再采用“以图引学新字新词”法,指导学生理解“项”、“歌”、“红掌”、“清波”等词义,尤其利用板画,寥寥几笔,不仅形象地展现“鹅”的生动形象,而且连带图解了诗句,使学生在图画的刺激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而,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并予以引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让不同体验进行交流和争辩,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突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我又巧妙地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并组织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自主感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我觉得老人是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寒冷的冬天可以锻炼人。”还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寂寞、孤独,这首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在这个工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起来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文中插图,提高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这些插图是文中内容的缩影,通过图片能够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利用图片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滨海小城》这个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根据海滨城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给学生一些视觉冲击。当学生看完之后,教师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个景色,利用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滨海的美丽。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兴趣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充满生机,相信学生的语文基础也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赖澍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1.
[2]陈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