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洞龙明 著 丁淑君 译
内容摘要:本文叙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以及对佛教的贡献和对日本佛教的重大影响。并结合考古材料,考察了鸠摩罗什的母亲的人种问题。
关键词:鸠摩罗什;佛教;龟兹;日本
中图分类号: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62-03
对日本文化史的最大影响力
玄奘三藏法师的事迹,通过《西游记》等的传播,在日本连孩子都很了解,可是关于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却很少有人知道。然而,他对日本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历经坎坷翻译出的《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般若经》、《维摩诘经》等经典,就不可能有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十七条宪法》,也就没有从天台宗到日莲宗、禅宗、净土系诸宗今日的繁荣局面。
古代龟兹国与母亲耆婆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龟兹国(图1),位于丝绸之路天山南道中部。大约四千年前,居住在黑海周边印欧语系的民族进行民族大迁徙,从南俄罗斯经过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南下天山山脉,终于到达了现在的阿克苏至库车之间。这些使用吐火罗语的民族,约在三千年前左右发展成了繁荣的绿洲国家。母亲耆婆是国王白纯的妹妹,非常聪明美丽。我曾经考察过从苏巴什古城佛塔背面出土的21岁死亡的公主的尸骨。公主身长175厘米,头盖骨呈扁平状(图2、图3、图4)。7世纪玄奘三藏访问龟兹国时,对其风俗作过记载,“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扁也”。这一点在苏巴什古城出土的公主尸骨发现之前,扁平头的事实一直受到置疑,玄奘的游记《大唐西域记》与考古学家的出土发掘相一致,其真实性得到了证明。
因而,龟兹美人被认为是2世纪左右的人,玄奘路过龟兹国是7世纪。所以,可以推测生活在4世纪的鸠摩罗什之母耆婆,可能是身高175厘米以上、扁平头白种人。
耆婆见到了来自印度的深受国王白纯尊重的国师鸠摩罗炎,很快就将他征服,她请求国王,命令鸠摩罗炎还俗,与她结婚生子;儿子出生后被命名为鸠摩罗什。耆婆在鸠摩罗什七岁时皈依佛门,鸠摩罗什也同时随母亲一起皈依佛门,成了沙弥。九岁时,罗什随母亲一起艰难地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到达印度的克什米尔留学,探究上座佛教。十二岁时归国途中,在喀什葛尔(现在的喀什)遇到大乘佛教,于是,转而崇奉大乘,返回了龟兹。
吕光将军远征龟兹
4世纪的中国正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国王苻坚征服了河北一带,为了以佛教来立国,他想把早已有名的鸠摩罗什迎到长安来,于是于公元382年派吕光将军率兵七余万,远征龟兹国(图5、图6)。
此时,只身前往印度的母亲耆婆问鸠摩罗什:“你有把大乘佛教传播到东方中国的使命,那对你来讲没有任何利益,尽管如此你还要去吗?”鸠摩罗什回答说:“即便是像锅被架在炉子上如火上烘烤一样痛苦,如果能把这种教义传授给东方的人们,使他们得到觉悟的话,就不会后悔。”
鸠摩罗什劝说白纯王,顺从吕光,但国王选择了战争,因而于公元384年兵败被杀。
鸠摩罗什被囚,受尽了种种囚徒之辱。吕光给他送上一位王女,想让他破戒。鸠摩罗什作为一个神异僧人,最终受到吕光的重视。可是,就在吕光率兵返回长安的路上,到了姑臧(现在的武威)一带,吕光得知国王符坚因武装政变而亡,于是就地在姑臧称王,建立了后凉国。鸠摩罗什在姑臧在吕光及其子孙控制下,停留了十六年。其间,僧肇从长安来到姑臧,鸠摩罗什跟着僧肇学到了完美的汉文功底。
漫长的长安路
公元401年5月,后秦国王姚兴派使者要求把鸠摩罗什交出来,遭到拒绝,于是派遣六万大军攻打后凉国,随后在9月国王吕隆降服。于是,401年12月20日,鸠摩罗什五十二岁时,被姚兴迎入长安。姚兴请鸠摩罗什翻译正确的汉文佛经,他在长安汉译了三十五卷二百九十四部佛经。其中包含今天日本佛教有实力的教团所依据的《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涅槃经》、《维摩诘经》、《般若经》等经典。
可以说他所翻译的经典是名译中的名译,不只是在教义和言语方面,在汉语文章的精美方面,也没有胜过他的。
鸠摩罗什的词语和遗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般若经》中的翻译词,仅仅只用了八个字,就表达了至今为止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已有的大乘空观的真髓,这除了对大乘佛教了解至深而打开了空悟心境的鸠摩罗什之外,他人不可能完成。
还有,把《阿弥陀经》中描述的阿弥陀佛国的理想世界表达为“极乐国土”,也只有在鸠摩罗什苦涩的人生经验之后才能产生的翻译词。
公元409年8月20日,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享年六十岁。临终之时,留下遗言:“我是一个外国人,是什么样的因缘,让我遇上了翻译经典之圣事,译出了三百余卷。希望彻底弄清楚它的本意,不要出错。希望能把译出的经典广泛地传播给后世,如果我翻译的大乘佛教的真髓没有错误的话,我死后,身体应该被柴火烧成灰烬,只留下完整的未被燃烧的舌头。”(因法相遇,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译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流传后世,成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相传,正如他所说,遗体化成了灰烬,但舌头却完好无损。
鸠摩罗什死后,后秦的国力逐渐衰退,姚兴也亡,国家于417年被灭亡。但是,正如鸠摩罗什的遗愿所言,翻译出的佛典被流传到了整个东亚地区,成为日本诸宗派的根本经典,至今也还在救助着更多的人。
有关鸠摩罗什入灭的年代,在日本较有力的说法是卒于409年60岁,但也有人认为是卒于413年70岁。
(2009年是鸠摩罗什入灭第一千六百年)
(责任编辑 齐双吉)
内容摘要:本文叙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以及对佛教的贡献和对日本佛教的重大影响。并结合考古材料,考察了鸠摩罗什的母亲的人种问题。
关键词:鸠摩罗什;佛教;龟兹;日本
中图分类号: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62-03
对日本文化史的最大影响力
玄奘三藏法师的事迹,通过《西游记》等的传播,在日本连孩子都很了解,可是关于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却很少有人知道。然而,他对日本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历经坎坷翻译出的《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般若经》、《维摩诘经》等经典,就不可能有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十七条宪法》,也就没有从天台宗到日莲宗、禅宗、净土系诸宗今日的繁荣局面。
古代龟兹国与母亲耆婆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龟兹国(图1),位于丝绸之路天山南道中部。大约四千年前,居住在黑海周边印欧语系的民族进行民族大迁徙,从南俄罗斯经过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南下天山山脉,终于到达了现在的阿克苏至库车之间。这些使用吐火罗语的民族,约在三千年前左右发展成了繁荣的绿洲国家。母亲耆婆是国王白纯的妹妹,非常聪明美丽。我曾经考察过从苏巴什古城佛塔背面出土的21岁死亡的公主的尸骨。公主身长175厘米,头盖骨呈扁平状(图2、图3、图4)。7世纪玄奘三藏访问龟兹国时,对其风俗作过记载,“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扁也”。这一点在苏巴什古城出土的公主尸骨发现之前,扁平头的事实一直受到置疑,玄奘的游记《大唐西域记》与考古学家的出土发掘相一致,其真实性得到了证明。
因而,龟兹美人被认为是2世纪左右的人,玄奘路过龟兹国是7世纪。所以,可以推测生活在4世纪的鸠摩罗什之母耆婆,可能是身高175厘米以上、扁平头白种人。
耆婆见到了来自印度的深受国王白纯尊重的国师鸠摩罗炎,很快就将他征服,她请求国王,命令鸠摩罗炎还俗,与她结婚生子;儿子出生后被命名为鸠摩罗什。耆婆在鸠摩罗什七岁时皈依佛门,鸠摩罗什也同时随母亲一起皈依佛门,成了沙弥。九岁时,罗什随母亲一起艰难地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到达印度的克什米尔留学,探究上座佛教。十二岁时归国途中,在喀什葛尔(现在的喀什)遇到大乘佛教,于是,转而崇奉大乘,返回了龟兹。
吕光将军远征龟兹
4世纪的中国正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国王苻坚征服了河北一带,为了以佛教来立国,他想把早已有名的鸠摩罗什迎到长安来,于是于公元382年派吕光将军率兵七余万,远征龟兹国(图5、图6)。
此时,只身前往印度的母亲耆婆问鸠摩罗什:“你有把大乘佛教传播到东方中国的使命,那对你来讲没有任何利益,尽管如此你还要去吗?”鸠摩罗什回答说:“即便是像锅被架在炉子上如火上烘烤一样痛苦,如果能把这种教义传授给东方的人们,使他们得到觉悟的话,就不会后悔。”
鸠摩罗什劝说白纯王,顺从吕光,但国王选择了战争,因而于公元384年兵败被杀。
鸠摩罗什被囚,受尽了种种囚徒之辱。吕光给他送上一位王女,想让他破戒。鸠摩罗什作为一个神异僧人,最终受到吕光的重视。可是,就在吕光率兵返回长安的路上,到了姑臧(现在的武威)一带,吕光得知国王符坚因武装政变而亡,于是就地在姑臧称王,建立了后凉国。鸠摩罗什在姑臧在吕光及其子孙控制下,停留了十六年。其间,僧肇从长安来到姑臧,鸠摩罗什跟着僧肇学到了完美的汉文功底。
漫长的长安路
公元401年5月,后秦国王姚兴派使者要求把鸠摩罗什交出来,遭到拒绝,于是派遣六万大军攻打后凉国,随后在9月国王吕隆降服。于是,401年12月20日,鸠摩罗什五十二岁时,被姚兴迎入长安。姚兴请鸠摩罗什翻译正确的汉文佛经,他在长安汉译了三十五卷二百九十四部佛经。其中包含今天日本佛教有实力的教团所依据的《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涅槃经》、《维摩诘经》、《般若经》等经典。
可以说他所翻译的经典是名译中的名译,不只是在教义和言语方面,在汉语文章的精美方面,也没有胜过他的。
鸠摩罗什的词语和遗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般若经》中的翻译词,仅仅只用了八个字,就表达了至今为止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已有的大乘空观的真髓,这除了对大乘佛教了解至深而打开了空悟心境的鸠摩罗什之外,他人不可能完成。
还有,把《阿弥陀经》中描述的阿弥陀佛国的理想世界表达为“极乐国土”,也只有在鸠摩罗什苦涩的人生经验之后才能产生的翻译词。
公元409年8月20日,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享年六十岁。临终之时,留下遗言:“我是一个外国人,是什么样的因缘,让我遇上了翻译经典之圣事,译出了三百余卷。希望彻底弄清楚它的本意,不要出错。希望能把译出的经典广泛地传播给后世,如果我翻译的大乘佛教的真髓没有错误的话,我死后,身体应该被柴火烧成灰烬,只留下完整的未被燃烧的舌头。”(因法相遇,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译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流传后世,成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相传,正如他所说,遗体化成了灰烬,但舌头却完好无损。
鸠摩罗什死后,后秦的国力逐渐衰退,姚兴也亡,国家于417年被灭亡。但是,正如鸠摩罗什的遗愿所言,翻译出的佛典被流传到了整个东亚地区,成为日本诸宗派的根本经典,至今也还在救助着更多的人。
有关鸠摩罗什入灭的年代,在日本较有力的说法是卒于409年60岁,但也有人认为是卒于413年70岁。
(2009年是鸠摩罗什入灭第一千六百年)
(责任编辑 齐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