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如今的美术教育也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了,它正以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而我们的校外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直接感受中了解、认识美,在感知中理解鉴赏美,在感悟中体现和创造美。从而达到较深刻的审美意识。因此说,校外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个性发展;造就特殊人才,实现美术教育再表现,再实践,再创造的有效手段。
一、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方向
“素质”从字义上讲就是“本来的性质”,特指人就是本性。这种本性的形成过程除了天生具有遗传因素和性格因素外,主要来自特定环境的潜移默化和自身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一个复杂而缓慢的心理和生理完善过程。
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的学科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美术教育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美术”从字义上讲就是造型艺术,并指绘画。“美”指美丽、好看,“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总的说来,“美术”涵盖了审美;形象思维;创造力;精神活动;行为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有些人把美术单纯解释为画画,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美术的特性与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快性。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只有把素质教育寓美术教育过程中,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才能形成素质化的美术效应。
二、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确立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集中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校外美术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技能与技巧,单纯地掌握一些画法与作法,在他们当中培养多少职业画家。它的目标应体现在使每一个受教育个体自然流露的强烈的审美感受,提高新时期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生活的能力,勇于创造,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要完成这一培养目标首先是要把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被社会所理解,所认同,所支持,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要的是参予各种无意识的艺术熏陶和有意识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判断能力。
三、体现素质教育整体性要素的特点,形成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方法的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要重视教育过程,即渗透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在某过程中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的推动。重视素质教育过程是通向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的要求,同时也是在重视教育结果。要在这个教育过程有所作为,并非易事。因为美术不同于其它学科,有美感才有激情,引导美感这就要求构成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基于这个基础,要在教学中做到形象直观,因此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生素质潜在性的挖掘
青少年正处在生命最可贵的生长期,尽管他们思想单纯幼稚,但是他们所具有的天性是极其宝贵的。(天性是指年龄段),尤其是在美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灵动,大胆,无拘无束,天真烂熳,绝非成年人能够臆造的。并且这些宝贵的思维痕迹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捕捉,将遗恨终生。能否准确地寻觅,捕捉到这些生命亮点,挖掘潜在的素质,无疑实践活动给素质以外化的桥梁,并与美术创造结合于一体贯穿美术教育始终。
2.学生素质群体性的培养
人的个性素质与群体素质相互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取向决定于他直接或间接环境作用的影响。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教育至关重要。如果从小注意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环境的改变可以极大地影响发育的速度。因此,美术教育的基点应该放在面向全体学生上,透过绘画观察儿童的知觉发展。适当适度地增加知识点,扩展知识面,保护他们在绘画这个形象思维过程中对形、色、空间等,能根据人的不同感受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
我依据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初级班采用分解组合教法、听故事编内容教法;中级班采用范画与实物对照教法、情景添加教法、速写与创作结合教法;提高班采用表现内容与创作形式相结合教法、写生与比赛结合教法。以多鼓励少批评,多趣味少单调,多实践少说教,来造就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和活跃课堂,由此使学生的整体性素质得到提高。
3.学生素质社会性的作用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与整个民族素质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极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协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的追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和特长;具有掌握交往工作,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蕴育具有跨时代高素质的人才,不可忽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利用的好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否则会适得其反,认识到这一点后树立素质教育为已任的主人翁意识,我把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从单纯的技法传授,模式先行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有利的各种条件(大型社会活动、各种竞赛、夏令营、国际交流、画展、采风等)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事半而功倍。
使他们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反应中得到了深刻的社会教育,为将来怎样成才,报效祖国,服务于社会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形成正确而健康的人生观,确立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有许多学生或许对他们似水流年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留下的影响是淡淡的,而对在少年宫时某一次参赛、画展、采风、交流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要着眼全面多层次在优化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科学美育、社会美育、环境美育、家庭美育。
四、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提高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可塑时期,素质教育的任务无疑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美好的、向善的、崇高的和勤奋的精神力量感招下和鞭策下,更加完善。这种精神财富积淀的越丰富,越厚重,将来迸发的能力和创造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美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原则就是育人为本,将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做洗礼和升华。学美术首先要树立高尚的人格,要摒弃世俗和丑恶,不慕虚华,脚踏实地地做人。只有这样才在自身的行为和创作中表现出优良的品德和心态。所以育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使他们的爱好、兴趣、特长得以发挥。美育和德育互相渗透,紧密配合,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因此我认为要完成好素质教育任务,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提高质量,保证效果,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方向
“素质”从字义上讲就是“本来的性质”,特指人就是本性。这种本性的形成过程除了天生具有遗传因素和性格因素外,主要来自特定环境的潜移默化和自身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一个复杂而缓慢的心理和生理完善过程。
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的学科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美术教育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美术”从字义上讲就是造型艺术,并指绘画。“美”指美丽、好看,“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总的说来,“美术”涵盖了审美;形象思维;创造力;精神活动;行为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有些人把美术单纯解释为画画,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美术的特性与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快性。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只有把素质教育寓美术教育过程中,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才能形成素质化的美术效应。
二、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确立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集中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校外美术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技能与技巧,单纯地掌握一些画法与作法,在他们当中培养多少职业画家。它的目标应体现在使每一个受教育个体自然流露的强烈的审美感受,提高新时期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生活的能力,勇于创造,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要完成这一培养目标首先是要把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被社会所理解,所认同,所支持,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要的是参予各种无意识的艺术熏陶和有意识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判断能力。
三、体现素质教育整体性要素的特点,形成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方法的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要重视教育过程,即渗透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在某过程中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的推动。重视素质教育过程是通向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的要求,同时也是在重视教育结果。要在这个教育过程有所作为,并非易事。因为美术不同于其它学科,有美感才有激情,引导美感这就要求构成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基于这个基础,要在教学中做到形象直观,因此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生素质潜在性的挖掘
青少年正处在生命最可贵的生长期,尽管他们思想单纯幼稚,但是他们所具有的天性是极其宝贵的。(天性是指年龄段),尤其是在美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灵动,大胆,无拘无束,天真烂熳,绝非成年人能够臆造的。并且这些宝贵的思维痕迹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捕捉,将遗恨终生。能否准确地寻觅,捕捉到这些生命亮点,挖掘潜在的素质,无疑实践活动给素质以外化的桥梁,并与美术创造结合于一体贯穿美术教育始终。
2.学生素质群体性的培养
人的个性素质与群体素质相互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取向决定于他直接或间接环境作用的影响。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教育至关重要。如果从小注意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环境的改变可以极大地影响发育的速度。因此,美术教育的基点应该放在面向全体学生上,透过绘画观察儿童的知觉发展。适当适度地增加知识点,扩展知识面,保护他们在绘画这个形象思维过程中对形、色、空间等,能根据人的不同感受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
我依据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初级班采用分解组合教法、听故事编内容教法;中级班采用范画与实物对照教法、情景添加教法、速写与创作结合教法;提高班采用表现内容与创作形式相结合教法、写生与比赛结合教法。以多鼓励少批评,多趣味少单调,多实践少说教,来造就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和活跃课堂,由此使学生的整体性素质得到提高。
3.学生素质社会性的作用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与整个民族素质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极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协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的追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和特长;具有掌握交往工作,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蕴育具有跨时代高素质的人才,不可忽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利用的好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否则会适得其反,认识到这一点后树立素质教育为已任的主人翁意识,我把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从单纯的技法传授,模式先行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有利的各种条件(大型社会活动、各种竞赛、夏令营、国际交流、画展、采风等)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事半而功倍。
使他们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反应中得到了深刻的社会教育,为将来怎样成才,报效祖国,服务于社会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形成正确而健康的人生观,确立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有许多学生或许对他们似水流年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留下的影响是淡淡的,而对在少年宫时某一次参赛、画展、采风、交流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要着眼全面多层次在优化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科学美育、社会美育、环境美育、家庭美育。
四、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提高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可塑时期,素质教育的任务无疑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美好的、向善的、崇高的和勤奋的精神力量感招下和鞭策下,更加完善。这种精神财富积淀的越丰富,越厚重,将来迸发的能力和创造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美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原则就是育人为本,将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做洗礼和升华。学美术首先要树立高尚的人格,要摒弃世俗和丑恶,不慕虚华,脚踏实地地做人。只有这样才在自身的行为和创作中表现出优良的品德和心态。所以育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使他们的爱好、兴趣、特长得以发挥。美育和德育互相渗透,紧密配合,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因此我认为要完成好素质教育任务,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提高质量,保证效果,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