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心视象是演艺界的专业用语,是说当演员用语言或肢体表达某一事物的时候,会随着想象仿佛感到内心也清晰地看到他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象。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内心视象的过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被唤起的过程,也是深入走进文本、引发情感的感受过程。《黄鹤楼送别》一文主要抒写的就是两位大诗人那种依依惜别、永世不绝的真情,“文”不只是为了理解“诗”本身而存在,同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还原情景、重现场面,更好地抒发感情而存在。
  教学这一课的第1-4节时,我主要借助画面、音乐和相关的背景材料以及互文阅读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围绕“别情”引导学生通过诗文对照在自读想象中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心视象”,从而领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我展开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在繁花似锦、烟雾迷蒙的长江边,适逢阳春三月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李白在传说中仙人乘鹤归去的黄鹤楼脚下,为好友大诗人孟浩然送行,这是多么具有诗意的分别!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4节,想象一下你的脑海中都浮现了哪些“诗意”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谁都不提分别”的默默无语的画面。(适时板书:默默无语)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满怀仰慕之情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友谊地久天长”的把酒话别的画面。(适时板书:把酒话别)
  生:我仿佛看到“友人孟浩然的船慢慢远去,此时的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深情凝望”的依依不舍的画面。(适时板书:依依不舍)
  师:这么富有诗意的画面不能独自拥有,能否通过你的读展现给大家,让我们都“看得见”。
  师:(指名读第2节)我听你读,仿佛只“看到”蓝天白云、江上美景。如果你把自己就当成其中的一位诗人,并且边读边还能做出“仰望”或“远眺”的神态,我们或许还能“看”出二人“心有别而不提别”的那份依恋。(教师范读后,该生又读、有进步。)
  师:(问这个学生)告诉我你把自己当成了谁(生:李白),你能把自己“藏”在心底的话说说吗?
  生:我就要和我的好友孟夫子分别了,我实在不想和他分别,所以只能假装看看这看看那。
  师:我们感受到了你的依依不舍,想必孟浩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彼此相对无语。
  师:尽管如此,“不忍别”但“终要别”。现在同位两个同学一个就是李白、一个就是孟浩然,先自由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这节,但两个学生读得较为低沉、忧伤)
  师:(学生先评价读)分别不都是深沉、忧伤,尽管这里也能体现出来,从哪个词语可看出?(生:终于)是的,但他们暂时将这一切都埋藏在心底,“把酒话别”尽显他们平日的洒脱与豪迈,(这样才显得有诗意,这样也较符合他们的身份)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这是一杯“仰慕、敬重”的酒(李白对孟浩然称“孟夫子”并一连用了六个“您”)
  生:这是一杯豪爽洒脱的酒。(“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生:这还是一杯强忍离别宽慰友人的酒。(孟浩然借用王勃的诗来宽慰李白)
  生:这是一杯充满不舍之情的酒(“……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
  师:说得好,可见两人情深意重、难舍难离。(教师相机出示两人的图片,简介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他们一见如故、想见恨晚的“忘年之交”;同时出示李白写的《赠孟浩然》一诗,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师:(指两名同学再读这一节)好,就带着这份敬仰、这份不舍的依恋,把自己当成其中一位大诗人再分角色朗读这一节(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相应语言、表情或动作)。
  师: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的帆船随着江风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而李白却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浩浩荡荡的一江春水流向天边……(课件出示书中“李白远望”图)你想此时的李白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想到了什么?还仿佛……(播放歌曲吴涤清的《烟花三月》)
  生:我想此时的李白一定听到了好友孟浩然对自己的祝福。
  生:我想此时的李白一定想到了自己与孟浩然一起在黄鹤楼上曾经饮酒做诗的快乐时光。
  生:我还仿佛看到李白这时的眼睛似乎湿润了,因为他不知以后何日才能再和好友相见。他也在为好友默默地祈祷、祝福,祝他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伴着《烟花三月》再读第1—4节,边读边想象这样依依不舍的动人场面自己有过吗?(读后指名说)……
  这样的过程先是引导学生整体想象读,读出画面;然后进入文本情境,逐节细读“把自己就当作某一角色”入情入境地再读;接着教师适时介绍两人相识相交的背景、并补充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以及《烟花三月》歌曲的适时渲染,通过抓关键词句、分角色朗读等进入诗人的内心充分感受这份别情;最后再整体读,从中读出自己的经历、读出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读进、读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象”。
  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象”就是将语文学习的过程与生活的世界对接教师引导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走进并享受这段生活的过程。当然这个故事或场景在学生并没有对语言文字本身产生多少兴趣的时候就潜意识地与自身的生活产生某种对接,这是视象的自我建立,而这种视象需要教师在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重视域下加以规范、引领与提升。上面学生回答的“我仿佛看到……”、“我想此时的李白……”就是学生在读到文字之后建立的视象,这种视象在教师的引导、范读以及学生之间的分角色朗读等过程中得以明晰、敞亮,在进一步通过读出—读进—再读出的过程,使得文本的主题(两位诗人依依惜别的真情)在学生的生活世界处找到接口,使得“阅读的理解并不是重复某些以往的东西,而是参与了一种当前的意义。”(伽达默尔语)此时文本意义的阐扬也升华为对生活的理解与介入,语言的能指走向生活世界的所指。这时学生的“言语表现”真实、率情,自然而然,这是学生内心视象的自我完满、情感体验的自我表露和对生活的幸福体认,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有机建构。这样在建立“内心视象”的过程中实现了语言、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圆融互摄,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同视象被唤醒建立的过程也是不同教学情境转换达成的过程为使学生建立的这种视象不仅仅局限在被唤醒、被建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关注两点,一是要认识到情境的创设或被激活只是完成“建立”的第一步,还要以此在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架设一个活动的平台,这个“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文本隐含的活动(比如李白与孟浩然话别时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只是机械地演演而已),而还要能有自己的“再创造”,在“新旧图式”结合上要有自己“个性”的东西。比如学生在读第3节的时候,在一定的渲染之后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作个性化的理解,并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或表情等再分角色地进行朗读,这就是第二个要关注的地方。就是唤醒已有感知,建立清晰视象并不是目的(当然这对于学生体悟或理解文本已经有了很大的帮助),还要进而用一种“个人的状态”来表达“自己的视象”,不是作为一般叙述者的表达,而是一种情境化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内心的真实言说”。此时若是再进行诸如“借景抒情”的应试表达训练总感觉牵强了点、生硬了点甚至有点旁逸斜出。当然,在这个“视象建立与言说”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看到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比如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这种离别本身以及离别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生态文化等等(这也许是“内心视象”建立的最高旨归)。这样一个转化、建立与表达的教学过程自然也是教学内容不断重组与深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语感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语文作为母语,新时期的我们很多都忽视语感的训练,而语文和英语学科一样,学好语文同样需要训练语感。  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去落实。在此,我旨在呼吁广大教育者重视语感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语感训练 课堂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
[摘 要]: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与交往,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位学生成为“蜜蜂”,获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课题化教学 研究性学习  [引 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
摘要没有想象的思维是干枯黯淡的,没有创新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教会学生想象和创新,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丰富更多彩的人生。想象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通过对许多有联系的现象的观察、分析、联想,找出本质的或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想象力方式  当前,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语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标下,初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需要有所转变。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实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要从如下方面做好:  一、要树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教育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
内容摘要: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的擀要。但是一提作文,老师认为难教,学生觉得难写。作文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块"拦路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对作文要求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科学、新颖和带有灵活性、启发性的教法引导学生作文。下面我就作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针对具体学情,运用多种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精彩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 精彩课堂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却是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教材上这几十页纸的内容,而是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
中小学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备课要增强教学设计意识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具有自发性、会员性、市场性、行业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互益性的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旅游行业协会起步较晚,对如何发挥其自身作用的研究与实践都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各级旅游协会大都是在政府主持之下成立的,因而带有比较明显的政府性及营利性;我国尚没有一部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协会组织的管理权力主要通过政府委托而获得,但其相关权利缺乏法律保
摘 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是非常感兴趣的、也是我们教育同行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从教这么多年来,没有停止过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没有停止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更没有停止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观察与反思。因为这些对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步骤  教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