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画意,意会诗情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体验和创造出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细细地品读、认真地体味,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以画传情”的方法来进行意境教学。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一、语感精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古人对“读”,有经典概括和诠释——“兵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等。可见,“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如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该小令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九个事物均为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在朗读时,应强调适当延音。最后两句可说是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朗读时应注意体味这种情感的宣泄,音调要低沉,表达出愁苦之情。这样反复地吟咏诗句,在整齐、和谐的韵律中,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情感的音符,诗歌的生命力跳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品析诗的含义、体验诗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
  二、图片帮助,理解诗歌意境
  边看画,边读诗。即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是诗歌意境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方法。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诗人“单车”“问边”,行经宽阔无边的大漠,顿生孤独寂寞之感,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景名句。读到这一句,学生多半没有到过西北大漠,对诗中雄浑壮阔的景观难以想象,对诗人那种孤寂之感更难以理解。这时,展示一系列以西北大漠为主题的画面,观赏那黄沙浩瀚的壮阔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大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然后让他们自行想象:假如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广漠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时再回到诗中,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很自然就领略其中的魅力。
  三、合理想象,走进诗歌的意境
  诗应该是最精练的语言。高明的诗人所创造的诗中意境,常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欣赏者如能展开想象以补充这言外之意,就能领会诗中意境的丰富内涵意象,就是情意(思想感情)和物象(物体的形象)的组合。教学中,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结合意象原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身世、生存环境、写作背景,展开想象去理解作品。如教学杜甫的《春望》,让学生找出意象,学生马上找到了“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这些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国破家亡的惨淡画面。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看到,在这一幅惨淡的画面中有战乱时叛军焚烧留下的残破,有草木丛生,失去往日锦绣的皇城,有睹物伤情、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有凄凉婉转,表达离别之恨的孤鸟,更有一位白发怆然,忧国忧民的诗人。作者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满目萧条之景融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展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构成了一种感情凝重、情景凄凉、沉郁顿挫,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意境。
  四、动手练笔,融入诗歌的意境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用足用活”,充分发挥课文教材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语言模仿的训练,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并且是由浅至深地写,循序而渐进,起到知识迁移与情感迁移的双重效果。鼓励学生仿造创作体式,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凝聚成短小隽永的诗句,从短到长,由粗到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有利于学生融入诗境中,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和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诗歌教学中的意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要学生自主地走进诗歌的意境,达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每教学一首诗歌,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自己去“析”、自己去“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走进绚丽的语文审美殿堂。
其他文献
语文是极具魅力的一门学科。它有助于学生悟性的培养,情感的净化,人格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就必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蕴,在情境中享受语文,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语文,犹如汤之于盐。盐须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语文需
期刊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未曾或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广泛地积累、不断地拓展,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那么,在新课改强调积累的情况下,语文学习应改积累什么?又有哪些好的积累方法呢?  首先是积累什么的问题。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语文要积累基础知识,比如字音、字形、成语以及古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等,当然也包括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还有学习方法的积累,
期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语文活动的开展,使考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和名家名著常识,那一段段优美的文字,那一幕幕感人的情节,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一位位各具特色的作家……这些都是考生展示才情,厚实文化底蕴的资本。考场作文若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打开积累的宝库,巧联妙引,不仅会使句子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而且也会给文章增添几分书卷气,增添几丝文化厚重,令阅卷老师爱不释手。那么,如何运用巧联妙引法从
期刊
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中,在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教求其精,学求其博”。  所谓“教得精”,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去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作量。在教学实践中,应在“精”字上下功夫。  其一,内容精。语文课文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全抓不可以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是提高学生语文与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的训练。  一、范读  文言文风格古朴,语言典雅。从美学角度讲,一篇文言文就是一个审美对象。那么,对审美主体而言,在范读阶段不仅要注意一些僻字、通假字和形同义异异读字。更重要的是从视觉、触觉、心觉乃至幻觉等多种感觉的立体交错中去完整地把握理想的审美知觉。如讲授《爱莲说》首先营造一个古声古韵的氛围,可利用音乐的感
期刊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
期刊
谈起作文教学,恐所有同行都又爱又恨:爱的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只要让学生多读书,多模仿,多练习,得个良好是不成问题的,考试也落不了多少分,老师也不用太费心;恨的是得高分太难,想提高太难,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遣词、书写,方方面面都抓阅卷老师金睛,多得几分,那可也真难。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终于明白了孔老夫子的话“因材施教”。抓住了这个教学真谛,我发现:作文提高并不难。  
期刊
会不会阅读,既考验着学生的阅读能力,某种程度上还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好坏,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寻找阅读的“突破口”,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一、阅读的“突破”在于“品味”题目。  一篇文章的题目,蕴含着作者的匠心,透视出文章的内容。独特新颖的,能够亮人眼目;平实质朴的,往往藏巧于拙,我们由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寻到破解文章的“蛛丝马
期刊
习题引入: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为兄嫂是依 B.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C.吾又罢去 D.故不我若也  【解析】选C。C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是宾语前置句  【方法技巧】  宾语前置句的辨析  一般情况下,文言文中句子的宾语位置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谓语的后面,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将宾语置于谓语前面,这类句子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大致分四类: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