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自己留退路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轻易认输,反而越挫越勇,勇于不断挑战绩效极限。日常工作表现很活跃,尤其当你把胜利的含义、清晰的目标(包括生产定额、销售定额等)、阶段性的业绩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急于知道自己“到底表现得怎么样”,是不是“最出色的一个”。
  
  (人物简介)王乐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业务总监,连续三年荣获全球华人保险大会IDA龙奖,连续4年美国MDRT百万圆桌超级会员,连续3年荣获华人保险大会龙奖
  
  友邦人寿最高寿险保费代理人、友邦人寿最高寿险宗数代理人第一名、友邦小龙会会长资格(业绩以900%达标)、友邦澳洲巨龙会海外高峰会银龙资格,连续三年荣获全球华人保险大会IDA龙奖,连续四年美国MDRT百万圆桌超级会员,连续三年荣获华人保险大会龙奖。难以置信的是,获得这些荣誉的是一位在四年前尚不知保险代理为何物的巾帼女子。
  19年前,王乐只身一人去广州打拼,经过15年的奋斗,她已经拥有了常人向往的一切,幸福的家庭、丰厚的积蓄、受人景仰的地位。4年前在一次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她才知晓保险代理的职业特点,旋即被其令人侧目的挑战性所吸引,就毅然投入,成为广州友邦的一名保险代理人。因为当时已经拥有殷实的家资,曾经有人断言她做不到一年,然而三年过去了,王乐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取得了公司几乎所有的荣誉。
  2005年,在信诚人寿老总的感召下,王乐义无返顾地决定来北京发展。临走她给友邦的同事留下一句话:“如果你们一个月内见不到我,那我就永远都不回来了。”一个月后,朋友们没看见她,一年后,王乐成了北京首都保险杰出服务之星、 2005年信诚北分个人寿险第二名。
  王乐就这样一次次不留退路地将自己归零,狠狠地把自己“逼上绝路”,寻求不断从零开始搏击、不断刷新纪录的快感。
  “犹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不给自己留退路,我也是。”
  
  “我不是在卖保险,是在劝说客户负担应尽的责任。”
  
  从事保险的第一年,她就惊人地当众许诺,要成为高峰会(美国友邦人寿的销售精英集会)会长。为了这句诺言,她几乎是在拼命地工作,不断地开发新客户,为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保单,不断地跟客户确认,不断地再次修改。在最后的交单期限迫近时,她连续五天跟进一个客户,白天拜访确认客户需求,夜里再据此修改计划,几乎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铺在工作之中,在这段反复确认、反复修改的日子里,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因为这一单必须拿到,这关系到能否实现她的承诺,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我连睡着了都在做计划”,正是这种狠劲感动了客户,她不仅成功签单,而且保额也从原来的4万元提升到19万元。加上这一单,王乐以绝对优势超过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她交单的时候,别人都以为她疯了,而她自己却说:“既然话我说出来了,再辛苦,我也要做到。”
  “我不是在卖保险,是在劝说客户负担应尽的责任。投保不会带来任何损失,而是在建立一个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保障的账户。”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向客户推销保险,更不认为自己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是为了赚钱,“从来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赚钱,那我根本不会来做保险,离开广州的时候光衣服我就装了19箱。”
  “人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剩下的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赌上性命!”
  
  “当你一切都为了客户着想的时候,客户也会用同样的情感来对待你。”
  
  根据盖洛普关于销售天赋的研究,“统率”主题突出的类型通常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这种人对于别人的拒绝总是能够很坦然地应对。王乐就是这样。
  王乐的客户签单率高达90%,但并非她遭遇的拒绝少。她认为,保户的拒绝通常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因为没有理解,因此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让他们相信,自己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有一次,她跟进一个29岁的女孩,开始都谈好了,可是到最后签单的时候出了岔子,由于是年底,这个女孩很忙,结果王乐就在她的单位一直坐了四个小时等她忙完,最要命的是那儿的椅子很矮,伸不直腿,四个小时下来,她走路都产生了困难,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3万元的小单子,但是在王乐看来,这个女孩实在是迫切需要这样一份保障,正是她这种急客户所急的行动最终感动了女孩,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需求,最终选择投保。
  一次,她的一个客户生病了,她和自己的保姆连夜倒班为客户去挂非常难挂的专家号;一个客户家里需要保姆,王乐去帮他们找,一个不合适就再找一个,来来回回找了四个,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
  “销售工作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说白了还是做人,很多时候客户并不是真的明白一份保单代表着怎样的保障,即使你为他们透彻地解释,即使他们也选择了你的推荐。客户真正选择的其实是保险代理人。只有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保单,这个设身处地的程度越深,你得到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而且通常都表现在保单之外。”
  王乐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非典期间,举国上下“谈医院色变”,一时间医院甚至成了鬼门关的代名词。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客户体检的时候被发现是大三阳,但王乐就是觉得不对,“怎么看他也不像是有肝炎的样子”,王乐就希望他能再去医院检查一下,但是由于是特殊的时期,客户自己不敢去,于是王乐就自己冒险跑到医院去帮客户化验,最后发现是由于扁桃体的问题影响了化验结果。虽然这次没有投保成功,但是王乐这种为了客户利益不惜一切的“狠”劲打动了那位客户,之后这个人为王乐介绍了很多自己需要投保的朋友。王乐最开心的就是得知准备投保的客户通过了体检,不是因为这是签单前的最后一关,而是因为由此证明他们不仅是健康的,而且从此他们的健康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当你一切都为了客户着想的时候,客户也会用同样的情感来对待你。”今年1月2日,王乐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新客户,结果在春节前一天保单签约时,因为一时钱不够,客户卖掉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基金,她对王乐说:“王姐,我们能理解你对我们的真心实意,你已经为了我们保险的事费了那么大心力,不能在这最后给钱的事上再添麻烦。”这话让王乐很感动,相互之间的理解到位了,那一切都容易做了。“做保险,开拓新客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人介绍,但是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很有限,如果你的每一个客户都和你成为朋友,就会产生一张无形的人际网,你的潜在客户自然越来越多,这个增量是非常惊人的。”
  “一切付出都是为最美好准备的,所以没有不值得。” 这是王乐最喜欢的一句话,这里的“最美好”在王乐看来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为了自己最美好的未来,更深一层则是为了客户最美好的生活,而要想达到“最”的程度,就一定要对自己狠得下心,“忘我”甚至“无我”。 这种忘我、无我的境界反映到保险销售过程中,就是完全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不仅自己要做到最好,团队也要做到最好
  
  激情、总是充满冲劲的王乐,管理起团队来也斗志昂扬。
  作为业务总监,王乐在自己的团队里一直奉行末位淘汰制。她觉得那些始终落在最后的人根本就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与其费尽气力地去帮他们从事自己不适合的工作,不如趁早替他们下定决心,去尝试其他的选择,也许那里才应该是他们的舞台。
  在别的团队,销售主管只要做好管理工作就可以,而在王乐这儿,所有销售主管在做好管理的同时还必须月月出单,而且要去跟进那些别人做不了或者不敢做的客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切身地感受到业务员到底需要什么。”相应地,王乐也不允许销售人员与内勤人员发生任何冲突,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犯事者会被直接清除。
  这一系列的“必须”和“不允许”似乎显得过于铁腕,但是王乐认为,在一个团队里,严明的纪律是不可或缺的,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超级销售,同时也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别人,从而使整个团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希望我的同事们能以在我的团队工作为荣。”王乐如是说。
  不仅自己要做到最好,团队也要做到最好。王乐的斗志依然。
其他文献
若干年前,我做过一个“无聊”的测试题,题目是面对你的死亡。问题单包括:你第一次亲眼见到的死人是谁?你最厌恶自己死亡的哪一面?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倘若人们告诉你,你已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你会怎样安度时日,直至死去?倘若你已结婚,你想比你配偶活得更久吗?倘若你有选择余地,你会喜欢哪一种死亡?倘若你有选择余地,你会何时去死?你愿意为谁或为什么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备选答案中选择完毕后,我忽然发现,整个测试
期刊
看了《职场》(创刊号)中李开复先生的专栏《成为自己的主人》一文,有些想法。  文中提到:在中国,年轻人的被动思维很常见。许多中国年轻人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路线,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资源,使自己的人生迈上更高的阶梯。  在这篇文章中,李开复先生并没有对“被动”的原因作更多分析,而是谈了很多化“被动”为“主动”的方法。但在我看来,文章却是有些遗憾的,因为“被动”背后的“
期刊
金钱是最富于流动性的,我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随着收入和支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安全并持续地增值,就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有人说,我懂得赚钱就可以了。但是,不去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富,赚到的钱可能不知不觉间就流向了别处,而如果学会成功理财,财富则会自动发生增值,就是俗语所说的“钱会生钱”。所以,赚钱固然重要,理财同样重要。  现代社会中,最佳的理财方式就是:富有型理财方法。就是既要享
期刊
就像所有的神话故事一样,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故事同样深刻揭示出了人类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我们的职业发展而言,阿基里斯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就是:无论我们多么强势,也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充分,我们的某些弱点依然会成为我们职业发展的桎梏。更具启示意义的是,阿基里斯的致命“软肋”不是他的头颅,也不是他的心脏,更不是其他攸关生死的部位,而是他的脚踵——最出乎我们预料的地方。    就像阿基里斯一样,我们每个人
期刊
有很多场合可以拓展人际网络,寻找职业机会或发展合作关系。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份工作或者改变目前状态的一个机会呢?也许是,也许不是。不过,多多交流总是很有益处的。  提示:别散布谣言,不要说负面的东西,不要过河拆桥。每个行业都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你付出什么,最终也会得到什么。你永远都不知道谁知道什么。  从这50个问题开始……  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在正式的面试中,也经常会出现在非正式的交流中。你不仅要听
期刊
前GE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的力作《赢》(Winning)中说过一则关于“底特律”的故事:有一名哈佛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准备找工作,他去请教一位前辈关于投资银行与管理顾问职场生涯的问题,但这位前辈注意到年轻人真正最感兴趣的工作却是“汽车设计师”。前辈衷心建议年轻人:“你应该到底特律工作才对啊!何必考虑进入顾问业或银行业呢?”年轻人神情沮丧地说:“我父亲告诉我,我念哈佛,不是为了进汽车业。”  后来
期刊
一项历时十年的研究对比评估了293位总裁、主席,1470位管理人员和629位顶级销售员。结果表明,总裁级的管理者和顶级销售员之间的相似度远远高于和普通管理者之间的,大多数优秀管理者都是顶级销售员出身,超级销售员似乎天生就和优秀的管理者有共同之处。现实中,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娜曾是AT&T公司长话部的一级销售员;华尔街巨擘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麦晋桁(John Mack)曾是该公司的一名债
期刊
全世界每一个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在职业上‘更上一层楼’?”我的回答是,你的任何发展计划、技能与领导管理都要与组织的重要目标相关,并能产生价值,从而为它们赢得支持。  在每一个组织中,总是存在限制发展的一大首要因素——钱!每一个组织(包括跨国公司在内)花在某个员工发展上的钱总是根据其(发展投资)回报率来评估的。当然,这归根结底是与发展计划如何在近期与长远的意义上促进组织目
期刊
最近,一位业务伙伴到我办公室来参加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中间,我接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过程中,我看见我的客人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欣赏着挂在墙上的各式各样的照片和公司大事记。我接完电话后,他指着我唯一的一张文凭证书就开始笑了起来。在你还未来得及评判他的行为礼不礼貌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他看到的那张文凭证书并非发自某所知名大学或商学院,而是发自于一家幼稚园—那是我的幼稚园毕业证书,也是唯一一张被我挂在墙上
期刊
Echo  某经管杂志的运营总监,2004年从杂志编辑转型为广告销售    悲观者只看到机会后面的问题,乐观者却看到问题后面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最应该具有越挫越勇精神的职业是什么?就是销售。其实,不是别的职业不需要这样的精神,而是在销售这个职业体现得最集中。盖洛普公司曾有个调查说,无论多么大的企业,无论它的销售队伍有多庞大,真正做得优秀的销售员总是个别的少数,平均在每100个销售里只有3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