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房 伟
  (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评论者:奚倩 冯思远 牛煜
  (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主持人语:“梅天雨气入帘栊,衣润频添柏火烘。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本期四季评我们邀请了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奚倩、冯思远、牛煜。奚倩从文学存在的意义入手,思索小说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对残雪的《一种快要消失的职业》、张敦的《乡村骑士》等进行了分析。冯思远以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认为文学就是那一抹照进生活的光亮,马晓雁的《飞蛾》、须一瓜的《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等作品堪称佳作,给我们以希望。牛煜从小说的现实性入手,认为近期的小说呈现出一种“面向现实”的趋势,张楚的《中年妇女恋爱史》、周李立的《七年》、鬼金的《一个沉在雨滴里面的神》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文学,依旧绽放的花朵
  奚 倩
  伴随着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暂时停发的消息刊出,人们对于文學衰落甚至消失的焦虑感也越来越深,我们不禁发问,文学真的即将终结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只要人类还存在语言,只要人类还拥有情感,文学就不会消失。面向新时代,丰富的社会与复杂的内心更需要文字的表达,而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也必将承担起繁荣文学的责任。
  《花城》2018年第2期刊载了残雪的长篇小说《一种快要消失的职业》,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残雪一贯的超现实色彩以及高层次的精神追寻,但同时又多了几分平和的意味。小说以“赤脚医生”这一职业作为叙说对象,从而塑造了一批以亿嫂(春秀)为中心的,包括葵、米益、灰句、白芷等人的乡村医生行列。亿嫂是一名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去县里培训了半年就回到村里当起了唯一的“赤脚医生”。亿嫂心甘情愿留在村里担当起这一职务,并且痴迷于此,她每天坚持自学中医和西医的相关知识,并在自家房屋面前开辟了一大片药草园,深受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渐渐地,亿嫂的这一职业吸引了一些年轻人的加入,但是加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波折,比如灰句中途的“弃医从商”,米益的犹豫不决等。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一方面了解到关于“赤脚医生”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另外一方面,这些赤脚医生更多的是依靠草药甚至是精神上的治疗来医治病人,折射出乡村医疗条件的艰苦,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村庄的一种精神观照,村庄虽然落伍,但是在精神上是强大的,病人麻二叔、凉山叔、圆有西大妈等面对死亡时的坦然,都让我们不禁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小说中多次写到梦境,写到声音,写到“山上的小屋”,很多具有残雪特色的元素仍然出现其中,她以当过赤脚医生的亲身经历,将这一群体的喜悦与痛苦、困境与坚持书写出来。
  《西湖》2018年第4期刊载了张敦的《乡村骑士》,展现了小人物努力生存的模样,同时也揭露了关于乡村的变迁与现状。“我娘”叫王丽珍,四川人,在刚满十八岁的那年,由于丢失了卖药材的钱担心被她爹毒打,跟随一男一女辗转来到河北,机缘巧合下与“我爹”相识。“我爹”叫张远翔,人称傻翔,在十五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跟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十年后长成拥有一辆摩托车的光棍,成为村里的第一代骑士,在一次远游中与“我娘”相遇,以一千五百元的聘礼从人贩子手里娶了娘。这样的组合反而使他们过上了平淡而又有点小甜蜜的日子,后来也就有了“我”。爹由于家族遗传的哮喘使“我”不得不辍学养家,最终爹于前年去世,这样一方面使“我”与娘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又引出了“我”的婚姻问题,娘决定以自己为榜样,为儿子从四川老家找一个儿媳妇,却不曾想到所谓的“很多急着找婆家的女孩”都只是姥爷的一场阴谋,姥爷的倚老卖老彻底凉了娘的心,最终娘同意我去北京打工,而那个出现在娘的生命中,唯一带给她一抹亮色的乡村骑士也终将渐行渐远了。
  文清丽的《至暗时刻》刊载于2018年第4期的《福建文学》,小说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最近的一个社会新闻事件。然而,文清丽的创作显然不止于此,她为我们悉数了造成这场命案的所有可能性,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道德的崩塌。刘芷若和玉墨是一对要好的闺蜜,为了帮助玉墨摆脱前男友杨永民的纠缠,刘芷若决定独自在门外与杨守民进行谈判,却没有想到酿成了一场凶杀案,更加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整栋楼的十五户人家,没有任何人出面阻止,甚至好闺蜜玉墨也将门紧紧锁住,万念俱灰的刘芷若最终死在了杨守民的刀下,仅仅二十三岁。小说通过各个人物的不同视角分别讲述了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102室老太太的方言报警、204室朱女士与警察的偷情、203室老头的耳背、304室小伙子的假装不在场、401室中年女人的早睡习惯、503室大学教师的善良理论等等,这些都成为造成这场凶杀案的“偶然因素”,而恰恰是这些“偶然因素”的书写,使得文清丽的写作并不局限于一篇依附于社会新闻的小说,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创作。
  《四川文学》2018年第4期刊载了郭发财的《黄铜小号》。年过半百的耿志海是马城文化局的局长,在生活中被儿子的婚事以及老婆毛爱月的抱怨搅得焦头烂额,同时在工作上又想要躲避水清项目的立项,于是,这样的双重借口使得他将潜藏多年的愿望终于付诸行动,决定带着那把黄铜小号开始一段旅行,重要的是,他想要见见许喃。许喃是耿志海年轻时在通信团当兵认识的,他曾站在鱼溪文化馆的广场上,面对哈哈镜对许喃做出承诺,但是都没有兑现。到了这个年纪,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耿志海抓住残余在心中的关于青春的尾巴,踏上了这条期待已久的旅途。在绿皮火车上,耿志海遇到了一个额头长着蓝痣的青年和一个黑唇女孩,在中途的一次火车事故后,他们产生了交集。最后,经历了一番波折后,耿志海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红市,充满讽刺的是,他在这里下榻的地方竟是马城红五月酒店的分店,费尽周折想要的逃离终究是化为泡影,而许喃也终究不会再回来。黄铜小号作为耿志海精神支撑的象征,是使他暂时远离生活与工作的另一方天地,但是短暂的遨游过后,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面对那些琐碎,面对那些人情与世故。   须一瓜的《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刊发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4期。为了给领养的弃婴小袜子上户口,姜顺东一家历经磨难和牢狱之灾,老姜更是断送前程,而阴差阳错间新邻居的儿子冯伟正是其管教。小袜子是照进生活的灿烂,这个单纯天真的孩子成了融进两家关系的蜜糖。邻居相认前,两家一直在默默地温馨互助。小说在一场“吃狗”闹剧中达到高潮,有些冷酷的冯管教呵护着小袜子的纯洁心灵,并送其金鱼。在小袜子为金鱼取名的同时,冯管教的一杯热茶之邀,让老姜觉得生活重复了温暖和煦,曾经的不甘、委屈在这一刻与生活和解。小说中姜妻在寺庙的一场交谈让小说有了一丝禅味,这种包容苦难的人生选择更让我们为这篇小说中全篇流淌的温情脉脉而动容。小说中的几次冲突其实也是在娓娓道来,法理、情理并非格格不入,须一瓜的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曾经冰冷的法律因为一杯热茶、一尾金鱼而显得温情。
  《安徽文学》2018年第4期刊登了张尘舞的中篇小说《门牙》。小说聚焦教育问题,以诙谐的语言叙述了发生在学校师生及家长、教育部门之间的一场闹剧。学生陈子涵因为炫耀巧克力被同学王鹏飞推倒失去了门牙,而陈母借此敲诈学校,学校为化解纠纷惩罚了老师及困难学生王鹏飞。张自强是一个有能力且有着抱负的青年教师,他对学生一视同仁,他同情着王鹏飞却在校长的压力下无能为力,最终学生家长以暴制暴为其解决纠纷,他并不赞同这种做法却也息事宁人。小说的结尾,张自强因为得罪校领导而不能公平地评职称,当他宣泄完自己的不满后,无力感却充斥了他的身体,最终狼狈跌倒失去了门牙。小说中人物性格鲜明尖锐,语言辛辣自嘲,跌宕起伏的情节再现的是人的无力感。淡漠地叙述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温情关怀,在淡淡的哀伤中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固化的教育机制大声说“不”的青年教师,这也足够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未来。
  《青年文学》2018年第4期刊发了杨莎妮的两篇小说《真情流露》和《丢失的那一天》。《真情流露》讲述了一个“小三”下定决心分手的略带戏剧性的故事,小说的烟火气通过美食和都市生活描写升腾起来,作者细腻地描写着男女之间的细密的感情,特别是女人决绝时候的心理变化,作者同情着对每一段感情真心付出的女性,表现的是现代社会普遍缺爱的现实与心灵的荒芜。《丢失的那一天》是一篇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小说,学生包卿言通过杀死一只猫能让时间逆转改变现实,但无法突破的是人與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人生而不同,包卿言希望和他人一样做个冷漠的旁观者以换取不被排挤孤立,在一次次抉择中他失去的是自己的本真。杨莎妮的小说不仅情节惊心动人,更是包含了作者对现代人生命本身的关怀以及对都市人的境遇的理解。都市这座冰冷的钢铁丛林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真情和温暖,抱着爱与纯真相互取暖。
  樊健军的《敲钟者》刊载于《飞天》2018年第4期。小说讲述了一个空巢老人雷文福在一条小巷“找人”的经过,那个老太在他每日的寻找游戏中形象逐渐清晰。红头发,黑色晚礼服,耳朵上打着十个耳钉……一个并不存在的老太婆成为老人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他害怕孤独抗拒孤独,而找人是他与外界交流的媒介,这个故事读完让人唏嘘不止。樊健军的语言有着北方特有的冷冽,他的小说结构如九连环,文字仿佛一座迷宫,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小说结尾用生命响起的钟声给读者极强烈的审美冲击。樊健军从现实主义出发,通过日常化的细节设置,打通现实与想象的界限,透视的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孤独、庸常的生活里,无聊的游戏举动恰恰是我们为了获得乐趣和存在的意义的无奈之举。结尾的钟声,那飞起的白鸽,一切喧哗归于平静,我们是否活过?那一声绝响是否是我们活过的证明?
  朱斌峰的中篇小说《沙滩书》发表于2018年第4期的《山西文学》。作者用不无苍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沙洲的衰颓史,“我”作为文化人记录着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冷漠。余老爷子怀念着沙洲过去的繁荣,向往着一片新的不被现代化污染的沙洲,这样他肚子里的“鱼”才不会干涸而亡。在这篇小说里,我们没有看到传统与现代化的激烈对抗,于余飞这个大老板而言,他和父亲、天生所有的争执不合都源于少年时的梦想萦绕心头,他想去在另一块碧蓝的海洋中流浪。天生在小说中以一种独臂英雄的形象登场,他固守着传统、抗拒金钱的诱惑,即便三番五次阻挠余飞的发展,可他的人格却还是感动着沙滩上的人。这个沙滩的温馨人情消解了所有的剑拔弩张。碧海蓝天中一方小小的沙洲就这样历经江水的冲刷,时间的打磨,仿佛一颗遗珠被置身时间的长河,古朴的光泽淡淡闪耀。被压抑的文化河流通过“鱼”这一意象显现,作者通过诗意的语言描摹着传统文化的张力,抒发着对原始生命力的感叹。
  丰富的现实:近期小说一瞥
  牛 煜
  近期各文学刊物刊登出的小说都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绝大多数小说都在试图深入挖掘现代都市人日益丰富复杂的情感生活,在这一领域内出现的许多小说叙事都非常细致。“现实”在这些小说家那里都变成了“内心生活”的同义词。但是审美风格的趋同是这一阶段这批小说创作的最大弊病。也有少数作家看到了情感生活之外的更加丰富的现实,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很全面的探索。
  张楚的《中年妇女恋爱史》(《收获》2018年第2期)是一篇非常荒诞的中年妇女的“爱情”“解构史”——一个叫茉莉的女人从一九九二年到二零一三年与五个男人的情爱故事。小说采取了写年表的方式记述了在不同的年份茉莉与不同的男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颇为讽刺的是在每一年的“情史”叙述之后是当年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的摘要。这形成了一种非常反讽的结构,仿佛给我们呈现出这样一种观念:所谓的“历史大事”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琐事无涉,我们是如何远离了真实存在的“历史现场”。但我们也绝不是生活在非历史的真空,毕竟茉莉的故事与时代进程也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茉莉第一个男友在茉莉那里,是“商品粮”。张楚用这种方式也暗暗地表达了对于“客观编年史”的嘲弄,这从篇幅上也可以看出来,女主人公的情史部分的有血有肉的文字要远远多于干瘪瘪的客观历史叙事的文字。这部小说的结构除了个人史和大历史的对照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奇特的参照层面,是发生在银河系别的星球的“故事”。这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质疑了历史叙事的个人史叙事——“我们人类”的故事放在“宇宙”层面来看的话,是多么的渺小、琐屑。   周李立的《七年》(《钟山》2018年第2期),是一篇形式感非常强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某艺术区工作的一对情侣的所谓“七年之痒”。不过完全不是我们经验里常有的那种激情被一地鸡毛消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而是非常现代主义的、非常存在主义的赤裸裸的生存观感——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等待戈多》式的不安。小说以一个等待外国模特出场的场景开场,中间依次交杂着乔远和娜娜的对话,涉及近日发生的一件荒唐事——身边的吴勇被莫名其妙的匿名者偷袭住院,这件事引起了娜娜的不安,娜娜和乔远在想是不是因为和物业方面的房租纠纷引起的,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租房合同也不知所踪。所以两人始终被笼罩在一种不安、焦灼的状态之中。中间还夹杂着情侣二人曾经的一次张北草原之行的经历,那次经历所引起的一种不安和荒诞的感觉也隐隐地渗透在现在这个场景之中。整篇小说充满了隐喻,充满了象征:比如通过数字决定自己的行动(生存的偶然性的隐喻),比如被娜娜雇佣来恐吓乔远以引起乔远的不安的三个“打手”(生活中的隐隐的威胁的象征)。小说的对话也非常接近于纯哲学的象征意味。结尾是乔远重新签订了租房合同,日常生活貌似回归了旧日的轨道。可那种不安好像远远没有消除。
  鬼金的《一个沉在雨滴里面的神》(《上海文学》2018年第4期)写的是一个女人去墓地看望死去的儿子的故事。坟墓的地点被设定在一个叫般若岛的地方。这个名字渗透着一种佛教的色彩。整篇小说看来也具有这种呼唤解脱的意味。抵达般若这座海岛要经过一段海域,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的视角随着女主人公的眼睛看到一些“画面”,这些画面有着极强的象征色彩:在船上抽烟的男人,一个小孩手里拿着的装在袋子里的鱼,一个送葬队伍中死者亲属分家产的一场小小的风波。整个过程伴随着晦暗的阴雨天气,让人感到无望,荒诞。小说中有两个十分感人的细节:女主人公手里始终紧紧地拿着给儿子火化的衣服,因为梦里总听到儿子喊冷。还有一个细节是女主人公给儿子坟墓的裂隙抹水泥的场景。整篇小说好多处都闪现着超现实的色彩,荒凉的老工业区的颓败景象和年轻生命的死亡仿佛都暗示着一种末日气息。最富有意味的是女主人公在儿子的墓碑上篆刻的名字是一个无姓的名字:东北。东北之墓这四个字的出现暗示着这个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老工业区的荒凉寓言。所以很可以把这篇小说和双雪涛的小说进行对比阅读。
  夏商的《雪》(《鸭绿江》2018年第4期),写的是一个婚姻故事。丁德耀和倪爱梅结婚七年无子。丁德耀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就非常喜欢自己经常去买菜的那家鱼摊的小孩潘冬子。甚至在想象中会把潘冬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潘冬子跟随母亲在鱼摊上卖鱼卖菜,没有钱读书。但是潘冬子非常懂事,没有苛求自己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读书。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来可以多卖一些鱼,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小说就是在这种几乎没有情节的叙述中缓缓推进,有一种接近生活本来状态的质朴和平淡。表面上生活平淡如水,其实丁德耀的内心已经满蕴着憧憬和愿望。这一切都是由一场十年不见的“雪”召唤出来的。因为快到年关,所以潘冬子的父母要去进货,所以没有时间和从小基本上没有见过雪的潘冬子一起堆雪人。丁德耀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和潘冬子一起去堆雪人。丁德耀也就在这场偶然降临的雪中,“实现”了自己当父亲的愿望。小说整体上无波无澜,但是海面底下沉积着生活从无休止的涌动暗流。那场雪几乎像一个灵启,让我们得以邂逅平淡中被淹没的激情和热望。
  《作品》杂志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大力推介90后作家的作品。发表于2018年第4期的《塞尔维亚投球手》是90后作家温凯尔的作品。这篇小说也有着许多九零后作家共有的特点:表面上的与当下现实的无涉,隐约可以看到的某位外国作家的影子,充满隐喻的意象。但是这篇小说处理现实的能力显然要高于许多同龄的作家,因为它虽然发生在中国之外,但它所涉及的情感质地却完全是这个时代或者说所有时代的人所共有的。麦卡尼夫妇一起经营着一家小五金店,丈夫麦卡尼先生内敛平凡,妻子麦卡尼夫人(索菲亚)能干精明。二人还有一个刚考上伯明翰的大学的儿子皮尔斯。生活虽然无趣,但也日复一日地坚持了下来。如果不是一个偶然因素的介入,生活大概还会这样持续好久。儿子皮尔斯刚考上伯明翰学院,麦卡尼先生准备送孩子去学校。所以店里需要一个临时的帮手帮助麦卡尼太太操持店里的生意。这个时候,塞拉女士妹妹的儿子查理正好在这个小镇度假,所以就来到了麦卡尼先生的店里应聘。麦卡尼太太很快就被这个来自塞尔维亚的小伙子吸引住了,他身上散发出的浓浓的荷尔蒙气息,他的幽默成熟都激起了麦卡尼太太内心沉寂已久的朦胧的欲望。小说描写麦卡尼太太欲望觉醒的过程是非常细腻迷人的,有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显示出了麦卡尼太太内心非常隐秘的变化。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终结:麦卡尼太太是选择与“闯入者”查理同去还是扼杀激情选择理性而继续与麦卡尼先生过波澜不惊的日子。小说没有给出麦卡尼太太的选择。
  国生的《小插曲》(《十月》2018年第2期)讲述的也是一个情感故事。小说以他去机场接机为起点,勾连起了男女主人公非常长的一个时段的复杂的情感纠葛:二人早先是男女朋友关系,(下转第42页)(上接第80页)后来分了手。男主人公结婚。婚后他的妻子身染重病。她又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之后他妻子去世,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可是两人一直没有结婚。小说主干部分叙述的是两个人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而在这场婚礼进行中,她仿佛“顿悟”出一些朦胧的东西。小说非常细致地勾勒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些朦胧琐碎的感情完全是一些无法直接形诸语言判断的无形的感觉。所以“小插曲”的出现(婚禮)给了她顿悟的机会。小说的结尾她说他没有爱过她,而当他反问她爱过他没有时,她犹疑了。就是这个犹疑,小说写道:“她泄露了自己”。原来,整篇小说写的是一个“爱情”缺位的故事。或者说小说设置了一个非常中心的问题:什么是爱情。
  余一鸣的《慌张》(《花城》2018年第2期)是近期出现的“直击现实”的一篇力作。张一平和沈小青婚后,沈小青从镇上的裁缝店回到山里的家中操持家务,丈夫张一平外出承包工程。二人有一个女儿张红英在乡中读书。张一平正是在外出承包工程的时候遇到了在外摆烧烤摊的已婚女人王小凤。王小凤的丈夫游手好闲。两人也有一个女儿丁兰兰。丁兰兰和张红英又同是乡中的同学。张一平在吃烧烤的时候结识了老板娘王小凤,两人过起了在外互相“温暖”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王小凤找上门来找自己的“丈夫”,沈小青一气之下杀死了王小凤,“非常冷静”的。在这个地方,余一鸣显示出了非常精湛的叙事技巧,小说在描写沈小青杀人时的冷静写得非常出人意料,但是读到这个情节后再向前回推,作者确实针脚细密地一步步推进到了这个“必然”的情节,因为沈小青曾经是裁缝,所以她做事非常冷静,即使杀人也是。所以沈小青在杀人之后也能冷静清晰地规划出怎么处理尸体。之后丁兰兰来张家找张红英,张一平怕事情暴露又在“慌张”的状态下下手使劲地勒丁兰兰,小说没有明说丁兰兰是不是死了,但隐约透露出丁兰兰死掉的信息。这篇小说通过这个在外“偷情”的故事,展示出了今天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人的情感生活模式的转变,伦理道德的嬗变。它在非常哲理化的层面上触及了我们今日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慌张”。作者在一个非常精巧的故事里展现出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现实主义的力度和深度。在有人声称“乡村无故事”的背景下出现这部小说,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启示:乡村果真没有故事了吗?余一鸣交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本栏责任编辑:王方晨
其他文献
悲悯的生活也不尽是无边的痛苦,美好或许在不经意的习惯当中悄然而至。形形色色的悲苦,从人性的弱点而来,引发我们思索生命的价值;从往昔的故事而来,呼吁我们正视历史的年轮;从流浪的情义而来,指引我们敬畏生活的壮丽;从逝去的记忆而来,告诫我们相知爱情的期许;从孤单的生存而来,教会我们感怀他人的知遇。要相信,悲苦或许是难免的,美好却终会来临。  杨晓升《寻找叶丽雅》,《安徽文学》2017年第12期。这篇小说
期刊
“思想”与“现实”的脱轨,即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将矛盾安插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利用笔下人物在目睹和经历过与心之所想不符的“现实”后所产生的精神挣扎和对自我出路的求索来导出具有反思意识的结局。这样的创作手段易于利用思想与现实的对立关系凸显出小说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多样的互存状态,以此来激发读者对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思考,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思想。  以下四篇小说的部分人物皆经历着“思
期刊
从最近读过的小说来看,作家们大多把关切的目光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身上,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碎屑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他们的疼痛与悲伤。而我比较关注的是那些描写女性在现实生活困境中如何挣扎、自救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旅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目睹了世间百态,理解了生而为人的不易,更懂得了悲悯的力量。  付秀莹《闰六月》,《时代文学》2018年第1期。 《闰六月》是实力派作家付秀莹的
期刊
年底年初,文坛依旧,思想界也没有太多波澜。回望2017年冬,几位著名诗人学者相继离去,难免有很多感触。翻看年底花样繁多的排行榜,好书推荐,各类年选,一面感慨还有好多好小说没有读过,一面感慨读过的小说那么多,真正能够记得清楚的却很少。每次拿到一期新的文学刊物,都希望可以看到一些新东西,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探索层面,总是期待读到与陈旧的意象,狭隘的主题,单调的结构,潦草的叙述,空洞的议论,泛滥的抒情
期刊
作家通过现实图景的摹绘要传递给读者什么?也许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对小说的解读也未必然就是作家真正的意图。作为一个读者,随着阅历的增长,喜欢什么样的小说却越来越明确,不论是长篇还是中短篇,阅读时都不自觉地先看结尾,我不在意这种剧透式的阅读会破坏故事性,更在意小说结束的那一刻故事有没有结束,人物是不是会怀着希望走得更远;更在意作家批判、揭露之外,有没有流露出善意和人性的光辉;更在意小说有没有写
期刊
1  马达进了卫生间。他轻轻关上卫生间的门,又把安全阀插好。安全阀不太好用,显然已锈迹斑斑。不过,插上安全阀到底让马达心里安稳些。他害怕赵美丽跑进来咆哮。马达坐到马桶上,他挤出几滴尿,不过是淅淅沥沥的几滴罢了。他笑了笑,半站起来,甩了甩裤裆里的家什。他自己都有些瞧不起它。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竟猥琐起来。它小了一整圈,就仿佛盛夏里的长条茄子放了个十来天,蔫蔫巴巴,就差要烂掉了。它原本是个傲人的英雄哥
期刊
众所周知,漂亮的女人,总是要闹出点动静来的。而且,她闹出来的动静总会比其他人的要大。就拿小姚的事情举个例子说吧,要是其他女人的眼圈儿某一天黑了,人们会以为是没休息好,充其量也就是晚上折腾得有些过了火儿,仅此而已,而小姚的眼圈儿那天忽然黑了,就立即有了故事。事情就是这样奇特。  小柴说,她的右眼被封了!并且立即就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她曾经去过一趟兰州!  小柴那厮上来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我正在看稿子
期刊
人都有长辈,可表叔这个称呼,杜福云又最不喜欢。反正她从不叫谁表叔,要是听见谁叫谁表叔,哪怕只说出表叔这两个字,她浑身还会起鸡皮疙瘩。  看山上的颜色,早春跟冬天没啥差别,灰蒙蒙的。正月间,杜福云没啥事做,也不是没事做,是啥事都不想做。这天早上,猛一下子,她就想进城,把猪一喂,门一锁,就朝大路边走。一走到大路边,就有一个拉客的面的过来,停在她身边,叫她上车。  实际上,她进城也没啥事,就想逛一逛。她
期刊
突然就有人在门外对志平喊,你老婆被人打了,你还不赶快看看去。  听到喊声,志平的身体一抖,燥热的身体上仿佛刮过了一丝凉气。他正在做一块广告玻璃,手里拿着玻璃刀割得起劲,“秋老虎”还没有退却,作坊里闷热不堪,身上的背心被汗水洇透了,正往下滴着汗水。  他把玻璃刀放到铺面上,朝门口外的人随口问道,被谁打了?  臭勇。门外答道。  臭勇为什么打我老婆?志平又问道。  这谁知道?你问臭勇去。门外说。  志
期刊
米杨的“抠门儿”在丁香中学是出名的。他身上穿的衣服是全校最土气的,他背的书包也是全校最旧的。每次到食堂吃饭,他只点最便宜的馒头和一小碟青菜,一个人在角落里吃得干干净净。  米杨不爱说话。他原来所在的村中学合并到丁香中学后,他在新学校里觉得一切都那么陌生。他不善于和陌生的环境打交道,尽管这里的人看上去很友好。  但是,却不能说米杨一个朋友都没有。他有一个朋友,只不过这个朋友不是老师,也不是同学,而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