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故事在美国的传播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建设文化强国、说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本文以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在美国的风靡,从文化内部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美国受众对于花木兰形象喜爱的原因,并指出其对我国文化交流传播时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花木兰 中华文化 文化融合
  一、引言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融无法避免。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故事及典型的文化形象发挥着大有可观的作用。由于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审美想象等存在差异,这些传统故事及文化形象在向异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亦会发生一些变异或新的解读。自李小龙将中国功夫打入好莱坞,中国元素在世界文化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其中,上个世纪末美国的迪士尼动画电影《Mulan》是改编中国传统故事并大获全胜的初次尝试,2018年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又一次在世界范围掀起中国风。为何美国人反而更擅长利用中国的传统故事在文化领域取得成功?
  二、作为文化形象的花木兰
  1. 花木兰在中国
  从《木兰辞》开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千古、家弦户诵。在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系统中,花木兰选择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无长兄”,诗中并没有刻意去传达女性自立自强的意识。直到20世纪,中国人的思想开始解放后,花木兰的形象才开始具有女性国民的地位,其替父从军的因由也随着时代背景更迭为“一来为国家出力,二来不枉费爹娘生我一场”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文学史》中将木兰的艺术形象形容为:“中华民族理想的化身,具备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与淳朴的优秀品质,一个植根于中国北方大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1]。”除了经典乐府诗《木兰辞》外,更有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戏剧,以及张绍贤的《闺孝烈传》,无不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木兰从军从孝到忠,辞官后,再从忠到孝的过程,亦是儒家文化中的“忠孝可两全”思想的体现[2]。作为“忠”“孝”的代表,花木兰的故事不仅蕴含了中国几千年来被主流推崇的儒家正统思想,而且深深契合代代扎根浸润于儒家文化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2. 花木兰在美国
  少数族裔作家在美国文坛是处在边缘地位的,他们也渴望取得一席之地,故而另辟蹊径,通常采取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自己族裔元素的文化策略,以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文化身份是一种变化的存在,“它们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或多或少都激发了少数族裔和女性的平权意识,由于他们并不满意自身所处在的边缘化地位、同时也渴求主流文化的认同,这些因素共同激励了在美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4]。
  美国的花木兰最早是在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中为美国人所熟知。汤婷婷出生为二代移民,由于自身的矛盾经历,同时处在传统家庭重男轻女的氛围与倡导平等意识的美国社会环境中,对于母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一知半解的口耳之学,她笔下花木兰艺术形象是其女性平等意识的产物,并没有过多涉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汤婷婷描绘的花木兰的形象特点是符合美国人自由平等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理念。花木兰平凡的出身与在战争中巾帼不让须眉的表现,满足了美国人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和追求,巾帼英雄的形象充分满足观众的审美想象。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颠覆性更能激发以平等意识为基本理念的美国人民的强烈共鸣。
  三、为何花木兰在美国备受欢迎
  1. 美国作为输入国的文化误读和文化过滤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接受者很容易根据自己内心预设的标准对所交流的信息进行选择、改造、移植和渗透,这就形成了文化过滤;同时,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具有的文化成见,使他们对外来文化事先就具有刻板印象,从而引发文化误读[5]。
  美国的木兰故事中,人类文化共有的元素如“亲情”“英雄”“战争”未被弱化和忽视。然而,其中蕴藏的另一个儒家文化内核——“忠君”完全被忽略了,木兰上战场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再只是为了忠君报国,所以他们着重描绘了木兰在从军体验时的拼搏精神与自我成长。这种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视正是美国精神的思想内核[6]。
  2. 美国自由平等意识的盛行
  纵观世界,以女性为主人公、以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只有中国的花木兰,花木兰代表着一种女性英雄主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花木兰首先是一个女英雄。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女权主义特别发达的国家,对花木兰的重视,其实就是对女性英雄的重视。在美国,早期的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为女性争取各种权益,从离婚自由、选举权自由,一直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一种文化运动,文化女权主义开始为女性争取文化自由,达到与男性真正的平等的诉求十分强烈。花木兰形象的强悍,与这种诉求不谋而合,因而在美国备受欢迎。
  国内外的木兰形象不同,既是由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也因时代背景不同而产生。在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背景下,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木兰形象,而它建立的基础则是西方价值观和道德观。重塑木兰角色,根据特定历史现状和社会环境,赋予故事新的内涵,充分反映了时代性[7]。
  四、“花木兰”的成功对传播中華文化的启示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文化领域吸收借鉴各国元素并发扬光大,可谓是一骑绝尘。今天,中国文化符号通常都是以一个或多个元素的形式添附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唯有花木兰是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现。木兰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证明。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被全世界所接受,可以挖掘中国故事中的普世价值,因地制宜,这些从根本上并不取决于其使用的文化策略是偏向东方或西方。
  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在文化传播交流过程,它们内部所蕴含的,只有具有人类普适性的社会经历和情感体验,才会被更好地被接受者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富含中国特质,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统故事,结合时代背景,与受众国的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求同存异,以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十九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是眼下的客观事实是,我们国家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世界所看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善于结合时代特色,赋予中华文化新的价值,将中华文化带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出版,第107页.
  [2]况玲玉.基于中西文化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研究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17):224-225.
  [3]斯图亚特·霍尔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1.
  [4]李楠.接受学视角下的文化变异——以“木兰故事”在美国的百年传播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1):104-110.
  [5]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
  [7]郭洁洁.跨文化语境下木兰文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7):189-191.
其他文献
摘要:《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以其独特的叙事体例、对中国文学史的重新解读的新视野以及文史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外读者皆有很大的启发,本文就《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异于传统中国文学史之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对女性文学有较大的关注。通过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研读,对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不被重视的版图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填补传统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  关键字:女性作家;男性作家;多角度的叙事策略等  一
期刊
摘要:回族作家李进祥深深扎根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坚守,立足当下,直面现实种种,对现代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深感忧虑,反思都市文明对话乡村世界时造成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冲击,着力建构起贫瘠的西海固大地上一湾温暖宁静的“清水河”世界。笔者力图从地理意象出发,分析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给作家带来的影响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李进祥作品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李进祥;自然地
期刊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着属于中国的故事。新媒体时代下,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来向在海内外的汉语学习者以及中华文化爱好者传播中华文化。本文以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为主线,以优秀文化纪录片《国乐在路上》二胡篇为例,探讨国乐二胡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也为今后汉语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传播;二胡;中
期刊
摘要:“季风剧场”推出的刑侦局《谎言真探》掀起一波热潮,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针对这部剧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季风剧场的定位进行分析。  关键词:脱水 普法 社会意义 刑侦 人文关怀  《谎言真探》于2021年6月15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定档于季风剧场。全剧共16集,讲述的刑侦支队刑警们恪尽职守,通过心理学以及测谎技术调查破案的精彩故事。  该剧节奏快,叙事密。近年来,悬疑,刑
期刊
摘要: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由一个又一个的“包袱”串联而成,所谓的“包袱”体现在相声语言的幽默艺术上,而语言是创造幽默的主要因素。在相声语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引用使相声语言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相声民俗学”。民俗现象可以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三种,相声则通过语言艺术将其融入相声表演艺术中,通过语言偏离、语序颠倒、词语巧释、词汇歧义、词语误用等语言表达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
期刊
摘要: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以写男女恋情为主,有《小山词》一卷。在《小山词》中,晏几道提及了许多有名字的歌妓舞女,为这些女子写下了许多缠绵凄恻的词句。本文从晏几道的《小山词》入手,梳理分析《小山词》中提及的名字的歌妓舞女,将她们分类探讨,来分析词人对这些女子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晏几道;《小山词》;歌妓舞女;男女恋情  晏几道,字书原,号小山,是北宋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他擅长
期刊
摘要:根据环境和时代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审美倾向,笔者关于美的几点特性做简要阐述,并对当下时代产生的部分审美进行拙见分析。  关键词:美学;相对性;时代性;容貌;审美  一、美是什么?  美是自由的。学会欣赏别人、欣赏自己、欣赏一切你认为美的事物或情感,  摆脱外界的定义束缚和已有的所谓的规则和偏见,真正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发现美,欣赏美,而并非人云亦云地选择随波逐流。  美具有以下特性:
期刊
摘要: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作品《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是如何唤醒读者的审美期待,打破读者审美期待并推动读者去感受欧亨利所描绘的社会底层人民的对希望和美好的渴求,对存在于资产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的不公正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关键词: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接受美学;审美期待  一、引言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是与莫泊桑、契诃夫齐名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
期刊
摘要:教堂山会议的举办标志着法国学派的式微和美国学派的崛起。艾田伯的《比较文学的危机——比较不是理由》批评了法国的影响研究盲目地追随朗松,使得研究变得狭隘。教堂山会议标志性文章《比较文学的危机》全面地阐释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缺陷,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使得众多学者重新思考这门学课。比较文学尚处于稚嫩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学者们的探索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关键词:艾田伯;韦勒克
期刊
摘要:欧洲长篇小说《金驴记》在学界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但是这部小说的价值和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它是罗马时代的一部风俗录,记录着肮脏的情欲和人性的冷漠,通过这部小说反观当下的社会,虽然现实社会少了小说中演绎的巫术,但是人生存的境遇都是一样的,这给了当下读者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金驴记》 情欲 人性  一、情欲的肆虐  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