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无论是北京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活跃的影像活动单元,还是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的“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以及广州维他命空间为期一年的“2010影院”项目,都将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和影像创作实践作为核心的议题。而在这些活动中生发出来的各种问题也引发着人们的讨论和思考:电影是否为当代艺术?抑或,录像艺术及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电影史的一次流变?中国录像艺术家的身份焦虑源自何处?它是一种个体的情结还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倾向?如今,我们的意识已经被电影工业体系与产业化所激发的技术浪潮和生活模式所淹没,在可见的未来,电影或许不再只是我们建构欲望的中介,而成为我们的存在本身?
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录像艺术兴起的前10年),在今天主要的当代艺术机构中,鲜见录像单元或电影单元的缺席,从法国的蓬皮杜到纽约的新当代美术馆(New Museum),以及亚洲的白南准艺术中心及福冈美术馆等,各大小机构都将电影、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这些直接或间接与动态影像(moving image)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实践纳入到它们展览策划,机构收藏及公共教育的系统中。在国内的各种展览和项目中,也不乏录像艺术的身影。虽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录像艺术及新媒体艺术远不及绘画那样“声名远播”,但从张培力(1957年生于杭州)1988年发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第一个录像艺术作品《30×30》开始,至杨福东、曹斐等以影像作品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录像艺术及作品逐渐成为中国年轻艺术家实践的主要类型之一。
几乎与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一道成长的录像艺术创作,并不是第一次集中亮相,有意思的是,将电影与录像艺术的关系作为展览的主要线索,并以艺术家的影像实践及作品为引子展开的讨论在近两年如此突显,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电影的历史仿佛远比电影作为艺术的历史悠久,自上世纪60年代起,录像艺术创作者开始了与电影本身的技术属性、工业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各种层面目益扩张的影响力的拉锯战。这一过程与艺术史或电影史本身相比,都是相当短暂的,但也异常地复杂,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当下是否真的是讨论和回顾这一流变交错段落的最佳时机?毕竟,我们对动态影像及电影蒙太奇与人类意识之间关系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关于影像艺术的整体性探讨没有可能在此完成,但从影像创作、传播的基本结构中捕捉一些片段,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的电影情结
电影缘何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最“神圣”的事物之々国内某国际知名电影大师的新作再次惹得全民舆情沸腾,霸占各种媒体、论坛和茶余饭后的缝隙。在被政治和资本家相中,踏着漫长的红地毯登堂入殿之前,挤在咖啡馆里的电影创作者们更多的是沉浸在“现代科技”的狂喜之中,就和工业革命时期各种“奇迹”引发的骚动一样。电影是如此之快地进入现代文明的中心,自《海斯法典》始(《海斯法典》是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但《海斯法典》的公布遭到电影创作人员的普遍反对,1930年颁布,1966年被正式取消),围绕着电影审查制度的世纪攻防仍在持续,而在电影通过DVD或硬盘数据成为“私有物”的全球化时代,电影成为文化的标志,甚至是需要保护的道统,电影节俨然成为神学臆想式的加冕仪式,导演变身为民族英雄……为何如此?或许,和人类历史上所有被顶礼膜拜之物一样,它让人们产生恐惧?就像人类一次次地将对自然、社会的恐惧归斥到其他“屏障”上电影理当为它所能引发混乱与堕落的能力负责。但是,和“愚昧”的中世纪人类不同,我们不再捣烂圣像或烧死巫女,现代化的“文明人”是如此需要电影的力量,并对这力量的来源“电影蒙太奇”深深膜拜。
以法国电影新浪潮为标志的电影运动,一方面揭示了其强大影响力的事实,另一方面,正是电影作者论的导演们如此相信电影的力量,才不得不用社会运动的方式与政商强权们争夺这一权力。上世纪70年代的艺术家们,仿佛对于电影、电视技术所带来的对时间与空司全新的阐释能力更感兴趣,更多地将这一技术作为作品创作及自我建构的材料。运动本身无疑推动了电影与艺术家的碰撞,将电影从娱乐工业产品的范畴提升到社会文化意识领域进行讨论。电影运动与艺术家创作录像作品、装置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无法考证,也正因为如此,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才会以更加丰富多元的面貌呈现在西方的艺术世界之中,讨论和涉及的层面也更为广泛。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独立电影运动似乎也有类似的历史作用。不同的是,在强大得多的电影情结和历史背景面前,刚刚进人中国的当代艺术概念如此赢弱,艺术家个体意识显得如此渺小,几乎从一开始,电影叙事及其美学就以高大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从此次OCAT当代艺术中心“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的矛盾结构中,可以看见电影情结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强大。从展览标题开始,我们会以为策划人的意图在于展示当代艺术中的录像及录像装置作品的电影化叙事(Cinematic Storytellinq)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实际展出的作品中看,电影的痕迹却并不十分明显,反而是影像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和媒质,在艺术家的自我建构中的运用更为突出。整个展览的四个单元:欲望路径、机器/机制、语言景观、投射立场,与其说是与电影的建构有关,不如说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上关注的几个核心议题,并非录像艺术或电影叙事独享。如果展览意在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影像实践与电影语言的关系,那么这种讨论显然散失在样的展览结构中。从参展艺术家个体及作品来观察,当代艺术领域里创作个体的动态影像实践似乎也无法简单地与已有的电影经验直接建立起联系和对照的分析框架。如果说杨福东的《半马索》、《路客再遇》,陆春生的《化学史1》及叶凌瀚的《叙事电影中的一个局部3》等作品比较直接地应对了当代艺术家在电影化叙事及电影语言上的尝试的话;那么李永斌的《脸》系列、蒋志的《谢幕》、李巨川的《抚摸》等作品更多地是探讨影像技术本身对于线性时间阐释的可能性以及影像本身的技术和社会属性;赵亮的《沉睡者》、那颖禹的《我们的主人家啊!就这样去了》、汪建伟的《人质》、高世强的《红》、崔岫闻的《洗手间》等作品更多强调的并非影像的“电影性”,而是注重从个人化的现实中以影像的方式切入一系列的社会宏大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和时代的符号意含同时压制了电影原有的丰富层面。展览中特别值得关注的应当是以非传统电影胶片或DV创作的“新媒介”作品,包括,曹斐的《人民城寨的生活》以及孙逊的《黑色咒语》,虽然可以在他们的作品里发现强烈的“电影性”,但新的动态影像媒质的实验将为更加个人化的,摆脱电影叙述语言束缚的创作带来更 多期待。
有意思的是,OCAT展览结构的内在矛盾也在之后的学术交流会上暴露出来。电影史或电影美学没有引起艺术家讨论的兴趣,反而关于当代艺术家与电影导演这两种“角色”在实际工作中有多少的重合或不同,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基本上,在今天当代艺术的话语系统和实践经验中,我们会发现: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在其生产模式、工作方式和面对的挑战上,有着明显的“场域”区隔,影像在当代社会的无孔不入,给他们提供了彼此客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失败的电影导演?
关于是“导演”还是“艺术家”的身份焦虑仿佛在西方并不强烈,在“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的学术讨论会议现场,有年轻艺术家就录像作品创作中的困扰发言,进而提出录像艺术家是否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导演?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议题,回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回答:电影到底是不是当代艺术?还是,录像艺术及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电影史的一次流变?二者是否可以在这样的逻辑中进行类比?什么是成功的导演?什么是成功的艺术家?此次以电影装置《关于遗忘与记忆的一则短篇》参展的奥地利艺术家杨俊的回应是,他认为一直以来,他从未对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问题产生疑问,一个作品是否需要用电影作为创作媒介取决于创作的观念,如果可以用装置表达得更为准确,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影”。另外,他也提出不同生产模式的问题,对于他而言,作为导演,面对的是和艺术家大相径庭的创作方式和生产模式,此次的电影作品是他应台北机构邀请而作的一次导演客串,他认为对于艺术家而言,在电影及电影节的生产机制中进行影像的创作,是一个“好玩”的尝试。
对录像艺术的展览与收藏了解的人不难明白杨俊所指出的当代艺术与电影工业生产机制的差异性。从创作方式上而言,通常录像艺术更为弹性,所需的资源有限,自我建构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更为宽松的空间,电影的制作则涉及更多资源和层面的协调,因而个人性会经常性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传播方式上而言,以欧洲为例,借助电影节、艺术院线、DV0发行,甚至是美术馆影像单元,电影拥有毋庸置疑的,更广泛、更有影响力的传播面;而录像艺术,更多的是以一种偶发性的方式暂时性地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各种双年展以及艺术节的展览现场,一旦涉及收藏,录像艺术往往通过很小规模的限量签名版本甚至是有限的播放次数来满足收藏家对于“稀缺”的需求和作品使用权利的占有;从资金来源上来看,电影拥有规模庞大的商业公司、品牌代理、电影基金会、大片场、发行公司、独立电影制作与发行公司等多种渠道,但资金不易申请且附加条件极高,而艺术家的创作同样拥有政府拨款的非盈利机构、商业画廊、私人美术馆及基金会等系统的支持,虽然规模无法与电影工业相比,但在传统上申请更为简便,附加的条件更为宽松。比如传统的驻村项目,就极少对艺术家及其创作有具体和义务式的要求。除去上述的普遍经验,随着影像技术和器材的普及化及数字化,无论是电影的生产机制还是录像艺术的制作都有了新的可能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录像艺术作品与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在影像品质上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或许也能说明为何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地区,各种类似Reel舞蹈与录像节(Reel Dance And VideoFestival)这样的综合性艺术节层出不穷,而且独立电影与录像装置可以出现在同
展映空间。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目前的电影生产机制及当地艺术生态与西方已经成型的普遍经验相去甚远。
在此,作为欧洲艺术家的杨俊,给此次颇具中国语境色彩的学术讨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质疑,到底将当代艺术的创作纳入电影史范畴进行讨论的意义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家个体而言,是否作为“导演”,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吗?或者,这只是一个在电影和导演高度符号化的中国社会意识中的两难问题。这种身份的焦虑是种个体的情结还是种集体意识的倾向,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电影的生产机制和录像艺术的生产机制的对比中,我们似乎能体察出,在艺术生产机制单一,艺术生态缺乏内在有机能量的中国,作为艺术家,不仅仅是录像艺术家的尴尬与无奈。
电影梦:一种可能的结局
正在从事录像创作的年轻人在今天的中国,也许可以理解艺术家杨俊的疑惑和挫败感。电影及其衍生的视觉工业和视觉文化是如此的强大,谁能轻易地割舍这种影响力和权力的诱惑?
在今天的城市结构中,我们被信息与图式包围,就像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其《幻想的瘟疫》中描述的那样:“幻想并不仅仅以虚幻的方式实现欲望,它的功能更像康德所说的‘先验图式’……根据这个图式,现实中的某些实证事物能够发挥出欲望的客体的功能,填补进符号的形式结构所开拓的空间。”
如今,我们的意识已经被电影工业体系与产业化所激发的技术浪潮和生活模式所淹没随处可见的LCD屏幕播放着世界各地的画面:愈来愈清晰逼真的成像技术;便携式的影像生产工具和消费终端。电影化的新闻,电影化的建筑,电影化的生活。只要你相信你所见到的一切,影像符号建构而成的“现实”在提供“先验图式”的同时,亦完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实证性事物”。在可见的未来,或者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在发生的是:它不再只是我们建构欲望的中介,而成为我们的存在本身。如果电影化叙事(Cinematic Storytelling)所建构的“现实”成为这个时代最毋庸置疑的意识形态之一,那么,我们作为身陷全景监狱的“楚门”,会不会也时常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点太完美了。“革命”仿佛要不期而至,并注定无疾而终,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个电影梦的话。
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录像艺术兴起的前10年),在今天主要的当代艺术机构中,鲜见录像单元或电影单元的缺席,从法国的蓬皮杜到纽约的新当代美术馆(New Museum),以及亚洲的白南准艺术中心及福冈美术馆等,各大小机构都将电影、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这些直接或间接与动态影像(moving image)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实践纳入到它们展览策划,机构收藏及公共教育的系统中。在国内的各种展览和项目中,也不乏录像艺术的身影。虽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录像艺术及新媒体艺术远不及绘画那样“声名远播”,但从张培力(1957年生于杭州)1988年发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第一个录像艺术作品《30×30》开始,至杨福东、曹斐等以影像作品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录像艺术及作品逐渐成为中国年轻艺术家实践的主要类型之一。
几乎与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一道成长的录像艺术创作,并不是第一次集中亮相,有意思的是,将电影与录像艺术的关系作为展览的主要线索,并以艺术家的影像实践及作品为引子展开的讨论在近两年如此突显,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电影的历史仿佛远比电影作为艺术的历史悠久,自上世纪60年代起,录像艺术创作者开始了与电影本身的技术属性、工业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各种层面目益扩张的影响力的拉锯战。这一过程与艺术史或电影史本身相比,都是相当短暂的,但也异常地复杂,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当下是否真的是讨论和回顾这一流变交错段落的最佳时机?毕竟,我们对动态影像及电影蒙太奇与人类意识之间关系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关于影像艺术的整体性探讨没有可能在此完成,但从影像创作、传播的基本结构中捕捉一些片段,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的电影情结
电影缘何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最“神圣”的事物之々国内某国际知名电影大师的新作再次惹得全民舆情沸腾,霸占各种媒体、论坛和茶余饭后的缝隙。在被政治和资本家相中,踏着漫长的红地毯登堂入殿之前,挤在咖啡馆里的电影创作者们更多的是沉浸在“现代科技”的狂喜之中,就和工业革命时期各种“奇迹”引发的骚动一样。电影是如此之快地进入现代文明的中心,自《海斯法典》始(《海斯法典》是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但《海斯法典》的公布遭到电影创作人员的普遍反对,1930年颁布,1966年被正式取消),围绕着电影审查制度的世纪攻防仍在持续,而在电影通过DVD或硬盘数据成为“私有物”的全球化时代,电影成为文化的标志,甚至是需要保护的道统,电影节俨然成为神学臆想式的加冕仪式,导演变身为民族英雄……为何如此?或许,和人类历史上所有被顶礼膜拜之物一样,它让人们产生恐惧?就像人类一次次地将对自然、社会的恐惧归斥到其他“屏障”上电影理当为它所能引发混乱与堕落的能力负责。但是,和“愚昧”的中世纪人类不同,我们不再捣烂圣像或烧死巫女,现代化的“文明人”是如此需要电影的力量,并对这力量的来源“电影蒙太奇”深深膜拜。
以法国电影新浪潮为标志的电影运动,一方面揭示了其强大影响力的事实,另一方面,正是电影作者论的导演们如此相信电影的力量,才不得不用社会运动的方式与政商强权们争夺这一权力。上世纪70年代的艺术家们,仿佛对于电影、电视技术所带来的对时间与空司全新的阐释能力更感兴趣,更多地将这一技术作为作品创作及自我建构的材料。运动本身无疑推动了电影与艺术家的碰撞,将电影从娱乐工业产品的范畴提升到社会文化意识领域进行讨论。电影运动与艺术家创作录像作品、装置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无法考证,也正因为如此,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才会以更加丰富多元的面貌呈现在西方的艺术世界之中,讨论和涉及的层面也更为广泛。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独立电影运动似乎也有类似的历史作用。不同的是,在强大得多的电影情结和历史背景面前,刚刚进人中国的当代艺术概念如此赢弱,艺术家个体意识显得如此渺小,几乎从一开始,电影叙事及其美学就以高大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从此次OCAT当代艺术中心“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的矛盾结构中,可以看见电影情结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强大。从展览标题开始,我们会以为策划人的意图在于展示当代艺术中的录像及录像装置作品的电影化叙事(Cinematic Storytellinq)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实际展出的作品中看,电影的痕迹却并不十分明显,反而是影像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和媒质,在艺术家的自我建构中的运用更为突出。整个展览的四个单元:欲望路径、机器/机制、语言景观、投射立场,与其说是与电影的建构有关,不如说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上关注的几个核心议题,并非录像艺术或电影叙事独享。如果展览意在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影像实践与电影语言的关系,那么这种讨论显然散失在样的展览结构中。从参展艺术家个体及作品来观察,当代艺术领域里创作个体的动态影像实践似乎也无法简单地与已有的电影经验直接建立起联系和对照的分析框架。如果说杨福东的《半马索》、《路客再遇》,陆春生的《化学史1》及叶凌瀚的《叙事电影中的一个局部3》等作品比较直接地应对了当代艺术家在电影化叙事及电影语言上的尝试的话;那么李永斌的《脸》系列、蒋志的《谢幕》、李巨川的《抚摸》等作品更多地是探讨影像技术本身对于线性时间阐释的可能性以及影像本身的技术和社会属性;赵亮的《沉睡者》、那颖禹的《我们的主人家啊!就这样去了》、汪建伟的《人质》、高世强的《红》、崔岫闻的《洗手间》等作品更多强调的并非影像的“电影性”,而是注重从个人化的现实中以影像的方式切入一系列的社会宏大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和时代的符号意含同时压制了电影原有的丰富层面。展览中特别值得关注的应当是以非传统电影胶片或DV创作的“新媒介”作品,包括,曹斐的《人民城寨的生活》以及孙逊的《黑色咒语》,虽然可以在他们的作品里发现强烈的“电影性”,但新的动态影像媒质的实验将为更加个人化的,摆脱电影叙述语言束缚的创作带来更 多期待。
有意思的是,OCAT展览结构的内在矛盾也在之后的学术交流会上暴露出来。电影史或电影美学没有引起艺术家讨论的兴趣,反而关于当代艺术家与电影导演这两种“角色”在实际工作中有多少的重合或不同,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基本上,在今天当代艺术的话语系统和实践经验中,我们会发现: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在其生产模式、工作方式和面对的挑战上,有着明显的“场域”区隔,影像在当代社会的无孔不入,给他们提供了彼此客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失败的电影导演?
关于是“导演”还是“艺术家”的身份焦虑仿佛在西方并不强烈,在“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的学术讨论会议现场,有年轻艺术家就录像作品创作中的困扰发言,进而提出录像艺术家是否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导演?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议题,回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回答:电影到底是不是当代艺术?还是,录像艺术及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电影史的一次流变?二者是否可以在这样的逻辑中进行类比?什么是成功的导演?什么是成功的艺术家?此次以电影装置《关于遗忘与记忆的一则短篇》参展的奥地利艺术家杨俊的回应是,他认为一直以来,他从未对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问题产生疑问,一个作品是否需要用电影作为创作媒介取决于创作的观念,如果可以用装置表达得更为准确,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影”。另外,他也提出不同生产模式的问题,对于他而言,作为导演,面对的是和艺术家大相径庭的创作方式和生产模式,此次的电影作品是他应台北机构邀请而作的一次导演客串,他认为对于艺术家而言,在电影及电影节的生产机制中进行影像的创作,是一个“好玩”的尝试。
对录像艺术的展览与收藏了解的人不难明白杨俊所指出的当代艺术与电影工业生产机制的差异性。从创作方式上而言,通常录像艺术更为弹性,所需的资源有限,自我建构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更为宽松的空间,电影的制作则涉及更多资源和层面的协调,因而个人性会经常性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传播方式上而言,以欧洲为例,借助电影节、艺术院线、DV0发行,甚至是美术馆影像单元,电影拥有毋庸置疑的,更广泛、更有影响力的传播面;而录像艺术,更多的是以一种偶发性的方式暂时性地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各种双年展以及艺术节的展览现场,一旦涉及收藏,录像艺术往往通过很小规模的限量签名版本甚至是有限的播放次数来满足收藏家对于“稀缺”的需求和作品使用权利的占有;从资金来源上来看,电影拥有规模庞大的商业公司、品牌代理、电影基金会、大片场、发行公司、独立电影制作与发行公司等多种渠道,但资金不易申请且附加条件极高,而艺术家的创作同样拥有政府拨款的非盈利机构、商业画廊、私人美术馆及基金会等系统的支持,虽然规模无法与电影工业相比,但在传统上申请更为简便,附加的条件更为宽松。比如传统的驻村项目,就极少对艺术家及其创作有具体和义务式的要求。除去上述的普遍经验,随着影像技术和器材的普及化及数字化,无论是电影的生产机制还是录像艺术的制作都有了新的可能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录像艺术作品与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在影像品质上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或许也能说明为何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地区,各种类似Reel舞蹈与录像节(Reel Dance And VideoFestival)这样的综合性艺术节层出不穷,而且独立电影与录像装置可以出现在同
展映空间。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目前的电影生产机制及当地艺术生态与西方已经成型的普遍经验相去甚远。
在此,作为欧洲艺术家的杨俊,给此次颇具中国语境色彩的学术讨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质疑,到底将当代艺术的创作纳入电影史范畴进行讨论的意义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家个体而言,是否作为“导演”,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吗?或者,这只是一个在电影和导演高度符号化的中国社会意识中的两难问题。这种身份的焦虑是种个体的情结还是种集体意识的倾向,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电影的生产机制和录像艺术的生产机制的对比中,我们似乎能体察出,在艺术生产机制单一,艺术生态缺乏内在有机能量的中国,作为艺术家,不仅仅是录像艺术家的尴尬与无奈。
电影梦:一种可能的结局
正在从事录像创作的年轻人在今天的中国,也许可以理解艺术家杨俊的疑惑和挫败感。电影及其衍生的视觉工业和视觉文化是如此的强大,谁能轻易地割舍这种影响力和权力的诱惑?
在今天的城市结构中,我们被信息与图式包围,就像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其《幻想的瘟疫》中描述的那样:“幻想并不仅仅以虚幻的方式实现欲望,它的功能更像康德所说的‘先验图式’……根据这个图式,现实中的某些实证事物能够发挥出欲望的客体的功能,填补进符号的形式结构所开拓的空间。”
如今,我们的意识已经被电影工业体系与产业化所激发的技术浪潮和生活模式所淹没随处可见的LCD屏幕播放着世界各地的画面:愈来愈清晰逼真的成像技术;便携式的影像生产工具和消费终端。电影化的新闻,电影化的建筑,电影化的生活。只要你相信你所见到的一切,影像符号建构而成的“现实”在提供“先验图式”的同时,亦完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实证性事物”。在可见的未来,或者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在发生的是:它不再只是我们建构欲望的中介,而成为我们的存在本身。如果电影化叙事(Cinematic Storytelling)所建构的“现实”成为这个时代最毋庸置疑的意识形态之一,那么,我们作为身陷全景监狱的“楚门”,会不会也时常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点太完美了。“革命”仿佛要不期而至,并注定无疾而终,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个电影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