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生活的语文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他们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注入生活内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力争教“有生活的语文”。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生命的故事。
  一、对生命的尊重是课文的“内核”
  本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明确地展现了一个“爱”字。因为爱心,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小钱捐献骨髓;因为爱心,李政道博士为小钱取髓、送髓;因为爱心,许许多多的人为小钱奔波着……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只止于“爱”字,课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这“爱心”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人们为什么去爱,怎样去爱,爱得结果怎样等等,其实文章都进行了诠释,这些答案都与一种东西分不开,那就是“生命”。生命是本文的根,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生命桥”而不是“爱心桥”的真谛吧。因为“生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生命桥”让“生命”焕发活力
  若我们认可了上面的观点,那么我们教授文本时便可以围绕“生命桥”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生命、思考人生。文章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本的主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深入剖析文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教学时,可以在课之伊始,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聊一聊生活中的“橋”。教师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桥对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结组畅谈。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之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这座“生命桥”有些与众不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每一位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它的存在。继而教师将从生活中得来的思索引向文本更深入的剖析:作者为什么称它为“生命桥”?让学生以此为线,带着这个问题思考,品析课文,从而认识到“生命桥”之所以冠以“生命”二字,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一份敬重,是一座拯救生命、连接生命的桥梁。
  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人文意义后,作为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其语文味,那就是说,梳理脉络的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语言。学习表达,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课上可以联系生活中甚至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辨析表达的差异,从而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三、用悲剧唤醒生命的“麻木”
  当学生已经明白文中这些充满爱心的人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源于他们的善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重后,教师适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自主思考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生活。
  通过思想的碰撞,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为生命的存活而尽最大的努力。文中的捐髓青年有足够的理由停止救助,文中的李博士有足够的借口少出一份力,文中千千万万运送的无名人士有千千万万的理由中断这场爱的传递,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彼岸一个未曾谋面的生命,在地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送去生命的希望。这生命的纽带,之所以联结得紧密而畅达,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生命面前,选择了努力,选择了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该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生命的至高无上。经过这场思维的较量,学生对“生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价值观深植心灵。
  四、“桥”让中华血脉充满活力
  语文的学习重在素养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细节的引导。当学生对“桥”这个字眼开始感兴趣时,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善于查词典的好习惯。学生在认真查词典认识“桥”的定义后,得出结论:“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接着让学生思考“障碍”一词,这里的障碍是什么?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下了解一下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这样,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语文课上,文本成了一个例子,学习语言,引导思维,最终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课上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敬重生命,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做出抉择;文本中作者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
  这样的课堂,从生活中来,没有道德标高的“大”而“空”,而是实实在在,在思考中达成共识。这样的课堂,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不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有生命力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植根生活沃土,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林淑玲.在品味语言中学习言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新探[J].新教师,2014(8).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留下了这样珍贵的启示。为幼儿打造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审美活动环境,在接触生活的基础上遴选话题,依托生活化的组织形式、借助生活化材料进行创造性表达。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理解创意表现,逐步提高审美表现力,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有品味的人生。  关键词:生活;审美;环境;艺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
摘 要: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也是开展活动的执行者。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对学生德育,以德育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针对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展开研究与讨论,提出了几点建议,有助于促进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主体地位;素质教育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所以,班主任应
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存在两大问题:(1)专业教师太少,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对新教育理念及观点的领会不够,教育方向、目标的定位,教育教学经验、效果等的把握还很不到位;(2)非专业教师过多,特别是私立园和农村偏远幼儿园,而且存在队伍不稳定状况。这亟须农村幼儿园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且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让教师在幼儿园里再学习、再成长。  幼儿园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
小语姓“小”,但我们语文老师却应有“大语文观”。  在今天的《孔子拜师》教学中,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来自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孩子们学好语文,结合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用好语文。  片段一:  生1:从“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在路上,饿了就啃两口冷冰冰的馒头,渴了就喝小河沟里的水。  生2:他的馒头吃完了就只好去挖野菜来吃。  生3:野菜还要煮,他没有火,他应该是去摘野果子吃。  生4
一、案例陈述  活动中心,我校的“缅怀先烈,祝福祖国”歌咏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年级数百名师生沉浸于音乐的华章中,或是应着激昂的旋律而振奋或是伴着熟悉的歌谣而轻唱。当美妙的音符传递流淌至我班时,台上绚丽的镁光灯映照出55张生动、明媚的小脸,孩子们激情地演绎着对歌曲的感悟。回到座位后,我和孩子们满怀期冀,翘首以待评委的亮分。突然,一阵刺耳的争吵声灌入耳中。循着声音,我迅速拨开密集的人群,映入眼帘的
摘 要: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讨论当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凸显出来,当前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到知识,趣味教学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幼儿年龄小,思维还不成熟,上课时注意力比较分散,如果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幼儿更难以集中精力,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更差。通过对趣味性教学法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摘 要: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用尊重的爱、赏识的爱、互动的爱感染学生。即使有批评,也会将那“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浸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爱;批评;教育  孩子们个个天真无邪,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充满着期许。但由于环境的关系、经济条件的关系、家庭背景的关系,他们失去的太多太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老师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的未来和命运。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爱去引领他们、感悟
摘 要: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关键词:开放;作文;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語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多年来,
摘 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与环节之间存在着空隙,这一空隙称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是连接两个活动的中介,有时也被看成是自由活动或休息的时间。事实上,过渡环节不仅仅在于它的过渡作用,还在于它本身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更在于它可以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活动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络互动。通过一些小策略,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进行优化,以减少幼兒的消极等待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又译为自己动手做,意指“自助的”。幼儿到了大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简单的单个美术创作的形式和过程,更喜欢制作一些富有个性的、具有连环情节性的作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园围绕DIY“童心绘本”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将美术教学与绘本巧妙融合,燃起了幼儿美术创作的乐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