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他们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注入生活内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力争教“有生活的语文”。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生命的故事。
一、对生命的尊重是课文的“内核”
本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明确地展现了一个“爱”字。因为爱心,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小钱捐献骨髓;因为爱心,李政道博士为小钱取髓、送髓;因为爱心,许许多多的人为小钱奔波着……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只止于“爱”字,课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这“爱心”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人们为什么去爱,怎样去爱,爱得结果怎样等等,其实文章都进行了诠释,这些答案都与一种东西分不开,那就是“生命”。生命是本文的根,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生命桥”而不是“爱心桥”的真谛吧。因为“生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生命桥”让“生命”焕发活力
若我们认可了上面的观点,那么我们教授文本时便可以围绕“生命桥”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生命、思考人生。文章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本的主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深入剖析文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教学时,可以在课之伊始,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聊一聊生活中的“橋”。教师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桥对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结组畅谈。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之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这座“生命桥”有些与众不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每一位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它的存在。继而教师将从生活中得来的思索引向文本更深入的剖析:作者为什么称它为“生命桥”?让学生以此为线,带着这个问题思考,品析课文,从而认识到“生命桥”之所以冠以“生命”二字,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一份敬重,是一座拯救生命、连接生命的桥梁。
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人文意义后,作为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其语文味,那就是说,梳理脉络的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语言。学习表达,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课上可以联系生活中甚至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辨析表达的差异,从而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三、用悲剧唤醒生命的“麻木”
当学生已经明白文中这些充满爱心的人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源于他们的善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重后,教师适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自主思考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生活。
通过思想的碰撞,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为生命的存活而尽最大的努力。文中的捐髓青年有足够的理由停止救助,文中的李博士有足够的借口少出一份力,文中千千万万运送的无名人士有千千万万的理由中断这场爱的传递,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彼岸一个未曾谋面的生命,在地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送去生命的希望。这生命的纽带,之所以联结得紧密而畅达,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生命面前,选择了努力,选择了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该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生命的至高无上。经过这场思维的较量,学生对“生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价值观深植心灵。
四、“桥”让中华血脉充满活力
语文的学习重在素养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细节的引导。当学生对“桥”这个字眼开始感兴趣时,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善于查词典的好习惯。学生在认真查词典认识“桥”的定义后,得出结论:“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接着让学生思考“障碍”一词,这里的障碍是什么?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下了解一下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这样,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语文课上,文本成了一个例子,学习语言,引导思维,最终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课上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敬重生命,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做出抉择;文本中作者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
这样的课堂,从生活中来,没有道德标高的“大”而“空”,而是实实在在,在思考中达成共识。这样的课堂,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不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有生命力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植根生活沃土,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林淑玲.在品味语言中学习言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新探[J].新教师,2014(8).
编辑 李建军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注入生活内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力争教“有生活的语文”。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生命的故事。
一、对生命的尊重是课文的“内核”
本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明确地展现了一个“爱”字。因为爱心,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小钱捐献骨髓;因为爱心,李政道博士为小钱取髓、送髓;因为爱心,许许多多的人为小钱奔波着……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只止于“爱”字,课堂似乎显得单薄了些,这“爱心”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人们为什么去爱,怎样去爱,爱得结果怎样等等,其实文章都进行了诠释,这些答案都与一种东西分不开,那就是“生命”。生命是本文的根,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生命桥”而不是“爱心桥”的真谛吧。因为“生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生命桥”让“生命”焕发活力
若我们认可了上面的观点,那么我们教授文本时便可以围绕“生命桥”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生命、思考人生。文章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本的主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深入剖析文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教学时,可以在课之伊始,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聊一聊生活中的“橋”。教师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桥对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结组畅谈。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之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这座“生命桥”有些与众不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每一位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它的存在。继而教师将从生活中得来的思索引向文本更深入的剖析:作者为什么称它为“生命桥”?让学生以此为线,带着这个问题思考,品析课文,从而认识到“生命桥”之所以冠以“生命”二字,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一份敬重,是一座拯救生命、连接生命的桥梁。
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人文意义后,作为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其语文味,那就是说,梳理脉络的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语言。学习表达,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课上可以联系生活中甚至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辨析表达的差异,从而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三、用悲剧唤醒生命的“麻木”
当学生已经明白文中这些充满爱心的人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源于他们的善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重后,教师适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自主思考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生活。
通过思想的碰撞,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为生命的存活而尽最大的努力。文中的捐髓青年有足够的理由停止救助,文中的李博士有足够的借口少出一份力,文中千千万万运送的无名人士有千千万万的理由中断这场爱的传递,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彼岸一个未曾谋面的生命,在地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送去生命的希望。这生命的纽带,之所以联结得紧密而畅达,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生命面前,选择了努力,选择了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该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生命的至高无上。经过这场思维的较量,学生对“生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价值观深植心灵。
四、“桥”让中华血脉充满活力
语文的学习重在素养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细节的引导。当学生对“桥”这个字眼开始感兴趣时,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善于查词典的好习惯。学生在认真查词典认识“桥”的定义后,得出结论:“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接着让学生思考“障碍”一词,这里的障碍是什么?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下了解一下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这样,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语文课上,文本成了一个例子,学习语言,引导思维,最终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课上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敬重生命,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做出抉择;文本中作者娓娓而谈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
这样的课堂,从生活中来,没有道德标高的“大”而“空”,而是实实在在,在思考中达成共识。这样的课堂,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不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有生命力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植根生活沃土,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林淑玲.在品味语言中学习言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新探[J].新教师,2014(8).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