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字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教学就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给所有学生参与的权利,拥有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又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新的参与,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获得主动发展,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参与的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这个动力系统的运行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適时激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情境有助于思维,有助于产生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形象地展示出用三脚架支住电视的画面,形象地展示出三脚架的特点,并提出“为什么用三脚架支住电视而不用其他形状的支架呢?”这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惑。于是教师就引导学生,等认识了三角形后,就会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 马上就会转移到参与新知的学习上来。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的产生是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吸引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增加新的知识,打破旧的平衡,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说:“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算,今天我准备让同学们出题老师算,要求:同学出的题先同桌算,看能否被3整除,然后考老师。”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争着出题都被老师猜对了。所以同学们都想知道所以然,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造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落脚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数学学习活动如果由眼、口、手、脑多种器官密切配合,其效果必然比直接讲解更显著。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把学生推倒主体地位。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部分知识时,先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1)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们利用了什么思维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2)就利用这种思维请你利用好手中的学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事先给学生准备好学具),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相当活跃。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
2.指导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合作中参与
如何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要有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和互相探讨,使他们逐步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概括、会类推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分数性质”时,我从指导学生由商不变的性质去发现分数性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练习180÷4商是多少,指名说出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商又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列举与1÷2的商相等的算式,从中筛选出1÷2=2÷4=3÷6=…再改写成分数形式1/2=2/4=3/6。引导学生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观察,组织学生讨论,尝试用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性质。学生进入讨论中……,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看书上结论,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对不对;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结论中为什么有“零除外”的规定呢?学生又投入到积极的探求当中去。
三、因类施教,形成参与的广泛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还要熟悉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适应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参与学习的广泛性。
1.因类施教,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和安排口答、表演、练习等时,可以有意识地分类处理,将简单题留给学困生解答,更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巡视检查,批改辅导;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用学生来教学生。
2.要使学生获得参与的成就感
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自信,教师在设计提问、板演、练习时,要以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错因,让其改正,对改正后的成功,同样应给以表扬鼓励。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主动发展,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步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就会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我愿意在数学教学中做一盏航标灯,引领学生向成功的彼岸靠近。
一、激发兴趣,培养参与的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这个动力系统的运行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適时激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情境有助于思维,有助于产生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形象地展示出用三脚架支住电视的画面,形象地展示出三脚架的特点,并提出“为什么用三脚架支住电视而不用其他形状的支架呢?”这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惑。于是教师就引导学生,等认识了三角形后,就会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 马上就会转移到参与新知的学习上来。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的产生是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吸引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增加新的知识,打破旧的平衡,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说:“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算,今天我准备让同学们出题老师算,要求:同学出的题先同桌算,看能否被3整除,然后考老师。”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争着出题都被老师猜对了。所以同学们都想知道所以然,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造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落脚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数学学习活动如果由眼、口、手、脑多种器官密切配合,其效果必然比直接讲解更显著。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把学生推倒主体地位。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部分知识时,先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1)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们利用了什么思维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2)就利用这种思维请你利用好手中的学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事先给学生准备好学具),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相当活跃。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
2.指导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合作中参与
如何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要有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和互相探讨,使他们逐步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概括、会类推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分数性质”时,我从指导学生由商不变的性质去发现分数性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练习180÷4商是多少,指名说出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商又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列举与1÷2的商相等的算式,从中筛选出1÷2=2÷4=3÷6=…再改写成分数形式1/2=2/4=3/6。引导学生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观察,组织学生讨论,尝试用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性质。学生进入讨论中……,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看书上结论,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对不对;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结论中为什么有“零除外”的规定呢?学生又投入到积极的探求当中去。
三、因类施教,形成参与的广泛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还要熟悉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适应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参与学习的广泛性。
1.因类施教,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和安排口答、表演、练习等时,可以有意识地分类处理,将简单题留给学困生解答,更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巡视检查,批改辅导;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用学生来教学生。
2.要使学生获得参与的成就感
通过分层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自信,教师在设计提问、板演、练习时,要以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错因,让其改正,对改正后的成功,同样应给以表扬鼓励。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主动发展,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步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就会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我愿意在数学教学中做一盏航标灯,引领学生向成功的彼岸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