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的开放中走向解读的多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篇充满浓浓父爱的文章。文章通过父亲反复而坚定的话语,通过父亲一个个血泪的瞬间,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的伟大自然成为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内容。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很多教师从时间的描写方法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不动摇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感悟父亲的伟大以及对儿子无可比拟的深深的爱。这样的教学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也成为许多教师的不二选择。然而,当我们多次执教后却发现,看似自然无痕的课堂出现了可疑的瑕疵: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不是失去了主体能动,他们是不是仍然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当不同班级的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近乎一样的解读,这样的疑问便更加清晰明确了。
  近日有幸聆听本地的一位语文名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同样也呈现了这句话,并且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你们觉得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于是有了以下教学片段。
  师: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位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
  生:我觉得他挖的时间长,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他却一直在挖,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师:那么,父亲自己觉得长还是不长呢?
  生:我想父亲觉得自己挖的时间不长,他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不管多么苦都能坚持,他一点也不觉得时间长,因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师:是啊!也许别人觉得父亲挖的时间长,可是父亲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因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此交流环节一出,原本沉默的听课教师也按捺不住纷纷议论起来。
  对于“父亲自己觉得长还是不长”,在笔者看来,正好与课堂交流的相反。为什么?那是大地震之后,余震随时来袭的紧迫时刻。孩子,稚嫩的孩子在废墟之中生死未卜。时间,就是生命,救援每迟缓一秒,便可能失去一条鲜活的生命!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当时间几个小时几个小时转瞬即逝,而孩子依然不见踪影,父亲内心焦急万分,又怎会觉得自己挖的时间很短呢?相反,已经过去太长时间了,不能再等了,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快将孩子救出来!
  当父亲至爱的孩子遇到生命危险,在那生死未卜的时刻,每一秒未知的寻找都是一种煎熬。电影《失孤》中因为失去孩子而在街头不知所措的母亲,不分日夜苦苦等候在丢失孩子的地方的母亲,这位最终精神几近崩溃、准备跳江自杀的母亲,那一个个小时的寻找,一天天一夜夜的等候,只会让人觉得时间太长,孩子离自己越远。课文中的这位父亲,36个小时的挖掘,实在令他度秒如年啊!从父亲的角度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仍然想起《失孤》中的情节,电影里的父亲已经寻找丢失的孩子近十二年,此时此刻,当旁人感叹寻找时间之长时,他却说不长。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只有在寻找孩子的路上,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不知孩子身在何方,只要在寻找的路上,孩子就在不远的远方。于是,时间,在这位父亲身上就没有长短。就像课文中的这位父亲,36个小时过去,只要没有停止挖掘,孩子就在废墟之中等着他,作为父亲,他还是一个父亲。
  “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原本貌似可有可无的一个问题,即使从同一角色去解读,不同时间段的父亲也有不同的体会。挖掘初始那种惜时如命的焦急,挖掘一段时间后,不曾放弃依然坚持的那份执着,在挖掘的时间长还是不长的解读中,学生才可能更深入地走进作为父亲的内心,也在这样开放多元的解读之中,父亲的伟大才更加立体饱满,深入人心。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314500)
其他文献
近日,我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 年第1-2期上读到李济任老师的《这样的课文不学也罢——例谈小学语文教材之过》一文。对于这篇文章的多处文字,我持有异议。这里仅仅针对李老师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见解谈谈看法,兼与李老师商榷。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山村的兴亡史。山村里的人们靠砍伐山上森林里的树木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是过度的砍伐使得环境不断恶化,最终洪水带走了一切。  李老
今天,我和鱼儿来了一场“PK”赛,由于我“作战”勇猛,技术高超,擒获了不少“俘虏”。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星期天,风和日丽,无所事事的我突然想到楼下沟渠里有不少鱼儿,便向老爸建议一起去捕鱼。老爸听了两眼发亮,双手一拍大声說:“好主意!”說干就干,我们准备好饼干、网兜等就兴冲冲地出发了。“哈哈!小鱼小鱼,我来了!”老爸瞧我手舞足蹈的样子直笑得眉眼弯弯。  来到沟渠边,老爸先把网兜轻轻地
《猴子种果树》(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是一篇童话。主人公是猴子,另外三个“人物”是乌鸦、喜鹊、杜鹃,它们对猴子各说了三句话,说法大同小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从模仿起步——阅读中的写作训练策略例谈》中对这篇课文有这样一段分析:细细推之,鸟儿劝告的话语又隐藏着这样的语言结构: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这是劝阻,连叫两次“猴哥”是着急的表现,“你怎么种梨树呢?”反问句又增强了劝阻的力量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现今的作业批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反馈时间过长,反馈信息量过少,校正措施不力,批改形式简单化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作业积极性不高,不仅认为作业对其学习帮助不大,而且是一种负担,这让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苦涩。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对语文作业批改进行了
【课堂实录】  一、查预习,读课题  (出示预习要求:①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不理解的生词做上记号。②读完课文后想想:我有什么收获?)  师:课前,我们按这两个要求预习课文。已经完成第一条的举手。(生全部举手)  师:是啊,四年级的同学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字词学习了。  师:第二条。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收获?  生:虽然有些动物凶猛强大,有些动物弱小无比,但它们还是可以和谐相处。  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于是有的教师就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从课堂导入到课堂总结充斥着各种问题,一问到底。于是课堂上,没有了琅琅的书声,没有了静静的思考,也没有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只是“师问生答”的“热闹”场面,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回答,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
老师想了解新生的情况,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调查表,让大家写下获过的奖励。收了表后,老师看见有的写“语文竞赛一等奖”,有的写“作文优秀奖”,只有豆豆的奖励别具特色,上面写着“商场购物抽奖三等奖”。
不少同学的作文都存在一定的毛病,常见的毛病有三种:“开头绕弯弯,中间太简单,结尾喊口号。”  怎样才能克服这些毛病,让自己的文章简洁生动、情景相融、情趣盎然呢?下面,就把这些毛病分析一下,并提出一些改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开头绕弯弯  作文的开头不能紧扣文题,而是东拉西扯,啰里啰唆地写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这就叫“开头绕弯弯”。  比如,一位同学写《一场精彩的比赛》时,文章开头就这样写: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最美的肥皂泡,以及令人心驰神往的童年。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笔者认为理解句子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里,感受那快乐的肥皂泡和快乐的童年。  一、文字里的“轻”,童年里的“乐”  《肥皂泡》全文共5个自然段,479个字中有12个带“轻”的词语,如“
①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②“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为什么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  ③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④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⑤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江西省都昌县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