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鹅娃的另类表达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性?张扬?疯狂?曾经有人试图用这样的字眼去定义邓荣斌这位热情似火、浑身上下都在传递着力量的深圳本土画家。笔者认为并不尽然。看邓荣斌的画作,怪诞、诡异、神秘,却能从看似灰暗的格调中感受到一种让人振奋的生命的张力,那是一种破茧而出的冲动,那是一种自我升华的修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邓荣斌并不容易被刻板的词语所定义,也无需被定义,他的作品亦是如此。在邓荣斌的画里,既有中国水墨的传统技法,又有西方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既有古朴雍容的铜钱币,又有现代轻快的麦当劳;既有一目了然的具象事物,又有耐人寻味的抽象思绪。看似不搭调的东西在邓荣斌的笔下活灵活现地统一了起来。邓荣斌说,在作画的时候自己从来都不会预设主题,只抓住偶尔闪现的一点灵感,任由思想飞到九霄云外,徜徉于天马行空的幻象之中,而后星星点点地流露于笔尖,形成对现实的思考和呐喊。看邓荣斌,不仅要看他画的是什么,更要看他在画里诉说的那种情绪。而这情绪的源头则是他生命里挥之不去的——不安。
  生命里有一种不安
  1972年出生的邓荣斌是土生土长的宝安福永塘尾村的本地仔,生于斯、长于斯、创作于斯的他亲眼见证了这个中国南海的小渔村如何在一夜之间变成屹立于改革开放风口浪尖的现代都市。如果说,这场魔术般的历史巨变是他后来在画里绘就城市幻景的线索,儿时刻骨铭心的回忆则是他一切创作的本源。
  小时候的邓荣斌一直体弱多病,甚至一度让父母萌生了抛弃他的想法,只因为自己是长子,才得以幸免。照邓荣斌的说法,那时候别的小孩都在吃糖果,而他只能吃大蜜丸(一种中成药),“光大蜜丸吃了都有一箩筐”。百般宠爱孙子的奶奶心疼不已,按照旧有的观念请神婆来给邓荣斌看看。神婆竟给算出邓荣斌是撞了邪,必须举行仪式驱邪扶正,否则小荣斌的身子板估计很难健康起来。很快,熊熊的炭火在火盆里舞动着慑人的身姿,噼啪作响。虚弱的邓荣斌任由神婆摆布。幼小的灵魂拖着行将麻木的身躯,他被神婆牢牢地捆绑在了火盆跟前的椅子上,这一刻内心深处关于生死的呐喊一下子迸发了出来,邓荣斌心慌意乱地挣扎起来。然而,在封建的“仪式”面前,这孱弱的扭动哪里能唤起大人的觉醒,反倒成了撞邪的佐证。神婆眉头深锁,口中念念有词,寒夜里的冷风更平添了几分恐怖的色彩。那一夜,神婆的咒语、家人的嘶喊、鬼魅的火光幻化成无尽悠远的恐惧钻入小荣斌的心底,他明亮的双眸第一次闪现出了一丝无助。
  如果说,上面的事件是邓荣斌对于生命感悟的开端,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则让邓荣斌深刻感受到了命里绕不开,也逃脱不了的无奈。在邓荣斌六七岁的光景,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珠三角发生逃港潮,他随父母偷渡香港而未成功。当一家人从海上飘摇上岸不久,因为父亲脚受伤行动不便而被港警发现,随后被港警扣留一夜之后被遣送了回来。难挨的一夜,父母双手戴着手铐,年岁尚浅的邓荣斌躲藏在妈妈的怀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着香港警察的发落。年幼无知的他并不知道天亮以后会发生什么,即使会发生什么,他也无力阻止哪怕一丝一毫。那一夜,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在邓荣斌内心深处驻扎了下来,久久不能散去。
  被遣送回来的邓荣斌很快又恢复了原本平静的乡村生活。放鹅成了他每天除了功课以外最重要的消遣和任务。然而,正是这个本来给他带来快乐的活计却也成为他的不安记忆之一。有一天,天刚擦黑,邓荣斌照旧去把外面放养的鹅群赶回家。前脚刚一出门,后脚弟弟就跟了上来:“哥哥、哥哥,我要和你一起去赶鹅。”拗不过弟弟的一再央求,邓荣斌只好带着弟弟一块去赶鹅。然而,那个傍晚的微风仿佛把鹅群的心也给吹躁动了,它们根本就不听邓荣斌指挥,自顾自地四散乱跑。忙着追赶鹅群的兄弟俩完全没有意识到在鹅群的牵引下,他们已经进入了离家不远的山林坟场。当他们意识到身处墓地之时,天色早已黑得让人认不清来时的路,这可如何了得。村里老人口中魑魅魍魉的形象一下子涌上了邓荣斌兄弟俩的心头。加之瓢泼大雨倾泻而至,两岁多弟弟不能自控地大哭了起来,紧接着邓荣斌也恐惧地哭喊起来,兄弟俩的哭声响彻山林。那一夜,雨声、风声、嚎叫声交织着成为一曲难以名状的悲怆奏鸣曲,嗡嗡嗡地敲打着邓荣斌的耳膜,生命里的无望占据了他的心灵。
  生是死的开始,死又是生的延续,生命在生死之间得到永恒。曾祖母的两次假死让邓荣斌对于人的生命与死亡充满了近乎魔幻的敬畏。“有一天,没有任何疾病的太奶奶突然就失去了生命的体征,家人已准备按照风俗隔天下葬。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她又活了过来。这样又过了五六年。在一个阴雨天,太奶奶再次没有了呼吸和知觉。看着她瘦骨嶙峋的身体被装进冰冷血红色的棺木里,我总有一种错觉,她还会再睁开慈祥的双眼。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太奶奶如期下葬。多年以后,遵照本地风俗‘拣根’——将死者尸骨捡出来按原形排列在太阳下晒干,再殓入特定的容器内。开棺以后,我们才发现太奶奶的整付骨架都是反的,连鞋底都严重变形了。可见她当时真的是假死,后来又在棺内复活挣扎了不知多长时间才断气的。”如今说起这段过往的亲身经历,邓荣斌的眼里还是闪烁着一种难掩的悲伤,他说那是一种难以释怀的压抑。那一天,邓荣斌才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无助、无奈、无望、无常,正是这四件事让邓荣斌真正感受到了生命里那一抹哀伤的不安,也成就了他未来作画的灵感源泉。
  让时间凝固的放鹅娃
  邓荣斌的画面有一种凝固性,即一个个凝固的瞬间,没有特指的、具体的时间定位。而他给自己的画册取名“没有时间的艺术”,表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觉。邓荣斌坦言,在高中以前自己并没有真正接触过绘画,到了高中以后迫于升学的压力才开始学习美术。有一次他在美术老师那里看到了一套超现实主义的画册,那些图像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心里一直记着这些东西”。后来他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西江大学,学平面设计。
  在大学毕业那一年,邓荣斌经历了一次情感上的失意,于是他便借助绘画来拯救自己挫败的内心。一个月的时间,他画出了“迷惑”“狂想曲”兩个系列作品,作品风格带有野兽派和超现实主义及神秘主义色彩,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在毕业前,邓荣斌举办了自己生平第一个画展,展出的作品就是这两个系列,画作一经展出就在肇庆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邓荣斌说,是命运把他拉到了绘画创作之中。   应该说,论及专业,由于没有受过传统学院派技法的严格训练,邓荣斌可能不是绘画水平最高的那一个。但是,西方技法的短板并没有束缚住邓荣斌的思与行。生性不羁的他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水墨的精髓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的画风融合在了一起,形成对水墨传统的颠覆,对超现实主义的延展,他用自己的创作为中国水墨画找到了新的角度和方向。另外,或许因为生于乡野、长于田间,他生来就喜好自然,对于那些常常被现代都市人随意忽略的点滴,他却能了然于胸,清清楚楚地体会到个中滋味。在邓荣斌的作品中,常常会有象征生命的叶子、代表自由的小鸟、传递希望的野草以及诉说衷肠的树枝,这些都让他的画散发着原生态的气息。而大量使用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则更让邓荣斌纵横捭阖的奇幻思维显得如此靈动。这些符号犹如图腾一般,带着明确的语码和无穷的意味给观赏者的解读提供了巨大的创造性空间,也让时间凝固于站在邓荣斌画前的那一刻。
  用生命在诉说的艺术家
  不仅仅是邓荣斌的画作,邓荣斌本人也一样有着让时间凝固的魔力。与邓荣斌交谈,你总能沉浸其中,忘却时间的存在,仿佛在与他同在的这个空间里,时间早已被他施了魔法,停下前行的脚步,与自然万物共同聆听他的诉说。而他的诉说总能带着那种原始而质朴的力量给人以震撼和感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笔者曾不止一次地想起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仿佛此刻眼前的邓荣斌就是从书里走来的青年时代的克利斯朵夫。他的语言铿锵有力,他的情绪高昂奋进,他的见解特立独行。然而,他又是真诚的、单纯的、正直的。他哪里会去矫揉造作,哪里会去趋炎附势。他只不过是完整地表达自己,表达情绪,表达态度,不拘泥于艺术的固有形式,也不追逐名家大师的流派手法,更不苛求他人能够完全看懂自己的画作。正如邓荣斌所言,艺术只是思想的媒介,并不该被分门别类,更不该被生硬地赋予某种定义。“看我的画,不要看我画的是什么,也不要看我的画风是什么,而要看我想表达的是什么,这是我文化素养和视觉经验的延续,更是我生命的延续。”
  尾声
  生活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邓荣斌用自己细腻丰富的情感和无拘无束的幻想在感知着大自然的每一个灵动的瞬间,在诉说着别人意想不到的情话。为爱而画,为艺术而画。对于邓荣斌来说,绘画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而是一种自救自修的生理需求。那些扭曲、缠绕、纠结的线条都是这个昔日的放鹅娃对所思所想所愿的一种另类表达。
其他文献
朱鹮是一种姣美动人的稀有鸟类,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它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一度因环境恶化导致数量急剧削减,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濒临绝迹。1981年,我国陕西洋县发现了七只野生朱鹮,后经人工繁殖,其种群数量已于2014年达到两万多只。至此,对野生朱鹮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东方宝石”重放异彩,仅在中国范围内,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
期刊
閻晚生,1993年移居深圳。一直在深圳晚报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两年前退休。酷爱摄影,尤爱运动项目类。
期刊
小说家冉正万给我布置了个任务,让我说说李浩的书法。他说:“这人不错,是写小说的,而且写得挺好。”我一愣,听过各类业余书家,但一手现代小说,一手法书艺道,却是首次闻得。接著因孤陋而生的惭愧感覆盖了这一瞬的好奇,好久不关注小说界了,不知道有这么一位作家。一直以来,我龟缩在诗词的世界里吞花饮露,虽不少曳尾之泥,倒也自由自在。  那是二月份,我粗粗披览其作品集一过,头脑里涌出三个字:直,方,大。这三字又似
期刊
千百年来宝安沉淀了无数具有歷史时代烙印和别样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遗珠。“革故鼎新,得宝而安”是宝安之名的出处,素有“深港文化之根”美誉的宝安是广东最早的第二个建制县,有着近17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特色浓烈。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宝安以其宽广包容的胸怀,吸取了各地多元文化在这片热土上聚集,形成了“传统民俗资源丰富,创新文化成果与灵感交织”的宝安特色文化。  2019年12
期刊
陈浩  1955年7月生。浙江海宁人,字泊舟,号微斋。原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张宗祥书画院原院长。曾获中国文联全国百名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和中国书协全国百名德艺双馨中青年书法家。现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书协理事,深圳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曾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西泠印社美术馆以及香港、澳门、日本岐阜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 出版有《陈浩书
期刊
以戏会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夏远明是湖北洪湖人,自幼热爱京剧艺术,12岁进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学习京胡演奏,并拜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余开泰先生为师,精研张派伴奏艺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离开专业剧团以后,夏远明做过各种工作,并且还曾下海经商,开办过酒楼。虽然脱离了舞台,但是夏远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从来没有放弃,一有机会就会和票友们聚在一起“过把瘾”,业余时间也几乎全部用来练习京胡艺术。  出于对京
期刊
胡棵育  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宝安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在 《星光啊星光》 《救救她》《伤逝》《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窦娥冤》《江姐》等二十余部大型歌剧中扮演男主角。先后师从声乐教授杨化堂、岑冰,声乐教育家韩德章。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他的演唱技巧成熟、音域宽广,高音嘹亮辉煌,中低声区圆润浑厚,而富有感染力。由于歌剧演唱方面的突出表现和影响,被大型辞书《世界名人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外歌唱家名录》等
期刊
刘文西  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
期刊
2019年12月22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在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会堂举行。颁奖现场揭晓了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民间文学作品、民间文艺学术著作
期刊
一副近视眼镜,戴在陈川生白净的脸上,越发衬托出陈川生的儒雅书生味。本是音乐人,却做起了杂技事,而且一做就做了八年,还当上福永杂技团的副团长,这其中有一段不平凡的奇缘。  01  陈川生的父亲,在山东兖州当地小有名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特别是板胡拉得相当好,二姐也是一位唱功非常了得的豫剧演员。  陳川生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小学就参加了学校合唱团,既会演唱还会指挥。初中的时候遇上了他的启蒙老师冯庆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