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被誉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教师被称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幼儿园却频频爆出“虐童”事件,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对此,我们需要从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及家长等方面来寻找“虐童”事件的原因及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每一个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虐童事件;教育机构;幼儿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幼儿园频频曝光“虐童”事件。如,2012年10月,山西太原,幼儿教师在十几分钟内先后对数名幼儿施暴,其中一女童被扇几十个耳光;2012年10月24日,浙江温岭出现了一位幼儿园老师双手拎男童双耳、将其拎至双脚悬空的事件;2012年5月山东济南被报怀孕教师张某殴打男童;2011年12月浙江义乌教师刘某以“不睡午觉”为由用棍棒将一男童的脸部和耳朵打伤;2011年7月,江苏南通,因“不认真唱歌”,三名男童呗教师王某殴打;2011年6月,济南某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被曝伤害、体罚儿童,其行为包括让双手抱头下蹲、下跪、金鸡独立……这一组组的数据,一张张虐童照片,一段段虐童视频,一遍遍地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
所有这些行为,已不是体罚,而是伤害。这种伤害儿童的行为不仅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阴影。虽然近年来虐童现象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新闻媒体也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虐童行为曝光在公众面前,公众舆论对虐童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也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但是虐童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看到这么多的“虐童”现象,我们不禁要深思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
二、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成因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给幼儿教育的质量和师德行为敲响了一记警钟,更是引发了幼师准入制度、办园水平、幼儿教育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话题。那么,幼儿园为何频频出现“虐童”事件呢?
(一)政府方面
1.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由于幼儿师资资源的短缺,导致学校聘请一些不合格的老师,如没有取得幼师资格证的教师。此外,当前幼儿园的数量、师幼比等还无法满足适龄儿童急需入园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在很多城市依然存在。正因此,在庞大的幼儿入园需求面前,相关部门又疏于管理时,许多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幼教领域,其中,有很多未经教育部门备案、手续不齐全,设施不完善的民办幼儿园。
2.未落实依法治园、依法治教。政府部门在幼儿教师管理过程中,不是真正的依法治园,来建立教师队伍,不是从幼儿教师职业这个角度来建立教师队伍。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幼儿教师实际上一方面可能在幼儿园里面工作压力很大,另外一方面,幼儿园的管理也不规范,没有做到依法治园,导致大多数幼儿教师很缺乏法律意识。
(二)教育机构与教师方面
1.教育机构在聘请教师的时候没有严把教师的准入关,造成许多没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进入幼儿园执教。甚至有些地方的幼儿老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而是由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段的教师转岗而来的。这就造成了幼儿教师水平层次不齐,职业素养和师德理念有待考量。
2.幼儿教育机构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目前,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普遍存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问题。在强大的市场推动和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少民间力量组织在一起办起幼儿园来。其办学目的是为经济效益,在幼儿教师招聘上较为随意,未认真考核师资的情况,不顾幼儿的饮食起居以及在园人身安全,进而导致了“虐童事件”的发生。
3.幼儿教师水平普遍偏低。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在招聘幼儿园教师时,未认真审核应聘者的学历、所学专业以及个人的教育理念,只看重个人外在表现,忽视起内在品德。还有的幼儿园因师资短缺,急需招聘教师,未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就急匆匆的入职上岗。这些都是的新任教师面对工作的压力,又加上不懂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方法,再加之园方管理乏力,最终致使不合格的社会人员进入幼儿师资队伍里,也为“虐童”埋下了隐患。
(三)家长方面
1.家长的教育观念薄弱,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性质仅仅停留在“托儿所”上,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自己只管孩子的吃喝就行。部分家长完全的信任教师,只忙于工作赚钱,缺乏对孩子应有的关心,很少问及幼儿在园的状况,很少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以及对老师的想法等。
2.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传统的观念里,很多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很多家长对待幼儿的教育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当幼儿不听话、调皮捣蛋时,轻则说骂,重则动手教育。这样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误区。也导致幼儿在面对体罚式的教育时,无从反抗。
3.家长疏忽于跟幼儿园保持联系。很多家长与幼儿园之间采用开家长会、家访、通讯方式、“联系本”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及时、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认为这些联系幾乎是趋于形势的,导致家长没有及时很好地与老师沟通,也没有切实关注过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
三、对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反思
(一)政府方面
1.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合格的幼儿园。近年来的“虐童”事件,经调查发现,大多发生在无证、不合法经营的民办幼儿园,有的甚至是年迈退休老人开办。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幼儿园里,管理的员工会有合格资质。因此,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合格的幼儿园,解决孩子入园难的问题。
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在建设幼儿园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从政策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当公办幼儿园短时期内难以满足幼儿入园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如提供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开展传帮带活动,以此促进民办幼儿园,改善条件,规范发展。
关键词:幼儿;虐童事件;教育机构;幼儿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幼儿园频频曝光“虐童”事件。如,2012年10月,山西太原,幼儿教师在十几分钟内先后对数名幼儿施暴,其中一女童被扇几十个耳光;2012年10月24日,浙江温岭出现了一位幼儿园老师双手拎男童双耳、将其拎至双脚悬空的事件;2012年5月山东济南被报怀孕教师张某殴打男童;2011年12月浙江义乌教师刘某以“不睡午觉”为由用棍棒将一男童的脸部和耳朵打伤;2011年7月,江苏南通,因“不认真唱歌”,三名男童呗教师王某殴打;2011年6月,济南某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被曝伤害、体罚儿童,其行为包括让双手抱头下蹲、下跪、金鸡独立……这一组组的数据,一张张虐童照片,一段段虐童视频,一遍遍地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
所有这些行为,已不是体罚,而是伤害。这种伤害儿童的行为不仅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阴影。虽然近年来虐童现象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新闻媒体也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虐童行为曝光在公众面前,公众舆论对虐童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也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但是虐童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看到这么多的“虐童”现象,我们不禁要深思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
二、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成因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给幼儿教育的质量和师德行为敲响了一记警钟,更是引发了幼师准入制度、办园水平、幼儿教育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话题。那么,幼儿园为何频频出现“虐童”事件呢?
(一)政府方面
1.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由于幼儿师资资源的短缺,导致学校聘请一些不合格的老师,如没有取得幼师资格证的教师。此外,当前幼儿园的数量、师幼比等还无法满足适龄儿童急需入园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在很多城市依然存在。正因此,在庞大的幼儿入园需求面前,相关部门又疏于管理时,许多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幼教领域,其中,有很多未经教育部门备案、手续不齐全,设施不完善的民办幼儿园。
2.未落实依法治园、依法治教。政府部门在幼儿教师管理过程中,不是真正的依法治园,来建立教师队伍,不是从幼儿教师职业这个角度来建立教师队伍。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幼儿教师实际上一方面可能在幼儿园里面工作压力很大,另外一方面,幼儿园的管理也不规范,没有做到依法治园,导致大多数幼儿教师很缺乏法律意识。
(二)教育机构与教师方面
1.教育机构在聘请教师的时候没有严把教师的准入关,造成许多没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进入幼儿园执教。甚至有些地方的幼儿老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而是由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段的教师转岗而来的。这就造成了幼儿教师水平层次不齐,职业素养和师德理念有待考量。
2.幼儿教育机构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目前,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普遍存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问题。在强大的市场推动和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少民间力量组织在一起办起幼儿园来。其办学目的是为经济效益,在幼儿教师招聘上较为随意,未认真考核师资的情况,不顾幼儿的饮食起居以及在园人身安全,进而导致了“虐童事件”的发生。
3.幼儿教师水平普遍偏低。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在招聘幼儿园教师时,未认真审核应聘者的学历、所学专业以及个人的教育理念,只看重个人外在表现,忽视起内在品德。还有的幼儿园因师资短缺,急需招聘教师,未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就急匆匆的入职上岗。这些都是的新任教师面对工作的压力,又加上不懂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方法,再加之园方管理乏力,最终致使不合格的社会人员进入幼儿师资队伍里,也为“虐童”埋下了隐患。
(三)家长方面
1.家长的教育观念薄弱,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性质仅仅停留在“托儿所”上,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自己只管孩子的吃喝就行。部分家长完全的信任教师,只忙于工作赚钱,缺乏对孩子应有的关心,很少问及幼儿在园的状况,很少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以及对老师的想法等。
2.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传统的观念里,很多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很多家长对待幼儿的教育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当幼儿不听话、调皮捣蛋时,轻则说骂,重则动手教育。这样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误区。也导致幼儿在面对体罚式的教育时,无从反抗。
3.家长疏忽于跟幼儿园保持联系。很多家长与幼儿园之间采用开家长会、家访、通讯方式、“联系本”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及时、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认为这些联系幾乎是趋于形势的,导致家长没有及时很好地与老师沟通,也没有切实关注过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
三、对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反思
(一)政府方面
1.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合格的幼儿园。近年来的“虐童”事件,经调查发现,大多发生在无证、不合法经营的民办幼儿园,有的甚至是年迈退休老人开办。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幼儿园里,管理的员工会有合格资质。因此,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合格的幼儿园,解决孩子入园难的问题。
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在建设幼儿园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从政策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当公办幼儿园短时期内难以满足幼儿入园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如提供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开展传帮带活动,以此促进民办幼儿园,改善条件,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