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情结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费”一词有很多含义,而且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它对人们的诱惑与吸引却很少有其他词汇能够与之相媲美。它的功效并非字面上那么简单,但人们与生俱来的免费情结可以自然而然地成就一笔笔生意。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曾经做过一个巧克力实验。他让研究人员销售两种巧克力,一种是定价为15美分的上好的瑞士莲松露牛奶巧克力球;另一种是定价为1美分的“好时之吻”巧克力。购买巧克力的顾客表现得非常理性,一番思量之后,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巧克力的品质而非价格,因此有73%的人选择了瑞士莲松露牛奶巧克力。接着,丹·艾瑞里把每种巧克力的价格都降低了1美分,这样一来,每块瑞士莲松露巧克力的价格就降为14美分,而原先不怎么抢眼的“好时之吻”由于免费而大受欢迎,竟有69%的顾客选择了它。两种巧克力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差价计算并没有改变,可是当免费出现的时候,顾客的偏好就发生了逆转。
  更有趣的是,在大多数场合,即使商品的出售仅仅收取一分钱(一个看似无足重轻的价格),大多数消费者也不会自掏腰包。这究竟是为什么?答案在于收费会让我们想到选择的成本,这对于我们掏腰包就不是什么激励因素了。打个比方,一旦碰到要收费的问题,我们的脑子里马上就会立起一面小旗——“这钱掏得值吗?”但是,如果某件商品价格是零的话,那么我们脑子里的那面小旗就不会立起来,做决定时也会觉得轻松多了。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尼克·萨博给这面小旗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心智交易成本”(Mental Transaction Costs)。简而言之,这指的是思考的收费成本。犯懒是人之常情,如果凡事无须动脑的话,谁都不愿意去动脑,因此我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无须费脑的事儿。
  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一切免费”的特点成就了它今天的奇迹,使它成为有史以来人类知识、经验和表达方式的集大成者。与消费者已经习惯的传统营销中的购买就赠代金券和抽奖等伎俩不同,网络上流行的“免费”手段并非陷阱,它并不是为了吸引你日后购买的一种手段,而是实实在在地免费奉送。21世纪的“免费”同20世纪的“免费”是截然不同的,在世界构建方式从原子化日益走向电脑比特化的过程中,一种自认熟稔的现象也在悄然改变,原来的“免费”营销手段现在真正变为“零收费”了。
  丹麦有一家健身俱乐部给会员提供这样一种服务:只要一周内你至少去一次,那么你就不需要付费;但是,如果你某一周没能去俱乐部,那么你就要支付当月的健身费用。这个商业理念真是绝了!如果你每周都去俱乐部的话,你对其印象就会很好,但如果某一周你因工作太忙而没去俱乐部,你就需要掏钱,但你又和那些掏了钱却不常去俱乐部的会员不同,成了这家俱乐部会员之后,你的想法就是不能失去会员资格,对其忠诚度就会随之增强。
  “免费”这个字眼能重塑顾客心态,创造新市场,在打破旧习中让产品看上去具有更加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免费”并不意味着无利可图,而是让利润走一条曲径通幽的道路。聪明的公司都让正常的金钱流动方向发生了逆转,他们或者是让某样东西免费,或者是在本应其他公司付账的时候买单。这些点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技术含量,只不过需要用企业家的思维来创造性地看待价格。
  丹·艾瑞里认为,多数交易都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价值。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
  起的。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但假如我们选择的物品不是免费的,那就会有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也可能蒙受损失。于是,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就尽量朝免费的方向去找。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模式的天敌是浪费,这也是免费的负面效应之一。对于不用付钱的东西,人们往往都不会太在意,因此在消费时也不会太珍惜,这样一来,免费会让人暴饮暴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草率消费。如果我们给免费食物标上一个价,哪怕是很低的价格,也会让大家的消费行为变得更负责任。免费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最大化推广产品和服务的上佳手段,但如果这并非是你的终极目标,那么就会产生反作用。
  “零”不仅仅是一种特别的价格表示法,它还能唤起热烈的情绪——成为一个非理性兴奋的源泉。
  ——《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
  一方面,信息想要变得昂贵,因为它很宝贵,在恰当的地点得知恰当的信息,能够改变你的人生。而在另一方面,信息也想要变得免费,因为发布信息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因此,这两种趋势在互相牵制。
  ——《全球目录》主编,斯图尔特·布兰德
  酒吧给大家提供了聚会和谈话的场所,但是并不会因此收费,收费的对象是给聚会和谈话充当润滑剂的啤酒。
  ——斯图尔特·布兰德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将数字经济学理念嵌入到他们自身的DNA中。无论他们是否曾经听说过“接近零边际成本”,他们凭直觉就能理解这一概念。这就是他们对版权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充满敌意的原因。
  ——乔纳森·汉德尔
  ◆成为试客
  免费机会有很多,比如成为一名试客。想成为试客并不难,任何网民只要登录各大试用网站,填写真实个人资料并申请试用商品,得到厂商审批后即可获得邮寄试用赠品,流程极其简单。目前很多试用网站能为试客提供涵盖吃、穿、用、玩等各个方面数十个品牌的商品。在试客网站上,你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进行试用,在试用后撰写使用报告并反馈给商家,如果报告写得诚恳,还可获得“试客通行证”。
  ◆寻找免费资源
  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免费的资源随处可见。除了利用网络免费获得信息之外,我们甚至可以试听在线网络课程。在世界名校开设的网络公开课上,我们可以听扎克伯格亲自讲解他的创业经验,听麻省理工大学的一流讲师讲解主流创业型企业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学习到巧克力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在TED里分享比尔·克林顿和比尔·盖茨这些思想领袖与实干家最热衷的事业;或者通过免费网站下载学习资料和电子书。总之,只要你有求知的欲望,你就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免费学习资源。
  不过这种免费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存在着被浪费的可能。很多人被免费分享网站上琳琅满目的条目吸引,在硬盘里下载大量的公开课和纪录片视频、电子书和PPT,然而下载之后,就将硬盘里的大量资源闲置了。因此,建议有这种下载习惯的学习者先弄清所需知识的领域,慎重进行选择。获得资源后不妨运用番茄工作法制作一个时间管理列表,或是下载一个学习管理的APP来掌控学习时间和进程。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2002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并营运TED大会。每年3月,TED大会在美国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TED演讲的特点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
  ◆利用晚间的空闲时间
  很多人通过付费培训和参加讲座的方式提升自我技能。其实,高效利用下班后8-11点的3个小时,就可以进行免费的自我提升。首先,让这段空出来的时间转变成不被打扰的时间。碎片化时间虽然可以利用,但只适用于获取信息,而不利于思考。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大块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尤其要养成不被网络和通讯设备分散注意力的习惯。然后,你就可专注于提升有效技能,如满足现有岗位或升职所需的技能,或为未来职业规划进行知识储备,还可提高基本能力,甚至能够满足个人兴趣。
其他文献
大企业“做空”了自己  1977年,诺基亚开始制造手机,此后整整14年稳坐全球手机行业第一把交椅。2008年,诺基亚拥有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40%,高居榜首。但仅仅4年后,一度如日中天、市值2000亿欧元的诺基亚被以47亿美金卖掉,商业巨星黯然落幕。诺基亚曾是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率先制造智能手机,率先做触摸屏手机。但在安卓系统横空出世后,它却坚决拒绝使用,只因为“那是由别人控制的”。  犯
七月流火,周末去乡下避暑。夜晚欲睡,竟有蚊子搅局。遂吊起蚊帐,斜靠床头,又回归安静。打开床头台灯,翻一本闲书,忽有灵魂出窍之感。窗外有月光,有蝉鸣,偶尔还有喵喵的微弱声,想来,小动物们也被这高温蒸得失了元气。直到倦了,眯眼看蚊帐外挂着两只小蚊子,翻开的书从手中滑落,终以最舒展的姿势进入梦乡。  幸福的乡下之夜得益于蚊帐与台灯。蚊帐让我免遭蚊虫涂炭,台灯助我夜读安枕,成就对世界的猜测,无市声乱耳,无
公司解散,怀孕女员工不同意仅支付经济补偿金该如何处理  我公司自成立三年以来一直惨淡经营,最近因经营困难决定要提前解散。公司对于员工除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法定经济补偿金外基本上也没有其它遣散补偿,有一名怀孕的女员工不同意公司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做法,她要求法定以外的额外补偿。请问,这种情况下公司该如何补偿这位怀孕女员工?  “三期”内的女职工是特殊的群体,《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女职工劳动
总有一些劳动者不想缴纳“五险一金”,而是希望公司将其折算为现金发放,对于一部分不正规的小公司来说,这样还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社保费率过高的“中国式烦恼”。  社保费率过高的“中国式烦恼”   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坦言,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费率大都保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态势的逐渐向好和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人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整体人才竞争态势俨然已从“激烈”走向“惨烈”!在人才信息和候选人、行为更加碎片化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渠道多元化运营策略,精准、快速地找到想要的人?如何通过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匹配,让人才能够招得来且留得住?除外部招聘渠道,如何通过“自留地”运营,发现下一个人才供给高地?人才精细化运营已成为管理层及HR团队甚至团
我们公司前不久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个招聘信息:招聘一名有三年以上出纳经验的财务人员。经过几轮招聘沟通,觉得王某很合适,就录用了,并且和她签订了三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是入职以来,王某经常被投诉工作频繁出错,似乎很多基本的财务知识都不懂。  于是,我们公司对其进行了背景调查,发现王某大学毕业后除了在一家民营企业做过半年的出纳工作外,就没有再从事过出纳工作。很明显,王某虚构了过往的工作经历。  我们现在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正式实施。《民法典》的实施会对民法与劳动法关系的协调产生广泛影响,对劳动法的理解与适用和劳动立法改革完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是劳动法学界讨论的热点。主流的观点认为,劳动法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特定的主体、独立的内容体系和独特的调整原则,与民法的区别泾渭分明。这一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劳动争议
曾读过一篇文章,名为《找人,找最懂本地业务的人,找最优秀的人》。文章中反复强调,高端人才,不能靠招,而要去找。招和找,不仅仅是差一个声调的区别。找,是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招,是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从态度上看,前者更谦恭,后者则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态。站在候选人的角度看,前者让人感觉对方更诚恳;后者则显得随便。我们处在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需要辈出的英雄和更多优秀人才,以应对未来
也是这样的立春时节,昆明朋友引我游西山。脚下滇池在阳光下休息,旅友们则汗津津地拾阶而上。山间茶歇处,一儒雅游客与我拉话,东北人吧,我认识你们东北的蒋新松、师昌绪。在中科院开会时,发现他们都是独处敬业坐标上的人。   他说的两位东北人都已作古,好在这两位先生健在时我访问过他们:一位是中国机器人之父,有“可下五洋捉鳖”的开山之功;一位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可上九天揽月”的“材料”奠基人。   二
在25年以前,社会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在其预言性著作《悖论时代》(The Age of Paradox)中预测:新技术引起全球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些新技术也会扰乱整个行业,并迫使企业顽强地追求生产力的提高,以推动股价达到最高水平。  汉迪警告我们:这种通过技术加速的因果连锁事件会给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带来一系列需要应付的悖论。  欢迎来到悖论时代!  自从1993年推出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