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第67页的内容。本节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领域,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着重抓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猜测—验证—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充分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尝试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量、折、撕、拼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三类三角形各三个,每类三角形三个的形状完全相同。
教学片断(略)
【设计意图与评价:通过送礼物,设计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积极性。虽然送的礼物只是一些纸片三角形,但是学生很兴奋。手里拿着三角形,任务变得直观了,“内角”成了强刺激因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识,并为接下来的验证活动做好了铺垫。】
(略)【设计意图与评价:本节课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很多同学早就知道了,但是这个环节的目的很显然不在于只让学生知道结论,而是要通过量、撕、拼、折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真正明白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性质。学生通过操作作用于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利用学具,强化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在交流和讨论中丰富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路。】
案例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教师讲的费劲不说,学生听着也没意思。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从源头上剥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更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致。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索然无味。《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教材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自己在本上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再用实验来验证一下。但是课前我做了调查,几乎所有学生在课前都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就定为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第二环节里,我没有让学生自己画三角形,也没有让学生自己准备三角形学具,而是课前就为每组学生精心准备了三类三角形各三个。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因为画或剪三角形时边不够直而产生的误差。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证明自己已经知道的结论。 这个结论可以用大量的操作活动来证明,如: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没有限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环节,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探索,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几个人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这更利于我的目标落实。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有独立探索的精神,也有去证明求知的能力,我们要的只是信任他们,设计好實验方案,做好组织,让学生的操作、讨论等活动有条有理。我在课前预见的几个验证方法,学生几乎都想到了。只有一个,用三个全等三角形的三个不同的角去拼,也拼出一个平角,这种方法学生没有想到。因为这个方法涉及到数学逻辑推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在学生汇报了他们的想法之后,作为补充,教师可以把此方法介绍给他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而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不但能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且为下面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分组活动时,我更注意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也走入学生中,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指导要领,比如说折,有的学生就是折不好,因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顶点和边的重合,其实还要折痕和边的平行,这个认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师也要走上前去点拨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没有标好具体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操作活动中,既体现了老师的“扶”又体现了老师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乱。我还制作了动画课件,更直观的展示了折一折的活动过程,生动又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重点:通过量、折、撕、拼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三类三角形各三个,每类三角形三个的形状完全相同。
教学片断(略)
【设计意图与评价:通过送礼物,设计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积极性。虽然送的礼物只是一些纸片三角形,但是学生很兴奋。手里拿着三角形,任务变得直观了,“内角”成了强刺激因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识,并为接下来的验证活动做好了铺垫。】
(略)【设计意图与评价:本节课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很多同学早就知道了,但是这个环节的目的很显然不在于只让学生知道结论,而是要通过量、撕、拼、折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真正明白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性质。学生通过操作作用于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利用学具,强化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在交流和讨论中丰富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路。】
案例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教师讲的费劲不说,学生听着也没意思。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从源头上剥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更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致。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索然无味。《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教材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自己在本上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再用实验来验证一下。但是课前我做了调查,几乎所有学生在课前都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就定为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第二环节里,我没有让学生自己画三角形,也没有让学生自己准备三角形学具,而是课前就为每组学生精心准备了三类三角形各三个。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因为画或剪三角形时边不够直而产生的误差。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证明自己已经知道的结论。 这个结论可以用大量的操作活动来证明,如: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没有限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环节,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探索,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几个人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这更利于我的目标落实。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有独立探索的精神,也有去证明求知的能力,我们要的只是信任他们,设计好實验方案,做好组织,让学生的操作、讨论等活动有条有理。我在课前预见的几个验证方法,学生几乎都想到了。只有一个,用三个全等三角形的三个不同的角去拼,也拼出一个平角,这种方法学生没有想到。因为这个方法涉及到数学逻辑推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在学生汇报了他们的想法之后,作为补充,教师可以把此方法介绍给他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而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不但能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且为下面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分组活动时,我更注意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也走入学生中,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指导要领,比如说折,有的学生就是折不好,因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顶点和边的重合,其实还要折痕和边的平行,这个认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师也要走上前去点拨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没有标好具体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操作活动中,既体现了老师的“扶”又体现了老师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乱。我还制作了动画课件,更直观的展示了折一折的活动过程,生动又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