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
第一、创设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把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编成故事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从而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我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给学生呈现了熊猫骑车的情境,宏观世界骑着轮子是正方形的自行车,一路颠簸的过来,引发学生开心的一笑,接着就有同学提出来,轮子应是圆的就好,如果是圆的就不会这样了,那是为什么呢?从而激发他们争先恐后,大胆发言,不但对旧知识和生活进行了回顾,也为接下来深入探究作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只要留意观察就可以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问题情境:六(1)上体育课,王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实心球练习,一共有24个球,男生有18人,女生有30人。提问王老师遇到的什么问题(“分球”学生不约而同地答到)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配才全理呢?这样一来同学顺其自然地进行分球的探究,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第三、创设实验操作情境。创设课堂操作情境会令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就创设了猜测圆柱与圆锥体积有没有联系情境,这时学生大胆的猜想,进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快就有了正确的结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这使得解决问题成为可能。教师要正视自己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是学与教活动中平等的一员,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探究、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探究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其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第一、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敢于发言。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第二、组织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与小组间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紧张、和谐、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第三、让学生学会讨论。教学中教师发挥导主导的作用,先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然后师生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其创新的潜能。
三、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第一,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第二,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我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组织小组合作分小棒,先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再把7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的结果并用语言叙述出来,接着要求用算式把分的结果写出来:6÷3=2, 7÷3=2剩1。教师再揭示余数概念,指导正确的横式、竖式书写,这样每一步操作都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培养学生实践的习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地在数学学习中一些抽象的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习惯。如我听过一位教师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1毫米有多大,组织学生实践,一个学生用手捏住一枚2分硬币,另一个学生把2分硬币从手中抽出,两手指间的空隙就是1毫米。再如自己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剖成两瓣,再切开成若干小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体会,加深印象。
四、提供资源,自主探索学习
近年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在备课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查找或制作一些相关的资源,准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如图片、幻灯、课件、相关网址等);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在课前布置收集资料的任务,如自学课本,阅读电子教材,观看CAI辅助教学软件,或访问相关网站等,以备在课堂上学习和交流。
五、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
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对探究感兴趣,也乐于探究的重要条件。让学生体验经历整理、提炼,发现知识本质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积极建构。如在自己在教学《圆的认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时,让学生在测量的基础上把数据列成表,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后,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总结:“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或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即d=2r, r=d/2。
第一、创设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把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编成故事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从而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我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给学生呈现了熊猫骑车的情境,宏观世界骑着轮子是正方形的自行车,一路颠簸的过来,引发学生开心的一笑,接着就有同学提出来,轮子应是圆的就好,如果是圆的就不会这样了,那是为什么呢?从而激发他们争先恐后,大胆发言,不但对旧知识和生活进行了回顾,也为接下来深入探究作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只要留意观察就可以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问题情境:六(1)上体育课,王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实心球练习,一共有24个球,男生有18人,女生有30人。提问王老师遇到的什么问题(“分球”学生不约而同地答到)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配才全理呢?这样一来同学顺其自然地进行分球的探究,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第三、创设实验操作情境。创设课堂操作情境会令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就创设了猜测圆柱与圆锥体积有没有联系情境,这时学生大胆的猜想,进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快就有了正确的结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这使得解决问题成为可能。教师要正视自己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是学与教活动中平等的一员,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探究、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探究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其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第一、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敢于发言。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第二、组织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与小组间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紧张、和谐、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第三、让学生学会讨论。教学中教师发挥导主导的作用,先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然后师生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其创新的潜能。
三、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第一,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第二,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我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组织小组合作分小棒,先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再把7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的结果并用语言叙述出来,接着要求用算式把分的结果写出来:6÷3=2, 7÷3=2剩1。教师再揭示余数概念,指导正确的横式、竖式书写,这样每一步操作都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培养学生实践的习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地在数学学习中一些抽象的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习惯。如我听过一位教师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1毫米有多大,组织学生实践,一个学生用手捏住一枚2分硬币,另一个学生把2分硬币从手中抽出,两手指间的空隙就是1毫米。再如自己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剖成两瓣,再切开成若干小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就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体会,加深印象。
四、提供资源,自主探索学习
近年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在备课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查找或制作一些相关的资源,准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如图片、幻灯、课件、相关网址等);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在课前布置收集资料的任务,如自学课本,阅读电子教材,观看CAI辅助教学软件,或访问相关网站等,以备在课堂上学习和交流。
五、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
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对探究感兴趣,也乐于探究的重要条件。让学生体验经历整理、提炼,发现知识本质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积极建构。如在自己在教学《圆的认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时,让学生在测量的基础上把数据列成表,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后,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总结:“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或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即d=2r, r=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