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走进生活天地 享节奏之美(略)
二、走进舞蹈世界 享神韵之美
古人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與音乐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自由舞动来唤醒。学生只要完全投入音乐当中,就能将对音乐的感受用简单的舞蹈创造表现出来。
律动能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及学习歌曲的兴趣。培根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音乐视听觉得艺术,我始终记着前辈们说的“歌曲是孩子们听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反反复复地听,枯燥乏味地听只能让孩子更反感。如果创编出形式多样的律动,让孩子们边听边表演,既能满足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的特点,又能达成听的目的,一举多得。舞蹈动作可以帮孩子们记忆歌词。我常常和低年级的孩子将每一句歌词用一个形象的舞蹈动作表示。二年级的歌曲《数蛤蟆》表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场景,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对蛤蟆不是很了解,我就让学生把每一个蛤蟆画面创编出舞蹈动作,两人一组形成一个有趣的小舞蹈,边表演边记歌词学生兴趣盎然,课堂生动精彩。
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教材里有很多的民歌欣赏,我总是尽所能找到配套的民族舞蹈让孩子边听边赏,让他们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走进情感殿堂 享旋律之美
中国音乐极为重视旋律的塑造,运用单旋律线条来表现优美和意境。我们用旋律美来启迪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内心世界。音乐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黑格尔,他在《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认为只有情感才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并且还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的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燥、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音乐能调节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高涨、一般或者是低落的时候,情绪高涨的孩子有很多远大志向是要好好学习;情绪一般是个不错的境界,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情绪低落则懒懒散散没兴趣;结合音乐我总要教孩子们选择一些合适的歌曲来调节自己。情绪高涨时,不能只说不做。我建议孩子多听听舒缓的歌曲或者是轻音乐,如听听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唱唱歌曲《感恩的心》等等,在这些音乐的伴随下,让远大的志向从现在做起,以便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情绪一般时,可适当给自己的情绪增加点添加剂,以便把自己的情绪提高到足以提高效率的程度。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多听听调子稍微高涨的歌曲或者是音乐,但要把握好高涨的度,如听听六年级下册比才的《卡门序曲》,唱唱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等歌曲,在这些歌曲或者是音乐的陪伴下你的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更利于学习作效率的提高。情绪低落时,放松一点,让自己快乐起来才是目的,六年级下册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比较合适。不再听那些伤感的歌曲,调整好了,哼唱一下我们学过的《大家一起来》,这样利于你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高兴起来。
歌声能释放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符号,音乐当然也不例外。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教育,有什么事你不想告诉别人的,但憋在心里又觉得不舒服的,那你可以通歌声帮你表达的方法,把心事唱出来,心里就会感到轻松了。《忐忑》这首无词的神曲风靡全国,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用心翻唱。我也让它走进了我的高年课堂。没有歌词,看着龚丽娜的表情让孩子们尽情想象……有的学生说遇到惊奇的事了;有的学生说高音区像是高兴的事溢于言表;有的学生说低音区像是危险了;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说一会兴奋一会懒惰;有时像闹心有时像闷闷不乐……丰富的想象让歌曲有了生命力。我告诉孩子,生活中遇到各种事你都可以让歌声帮你宣泄,唱过之后你一定舒服极了。
四、走进欣赏领域 享音色之美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 各具魅力的乐器能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大享听觉盛宴,乐器的音色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个人在倾听音乐时,他也在认识自己,而且首先认识到,他作为人,是美好的;他降临人世也就是为了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作为身处第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我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走进舞蹈世界 享神韵之美
古人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與音乐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自由舞动来唤醒。学生只要完全投入音乐当中,就能将对音乐的感受用简单的舞蹈创造表现出来。
律动能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及学习歌曲的兴趣。培根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音乐视听觉得艺术,我始终记着前辈们说的“歌曲是孩子们听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反反复复地听,枯燥乏味地听只能让孩子更反感。如果创编出形式多样的律动,让孩子们边听边表演,既能满足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的特点,又能达成听的目的,一举多得。舞蹈动作可以帮孩子们记忆歌词。我常常和低年级的孩子将每一句歌词用一个形象的舞蹈动作表示。二年级的歌曲《数蛤蟆》表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场景,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对蛤蟆不是很了解,我就让学生把每一个蛤蟆画面创编出舞蹈动作,两人一组形成一个有趣的小舞蹈,边表演边记歌词学生兴趣盎然,课堂生动精彩。
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教材里有很多的民歌欣赏,我总是尽所能找到配套的民族舞蹈让孩子边听边赏,让他们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走进情感殿堂 享旋律之美
中国音乐极为重视旋律的塑造,运用单旋律线条来表现优美和意境。我们用旋律美来启迪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内心世界。音乐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黑格尔,他在《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认为只有情感才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并且还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的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燥、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音乐能调节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高涨、一般或者是低落的时候,情绪高涨的孩子有很多远大志向是要好好学习;情绪一般是个不错的境界,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情绪低落则懒懒散散没兴趣;结合音乐我总要教孩子们选择一些合适的歌曲来调节自己。情绪高涨时,不能只说不做。我建议孩子多听听舒缓的歌曲或者是轻音乐,如听听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唱唱歌曲《感恩的心》等等,在这些音乐的伴随下,让远大的志向从现在做起,以便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情绪一般时,可适当给自己的情绪增加点添加剂,以便把自己的情绪提高到足以提高效率的程度。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多听听调子稍微高涨的歌曲或者是音乐,但要把握好高涨的度,如听听六年级下册比才的《卡门序曲》,唱唱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等歌曲,在这些歌曲或者是音乐的陪伴下你的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更利于学习作效率的提高。情绪低落时,放松一点,让自己快乐起来才是目的,六年级下册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比较合适。不再听那些伤感的歌曲,调整好了,哼唱一下我们学过的《大家一起来》,这样利于你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高兴起来。
歌声能释放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符号,音乐当然也不例外。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教育,有什么事你不想告诉别人的,但憋在心里又觉得不舒服的,那你可以通歌声帮你表达的方法,把心事唱出来,心里就会感到轻松了。《忐忑》这首无词的神曲风靡全国,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用心翻唱。我也让它走进了我的高年课堂。没有歌词,看着龚丽娜的表情让孩子们尽情想象……有的学生说遇到惊奇的事了;有的学生说高音区像是高兴的事溢于言表;有的学生说低音区像是危险了;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说一会兴奋一会懒惰;有时像闹心有时像闷闷不乐……丰富的想象让歌曲有了生命力。我告诉孩子,生活中遇到各种事你都可以让歌声帮你宣泄,唱过之后你一定舒服极了。
四、走进欣赏领域 享音色之美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 各具魅力的乐器能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大享听觉盛宴,乐器的音色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个人在倾听音乐时,他也在认识自己,而且首先认识到,他作为人,是美好的;他降临人世也就是为了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作为身处第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我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