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作出明确规定,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全面型人才。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因此核心素养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之一,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包括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等。相比数学和英语,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学科。因此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小学语文课堂还应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等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许多值得优秀的作品值得深入探讨,挖掘其深层内涵,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领悟作品的核心精神,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思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和核心素养,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更有意义和价值。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优秀的人物事迹、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赞颂优秀的精神思想,让学生深入领悟,学习其精髓,并结合自身,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审美水平、综合能力等。老师在讲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关注作者的成长历程,在思想上感受特定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人才的人格魅力。通过老师教学时的引导,使学生在提高语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在个人品德、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个人素养。
二、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第一,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才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情境是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上,将学生带入实情实境当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中的词句,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教学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副秋雨的美景图,配合雨水落下淅淅沥沥的音频,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美。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商讨问题,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细致地学习语文课文知识。老师在进行小组自学之前,应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讨论提纲,再由学生进行组内的学习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多人的发言可以很好地启发大家的思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深度。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先对课文提出思考题:“小女孩擦亮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几次景象?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小女孩的寒冷和饥饿?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有哪些片段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想是什么?”再让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增进课文学习效果。
第三,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希望得到表扬、称赞的阶段,而老师对学生的正向评价反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行为,并能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班级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例如,在进行《古诗三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评价反馈,并且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以及在课堂最后预留部分时间,总结整堂课的教学,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还需改进的学生同样也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鼓励,正确引导学生。对于表现最好的几位学生可以颁发小奖励,激励学生;对于进步最大的几位学生,也要及时给予正向评价反馈。通过这些正向激励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学生的求真精神通常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进行培养。老师在进行小学写作选题时应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周围的人事物,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切忌将写作当作任务,适当给学生放宽写作范围,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如果把写作当任务,就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文时,可以问学生去过哪些环境优美的地方,还记不记得去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美景,不管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心里想象的美景都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五,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作为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老师是同学们的引路人,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为学生做榜样,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要培养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人才,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传授小学语文的知识时,还应该兼顾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予足够的耐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周秀安.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1):13-14.
[2]范莉容.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2019,16(21):51.
[3]徐宁.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45):378-379.
[4]唐初平.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4):15.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因此核心素养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之一,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包括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等。相比数学和英语,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学科。因此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小学语文课堂还应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等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许多值得优秀的作品值得深入探讨,挖掘其深层内涵,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领悟作品的核心精神,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思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和核心素养,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更有意义和价值。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优秀的人物事迹、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赞颂优秀的精神思想,让学生深入领悟,学习其精髓,并结合自身,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审美水平、综合能力等。老师在讲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关注作者的成长历程,在思想上感受特定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人才的人格魅力。通过老师教学时的引导,使学生在提高语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在个人品德、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个人素养。
二、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第一,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才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情境是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上,将学生带入实情实境当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中的词句,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教学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副秋雨的美景图,配合雨水落下淅淅沥沥的音频,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美。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商讨问题,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细致地学习语文课文知识。老师在进行小组自学之前,应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讨论提纲,再由学生进行组内的学习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多人的发言可以很好地启发大家的思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深度。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先对课文提出思考题:“小女孩擦亮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几次景象?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小女孩的寒冷和饥饿?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有哪些片段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想是什么?”再让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增进课文学习效果。
第三,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希望得到表扬、称赞的阶段,而老师对学生的正向评价反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行为,并能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班级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例如,在进行《古诗三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评价反馈,并且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以及在课堂最后预留部分时间,总结整堂课的教学,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还需改进的学生同样也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鼓励,正确引导学生。对于表现最好的几位学生可以颁发小奖励,激励学生;对于进步最大的几位学生,也要及时给予正向评价反馈。通过这些正向激励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学生的求真精神通常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进行培养。老师在进行小学写作选题时应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周围的人事物,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切忌将写作当作任务,适当给学生放宽写作范围,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如果把写作当任务,就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恶。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文时,可以问学生去过哪些环境优美的地方,还记不记得去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美景,不管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心里想象的美景都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五,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作为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老师是同学们的引路人,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为学生做榜样,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要培养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人才,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传授小学语文的知识时,还应该兼顾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予足够的耐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周秀安.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1):13-14.
[2]范莉容.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2019,16(21):51.
[3]徐宁.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45):378-379.
[4]唐初平.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