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史和国家学说的重要文献。该书精辟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的掌握,就成为历史唯物论的史学方法。恩格斯在写作《起源》时主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运用一般与个别、从典型到一般的方法分析了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
关键词:《起源》;恩格斯;史学方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于1844年在苏黎世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最终完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一、关于《起源》的内容和研究价值
《起源》内容十分丰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原始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家庭的的产生和演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和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灭亡的必然性等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哲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恩格斯所阐明的有关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以及恩格斯观察社会和现象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意义都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起源》的重要性,恩格斯本人在世时在给考茨基的信中如是说:《起源》“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写得好,就一定被查禁;写得坏,就得到许可,可是按后一种办法,我办不到”。 可见其科学价值和革命意义非同凡响。列宁于1919年7月1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作题为《论国家》的演讲中也指出,这部著作提供了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方法论。 虽然由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发现已修订并将继续修订恩格斯在该书中的一些不确切甚至错误的提法,但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须知,任何思想都带有它那个时代的阶级烙印,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用后人的科学成果去否定前人筚路蓝缕开拓的功绩。
二、关于《起源》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论
1.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现象和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我们在研究历史或某一事物时,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把它当成一个过程来研究。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讲到,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制度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和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如果劳动得不到发展,那么产品数量就会随之减少,社会财富的积累因此受到限制,社会制度就会越来越受家族关系的支配,人身依附成为一种常态。 因此,同一个家庭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恩格斯在研究国家问题时把国家看成是一个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过程的社会现象,并把这一复杂现象放到事物的有机联系中去考察,尤其是历史联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观察国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对此,列宁指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要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去考察,某个问题在历史中是怎样产生的,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根据这些情况来判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恩格斯在《起源》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一科学方法。
2.运用矛盾的方法来考察事物的根源。事物之间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恩格斯坚持从社会内部寻找国家产生的根源,并得出结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象黑格尔所断言的是‘道德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毋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国家产生的内在原因及其本质,同一切唯心主义者、形而上学者在国家问题上所散布的谬论划清界限。黑格尔说国家是观念的现实,他从绝对观念找国家的起源;杜林则从暴力论去说明国家问题;其余的资产阶级学者,有的把国家说成神的意志,有的则把它视为超阶级的力量或维持秩序的永恒的机关等等。所有这些言论,都是离开社会的内部发展去奢谈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因而都是不科学的。
3.运用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地分析。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面,必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恩格斯在《起源》中就是用辩证地观点来分析个体婚制的,他谈到,个体婚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且这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这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他的进步确实与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绑定在一起的,一些人在享受幸福和发展的同时,另一些人却是以痛苦和受压抑为代价。 在这里,恩格斯辩证地阐述了阶级社会中生产力的进步同社会道德的相对退步的相互联系。在考察国家的起源时,恩格斯坚持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指出国家的阶级本质及其发展的真正动力,国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正如恩格斯所言,古代的国家首先是奴隶主用来镇压奴隶的国家,封建国家是地主镇压农奴和依附农奴的机关,现代的代议制国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不足之处就在于缺乏经济方面的论证,以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但是,对于摩尔根的历史功绩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绝不能抹杀。
4.运用一般与个别、从典型再到一般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恩格斯从典型研究入手,透彻地分析了古雅典、罗马、德意志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然后上升到国家观的高度予以说明。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外部力量的干涉所致。罗马则是由于非罗马氏族公社的平民对氏族贵族的胜利,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国家。德意志国家是在推毁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它是作为征服外国广大领土的直接结果而产生的。恩格斯从典型国家产生的具体分析表明,尽管不同国家产生的内外条件有所不同,但它们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作为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则是共同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4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4]同上,第43页.
[5]同上,第16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7]同上,第168页.
关键词:《起源》;恩格斯;史学方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于1844年在苏黎世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最终完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一、关于《起源》的内容和研究价值
《起源》内容十分丰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原始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家庭的的产生和演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和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灭亡的必然性等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哲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恩格斯所阐明的有关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以及恩格斯观察社会和现象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意义都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起源》的重要性,恩格斯本人在世时在给考茨基的信中如是说:《起源》“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写得好,就一定被查禁;写得坏,就得到许可,可是按后一种办法,我办不到”。 可见其科学价值和革命意义非同凡响。列宁于1919年7月1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作题为《论国家》的演讲中也指出,这部著作提供了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方法论。 虽然由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发现已修订并将继续修订恩格斯在该书中的一些不确切甚至错误的提法,但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须知,任何思想都带有它那个时代的阶级烙印,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用后人的科学成果去否定前人筚路蓝缕开拓的功绩。
二、关于《起源》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论
1.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现象和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我们在研究历史或某一事物时,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把它当成一个过程来研究。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讲到,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制度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和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如果劳动得不到发展,那么产品数量就会随之减少,社会财富的积累因此受到限制,社会制度就会越来越受家族关系的支配,人身依附成为一种常态。 因此,同一个家庭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恩格斯在研究国家问题时把国家看成是一个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过程的社会现象,并把这一复杂现象放到事物的有机联系中去考察,尤其是历史联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观察国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对此,列宁指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要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去考察,某个问题在历史中是怎样产生的,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根据这些情况来判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恩格斯在《起源》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一科学方法。
2.运用矛盾的方法来考察事物的根源。事物之间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恩格斯坚持从社会内部寻找国家产生的根源,并得出结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象黑格尔所断言的是‘道德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毋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国家产生的内在原因及其本质,同一切唯心主义者、形而上学者在国家问题上所散布的谬论划清界限。黑格尔说国家是观念的现实,他从绝对观念找国家的起源;杜林则从暴力论去说明国家问题;其余的资产阶级学者,有的把国家说成神的意志,有的则把它视为超阶级的力量或维持秩序的永恒的机关等等。所有这些言论,都是离开社会的内部发展去奢谈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因而都是不科学的。
3.运用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地分析。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面,必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恩格斯在《起源》中就是用辩证地观点来分析个体婚制的,他谈到,个体婚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且这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这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他的进步确实与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绑定在一起的,一些人在享受幸福和发展的同时,另一些人却是以痛苦和受压抑为代价。 在这里,恩格斯辩证地阐述了阶级社会中生产力的进步同社会道德的相对退步的相互联系。在考察国家的起源时,恩格斯坚持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指出国家的阶级本质及其发展的真正动力,国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正如恩格斯所言,古代的国家首先是奴隶主用来镇压奴隶的国家,封建国家是地主镇压农奴和依附农奴的机关,现代的代议制国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不足之处就在于缺乏经济方面的论证,以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但是,对于摩尔根的历史功绩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绝不能抹杀。
4.运用一般与个别、从典型再到一般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恩格斯从典型研究入手,透彻地分析了古雅典、罗马、德意志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然后上升到国家观的高度予以说明。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外部力量的干涉所致。罗马则是由于非罗马氏族公社的平民对氏族贵族的胜利,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国家。德意志国家是在推毁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它是作为征服外国广大领土的直接结果而产生的。恩格斯从典型国家产生的具体分析表明,尽管不同国家产生的内外条件有所不同,但它们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作为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则是共同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4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4]同上,第43页.
[5]同上,第16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7]同上,第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