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中高觉新悲剧原因新探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理解和尊重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挖掘出高觉新具有的人格美和道德美,以此从新的角度来探讨造成高觉新悲剧的原因:封建礼教的毒害,让高觉新错误的理解了母爱,从而丧失了自我,沦为了牺牲品。希望这篇论文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高觉新悲剧;新探;母爱
  历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对造成高觉新悲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是外部原因——封建礼教的束缚、黑暗社会的压迫等;另一种则认为是内部原因——高觉新自身懦弱的性格和病态臣服的心理。不过大多数研究者都倾向于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说实话,之前研究者的研究已经做的很好了,但细察之下,笔者发现之前的研究者似乎忽视了高母对高觉新的影响。在小说中,高母是缺席和不在场的,但从高觉新对觉慧等人的倾诉中,我们可以判断出高母对高觉新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如果仔细推敲和回味高觉新的那番话,我们会发现高母对高觉新的爱是无私且不可测量的,但同时又是沉重的。细究原因,我们会发现正是高觉新错误的理解了母爱,才丧失了自我,让自己活得倍感艰辛和压抑,从而加深了自己的悲剧。下面笔者就来详尽的论述。
  一、高母究竟给了高觉新什么样的爱或影响呢,通读整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首先,高母给了高觉新无私的关爱和殷切的教导。高觉新从小就受到高母的呵护和疼爱,被高母(和高父)视为宁馨儿。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觉慧的经历中推断出来:“母亲在一小部分人中间留下爱的纪念死去以后,他(指觉慧)也曾做过母亲教他们的事:爱人,帮助人,尊敬长辈,厚待下人。”作为长子的高觉新至少比觉慧年长五岁,高觉新和母亲相处的时间肯定比觉慧长,觉慧尚且得到母亲如此的关怀和教导,那更别说作为长子的高觉新了,可以说高觉新的心里,从小就种下了爱、感激和回报的种子。其次,高觉新亲眼目睹了母亲遭受的委屈和闲气。我们可以从高觉新在事务所的哭诉中得出两个例子,一是夜晚陪伴母亲等待值班回家的父亲时,母亲“含着眼泪把她嫁到我们家来做媳妇所受的气一一告诉了我”;二是高觉新和母亲回到大家庭后,因远在京城的父亲引见不顺利,母亲可谓受够了家中长辈的挪揄和闲气。面对高母痛苦的遭遇,高觉新的内心是难以释怀的,于是立志苦读,以期出人头地,等“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好让高母扬眉吐气。不过高觉新的美梦并没有实现,不仅高母没能等到那一天,就是高觉新日后也被大家庭阻断了学业,成为了大家庭的顶梁柱和代言人。
  那么高觉新对高母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可以从高觉新所说的两句话来窥探一下,一句是“妈嫁到我们家里,一直到死,并没有享过福”;第二句是“她(指高母)那样爱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来报答她呢?”。从高觉新的话里,我们能够看出高觉新对高母是心怀愧疚的。高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对高母的许诺没能实现,自己又被大家庭束缚,时常感到行将就木、已无希望。为此,高觉新便将高母对自己的期望转移到弟妹们身上,希望弟妹们长大后能好好做人,替高母争一口气,如此一来“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为此,高觉新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就是把我的前程完全牺牲,我也甘愿。
  二、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心怀愧疚,这似乎是人之常情
  然而高觉新的这种愧疚之情是如此强烈,甚至愿意牺牲自己,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
  笔者看来,高觉新对高母心怀愧疚和歉意,不仅仅是辜负了高母的期望,根本原因,是高觉新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错误的理解了母爱。高觉新没有将母爱视作一种本能和天性,而理解成了需要自己偿还的债务和报答的恩情。高觉新的这一思想,正是封建礼教的“长者本位”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幼者的全部,理应为长者所有,并随时为长者牺牲。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私和利己思想。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厉声、竭力批判过这种思想。高母并没有这种“长者本位”思想,但高觉新从小生活在大家庭这个“诗书礼仪”之家,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熏陶”,因而会不自觉的倾向“长者本位”思想。正因为如此,高觉新才会反问:“她(指母亲)那样爱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来报答她呢?”高觉新将自己沦为了母亲的附属品和所有物,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合理诉求,从而得出了“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就是把我的前程完全牺牲,我也甘愿”的错误结论。
  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封建礼教束缚、压迫和毒害的区别。对高觉新而言,束缚、压迫好比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尽管处处刁难、制约着自己,但必要时是可以反抗的;但毒害却好比渗入血液里的毒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玷污被同化,从而心甘情愿的去做在旁人看来是难以理喻的事情。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毒害要比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严重、厉害的多。高觉新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不可避免的错误的理解了母爱,从而丧失了自我,将自己沦为了牺牲品。
  三、时至今日,再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会发现高觉新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可谓“偶然中有必然”
  但笔者不赞成那种先习惯性的否定高觉新,再在高觉新身上寻找原因的做法。用今天的目光来衡量,我们很难再说高觉新是个反面人物。恰恰相反,笔者认为高觉新是个悲剧人物,因为高觉新具有一种人格美和道德美,无疑是一个高尚的人,懂得爱、回报和感激,并且有美好的愿望。然而这一切,却遭到错误思想的“绑架”,也就是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错误的理解了母爱,丧失了自我,加深了自己的悲剧。
  笔者对造成高觉新悲剧原因的新探,摒弃了过去强烈的政治色彩。希望能帮读者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认识高觉新。
  参考文献:
  [1]鲁迅著,金隐铭选编.鲁迅杂文精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2005年7月第2版第1次印刷.
  [2]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
  [3]陈广江,李秀芹. 《家》人物高觉新的臣服倾向及其他[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61页~64页.
  [4]邓素林. 孝子贤孙的伦理情结──谈巴金笔下高觉新双重人格的根由[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14页~17页.
  [5]王云江. 论高觉新悲剧性格的形成原因[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3页~65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塞尚作为后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影响了艺术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后来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非常注重画面的构成和个人感受的表达,他的绘画艺术风格对艺考的色彩教学影响深远,无论是画面色调美感还是色彩处理手法,塞尚的色彩艺术风格已经深入到艺考教学当中,让考生运用绘画技法,在考场中表现出最具感染力的作品。  关键词:塞尚;绘画;艺考;色彩  塞尚出生于靠近蔚蓝地中海的普罗旺斯,法国文豪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英美文学作品和英文电影作品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体现在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和一些差异性之上,最重要的是这两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基础上,对整个英美文化体系都具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文电影;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  1.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二者共性所在。首先,电影和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通过作品内部所塑造的
期刊
作为一个连坐车都会晕的人,让我在颠簸的船上坐半小时简直是要命的事,如果运气不好,碰到风急浪高的日子,好吧,那是我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  我是一名海岛教师,任教于象山南端一座普通小岛上的一所普通小学――鹤浦小学。作为一只会晕船的旱鸭子,每次的回家,每次的上岛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没事便尽量待在小岛上,这一待,便是七年。七年里我注视着鹤小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默默无语的老楼,崭新挺拔的新楼,被拆除的大
期刊
法门寺,地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雄踞于“馑荼如饴”的朊朊周原腹地,周文化的源头,青铜器之乡,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三千年前,古公亶父率领周民族部落,经过长途转辗跋涉,定居于岐山之阳,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文王强国,武王灭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这片肥水沃野上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流。响彻过胡茄、琵琶的动人旋律,闪耀过大宛马的雄健身景。南北朝女诗人苏若兰的织锦回文《璇玑图》,更
期刊
摘 要: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不同的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相应的结局也是不同的。现实总是骨感而无情,时代的发展不会同情任何一个人,即使是走在社会潮流之中,拥有新时代思想和武器的人,有时也逃不出悲哀的命运。这本书里塑造了不同的,有各自特点的人物性格和形象,他们命运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建国前后几十年里关中平原农村的历史变化和时代变迁。  关键词:人物形象;社会现实;时代  《白鹿原
期刊
摘 要:成书于乾隆十七年的《永宪录》是研究康熙、雍正年间历史的重要史料,现有4个古钞本,作者为萧奭龄。中华书局本《永宪录》卷三载雍正三年四月至十二月史事,续编载雍正五年正月至雍正六年二月史事,纪事始于康熙六十一年正月,止于雍正六年二月十三,中缺雍正二年至雍正三年三月之间的史事。《永宪录》保留了与雍正继位史实有关的史料,成为研究雍正问题的必引书目,史料价值较高。  关键词:永宪录;萧奭龄;清朝  《
期刊
摘 要:大流士一世时代的波斯帝国已将其疆域扩张到了赫勒斯滂海峡地区。而在波斯帝国的西北部边疆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希腊大陆。伊奥尼亚与希腊大陆的密切联系,也使得伊奥尼亚成为了波斯帝国中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为了牢固统治伊奥尼亚,大流士实行了诸多的统治策略,但这些策略却最终导致伊奥尼亚长达五年的叛乱。本文将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入手,分析波斯帝国在统治伊奥尼亚方式上的的得与失。  关键词:大流士一世;波斯帝国;
期刊
摘 要:管窥辛格短篇小说,多以魔鬼、精灵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奇异形式出场来冲淡文化冲突的现实背景,以其独特的创作源流在国际文坛上傲视群雄。《魔鬼的婚礼》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魔鬼向拉比报复的魔幻故事,从而揭示了犹太民族曾遭遇的悲惨历史及其犹太子民对上帝的坚实信仰。  关键词:辛格; 《魔鬼的婚礼》;犹太民族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sac Bashevis Singer, 1904
期刊
摘 要: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影视创作的一个现象,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国内就有三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山东版、90年代央视版、2011年鞠觉亮版《水浒传》。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电视剧《水浒传》的创作,时代背景、改编观念、改编策略都有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现出两个时代文化的变迁与不同时期受众的审美期待。  关键词:《水浒传》;文本分析;影响因素 
期刊
上周五的晚自习,我发现自己遗失了一个笔记本。那天自习,当我准备开始做作业时,翻遍了桌里桌外,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笔记本。  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牛皮纸做封面的笔记本。不大不小,略显陈旧,外表简单,内容不多。它像家里的存钱罐,不太起眼,像湖面一样安静,却一直陪伴着我。在我需要时,又可以立刻为我所用。现在遗失了,我找遍了整个教室,也没有找到它。  我记得当我接受这个事实时,大脑闪过一瞬间空白。后悔自己曾经对他
期刊